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湾水

瞎写写,字数随意。
正文

朱批《毛批三国》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2025-04-05 05:41:11) 下一个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总批:吾读此回而叹曹操之义,又未尝不叹曹操之奸也(人是复杂的,哪个人能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的?)。其于关公之去,赠金、赠袍,亲自送行,而独吝一纸文凭,不即给与(那关羽为什么自己也没想到呢?如果关羽开口向曹操讨要文凭,那时曹操不给,就是真心有意阻拦;关羽自己没要,是不是他都没意识到什么才是寻兄路上最重要的?这样的情节安排,当然是老罗为了写其勇而有意为之者,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是不是也衬出关羽的脑子真不大好?)。使关公而死于卞喜之伏兵,或死于王植之纵火,则操必曰:“非我也,守关将吏也。”己则居爱贤之名,而但责将吏以误杀之罪,斯其奸不已甚欤(这就是老毛这腐儒在自行脑补了。如果曹操下令五关只是闭关,不让关羽通行,到头来是不是关羽还得要折回去找曹操商量?关羽有能力攻城么?)!以小人而行君子之事,则虽似君子,而终怀小人之心(真小人其实可爱,伪君子令人厌恶。而终日以君子自居者,多半就是伪君子。)。今人但见“各为其主”之语;便啧啧曹操不置,可谓不知鸟之雌雄矣。(所谓的“各为其主”,就是职业操守,关羽跳槽,无可厚非,曹操作为原雇主,设置一些障碍,亦无可厚非,竞争就是这样的。)

  文有伏线之妙。荥阳城中之事,先于东岭关前伏线,此即伏于一回之内者也。玉泉山顶之事,早于镇国寺中伏线,此伏于数十回之前者也。其间一传家信,一叙乡情,闲闲冷冷,极没要紧处却是极要紧处。如此叙事,虽龙门复生,无以过之。(此演义虽然情节精彩,但相比于《水浒》,还是略逊。腐儒们整天假正经,没接触过民间曲艺么?)

  关公斩蔡阳在后回,而此回先有蔡阳欲赶关公一段文字;廖化归关尚隔十数回,而此回先有廖化救二夫人一段文字:皆所谓隔年下种者也。至于关公,行色匆匆,途中所历,忽然遇一少年,忽然遇一老人,忽然遇一强盗,忽然遇一和尚:点缀生波,殊不寂寞。天然有此妙事,助成此等妙文。若但过一关杀一将,五处关隘一味杀去,有何意趣?(说书先生们嘴里的意趣更胜一筹,老毛可曾领略过?)

  自二十五回至此,皆为云长立传,而玄德、翼德两边,未免冷淡。乃于白马之役,忽有翼德探囊取物一语,文中虽无翼德,而翼德之威灵如见。至于玄德行藏,或在袁绍一边玫书,或在关公一边接柬,或在龚都阵上口传,或在孙干途中备述:处处提照出来,更不疏漏。真叙事妙品。

  关公此行,其难有三。保二嫂车仗而行,必须缓辔相随,非比独行可以驰骋,虽有千里马,无所用之(那当初曹操赠马时,还用寻兄作掩饰?其实那就是物欲得一种,爱马,如果曹操再赠一把绝世宝剑,估计也会兴奋拜谢。),一难也。自许昌而出,关隘重重,非止一处两处,可以侥幸而越(这侥幸就是写书人安排的,细究之下,其实很牵强。),二难也。又所投之处乃曹操之 仇,守关将士防御甚严,非比别处可以通融(看不出来哪里“防御甚严,而只要主将一死,军士们不就随便通融了么?),三难也。有此三难,卒能脱然而去,虽邀天幸,实仗神威(第一个感谢的,是曹操。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么?下邳城怎么丢的,自己怎么被围困土山的?)。总之,志不决,虽易者亦难;志既决,虽难者亦易耳(这是通理。)

  五关斩将,非关公之意也,观其不杀刘延可见矣(他有什么杀刘延的理由么?关羽内心难道不怕真把曹操惹怒么?)。延虽不肯借,而不敢拒公,则公竟舍之而不杀。推此而论,使胡班救公之后,王植不追,公亦何必索植而杀之乎。其余或以力敌,或以计害,皆不得已而杀之耳。故曰非公意也。(总之一句:责任都在曹操。老毛是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后世不肖子孙于此道颇得真传。)

  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蔡阳这个角色,算是专门为增添关羽的威名而设的,前面曹营那么多次征战,也没见他露头过。)。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这是曹操希望关羽带来的效应。)【夹批:操视诸将中未尝有此人。(又自行脑补,曹操会用许褚换关羽么?)遂叱退蔡阳,不令去赶。程昱曰:“丞相待关某甚厚,今彼不辞而去,乱言片楮,冒渎钧威,其罪大矣。若纵之使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不若追而杀之,以绝后患。”【夹批:又是一个要赶的。(陈昱说得没道理么?)操曰:“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夹批:袁绍欲杀玄德,而曹操不追关公。有始有终,是曹操高袁绍一头地。(刘备在袁绍处,给袁绍带来过什么好处?关羽是实实在在帮曹操解决过问题的。)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夹批:操所以饵人者,不过财贿、爵禄耳(曹操当众说这句话,就已经起到了超越财贿、爵禄的作用了。曹操若只知物质手段拢人,那郭嘉、贾诩等人是怎么死心塌地跟他的?)。今二者不足以动关公,操安得不敬。(见识浅却又不贪财好爵,绝对是旷世好马仔,曹操所叹者在此,非真敬也。)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这在相当程度上,依旧是做给自己手下人看的。)【夹批:既不追之,则必饯之,索性加厚一倍。有心人算计,往往如此。(用如今的时髦话:放开手,就拥有了全世界。)张辽领命,单骑先往。曹操引数十骑随后而来。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夹批:公此时必谓追兵至矣。(此公亦非特单纯之人。)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夹批:尊恙已愈乎?(心恙未愈。)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夹批:为后被劫伏笔。】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有点小人心,问一句“来此何干”不更得体么?)”辽曰:“非也。丞相知兄远行,欲来相送,特先使我请住台驾,别无他意。”关公曰:“便是丞相铁骑来,吾愿决一死战!”【夹批:其言刚甚。(其言蠢甚。丞相真要驱铁骑而来,你挡得助么,可不就剩死了?)遂立马于桥上望之。见曹操引数十骑,飞奔前来,背后乃是许褚、徐晃、于禁、李典之辈。操见关公横刀立马于桥上,【夹批:此时何不挂回避牌(老毛有没有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许昌城中,曹操与关羽,谁尊谁卑?上尊者不见下位者,给张回避牌是不是算给足了面子?曹操可不可以就说不见?汉丞相不见一个偏将军,是不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恐关公此时,反急欲回避矣。(那是心虚。)令诸将勒住马匹,左右排开。关公见众人手中皆无军器,方始放心(说好听的叫直白,不好听的就是小人心。)。操曰:“云长行何太速?”关公于马上欠身答曰:“关某前曾禀过丞相,今故主在河北(前番土山约定的是寻兄,如今说寻故主,曹操可不可以据此,说关羽违约呢?或许还涉嫌欺诈。),不由某不急去。累次造府,不得参见,故拜书告辞,封金挂印纳还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夹批:言简而意尽。】操曰:“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送。(人家手中有刀,身上有技能,不愁路资的。)”一将便从马上托过黄金一盘。关公曰:“累蒙恩赐,尚有余资。留此黄金,以赏将士。”【夹批:其人光明,其言磊落。】操曰:“特以少酬大功于万一,何必推辞?”关公曰:“区区微劳,何足挂齿。”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夹批:自叹缘悭分浅,乃爱极慕极之语。(如前所分析的,这样的马仔谁不想要,脑子简单又技能出众。)锦袍一领,略表寸心。(这几句对话写得好。)”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夹批:精细。】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实在是小人样,丞相若有意搞你,还用耍这小伎俩?绝对实力下,不需要玩花活的。),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夹批:须贾以绨袍而得以不死,则曹操袍可留异日华容道一命矣。】遂下桥望北而去。许褚曰:“此人无礼太甚(实在无礼之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曹操心内或许也奔过几匹草泥马的吧。)【夹批:代为之解。(这就算厚道了。)吾言既出,不可追也。(曹操此言,或许还有期盼转机出现的念头吧。)【夹批:又自为解。】曹操自引众将回城,于路叹想云长不已。【夹批:见如此人,安得不惜别?(叹其投暗,不识时务。)

  不说曹操自回。且说关公来赶车仗。约行三十里,却只不见(跟曹操闲聊了那么长时间么?车仗时速多少?)【夹批:不知读者至此,必疑是曹操使人截去矣。(即便是曹操截了去,关羽又能怎么样?)云长心慌,纵马四下寻之。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夹批:与张辽背后相呼正复相似,不知者读自此,又疑是曹操使人来留公矣。(腐儒也把曹丞相想得太低三下四了。)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夹批:奇。】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夹批:精细。(这又谈何精细,这么多年,江湖经验总有点的吧。)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符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纔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杜远做了廖化的投名状。)【夹批:此事只在廖化口中叙出,省笔。】关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现在山中。”关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时,百余人簇拥车仗前来。关公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曰:“二嫂受惊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所辱。”【夹批:又在二夫人口中略述一遍。】关公问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远劫上山去,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杜远不从,已被廖化杀了。”【夹批:又在左右口中详述一遍。】关公听言,乃拜谢廖化。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作伴。(显出绿袍下的浅陋见识来了,还涉嫌歧视。)”乃谢却之。【夹批:精细。】廖化又拜送金帛,关公亦不受。【夹批:丞相之金且不受,何况强盗之金乎?然不受丞相之金、亦不受强盗之金者,其视丞相之金与强盗之金,无以异也。(丞相金与强盗金无异同,丞相与强盗无异同,曹与刘无异同,皆是人心有异同。)廖化拜别,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夹批:廖化终从关公,而此处不即相从合而暂离,遥为后文伏线,妙。】云长将曹操赠袍事,告知二嫂,催促车仗前行。至天晚,投一村庄安歇。庄主出迎,须发皆白,问曰:“将军姓甚名谁?”关公施礼曰:“吾乃刘玄德之弟关某也。”老人曰:“莫非斩颜良、文丑的关公否?”【夹批:二人为河北名将,而公能杀之,则杀名将者之为名将,其名更着矣(很好奇当时的信息传递渠道,斩颜良、文丑的名声传开去了,怎么投事曹操的名声都没人说?)。○前卷事又从老人口中一提。】公曰:“便是。”老人大喜,便请入庄。关公曰:“车上还有二位夫人。”老人便唤妻女出迎。二夫人至草堂上,关公叉手立于二夫人之侧(这样的体系下,到底是才能决定地位,还是血统决定地位?赤兔马见到刘备的马,是不是也要恭恭敬敬的?)。老人请公坐,公曰:“尊嫂在上,安敢就坐!(这就有点过于做作了,是不是特意做给外人看的?两位嫂嫂就不能说一句“一起坐”?)【夹批:极似范蠡在石室中光景。】老人乃令妻女请二夫人入内室款待,自于草堂款待关公。关公问老人姓名。老人曰:“吾姓胡,名华。桓帝时曾为议郎,致仕归乡(当过官这事,一定得提。)。今有小儿胡班,在荣阳太守王植部下为从事。将军若从此处经过,某有一书寄与小儿。”【夹批:未至第一关,先为第四关脱难伏线,妙。】关公允诺。次日早膳毕,请二嫂上车,取了胡华书信,相别而行,取路投洛阳来。

  前至一关,名东岭关。【夹批:第一关。】把关将姓孔,名秀,引五百军兵在岭上把守。当日关公押车仗上岭,军士报知孔秀,秀出关来迎。关公下马,与孔秀施礼。秀曰:“将军何往?”公曰:“某辞丞相,特往河北寻兄。”秀曰:“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夹批:前曹操送行,赠金、赠袍,而不与以文凭,是不留而留,送而不送也。(曹丞相可以因这句话而告你毁谤的懂不懂?凭什么就断定是曹操不给文凭?)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讨得。(老实人说谎,是不是脸变得更红了?)【夹批:不说曹操不给,只说自己不讨。(为什么不讨,是没胆讨,还是没脸讨?还是根本没想到?)秀曰:“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讲得挺在理的。)”关公曰:“待去禀时,须误了我行程。(车仗行到东岭关也就一天多,如果关上派快马去禀丞相,也就一天时间,怎么就会误行程?)”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孔秀这两句话讲得没什么毛病啊,人家职责所在。)”关公曰:“汝不容我过关乎?”【夹批:其语渐硬。】秀曰:“汝要过去,留下老小为质。”【夹批:此言无礼。(怎么无礼了?不是你关羽违反法令在先么?)关公大怒,【夹批:不得不怒。】举刀就杀孔秀(人家不让过关,就要杀人,这不是强盗行径么?)。秀退入关去,鸣鼓聚军,披挂上马,杀下关来(还下来干吗,紧闭关门,强弓硬弩守卫,不更合理么?),大喝曰:“汝敢过去么?”关公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打话,直取孔秀,秀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夹批:孔秀前恭后倨,关公亦先礼后兵。○斩却一将。】众军便走。关公曰:“军士休走。吾杀孔秀,不得已也(有没有生擒孔秀的能力,如有,那么杀他就不是不得已了。孔秀说要去请示曹操,你不让,还说杀他不得已,是不是装受害者啊?)【夹批:可见五关斩将,原非关本意。】与汝等无干。借汝众军之口,传语曹丞相,言孔秀欲害我,我故杀之。(这不是颠倒黑白,硬往孔秀身上栽赃吗?)【夹批:恺切周至之及。】众军俱拜于马前。  

  关公即请二夫人车仗出关,望洛阳进发。【夹批:第二关。】早有军士报知洛阳太守韩福(那也应早有军士报知丞相了。)。韩福急聚众将商议。牙将孟坦曰:“既无丞相文凭,即系私行。若不阻挡,必有罪责。”【夹批:畏曹操,故不畏关公。(屁话,曹操有能力杀他们全家,关羽最多杀他们一人,谁更可畏不是一目了然的事么?)韩福曰:“关公勇猛,颜良、文丑俱为所杀。【夹批:又将杀颜良、文丑一提。】今不可力敌,只须设计擒之。(为什么总想着擒拿,坚守不出是不是更合丞相之意?)”孟坦曰:“吾有一计:先将鹿角拦定关口,待他到时,小将引兵和他交锋,佯败诱他来追。公可用暗箭射之(既然用暗箭,为什么不多安排几个射箭的,还要主将亲自动手。可见小说为了照顾情节,就无视了很多常理。))。若关某坠马,即擒解许都,必得重赏。(这两货是真不懂丞相之心。)【夹批:既欲免罪,又伏贪赏。】商议停当,人报关公车仗已到。韩福弯弓插箭,引一千人马摆列关口,问:“来者何人?”关公马上欠身言曰:“吾汉寿亭侯关某,敢借过路。”韩福曰:“有曹丞相文凭否?”【夹批:已知其无,却又假问。(流程不就这样的么?)关公曰:“事冗不曾讨得。(又说一遍谎。)”韩福曰:“吾奉承相钧命,镇守此地,专一盘诘往来奸细。若无文凭,即系逃窜。”关公怒曰:“东岭孔秀,已被吾杀。汝亦欲寻死耶?”韩福曰:“谁人与我擒之?”孟坦出马,轮双刀来取关公。关公约退车仗,拍马来迎。孟坦战不三合,拨回马便走。关公赶来。孟坦只指望引诱关公,不想关公马快,早已赶上,只一刀砍为两段。(孟坦已经败了,关羽还要追杀,这也是不得已么?)【夹批:斩却二将。】关公勒马回来,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计划前半段已经出了差错,还硬要执行后半段,真不懂得变通。此时率军进城,关门上吊桥不应是更优选择么?),正射中关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飞马径奔韩福,冲散众军,韩福急走不迭(有没有时间再射第二箭?旁边的军兵都又成了摆设了。),关公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夹批:此头与肩,足以报吾臂之恨矣。○斩却三将。】杀散众军,保护车仗。

  关公割帛束住箭伤,于路恐人暗算(谁来暗算?),不敢久住,连夜投沂水关来。【夹批:第三关。】把关将乃并州人氏,姓卞,名喜,善使流星锤,原是黄巾余党,【夹批:廖化是强盗余党,卞喜亦是强盗余党(黄巾没成,所以是强盗,若成了,也就是一代正统了。)。乃既做官之强盗,反不若未做官之强盗能识好人也。(做官是做谁家的官,那一家未成之前是不是也是强盗?卞喜如今是对谁负责?当曹操与关羽只能选一边站时,他会选哪边、他应该选哪边?为什么不跟关羽一队就是不识好人?)后投曹操,拨来守关。当下闻知关公将到,寻思一计,就关前镇国寺中,埋伏下刀斧手二百余人,诱关公至寺,约击盏为号,欲图相害。【夹批:在佛地上谋杀好人(既是佛地,为何佛不出来做主?),是强盗所为,然未必非和尚所为也。】安排已定,出关迎接关公。公见卞喜来迎,便下马相见。喜曰:“将军名震天下,谁不敬仰!今归皇叔,足见忠义!”【夹批:小人欺君子,偏能为君子之言。(君子欺小人,也是用君子之言。)关公诉说斩孔秀、韩福之事。卞喜曰:“将军杀之是也。某见丞相,代禀衷曲。”【夹批:言之太甘,其中必苦。】关公甚喜(此处为何不批“精细”二字,此处可批“天真”二字,很傻很天真之天真。这么多年黑社会经历都白混了么?难怪这样容易被刘备骗。),同上马过了沂水关,到镇国寺前下马。众僧鸣钟出迎。原来那镇国寺乃汉明帝御前香火院,本寺有僧三十余人。内有一僧,却是关公同乡人,法名普净。当下普净已知其意(普净是如何知道的,一个杀人计划,为什么连基本的保密也不考虑好?),向前与关公问讯,【夹批:胡班救关公,却于胡华家先期伏线;普净救关公,即在镇国寺当日相逢。(斩颜良、文丑之关羽,也需要人救的么?如果胡班、普净不救,是不是就会被王植或卞喜所杀了,那按照老毛的逻辑,王植或卞喜是不是就更能称名将了?)曰:“将军离蒲东几年矣?”关公曰:“将及二十年矣。”普净曰:“还认得贫僧否?”【夹批:虽然当日相逢,却叙昔年旧识。然则伏线又在二十年之前。】公曰:“离乡多年,不能相识。”普净曰:“贫僧家与将军家只隔一条河。”【夹批:离乡人好与同乡人言乡,出家人亦与俗家人言家。(都是为了拉近乎,进而达成所欲之目的。)卞喜见普净叙出乡里之情,恐有走泄(此时怕闲杂人等泄密,为何不一开始就屏蔽他们?),乃叱之曰:“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关公曰:“不然。乡人相遇,安得不叙旧情耶?”【夹批:不是“逢僧话”,却是叙乡情;不是“浮生半日闲”,却是旅况几年阔。如借〈西厢〉曲者,不是“随喜到”,却是“望蒲东”耳。】普净请关公方丈待茶(普净是镇国寺住持么?)。关公曰:“二位夫人在车上,可先献茶。”普净教取茶先奉夫人,然后请关公入方丈。普净以手举所佩戒刀(这里每个和尚都佩戒刀吗?),以目视关公,【夹批:此僧大通,是慧明不是法聪。(助了关羽就是“慧明”了,但是助了关羽,到底是对社会进步和民众福祉有益还是有害?好像都无关,那么这个“慧”是根据什么来判定的呢?)公会意,命左右持刀紧随。卞喜请关公于法堂筵席。关公曰:“卞君请关某,是好意,还是歹意?”卞喜未及回言,关公早望见壁衣中有刀斧手(做事好粗糙。),乃大喝卞喜曰:“吾以汝为好人,安敢如此!”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左右方欲动手,皆被关公拔剑砍之(二百余人被砍了多少,吓跑了多少?)。卞喜下堂,繞廊而走,关公弃剑,执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公。关公用刀隔开锤,赶将入去,一刀劈卞喜为两段。【夹批:要在佛地上杀好人是真强盗,能在佛地上杀歹人是真菩萨。(好人歹人,谁来裁判?佛能裁判,但佛不言,所以能言者就可以随己意代佛而言了。对卞喜而言,关羽就是歹人。)○斩却四将。】随即回身来看二嫂,早有军人围住(为何就没人想到抓两个女人来胁迫关羽。),见关公来,四下奔走。关公赶散,谢普净曰:“若非吾师,已被此贼害矣。”【夹批:救关公者普净,杀卞喜者亦普净(不如说救关羽者关羽,杀卞喜者卞喜。因果所系,无始无终。)。杀之而当,杀即生也。(众生自杀、众生自救。)普净曰:“贫僧此处难容,收拾衣钵,亦往他处云游也。后会有期,将军保重。”【夹批:早为玉泉山伏线。】

  关公称谢,护送车仗,往荥阳进发。【夹批:第四关。】荥阳太守王植,却与韩福是两亲家。闻得关公杀了韩福,商议欲暗害关公,【夹批:关公念兄恩,王植重姻谊,闲闲相对。(人之常情,不是只有你的情感是情感,敌人的情感也不是粪土。)乃使人守住关口(是不是从第一关起,只要守住关口,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待关公到时,王植出关,喜笑相迎。关公诉说寻兄之事。植曰:“将军于路驱驰,夫人车上劳困,且请入城,馆驿中暂歇一宵,来日登途未迟。”【夹批:与卞喜一样弱法。】关公见王植意甚殷勤,遂请二嫂入城。馆驿中皆铺陈了当。王植请公赴宴,公辞不往;【夹批:前赴卞喜席,今遂不赴王植席,足见精细。(都已经入了人家的城、助了人家的店了,还精细?)植使人送筵席至馆驿。关公因于路辛苦,请二嫂晚膳毕,就正房歇定。遂吩咐从者各自安歇,饱喂马匹。关公亦解甲憩息。却说王植密唤从事胡班听令曰(偏又这么巧,这差事落到了胡班头上?):“关某背丞相而逃,又于路杀太守并守关将校,死罪不轻!此人武勇难敌。汝今晚点一千军围住馆驿,一人一个火把,待三更时分,一齐放火,不问是谁,尽皆烧死。(何不再用一千弓箭手作为后备,但有从火里出来的,立时乱箭射死。)【夹批:不用壁中刀斧,却用门外火把。一在日里,一在夜间。】吾亦自引军接应。”胡班领命,便点起军士,密将干柴引火之物搬于馆驿门首,约时举事。胡班寻思:“我久闻关云长之名,不识如何模样,试往窥之。(偏又这么巧,胡班动了这个念头。)”乃至驿中,问驿吏曰:“关将军在何处?”答曰:“正厅上观书者是也。”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夹批:写得如画。】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夹批: 不特其人可敬,其貌亦可敬。(吹啥子都是成立滴。)公问何人,胡班入拜曰:“荥阳太守部下从事胡班。”关公曰:“莫非许都城外胡华之子否?”班曰:“然也。”公唤从者于行李中取书付班。(若是胡班不来,关羽是不是已经把寄书信这事忘了?前面见到王植也没见他提起啊?难道是打算第二天走的时候再给?)【夹批:普净叙乡情,胡班见家信,又闲闲相对。】班看毕,叹曰:“险些误杀忠良!(对谁忠、对谁良?)”遂密告曰:“王植心怀不仁,欲害将军,暗令人四面围住馆驿,约于三更放火。今某当先去开了城门,将军急收拾出城。”【夹批:方信胡华寄书不是闲文。】关公大惊,忙披挂提刀上马,请二嫂上车,尽出馆驿。果见军士各执火把听候(自己的随从中就不选两个夜晚值守警戒么?这叫精细?)。关公急来到城边,只见城门已开。关公催车仗急急出城。胡班还去放火。【夹批:前是王植赚关公,此则胡班赚王植矣。(不知王植平日待胡班如何?)关公行不到数里,背后火把照耀,人马赶来。【夹批:来送命了。】当先王植大叫:“关某休走!”关公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你杀了他亲家了,怎说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径奔关公(都这戏台上的套路,老罗知道战场上弓弩的重要性么?),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夹批:斩却五将。】人马都赶散。关公催车仗速行,于路感胡班不已。(王植家人该怎么对待胡班?)【夹批:为后文胡班归蜀伏笔。】

  行至滑州界首,有人报与刘延,延引数十骑出郭而迎。关公马上欠身而言曰:“太守别来无恙!”【夹批:照应白马之役。】延曰:“公今欲何往?”公曰:“辞了丞相,去寻家兄。”延曰:“玄德在袁绍处,绍乃丞相仇人,如何容公去?”公曰:“昔日曾言定来。”延曰:“今黄河渡口关隘,夏侯惇部将秦琪据守,恐不容将军过渡。”【夹批:先报一信。】公曰:“太守应付船只若何?”延曰:“船只虽有,不敢应付。”【夹批:无用之人。(你当此时,敢应付船只与关羽么,不怕丞相怪罪?)公曰:“我前者诛颜良、文丑,亦曾与足下解厄,【夹批:又在关公口中将前事一提。(曹操派你来的,他才是解厄之人。)今日求一渡船而不与,何也?”延曰:“只恐夏侯惇知之,必然罪我。”【夹批:无用之人。(夏侯惇若追问,你给个说法?)关公知刘延无用之人,遂自催车仗前进。【夹批:有杀有不杀,妙甚。若逢人便杀,便不成关公矣。(是对头就杀,那是一手遮天时的黑帮,挡我者才杀,不挡者不杀,是落魄时的黑帮。)

  到黄河渡口,【夹批:第五关。】秦琪引军出问:“来者何人?”关公曰:“汉寿亭侯关某也。(这爵位谁给的?)”琪曰:“今欲何往?”关公曰:“欲投河北去寻兄长刘玄德,敬来借渡。”琪曰:“丞相公文何在?”公曰:“吾不受丞相节制(不受其节制,却受其封官;即使不受节制,却在丞相辖地内行走,不得遵从人家的法度么?),有甚公文!”【夹批:前托言事冗行忙,此则竟说不受节制,更是直捷痛快。】琪曰:“吾奉夏侯将军将令,守把关隘,你便插翅,也飞不过去!”关公大怒曰:“你知我于路斩戮拦截者乎?”琪曰:“你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关公怒曰:“汝比颜良、文丑若何?”【夹批:又将前事一提。(这就跟孙悟空老提大闹天宫一样。)秦琪大怒,纵马提刀,直取关公。二马相交,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端的好词句。)【夹批:斩却六将。】关公曰:“当吾者已死,余人不必惊走。速备船只,送我渡河。”军士急撑舟傍岸。关公请二嫂上船渡河。渡过黄河,便是袁绍地方。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军家事写成了堂会戏。)【夹批:将行程图总结一笔,斩将账总算一盘。】后人有诗叹曰: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辞了汉之相、是否去寻汉之兄?辞、寻之际,所为者何?)。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五关六将皆摆设。)。忠义慨然冲宇宙(关羽之忠义与典韦之忠义有何异同?),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关公于马上自叹曰:“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以我为负恩之人矣。(这算是自己给自己宽心么?第一关时孔秀的建议很好啊,请示下丞相,问题都解决了,把球抛给曹操,到那时,曹操给与不给文凭,关羽都站在道德的高点了,那才叫仁至义尽。并且大概率,曹操肯定会给,因为戏已经做到那个份上了。)【夹批:观公此语,知后日华容道相遇,定然不杀。】正行间,忽见一骑自北而来(曹操这方面再黄河渡口有守卫,袁绍那边就没有么?),大叫:“云长少住!”关公勒马视之,乃孙乾也。关公曰:“自汝南相别,一向消息若何?”干曰:“刘辟、龚都自将军回兵之后,复夺了汝南,(真儿戏。)【夹批:此事只在孙干口中补出,好。】遣某往河北结好袁绍,请玄德同谋破曹之计。不想河北将士,各相妒忌。田丰尚囚狱中,沮授黜退不用,审配、郭图各自争权,袁绍多疑,主持不定(这么烂个袁绍,真的就是凭祖上遗产才崛起的么?)。某与刘皇叔商议,先求脱身之计。今皇叔已往汝南会合刘辟去了。【夹批:此回叙关公一边,十分热闹;放下玄德一边,未免冷落。今就孙乾口中,将河北事细述一遍,笔法又密又省。】恐将军不知,反到袁绍处,或为所害,特遣某于路迎接将来。幸于此得见!将军可速往汝南,与皇叔相会。(这圈子折腾得可够大的。)【夹批:陈震致书,在孙乾未知之前;孙乾报信,又在关公已行之后。叙得参差历落。】关公教孙干拜见夫人。【夹批:写得周至。】夫人问其动静,孙乾备说:“袁绍二次欲斩皇叔,【夹批:前孙干在汝南时未说此事,故至此方言。】今幸脱身往汝南去了。夫人可与云长到此相会。”二夫人皆掩面垂泪。【写得入情。】关公依言,不投河北去,径取汝南来。【夹批:本赴河北,忽转汝南。只因古人踪迹无常,遂使后人文字变幻。(只因古人地理知识匮乏,方造就天方故事。)正行之间,背后尘埃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当先夏侯惇大叫:“关某休走!”正是:

  六将阻关徒受死,一军拦路复争锋。(此地已是袁绍地盘,为何夏侯惇还能领人马驰骋?)

  毕竟关公怎生脱身,且听下文分解。

 

关羽这一路过关斩将,最应感谢的,是老罗的笔;整个过程中,勇则勇矣,但智却实在一般,要不是靠着老罗一支笔护佑,像这样的脑子怎么也不可能活着到黄河的。

若再细看整个行程的地图,就能知道,这故事纯粹就是老罗在瞎编,为了糊弄茶馆客的;但只要大情节吸引人,那么即使有各种逻辑与常识的漏洞,茶馆客也不会去多想的。

最后再提一遍,关羽离开曹操重新去投奔刘备,这在小说的渲染下,成就了他的千古美名;但是若论真实的自我价值实现,到底是曹操能给予的帮助多还是刘备能给予的多?

曹操想做所做的跟刘备想做所做的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么?历代所褒扬的关羽的义,其实就是在宣扬:好好做奴才,不要去多思考。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