正文

河清|以图证史之八:中国钢铁冶炼术西传欧洲,海上铁锅之路

(2023-08-30 18:39:57) 下一个

--赫梯铁器文明子虚乌有,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历史的阴谋——从希腊出发追索西方虚构历史》

01 中华文明西传欧洲——第二、第三、第四中国    

 

上篇已证明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中华钢铁冶炼术西传,直至欧洲,就像四大发明等无数中国发明西传一样,是中华文明西传的一部分。

 

一般都说有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但其他三大文明,都处于高温亚热带沙漠气候(图1),不适宜于农业。而农业文明是所有人类文明的基础。没有农业文明为基础,航海文明是空中楼阁。上天眷顾中华,唯有中国的黄河长江这个世界最大的两河流域,才真正养育出人类最主要的古代农业文明。

 

事实上,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和两河巴比伦苏美尔地区,4-5千年前都是在海里(另有专论)。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遗址是英国殖民官员约翰·休伯特·马歇尔(John Hubert Marshall)在1920年代,靠铺砌红砖,才新建伪造(1920年哈拉帕开工,1922年摩亨佐-达罗开工)(另有专论)。这三个“古代文明”都是西方历史学为了矮化中华文明而虚构出来。

 

中华发达的农业,养育了大量人口,才有可能向东(朝鲜)、向南(东南亚),也向西移民。

 

匈奴西迁欧洲,西突厥人西迁西亚,蒙古人西征中西亚直至欧洲,是北方中华族裔向西迁徙最著名的三波。

 

另外,原居住于甘肃敦煌祁连山地区的中华族裔大月氏人,败于匈奴,便向西迁至大宛(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继而南下到大夏(阿富汗),占罽宾(巴基斯坦北部“犍陀罗”),最后进入印度,创建贵霜王朝。这段历史,《汉书》《后汉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无可置疑。是中华大月氏人开创了“犍陀罗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后来蒙古人也沿同样路径去印度:16世纪印度建立的所谓“莫卧儿王朝”其实是“蒙古王朝”)

 

之后,同样居住于河西走廊甘肃昭武县的另一支华夏族裔,也西迁至大宛,在那里建立九个小国。为了不忘本,不忘故土,都以昭武为姓。所以大宛地区,今天的中亚,曾有一个名称叫“昭武九姓”(图2)

 

大宛地区有一个小两河流域:药杀水和乌浒河(锡尔河和阿姆河),被称为“河中地区”,土地肥沃,有农业。

 

中华文明从汉代起,就往西影响大宛地区。唐代更是把大宛昭武九姓地区,今天中亚的四个斯坦(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加上哈萨克斯坦南部,囊括进了中华版图。甚至占波斯一小部分,设波斯都督府。(图3)

 

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医学、造纸术等向西传播,首先第一站是来到大宛。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D. de Villepan)明确承认:西医的直接祖宗,是大宛人阿维森纳(Avicenna, 980-1037),阿拉伯本名叫伊本·西纳——ibn Sina,是“中国之子”的意思!西方数学祖宗花拉子米,西方天文学祖宗比鲁尼,也是大宛人(见《另一个世界》,168页),都是受到中国文化的直接影响。

 

波斯人把大宛地区叫作“图兰”,意思就是“中国”(图4)。普契尼歌剧《图兰朵》,意即“中国公主”:图兰是指中国,朵即公主。后来俄罗斯人称这块地方为Kidan(契丹),也是“中国”的意思。

 

从唐代算起到元朝末,大宛地区(昭武九姓)直接受中华文明教化,属于中国文化圈近700年,堪称“第二中国”。

 

13世纪蒙古人西征,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在波斯(伊朗)建立伊尔汗国,疆域包括伊拉克两河流域,叙利亚北部,还有大半个土耳其(图5)。在这片从波斯直抵地中海的辽阔土地上,旭烈兀大力引进中华文明,请来了大量中国学者建造天文台,设立图书馆,引进中医中药和中国绘画……13-14世纪,整个波斯伊尔汗国兴起“中国热”,将中华文明的影响直接推至地中海,宛然有“第三中国”之意。

 

14-15世纪,中华文明之风再往西播,那里是欧洲,已是“第四中国”!

 

把欧洲称为“第四中国”,并非我发明。法国著名学者艾田蒲(Etiemble),1989年出版《中国的欧洲》(L’Europe Chinoise),阐明自16世纪欧洲耶稣会士“发现”中国之后,将大量中华文明成果搬回欧洲,以致今天的欧洲,应该称为“中国的欧洲”。请注意这个“的”字,可不就是“第四中国”?

 

第二中国(图兰)和第四中国都是别人说的。我只是在二四之间,指认了一个第三,逻辑上没有瑕疵。

 

这个“一二三四中国论”,还可以表述为“三个两河流域说”。人类文明主要发源于黄河长江“大两河流域”,向西传播经过大宛“小两河流域”,再经过伊拉克“中两河流域”,最终传向欧洲……

 

欧洲其实是亚欧大陆的一个半岛。法国诗人瓦雷里也称欧洲是“亚洲的一个小海角”(petit cap de l’Asie),长期处于人类文明的边缘地带(图6)。

 

正是有了蒙古人西征,使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交通空前畅通,中华文明之光,经由大宛、波斯阿拉伯,照亮了当时处于荒蛮状态的欧洲。

 

中华文明,通过波斯阿拉伯文明为中介,催生了西方现代文明。这一历史事实,任何客观的西方历史学家都承认。

 

1513年葡萄牙人豪尔赫·阿尔瓦雷斯(Jorge Álvares)来到中国,是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近代欧洲人,开辟了欧洲直达中国的海路航线(图7)。由此开启了西方“发现中国”的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

 

1513年是个分界线。之前,中华文明都是陆路(陆上“一带”),通过波斯阿拉伯地中海,也通过俄罗斯东欧平原,缓慢地影响欧洲。

 

之后,16世纪末开始来华的耶稣会士,通过海路(海上“一路”),快速搬用中华文明科技知识回欧洲,直接激发大西洋五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在17世纪的现代崛起。

 

这个分界,很有趣地可以用欧洲国家“茶”的发音来直观显示(图8):陆上“一带”国家都发“cha”。我去过伊朗土耳其,当地人都用字正腔圆的发音发“cha-i”。而海上“一路”国家,除了葡萄牙人跟广东人打交道发“茶”,后来的西班牙和荷兰更多跟福建人做生意,都发闽南话的“Tee”。

 

海上“一路”是欧洲大西洋五国快速搬取中华文明成果的生命线。(另有详论)诸玄识先生所著《虚构的西方文明史》(2017)认为,西方现代文明其实是拷贝了中华文明…… 

 

 

 

 

 

  02 中国冶铁术西传波斯阿拉伯   

《汉书·西域传》明确说:“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在汉朝以前,大宛以西到波斯,以及更西的欧洲,“不知铸铁器”。

 

中国冶铁术西传,首先是到大宛波斯,时间始于西汉。也就是《汉书·西域传》所说的“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是逃亡的汉朝使者和投降的士兵,教会西域人铸造铁器。

 

有没有教会他们冶铁技术,不能确知。因为冶铁首先要有铁矿和森林(木炭),最理想的还要有流水推动“水排”,驱动鼓风维持高炉温。波斯阿拉伯地区似乎有所欠缺。

 

中国钢铁西传波斯,波斯语中出现了“中国铁”或“中国钢铁”的新词。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尽管阿拉伯书籍有提到中国钢铁冶炼术,10世纪伊朗著名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列王本纪》也提及用中国钢铁制成的剑和兵器,但波斯阿拉伯地区,主要是游牧民族,还有铁矿、燃料和技术等原因,该地区冶铁技术发展缓慢。

 

13-14世纪蒙古人占领波斯阿拉伯,给波斯语中带来新词“tchuden”,铸铁的意思(“铸”源自汉语),冶铁技术应该有所发展,但依然非常缺铁,因为那里一直在进口中国钢铁。

 

潘吉星先生指出:“在整个中世纪直到15-16世纪的漫长时期中,波斯还不断从中国进口小巧的铸铁制品,据波斯史家马扎海里(Aly Mazaheri)……其中包括铸铁锅,波斯文称为degrikhten ”。请记住波斯进口中国铁锅。

 

“还有理发师用的剃刀、剪刀,缝衣服用的钢针,以及梳妆的铁镜、铜镜……波斯还采购中国的铁钳、铁锉等小五金商品”(潘吉星,第633页)

 

“波斯人将中国钢针称为ibra al-khata。钢针虽小,但用途大……一根钢针在波斯可换一头羊”!(同上)

 

西方考古在伊朗苏萨出土西元前1100年的古波斯铁剑,和其他铁器,不可信。

 

历史真相是:波斯阿拉伯地区直到15-16世纪,长期缺钢铁。

 

戴裔煊先生的论文“中国铁器和冶铁技术西传”,认为汉朝四川生产的铁器,通过蜀(四川)身毒(印度)道,这条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商道(图9),输向印度北部,进而输向阿富汗(大夏)伊朗(波斯)……这条古商道,西汉以前就已存在。张骞曾在大夏(阿富汗)很吃惊地发现从印度贩卖过去的四川蜀布和邛竹杖(《史记》)。中国四川的冶铁技术传到印度,再传向西亚,也是一条可能的通道。但西方历史,却大力渲染印度自主发明冶铁(乌兹钢)。

 

冶铁炼钢需要大量森林木炭。波斯阿拉伯地区多沙漠,缺森林,正可以解释西亚冶铁业发展迟缓,长期缺铁,都从东方(包括印度地区)进口钢铁。 

 

 

 

 

 

  03 中国冶铁术西传欧洲    

 

欧洲古代并没有冶铁。希腊神话里的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纯粹是神话。古代欧洲地区用铁,也是靠从东方输入,尤其通过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从8世纪中就占领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长达700年(图10)。是阿拉伯人给欧洲带去了中国的造纸术、航海术等中华文明的成果,导致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早的暴发户。

 

中国的铁制马镫,在唐宋之际传入波斯,被称为“中国鞋”。古代欧洲也没有马镫。西方“古希腊”“古罗马”雕刻中,骑士都没有马镫,这一点还算尊重历史。比如雅典帕特农神庙浮雕的古希腊骑士,希腊萨塞洛尼基街头亚历山大大帝雕像,罗马市政广场皇帝马可·奥勒留雕像,都是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图11、图12)。 

 

 

没有马镫,骑兵怎么打仗?仅从这一个小细节就可以判定,所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描述骑兵打仗的战争,比如希腊与波斯战争中的骑兵,迦太基与罗马打仗的汉尼拔骑兵……都是瞎编。 

 

 

中国冶铁术,或铸铁冶炼术西传欧洲,有北陆路和南海路两条通道。

 

西方有观点认为,中国铸铁是由北边陆路,13-14世纪随着蒙古人西征传到俄罗斯,再传到北欧瑞典。

 

潘吉星先生也认为,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是14世纪最早传到俄罗斯。俄语词“铸铁” чугун(chugun),含有来自汉语“铸”的发音,可以从语言学上证明,在俄罗斯,铸铁这东西源于中国。

 

在14-15世纪之交,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了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和意大利,那里出现了采用中国的水力驱动鼓风冶铁技术,砌出了中国式2米以上的高炉。

 

佛罗伦萨人阿韦利诺(Averlino)描绘,1463年意大利费拉拉出现了中国卧式水轮驱动鼓风的炼铁高炉。1517年,一位法国人描绘了法国北部靠近比利时的阿登山林地区,有一座用两个水轮驱动大型手风琴式皮囊的炼铁高炉……(以上见潘吉星,第635页)

 

我以为,中国的水力驱动鼓风冶铁技术,从陆路传到意大利和弗兰德斯,可能没有那么早。中国铸铁冶炼技术西传欧洲,更可能是1550年前后,由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通过海路引入欧洲。

 

中国铸铁在欧洲的重要用途,是铸造火炮。由于大炮在西方海战和陆战中日益重要,海盗出身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很重视学习并改进中国发明的火炮,应该同时学到中国的铸铁冶炼技术,将其引入欧洲。

 

据记载,1550年左右,西班牙国王在梅迪纳·德尔坎波、马拉加和巴塞罗那等地建立火炮铸造厂。铸炮所用铸铁,不能确定是否是西班牙本地冶炼出来。西班牙倒是有铁矿,也有一些森林。

 

可以确定的是,16世纪中前后,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荷兰(当时包括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山区,出现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弗兰德斯地区是一个理想的冶铁之地:不仅有丰富的铁矿,还有茂密的森林(燃料)和丰沛的河水资源。

 

中国的铸铁冶炼技术传到弗兰德斯地区,有一个根本性的标志,就是采用中国式木制水轮,来驱动鼓风。

 

有四位弗兰德斯画家,画出了16世纪中到17世纪,弗兰德斯山区就地采矿冶铁,到处可见中国式水轮,一片“大炼钢铁”的生气勃勃景象。

 

先来看16世纪的麦特·德·布莱斯(Herri met de Bles,1480-1555)的《有炼铁炉的风景》(图13),炼铁炉旁有一架中国式水轮。比较特别的是,水流是从上方浇下,推动水轮。背景的巉岩山峰,当地并没有这样的山峰,颇有中国山水画之风。事实上,也的确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

 

马腾·凡·瓦尔肯博克(Marten van Valckenborc,1535-1612),画的《炼铁炉的河谷》(图14),画有两座炼铁炉。左边有中国式双水轮,右下还有一个单水轮。画面右边也有那么一点中国画雪景图的意味。 

 

他画的另一幅《炼铁炉风景》(图15),画面中有三座炼铁炉,可见四个中国式水轮。右侧前景是在画挖铁矿井,用小车运铁矿料。全过程表现了就地采矿冶炼的场景。 

 

马尔丹·里卡尔特(Martin Ryckaert,1587-1631),也画过一幅《炼铁炉岩石风景》(图16),作于1631年之前。画了两座炼铁炉。左边看不到水轮,只能看到右边炼铁炉旁露出半个水轮。画面中有鲜红的铁水,还有规整的三角铸铁长条,显示出冶炼铸铁技术已比较成熟。 

 

老扬·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elder,1568-1625)也画过一幅《炼铁炉的风景》(图17)。初看以为没有水轮。仔细一看,炉的左侧,还是悄无声息地藏着一架中国式水轮…… 

 

这四位画家画的炼铁炉,无一例外都画了中国式水轮,无可置疑地证明这些冶铁技术来自中国。就是说,欧洲是学习了中国水排驱动鼓风获得高温,才炼出液态铁获得铸铁。

 

上面这些炼铁炉的画面显示,16-17世纪西欧刚刚引进中国的铸铁冶炼技术,处于手工作坊的水平。

 

还有一位弗兰德斯画家斯特拉达努斯(Johannes Stradanus,1523-1605)画过一幅在弗兰德斯用生铁水,浇铸火炮的版画(图18)。可以反映荷兰“红毛蛮夷”学会冶炼铸铁后,首先就是用来铸造大炮打仗。后来不断改进,造出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弗兰德斯引入中国铸铁冶炼技术之后,成为欧洲冶铁中心,然后铸铁冶炼技术四面扩散到欧洲其他地区:往西英国,往北瑞典,这两地后来也成为欧洲冶铁重镇;往东去德国,直抵俄罗斯(有说铸铁是从荷兰传到俄罗斯);往南去法国和意大利北部……

 

其实荷兰不仅是中国冶铁术输入欧洲的中心,也是中国文化输入欧洲的中心。17世纪荷兰出现“中国热”,带动18世纪法国乃至欧洲“中国热”。

 

17世纪荷兰从中国引进的铁铧犁——荷兰“杂牌犁”,后来引起了欧洲农业革命。

 

“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大概到1700年时才大量生产铁。”(霍布森,48页)可以说,直到16世纪中1550年中国铸铁冶炼术传入欧洲之后,西方才真正进入“铁器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当时获得的是铸铁,还不是规模生产的钢。

 

为了生产铁,17世纪英国的森林曾遭到大肆砍伐而急剧减少,导致英国森林资源枯竭。18世纪西方开始使用煤炼焦碳。

 

1722年,法国科学家德·雷奥米尔(R.A.F. de Reaumur)发表《熟铁转变成钢和铸铁柔化技术》。1784年英国人亨利·科特(Henry Cort)发明“搅炼法”,类似中国炒钢。西方铸铁才大规模变成钢。18世纪,西方才进入钢的时代。

 

19世纪,西方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获得飞越性发展。其关键技术似乎还是中国人提供:美国人威廉·凯利(William Kelly)在1845年请了四位中国炼钢技工到美国肯塔基,发明了转炉炼钢法,于1851年申请了专利。后来他指责英国人贝塞麦1855年剽窃了他的这项专利……

 

事实证明,西方的冶铁炼钢技术完全来自中国。

 

西方历史说古罗马能炼铁,只是故事。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的《自然史》说“在所有各种铁之中,以中国铁为最好……”编故事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已发明了钢。还有说赫梯人把铁看得像黄金一样珍贵,也正好说明西方缺铁。

 

  04 海上铁锅之路    

 

为了证明波斯阿拉伯以至西方长期缺铁少钢,再补一个证据:中国除了向西方运送丝绸、陶瓷、茶叶……还向西方输送铁器,尤其铁锅!

 

铁锅?就是在中国最日常、最廉价、最不起眼、与陶瓷比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的黑乎乎铁锅?是的。

 

因为铁锅是用铸铁做的。西方长期不能生产1200度以上高温冶炼出来的铸铁,跟西方长期没有1200度以上高温烧制瓷器是同一个原因。

 

1987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广东阳江近海,发现一艘800年前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南海一号载重400吨。这400吨里,除了装载瓷器之外,竟然装了130吨铁器,大部分是铁锅、铁钉和铁锭!

 

沉船上的铁锅大多粘黏成一摞一摞,能分拆开来的比较少(图19、20、21)。

 

铁器构成这艘远洋商船装载的两样大宗商品之一,不可思议。这些黑乎乎廉价笨重的铁锅、铁钉、铁锭,竟然可以与精美的瓷器分庭抗礼,占了装载货物重量的三分之一!甚至因为铁器是装在船的上层货仓,重心不稳,导致了船的沉没。

 

有人问:“在800多年前,难道中亚、西亚、欧洲等西方人连铁锅都造不了,以至于把铁锅当成高科技产品,而从宋朝大量进口?”(百家杂评)

 

铁锅的确是宋朝大批量出口的高科技工业产品。

 

古代西亚和西方人就是造不出铁锅。铁锅对于12-16世纪的西亚欧洲地区(前述15-16世纪,波斯依然进口中国铁锅),是千真万确的奢侈品。

 

晚至明朝,瓦剌人与明朝战争,据网上一篇文章,说其中一条理由是“你们大明卖的铁锅太贵了!”“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一口铁锅引发的血案”。《大明会典》规定“铁锅并硝黄钢铁,俱行严禁”……铁锅对于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也是战略物资。

 

中国海运出口铁锅,广东佛山是一个生产铁锅的基地。

 

中国出口海外的瓷器,国外有大量保存了下来。而中国输往海外的铁锅则没有什么留存下来。但人们不能遗忘这个重要的历史事实:中国曾经向西亚和西方大量出口铁锅,可谓有那么一条“海上铁锅之路”。

 

沉船还装有大量的铁钉铁条(图22),用竹篾进行包扎,数量非常大。铁钉个体较大,大都有20多厘米长。根据金相分析:这些铁钉是炒钢锻打。

 

这就意味着,这些炒钢制的铁钉铁条,进一步锻打之后,可以成为钢凿,成为钢制刀具等器物。

 

有了钢凿,才可以开采石材,建造石块建筑。

 

由此可以推断,西亚和西方的大石块建筑,应该是在宋朝中国大规模出口炒钢铁钉、铁条和铁锭之后。

 

还可以推断:晚至12-13世纪南宋时期,西亚和西方依然极度缺铁少钢。在那里钢铁差了不多与珍贵的瓷器等值!这才导致这艘商船冒着翻船的危险,尽量多地装载了130多吨占货物总重量三分之一的铁器。

 

所以,在西亚西方炼出铸铁之前,中国出口还有一条“海上钢铁之路”。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钢凿,就不能雕凿加工石头。

 

再次重复:“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没有铸铁,没有钢凿。所以:

 

巨石金字塔是假的!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是假的!

 

古希腊古罗雕刻是假的!

 

钢凿是硬道理!

 

没有钢凿,所有西方古代块石建筑和雕刻都是编故事。

 

 

 

笔者质疑西方古代历史,绝不意味否定18-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巨大成就,绝不否认西方现代文明为全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

 

笔者质疑的,是西方虚构自己的古代历史,把西方打扮成自古就文明、自古就无比辉煌高大上的假象。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古老的文明。西方根本地是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滋养,才现代崛起。

 

 

 

 

 

 

 

(完 )

 

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河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