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亲密

人未识,情己在。这是一种追求,追求一个人的亲密与宁静。
个人资料
正文

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动机是什么?

(2006-11-18 09:49:33) 下一个
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动机是什么?


转一篇文章,原文的标题并不是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动机是什么?我觉得取这个标题更能反映这篇文章的史学价值。这是一个江西的高级干部,在2000年回忆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岗上时,与他们的几次谈话。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在发动文革前的一些思想,以及他关注的重点。

而这些思想,对照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的中国现实,更能体现毛主席当年考虑中国的未来时的一些远见。

邓小平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思想开放之一种进步。但是早在1965年,毛主席就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了解这种实践与检验的复杂性。主席说:和平时期要检验党与国家的政策之好坏是很难的。特别的是,在当时,面对殖民主义时代一直掠夺与积累的西方资本主义,以及一统东欧之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的封锁下,中国用什么样的政策来与两大阵营去竞争。

后世人评论这个时代,必然有一些东西会显得难以理解。美苏两个国家,在军备竞争,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各自数千上万的核武库(现在连看管这批东西都是件颇耗钱财的事)。据说美国有个统计,就美国在核武库上的钱,可以给每个美国的家庭盖两套住房还有余。现在想来好笑的事,当时两个大国却是拼命在做。现在有精英评老毛的深挖洞之可笑。其实一点也不可笑,核大战真的好几次差点发生。中国在之方面的投入远远没有美苏那样荒唐与可怕。

我们今天这个多极世界的出现,这几十年难得的和平,如果这个世界的人要感谢某个人的话,那就是毛主席。他领导中国与美苏对抗,在朝鲜,在越南,缓和了美国的力量,组建第三世界,又联美抗苏,瓦解了冷战之两在超强,导到了和平的多极时代的出现。

这篇文章中,就可看到主席当年在战略上的考虑,我们如何找到经济上,以弱胜强的正确路线的思考。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特有的民主政治的思考?毛主席专门强调当年井岗山时期的士兵委员会与工会与农会的区别,那就是对领导与权力的监督一种民主尝试。这就是文革出现老中青三结合的革委会的来源。当时参加谈话的高级领导并不太理解这些,也没有看到这种必要性。只是看到邓小平倡导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的路,走到了中国这种腐败与黄,毒,赌充斥之现状才慢慢领会。特别是六四事件的发生,这就是老毛在1965年就指出的,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会导致的国内矛盾激化,被资本主义加以利用的活证例。邓小平的改革,一直强调社会主义的特色,一直强调着精神文明的建设,一直强调着反腐败,但是现实怎样呢?

面对今天中国的现实,我们不得不从制度与文化上来重新考虑。读这篇回忆文章才发现,老毛多年前,就在考虑这些问题了。中国要选择一种制度,与数百年积累的资本主义制度在竞争中取胜的话,必须要建立一种依靠人民与大众的民主监督制度。只能是文化,提高老百姓的思想觉悟,彼此在工作与生活中互样的监督与约束。

这种思路不能不说是有道理。但是文革的实践,却象邓小平改革的实践一样(反腐败,抓精神文明),这种提高老百姓思想觉悟,互相监督与约束,变成了大大小小利益与权力的恶斗。所以反思文革,与反思改革一样,决不能将改革与文革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来否定这种实践的合理部分。而是从这种实践中总结出有用的东西出来。正像毛主席在谈话中说的,以前在井岗山刚打战时,也总是失败,直到找出当时的三大法宝,才找到一条至胜之道来。


我觉得,我们应该不带任何个人恩怨地评价当今的改革,现样也以理性的态度评价文革的实践,从中为后人找出一条改造世界,开万世之太平的路来。



ZT 读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谈话后的感想


读完王卓超回忆毛泽东重上井冈山(1965年)的一次谈话,有许多触动与感想。我
觉得这篇文献的意义非常的重大,说说自己的体会。

[毛主席说:和平时期检验路线正确不正确就要难得多。]

这话说明了一个重点。毛主席作为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对路线,对未来的思考
比较长远。对国家的发展,与长远的政策与路线,深思熟虑比较多。可困难的是
,如何正确有效地评估和平时期的国家路线呢?主席很坦白的说,这件工作比起
战争时期困难的多。

主席在65年发表的这段谈话,其实可以看到主席发动文革的动机是什么?目标是
什么?不妨由此分析一下。见识一下一个伟大的战略的思维之力量在哪里。

主席时刻在想的是:我们中国凭什么去取胜的问题。这是一个跟走什么道路非常
相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主席那时讲的,今天的我们才能理解到是有相当精
辟而富于远见的。

[王超然回忆说:记得主席一边抽烟一边说,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人家资本主义制
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
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区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
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上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
别人的附庸。帝国主义在能源、资金等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
国家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走资
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
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

我觉得这段话特别的有远见,特别从近廿年,世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发展历史
看,文明冲突体现在以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技术垄断为特征,大多数国家只能
落得个劳力输出,资源输出,陷入长期债务偿还的下场,而只有西式民主,自由
好像才是西方大国免费,甚至出钱大力资助的。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
,制度要成熟的多。哪么我们凭什么取胜啊?主席点明了走什么道路的利弊后,
又回到了我们凭什么取胜的分析。

[主席说,我们要摸索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的一些好制度
,好作风。]

在这里表明了主席思考的重点。新中国成立16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也遇到了不
少困难。正有如当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几经挫折才坚定走井冈山革命的道路。
所以才有主席重回记 井冈山。提到了井冈山精神,可最重要的还是井冈山时期的
一些好制度与好作风。这是我们凭什么取胜,凭什么摸索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的基础。有必要回顾一下文章中的这一段:

[记者:到 1965年 5月,建国已经 16年了,毛主席认为要怎样才能发扬井冈山精
神?

王卓超:主席认为,要发扬井冈山精神,首先要分清路线问题。毛主席很强调路
线,这点给我印象很深。主席结合当年井冈山的斗争,说了这样一些话。他说,
路线对头,也会出现打败仗的时候,有时候是敌人太强大,有时候是我们的判断
出现错误。不能简单地以一两次失败、挫折来判断路线问题。错误和挫折教训了
我们,我们就会变得比较聪明起来。当年在井冈山,开始不会打仗,后来是“十
六字口诀” 越用越活。]

也正是在历史的回顾与反省中,我们总结出好的制度,好的作风,摸索出新的道
路。值得注意的是主席在这里提到了政治民主以及提领导与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从这里可以看到文革的动机(另一种制度建立,政治民主与权力监督)。

[记 者:毛主席提到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具体是指什么?

王卓超:记得那天下午主席像老师考学生一样问我们井冈山精神是什么。我们回
答说艰苦奋斗。他笑了,叫我们再想想,说艰苦奋斗只是一个方向,只是一点,
还差两点,要从制度方向想。汪东兴加了一条支部建在连上。主席点点头,继续
说: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
,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随着我们
掌握政权,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建有党的组织,成为领导机构。党的力量加强了
。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
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全国性的政治民主更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有效的方
式,井冈山时期士兵委员会是有很大作用的。主席将井冈山士兵委员会的作用提
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他重新提起《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他写过的话:“中国
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
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说全国都需要推行政治民主。]

在这里主席特别强调与重视士兵委员会,强调全国性的政治民主上升到一种制度
,一种有效的权力监督方式。这对理解文革后,中国工厂与企业出现革委会,出
现老中青三结合的制度有所启示。看得出毛主度发动文革的动机之一,就是想如
井冈山建立了那个时期的好作风好制度一样。通过文革,建立起和平时期,摸索
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制度与新作见。在这里,毛主席指明了是摸索,会有一
个摸索与提高的过程。正如主席所说“当年在井冈山,开始不会打仗,后来是“
十六字口诀” 越用越活。”一样。

[我记得,当时刘俊秀请教主席说:现在工厂都有工会,农村有贫下中农协会,这
和士兵委员会是不是差不多的组织?主席说:两者不一样。土兵委员会可以监督
连长、营长、团长,它有很大的权利。现在工厂的工会可以监督厂长书记吗?谁
又来监督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谁来监督中央的领导?主席还说:我们这
支军队为什么能成为新型的军队,就是在改造旧中国的同时,也改造了我们自己
。]


从这段话,联系后面主席有关干部特权和干部子女教育问题,可以看到毛主席对
权力与特权的担心。特别是毛主席对士兵委员会与工会与农协这些机构在民主政
治与权力监督上的不同。由此看到,毛主度发动文革是想建立一种新的民主政治
制度,绝非某些人造谣所说的是为了权力独裁,相反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权
力。文革后的革委会与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可是毛主席当年那些想法,连这些省级领导当时也不能理解。文革运动在不同势
力的插手下,演变另一种历史,远离了当年毛主席设想的一种新的,走中国社会
主义道路在政治,作风,制度上的模索与实践。这反过来说明了,和平时期的社
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新生的事物。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实践与建设在超越资本主义
几百年的制度,还有一个过程。

但是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毛主席65年在井冈山对中国走什么样的路线,实行什
么样的民主政治的思考是相当有远见的。总之,在未来的文明冲突之中,中国凭
什么生存与胜利,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主要问题。所以主席当时就说:过去中国
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
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
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

对照今天的中国的现实,国内的阶级矛看,民族矛盾是不是已经激化了,是不是
已经到了被其他文明可以加以利用的程度了,我想是的。

当然读了这篇文章,我最为佩服的,不是需不需要民主,而是什么样的民主才是
一个好的制度,利于国家建设,利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毛主
席也给出一个高明的答案:士兵委员会的建设,结合各个行业,单位的实际的一
种民主,政治与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这种民主更有效益,相对于西方的几年投一
票的,依靠被操控的新闻媒体来施行权力监督,并通过这种媒体来进行选票民主
制度,确更有建设性。而且在这篇文章中,有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的是,毛主席反
复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消除三大差别,消除领导与权力的特权。这其实也是一种
判断什么是真正民主的特殊标准。因为从历史上看,西方历史上的民主体制,都
是加强特权,加固帝国,加固对其他国家,民族与文明的侵略,奴役与扩张的。
是以其他文明,文化与国家的消亡为代价的,希腊如此,罗马如此,美国也如此
(印地安文明的消亡)。

总之,这篇文章,我觉得对文革的重新认识,对毛主席晚年思想的重新认识都有
极大的帮助。特别是中国凭什么在世界之林去竞争,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民主政
治,有着极深刻的启示。


附录

王卓超回忆毛泽东重上井冈山(1965年)的一次谈话

王卓超,1929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长征。是中共七大代表。建国后,历任江西省
公安厅厅长兼江西省检察署检察长、江西省副省长,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政法领
导小组组长等职。2002年1月逝世。本文是2001年7月王卓超同志健在时记者对他
的采访记录。


记 者:王卓超同志,1965年5月您和张平化、刘俊秀、汪东兴等一起陪同毛主席
重上井冈山,可以谈谈基本经过吗?

王卓超:可以。1965年5月,我正在赣南瑞金县蹲点搞“社教”工作,突然接到江
西省委通知,要我马上回南昌。到南昌后,省委主要领导告诉我,毛主席要到井
冈山来,要我与刘俊秀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去迎接,并负责接待和安全保卫工作
。毛主席1965年5月21日从长沙出发,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陪同,当天到达
湖南茶陵住了一个晚上。5月22日中午时分,主席一行到达江西永新县。我们提前
一天在永新县等候。第二天接到毛主席,在永新县委招待所吃的午饭。主席还接
见了永新县委的同志,并和大家合影留念。午饭后,驱车经宁冈三湾、龙市、茅
坪上山,走黄洋界,傍晚到达井冈山,下榻井冈山宾馆115房间。毛主席在井冈山
一直住到5月29日上午9点多钟才离开。


记 者:毛主席在井冈山上有什么重要活动或重要讲话?

王卓越: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当时没有对外公布,是秘密的。在山上没有举行什
么会议,只有小范围座谈。主席坐车到茨坪中心地区看了看井冈山的建设。在井
冈山的7天中,主席每天习惯散步,散步时曾讲过当年井冈山斗争的一些情况。记
得张平化提前下山(因湖南省委开会)的那天(5月25日)下午,汪东兴通知我和
刘俊秀到115房间,主席有一次比较长的谈话,主要是讲井冈山斗争,还有对当时
“反修防修” 的一些看法。



记 者:请您详细谈一下,好吗?

王卓超:主席是一种漫谈的形式。关于井冈山斗争,主席谈到革命青年在建立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的作用,说牺牲了一大批青年人。他特别提到这么几个人,印
象很深。第一个是卢德铭。原话记不准确,大意说: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中国革
命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同志牺牲了。他们是一批
有信仰有抱负的年轻人。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是一个很好的同志,有智慧,
能吃苦,在文家市决定进军路线的会上,就是他有力支持我退入萍乡向罗霄山脉
转移的提议。他在芦溪一战牺牲了。

三十一团党代表何挺颖,原是上海大学学生,北伐时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任团指
导员。三湾改编任第一团三营党代表,很年轻(1905年生)。还有二十八团第一
任团长王尔琢,是黄埔一期学生。红四军成立时,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
团长。1928年 7月打郴州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回到崇义。8月,二十八团二营营
长袁崇全和党代表叛变,团长王尔琢前去追赶,士兵们一听团长喊话,跟着回来
。袁崇全从躲着的寺庙出来,掏出手枪打死了王尔琢,带着几个人逃跑叛变了。
当时二十八团第一营营长是林彪,第三营营长是萧劲。林彪比较会打仗,被提拔
为团长。

还有张子清同志,参加过北伐,是秋收起义三团第三营营长。三湾改编时,黄埔
一期学生陈浩当团长。1927年12月,陈浩从茶陵率部队没有回井冈山,准备投降
敌人,张子清和宛希先坚决反对。陈浩被逮捕后,张子清升任第一团团长。他很
会打仗,立场坚定,1928年春下山接朱德的部队,在都县战斗中负了重伤。那时
井冈山医疗条件差,有一点药,张子清都先让给战士用,战士们流着眼泪留给他
,他坚决不肯。井冈山的官兵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还要真。人心都是肉长的
。革命的理想使官兵上下一致,整个部队团结得像一个人。1929年1月,红四军主
力下山,张子清为了不给部队增加负担,主动提出留在山上做辅助工作,调任红
五军参谋长。1930年牺牲在永新。张子清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志,牺牲时也只有28岁


主席那天很激动地说:“一回到井冈山,脑子里重现出他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都是活生生的。他们都是有坚定信仰有牺牲精神的好同志。牺牲时都只有二十几
岁呀!井冈山斗争说到底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是一场枪杆子青年运动。
井冈山斗争高举五四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进一步反剥削反压迫,是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五四青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井冈山斗争是伟大的,这些为革命牺牲的青
年人是伟大的。”

主席还说,一想到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担心。一
般党员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权利,你提意见他们不听。官僚主义作风反了多次
,还是存在,官僚主义思想也比较严重。打击迫害、假公济私、忽“左” 忽右、
形“左”实右的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你们知道的比我多。报喜不报忧,也是
官僚封建东西,做官的有特权、有政治需要、人情关系。县官不如现管,假话满
天飞,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蜕化和变质。这一代不变,下一代、下几代会
不会变?有变的社会基础嘛。苏联就是教训。我很担心高级干部中出现修正主义
,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怎么办?有没有制度管住他们?当然,像“二十三条”讲的
,这里绝大多数干部包括党的高级干部还是个认识问题、教育提高的问题。怎样
教育提高?现在高干子女特殊化成了“正常化”。这和我们井冈山时期提倡的东
西不一样。条件好了,共产党掌权了,过去的优良作风还要不要继承?怎样继承


接下来,主席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了解袁文才、王佐1930年被错杀后井冈山各方
面的反应。主席那天讲的第三个问题,主要是发扬井冈山精神问题。



记 者:到 1965年 5月,建国已经 16年了,毛主席认为要怎样才能发扬井冈山精
神?

王卓超:主席认为,要发扬井冈山精神,首先要分清路线问题。毛主席很强调路
线,这点给我印象很深。主席结合当年井冈山的斗争,说了这样一些话。他说,
路线对头,也会出现打败仗的时候,有时候是敌人太强大,有时候是我们的判断
出现错误。不能简单地以一两次失败、挫折来判断路线问题。错误和挫折教训了
我们,我们就会变得比较聪明起来。当年在井冈山,开始不会打仗,后来是“十
六字口诀” 越用越活。战争时期,检验路线正确不正确比较容易,王明说自己的
路线正确,根据地是整片整片失去嘛!张国焘说自己路线正确,8万人过了两次草
地,大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和平时期检验路线正确不正确就要难得多。这个胜
仗和败仗,不光看有哪些成绩和错误,还要看举什么旗帜。看走社会主义道路,
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记 者:毛主席讲这些话时,您当时能理解吗?

王卓超:不理解。当时我们几个人都感到苏联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国家、离中国共
产党很远。记得主席一边抽烟一边说,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
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
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区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
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上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
的附庸。帝国主义在能源、资金等许多方面都有优势。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既合作又排挤,怎么可能让落后的中国独立发展,后来居上?过去中国走资本主
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
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
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利用。

主席说,我们要摸索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的一些好制度
,好作风。



记 者:毛主席提到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具体是指什么?

王卓超:记得那天下午主席像老师考学生一样问我们井冈山精神是什么。我们回
答说艰苦奋斗。他笑了,叫我们再想想,说艰苦奋斗只是一个方向,只是一点,
还差两点,要从制度方向想。汪东兴加了一条支部建在连上。主席点点头,继续
说: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
,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随着我们
掌握政权,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建有党的组织,成为领导机构。党的力量加强了
。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
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全国性的政治民主更没有形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有效的方
式,井冈山时期士兵委员会是有很大作用的。主席将井冈山士兵委员会的作用提
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他重新提起《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他写过的话:“中国
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
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说全国都需要推行政治民主。

我记得,当时刘俊秀请教主席说:现在工厂都有工会,农村有贫下中农协会,这
和士兵委员会是不是差不多的组织?主席说:两者不一样。土兵委员会可以监督
连长、营长、团长,它有很大的权利。现在工厂的工会可以监督厂长书记吗?谁
又来监督我们的市委书记、省委书记?谁来监督中央的领导?主席还说:我们这
支军队为什么能成为新型的军队,就是在改造旧中国的同时,也改造了我们自己
。人的思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井冈山上的袁文才、王佐,就是被改造
了过来,为井冈山根据地作出了贡献嘛。红军中的不少干部原来是旧军官,一个
月拿不少大洋,后来不是心甘情愿和士兵一样嘛。关键还是要有一条正确的政治
路线,才能官兵一致。一、四方面军会合时,一方面军有1万多人,四方面军有8万
人,张国焘说他的人多,队伍要听他的。其实人多人少不是关键问题,要紧的是
问题的本质,就是路线正确不正确。



记 者:毛主席那天谈到党内外一些问题,落脚点仍然强调的是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对吗?

王卓超:对。主席那天最后总结说,今天的井冈山比38年前是大不一样了。上山
有汽车,有楼房,吃饭是四菜一汤,穿的是整齐干净的衣服,和过去是大不一样
了。将来,井冈山和我们整个国家一样,前程是好的,光明的。现在日子好过了
,井冈山艰苦奋斗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这个精神不简单
地是几根灯芯。(1927年上山不久,毛泽东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关于用油的规定:
各连及机关办公时,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时,连部只留一根灯芯,供带班、
查哨用,大家都严格遵守。)

主席继续说,我早就说过,绝不要实行对少数人的高薪制度。应该合理地逐步缩
小而不应当扩大党、国家、企业、人民公社的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个人收
入的差距。防止一切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苏联修正主义正是由于有
了一个特权阶层,把列宁的党变成了修正主义的党,国家也变了颜色。我们不能
像他们那样。要在怎样防止特权阶层方面有一整套好制度,要继承井冈山的好制
度、好作风。井冈山精神不仅仅是艰苦奋斗,士兵委员会和支部建在连上意义一
样深远。它们都是井冈山革命精神。

主席再次谈到干部特权和干部子女教育问题,说现在的干部特权对我们的孩子也
有影响。他们比一般工农子弟条件优越,别人没有的东西,他们能有;别人不能
去的地方,他们能去。他们可以看内部电影。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
烈,要完全靠自己。我们的干部子弟中,有些现象令人担心。井冈山革命精神不
要丢了。

那天下午,毛主席情绪激动,又有几分忧郁。那是我一生亲聆毛主席讲话并相互
交谈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约两个多小时。



(《环球视野》摘自2006年第3期《党的文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今日雨果 回复 悄悄话 谢谢
一个人的亲密 回复 悄悄话 是啊,见到过西方学者分析老毛对消除三大差别的说法的赞赏,其实对消除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差别的提法进行了着重分析,认为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观点。
nordson 回复 悄悄话 因为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他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本.解放后的农民生活并没有改善很多.城里的人的生活比农民的要轻松多了.但不是人人都这样认为的.农民是中国的大多数,不为这些大多数人谋福利,毛泽东是决不答应的.他坚定地代表了农民的利益,并与那些用自己的地位谋取利益,利用好心人的善良和软弱玩弄权术的人做斗争.
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人,就是捡牛粪也要自己的多,也认为自己是比别人高贵.根本不从实际看问题.
毛泽东最强调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这就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照这条做,真理就能再次出现在你的眼前.现在还有人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实在有点可笑和可悲.

很多领导都喜欢对他拍马屁,领导要是也能对群众拍马屁,这拍马屁就是对的.
要是能问问马路周围的人都什么时间用马路,那你的首堵也不会出现.
你关心的问题根本不是从群众来的,能解决什么群众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和群众商量,谁能理解你.怎么能不出问题.
pidengzei 回复 悄悄话 good
北京馋人 回复 悄悄话 很好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