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的第一条原则是:除非万不得已,永远不要打断这个过程。 —查理·芒格
经常有朋友问我:我的证券公司经纪人,或者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建议我卖掉我手里的基金,因为股市已经在高点了。
更有甚者,这些经纪人告诉投资人卖掉持有的优质美股基金或者ETF,买他们推荐的垃圾基金。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基金和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交易建议呢?
一、他们为什么要免费给你提建议?
天下熙熙,莫为利来;天下攘攘,莫为利往。这些金融业精英,都是妥妥的高薪人士。他们之所以花时间联系你,肯定不是来做慈善的!
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为了他们自己的佣金和他们公司的利润!
我以前分析过,基金和证券公司在我们的交易中,赚取了大量费用。
比如,中国的场外基金有极高的申购和赎回费,倒手一次,投资人就有可能损失1%的本金。也就是说,如果你有100万元的基金,申购和赎回费就要1万元。
以博时标普500 ETF 联接A基金050025为例,其最高申购费为1.2%,最高赎回费用为1.5%,合计高达2.7%。如果我一年倒手10次,我付出的费用高达27%!
又比如,在中国,场内交易基金ETF有各种费用。倒手一次,投资人损失的费用平均为0.4%。换句话说,如果你有100万元的基金持仓,全部倒手一次,就要损失4000元!
如果你一年内倒手10次场内基金ETF,仅仅交易费用就会导致最高4%的损失。假设基金本来的收益率是10%,扣除交易费用后,你的期望收益率只有6%了。也就是说,在一年之内,你40%的收益都交给券商公司和国库了!
二、频繁交易的长期成本到底有多恐怖?
雪上加霜的是,这种交易成本,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加让人难以承受。
假设我今年投入一批资金,买入标普500指数场内ETF 513500,并一直持有。直到三十年后我退休了、需要用钱时才卖出它们。那么我投资这些资金的交易成本,就是倒手一次的成本,最高为0.67%,最低为0.13%,平均为0.4%。
假定这个基金固有的年化收益率是10.8%,而基金的管理费是0.8%。那么我每年取得的实际收益率是10%。三十年后,我取得的总收益就是:
(1 + 10%)^ 30 - 1 = 1645%
就算扣除最高的0.69%的交易费用,我获得的收益率仍然为1644%。交易费用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是,如果我每年倒手10次,每次倒手的平均交易成本是0.4%,那么我取得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为:
10% - 0.4% x 10 = 6%
30年后,我取得的总收益是:
(1 + 6%)^ 30 - 1 = 474%
由于 474% / 1645% = 29%。我们可以说,频繁交易取得的成绩仅为长期持有的29%!换句话说,交易费用吃掉了我71%的收益!这71%的收益,都成了券商的利润和国库的税收!
类似的道理,在美国股市里也成立。
在美国,交易ETF和传统基金本身没有印花税和券商佣金等费用。不过,在交易ETF时,我们仍然会遭遇交易价差(Bid-Ask Spread)。而交易价差通常被认为是投资者要付出的交易成本。另外,在应税账户里交易ETF和传统指数基金时,资本利得税是更大的成本。
如果基金固有的年化收益率是11%,其中分红是2%,而价格增长是9%;并假设我们每次都是在持有不超过一年时就频繁倒手。那么,即使我们不考虑交易价差,而我们税前获得的收益仍然是11%,我们将需要为9%的短期资本利得纳税。
假设我们的边际税率是40%,而分红税按照20%计算,那么我们实际获得的收益率就是:
2% x (1 - 20%) + 9% x (1 - 40%) = 7%
那么在30年后,我们获得的总收益就是:
(1 + 7%) ^ 30 - 1 = 661%
而如果我们是长期持有,那么每年获得的收益率就是:
2% x (1 - 20%) + 9% = 10.8%
长期持有30年后,我们的账面收益率就是:
(1 + 10.8%) ^ 30 - 1 = 2069%
即使我们在那时全部卖出所有基金,并假定我们要交最高的长期资本利得税,即20%。我们税后的总收益率仍然有:
2069% x (1 - 20%) = 1655%
但是频繁交易策略获得的总收益仅为 661%,而 661% / 1655% = 40%。换句话说,频繁交易策略获得的收益率只有长期持有策略的40%。也就是说,高达60%的收益被税收吃掉了!
三、如何应对基金和证券公司的投资建议
现在我们明白了,基金和证券公司的人员,在给你提投资建议的时候,在几乎100%的时间里,是完完全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的。因为他们不是受托人(Fiduciary),因此,他们没有任何法律或者职业上的约束来为你的利益考虑。
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他们的建议呢?
上策就是礼貌地告诉他们:我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就是长期持有美股基金。请不要给我提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他们不识趣,继续骚扰,就果断解雇他们,并坚决把他们拉黑。
下策就是装作没听见。他们都是聪明人,也知道时间的宝贵,更会追求他们时间和精力的最大回报率。如果发现这招对你不好使,他们很快就会放弃你,去找寻下一个客户了。
免责声明:我的博客文章是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附:不同投资时间窗口下,频繁交易导致的收益损失比例。
谢谢阿迪!
谢谢你的认可!
我是长线投资者,只看长期收益率。黄金的长期收益率,也就6%左右。
谢谢水星兄!
谢谢五月花!
这种假设完全没有意义。你怎么预测的?如果是告诉发展的十年呢?如果是世界大战的十年呢?
不要担心这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是每个月定投,因为我无法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