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湾水

瞎写写,字数随意。
正文

朱批《毛批三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2024-06-01 06:09:41) 下一个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总批:赵高以指鹿察左右之顺逆,曹操以射鹿验众心之从违,奸臣心事,何其前后如出一辙也(所以陈珪陈登父子帮曹操灭了吕布是有助于汉室还是在帮奸臣?每个朝代到了末期,总会有那么一大帮奸臣涌现,然后王朝倾覆的责任就归于这些所谓的“奸臣”身上;就是不想想为什么老是会这么样循环?!到了那个点了,没有赵高也会有李高,没有曹操也会有秦操。这是老毛这样的腐儒们难以认知的。)!至于借弓不还,始而假借,既且实受,岂独一弓为然哉?即天位亦犹是尔(所谓的“天位”是怎么定的?)。河阳之狩,以臣召君;许田之猎,以上从下:皆非天子意也(若天子不能随自己心意行事,那就已经没有天子之实了;傀儡皇帝再要死命维护,那就是不识时务了。)。然重耳率诸侯以朝王,曹操代天子而受贺,操于是不得复为重耳矣。(从整个历史的角度看,曹操的功绩大还是重耳的功绩大?)

  云长之欲杀操,为人臣明大义也(屁!就是脑子里屎多,当奴才当出自豪感了。)。玄德之不欲杀,为君父谋万全也(就是怕连累到自身吧。)。君侧之恶,除之最难(如果“君”是贤明的,为什么他之侧会有恶?君侧有恶了,君自己却不除或没能力除,那这个君还有没有君之实?是不是连君一起除了更干净彻底?)。前后左右,皆其腹心爪牙,杀之而祸及我身,犹可耳;杀之而祸及君父,则不为功之首,而反为罪之魁矣,可不慎哉!(黑帮内斗偏要讲什么仁义,难怪不得出头。其实说到底就是实力的问题,若是有足够的实力,君父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董承前曾拒傕、汜以救驾,今若能诛曹操,是再救驾也(前有傕、汜,后有孟德,是不是诛了曹操汉室就能复兴,天下又归太平了?老毛这样的货两眼只看表面,不想也不愿去挖掘深层的体系问题。)。马腾前同韩遂攻傕、汜曾受密诏,今同董承谋曹操,是再受诏也(马腾也是手握资源的人,虽然经常出入皇城,但是关键时刻哪次能指望得上的?)。前之救驾是实事,而后之救驾是虚谈。前之受诏用虚叙,而后之受诏用实写。一虚一实,参差变换,各各入妙。又妙在七人受诏处,或自受,或因人所受以为受;或先见诏,或后见诏;或约来,或自至;或两人同来,或一人独至;或潸然泪下,或咬牙切齿。文官有文官身分,武臣有武臣气概,人人不同,人人如画,真叙事妙品。(还是圣贤文章被灌得多了,猛地见了民间说书文学,感觉新鲜接地气,真腐儒本色。)

  曹操无君之罪,至许田射鹿而大章明较着矣(后来司马氏不尊魏国之君,算不算“无君之罪”?如果算,那曹操的地位跟高祖刘邦没什么两样;如果不算,那曹操也就不能算了。混黑社会,实力决定一切;若刘备权倾朝野时,会不会做得比曹操更露骨?反正都是汉室子孙,自己取而代之也很顺当。)。人臣无将,将则必诛。袁术之僭,其既然者也;曹操之篡,其将然者也(那司马炎呢?南北朝各代之君呢?杨坚呢?李渊呢?赵匡胤呢?……。将之与既,厥罪维均,故自有衣带诏之后,凡兴兵讨操者,俱大书“讨贼”以予之。(对于社稷民众而言,刘姓人当皇帝还是曹姓人当皇帝,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么?当皇帝的人是想让这块土地变得繁荣昌盛,还是只要自己能安稳当皇帝,其他都是次要的?)

  前有谋诛宦竖之何国舅,后有谋诛奸相之董国舅,遥遥相对,然二人不可同年而语矣(有什么两样?都是废物,一个废物得草包,一个废物得迂腐。)。进有鸩董后之罪,承有拒李傕之功;进则灵帝尝欲杀之,承则献帝倾心托之(灵帝算不算好皇帝,他想杀何进是自己的想法还是被人撺掇的?曹操刚把献帝从李傕、郭汜手里救下的时候,皇帝是不是觉得曹操是股肱之臣,也可以倾心托之?)。乃二人之贤否不同,而同于败者,进之失在不断,承之失在不密(都是智商不够。也是写书人老罗的思维展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若是一心为民者,何事需要“密”?夹杂私货才会有见不得人处。)。事欲其秘,何必歃血会饮?迹恐其露,何必立券书名(因为这些人互相之间其实都只是利用关系,互不信任的,之所以要签名,就是投名状。如果这些人成功地把曹操除掉了。然后有一人得大权了,其余的估计也很难同享,或许又会生出内斗来,而皇帝依旧是个傀儡。)?虽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祚汉,无徒为董承咎也。(这是那种体制的周期规律,当然也可以叫做天道,名词是什么不重要。多少王朝兴衰交替的事一再上演,但像老毛这样腐儒们却从没敢往体制的根本缺陷上去思考。)

  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刘备说张辽赤心,是想日后拉到自己身边,还是真心为曹操谋人才?)”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夹批:为后文张辽土山救关公张本。】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从何处得知的?还是就刚刚得知的?),故戏之耳。”【夹批:恐他人做了人情,便说自家是戏。奸雄权变,真不可及。(这种权变,不是混黑帮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么?)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夹批:要杀则亲自拔剑,不杀则解衣延坐;怒便加一倍怒,爱亦加一倍爱。奸雄权变,真不可及。(曹操是否知张辽忠义没关系,但是他见刘备和关羽力保,大概率是不会错的,所以赶紧收下,这应该也算随机应变之能吧,或者更有远见在其中。)辽感其意,遂降(降了,还能否称“义”?不知吕布待张辽怎么样?)。操拜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使招安臧霸。霸闻吕布已死,张辽已降,遂亦引本部军投降,操厚赏之。臧霸又招安孙观、吴敦、尹礼来降(连环效应。),独昌豨未肯归顺。操封臧霸为琅琊相,孙观等亦各加官,令守青、徐沿海地面。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夹批:未识貂蝉亦在其中否?(不知严氏会否又成他人妻?)大犒三军,拔寨班师。路过徐州,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夹批:操自欲取徐州,而不欲以予备,明矣。(废话,曹操花了那么多的资源取的徐州,难道会再傻傻地让给刘备?如果刘备在此时完全顺服于曹操,或许天下会早点太平。)百姓叩谢。操唤车骑将军车冑权领徐州。【夹批:为后文关公斩车冑张本。】

  操军回许昌,封赏出征人员(征的是异族还是反叛?不都是汉朝的臣民么?所以只能算是内斗。),留玄德在相府左近宅院歇定。次日,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夹批:首回中已叙过,此又于玄德口中自叙一番。(就靠着所谓的血统来忽悠人。)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生殖器集团分支明细。刘雄之前都袭了侯爵,到他怎么就没了?刘弘为何不仕,是犯什么事了么?)

  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夹批:历按宗谱,章章可考,正为后文继汉正统张本。(此时全境之内,有汉室血统的刘姓男人有多少?所有这些人都可以称为正统吧,但有实力去称正统的有几个?所以说到底,还是看实力、看拳头,与正统与否没有半毛钱关系,几千年本质就是这样。正统什么的都是忽悠蠢材的。)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若将此“英雄之叔”与曹操换个位置,估计皇帝的虚名也保不住,一脚蹬开,叔自称王了。)【夹批:帝亦有眼力。(这皇帝若是个有眼力的,身边就不会尽是废物了。)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夹批:皇帝面封,封得冠冕。】设宴款待毕,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这算是又一次融资成功了,故事讲得更大了。)

  曹操回府,荀彧等一班谋士入见曰:“天子认刘备为叔,恐无益于明公。(在老毛看来,是不是荀彧等这班谋士也都不是好人?因为不帮刘备,专助曹操。这些可都是当时最有见识的一批人,为什么他们就不想扶汉室,也不想去辅助贤明之刘备?)”操曰:“彼既认为皇叔,吾以天子之诏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夹批:操不使备留徐州,正是此意。(还是那句话,都是混黑社会的,曹操知刘备。)吾所虑者,太尉杨彪系袁术亲戚,倘与二袁为内应,为害不浅。当即除之。”乃密使人诬告彪交通袁术,遂收彪下狱,命满宠按治之。【夹批:前彪实劝帝召操,今操即害彪,老贼大是忘本。(项羽还帮过刘邦呢,后来怎样?后面刘璋也好意邀刘备了,又怎么样了?杨彪那种没头脑的占着高位,也是汉室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曹操若不忘本,他日恐怕亦要被人密谋除掉。)时北海太守孔融在许都,【夹批:孔融自玄德北海解围后,至此第二番出现。】因谏操曰:“杨公四世清德,岂可因袁氏而罪之乎?”操曰:“此朝廷意也。”融曰:“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操不得已,乃免彪官,放归田里(算是回到正确的位置上了。)【夹批:彪则幸免;而操之忌融,自此始矣。(那是势力还没足够大,所以给孔融个面子,关键是孔融能否拎得清?)议郎赵彦愤操专横,上疏劾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这就是个拎不清的,你写了这道弹劾本章,让皇帝怎么办?准还是不准?皇帝有实权么,能治得了曹操么?皇帝身边都是杨彪、赵彦这样的无脑没谋略之人,这朝廷怎么能搞得好?)。操大怒,即收赵彦杀之。【夹批:杀赵彦、收杨彪二事,俱见陈琳檄中。】于是百官无不悚惧。(百官们还“悚惧”得少么?从董卓到李、郭,不都已经很习惯了吗?)

  谋士程昱说操曰:“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业?(按老毛的观点,陈昱此话是不是属于大逆不道?)”操曰:“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吾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夹批:观动静者,观左右之顺逆也。(倒不如逐个友好结交,既然像张辽那样的人都能被收服,那这些无能百官还不是更好忽悠?所以有意做僭越事来检验不算是很好的主意。)于是拣选良马、名鹰、俊犬、弓矢俱备,先聚兵城外,操入请天子田猎。帝曰:“田猎恐非正道。(皇帝是怕。)【夹批:绝非亡国之君之言,何天之不祚汉也?(高祖说“乃公马上得之”,田猎正是为了检阅兵马,兵权都拿不住的皇帝,天为何还要“祚汉”?)操曰:“古之帝王,春搜、【夹批:音守。】夏苗、秋狝、【夹批:音先。】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曹操的话里,就有开国皇帝的气象。)”帝不敢不从,【夹批:周宣王之猎于东都,是天子当阳;汉献帝之猎于许田,是权臣耀武。(天子和权臣,谁是老大对于普通民众有什么区别,只是名词不一样而矣;对社会文明进步又有什么助益或阻碍?完全与文明无关,黑帮内部事。)随即上逍遥马,带宝雕弓、金鈚箭,排銮驾出城。玄德与关、张各弯弓插箭,内穿掩心甲,手持兵器,引数十骑随驾出许昌。【夹批:满朝文武,独详叙刘、关、张,正为关公欲杀曹操张本。】曹操骑瓜黄飞电马,引十万之众(吹牛又是张口就来,曹操全部家当有多少?带着十万人去打猎,这要耗费多少辎重?有没有点常识啊?),与天子猎于许田。军士排开围场,周广三百余里。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背后都是操之心腹将校。【夹批:可知此时杀将曹操不得。(关、张不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的么?这才十万啊。)文武百官,远远侍从,谁敢近前。当日献帝驰马到许田,刘玄德起居道旁。帝曰:“朕今欲看皇叔射猎。”玄德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夹批:将有曹操射鹿,先有玄德射兔以引之。】帝喝采。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皇帝平时健身么?),顾谓操曰:“卿射之。(这算不算献帝自己犯贱?他不让曹操射,不就没有后面的事了?还是献帝觉得自己射不中,曹操没准也不行,那样就可以给自己找回点尊严?若皇帝真这么想,那他也算是拎不清了。)”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这鹿是道具么,被献帝射了三次了还不逃?)【夹批:汉失其鹿,为操所得,正魏代汉之兆也。】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此亦是曹家得帝位之预。)。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夹批:弓箭可借,“万岁”亦可借乎(“万岁”这个称号,有实力就可以获得,不用借。)?操之俨然迎受,正以观众人之所动静也。(如果众人都是拍手叫“好箭法”,那曹操出前迎受可不可以?腐朽落后的文明,就喜欢死扣各种名词,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探索未知上。)众皆失色(都是脑子里满是屎又很怂的货。)【夹批:此句内伏下马腾一班人。】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夹批:义气凛凛,须眉如睹。(关羽脑子里的屎多于常人。)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敢动(兄比皇帝还有威严。)。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夹批:如此涵养,是英雄权变,是帝王度量。(也可以叫奸猾吧。)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夹批:袁术窃玺,曹操窃弓,不意一时遂有二阳货。(即使玺与弓都在皇帝手上,他有辖制袁术和曹操的实力么?)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归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于皇帝是害,于国未必是害,并且,肯定能除得了么?所以关羽被灌的屎不少。),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为天子两肋插刀,有什么怕的,坐罪最多杀头,难道是怕死?)【夹批:大有斟酌。(就是顾及自身安危利益,皇帝受不受辱其实刘备不大在意的。)云长曰:“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此贼前不久还帮过你兄弟大忙呐,这算不算忘本了?)”玄德曰:“且宜秘之,不可轻言。”【夹批:云长耐不得,玄德偏耐得。】(张飞不是性如烈火的么,怎么这回他倒很安静?莫非他觉得这事不算啥?)

  却说献帝回宫,泣谓伏皇后曰:“朕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不是董卓立你做皇帝的么?没他你也当不了皇帝啊,这算不算忘本?),后遭傕、汜之乱,常人未受之苦,吾与汝当之。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没有曹操,皇帝一家以及百官,会不会还在受李傕郭汜之苦?)【夹批:遥应前文。】不意专国弄权(这皇帝当得稀里糊涂,不知道皇帝本身就是实力和权威的体现么?自己手里没有兵,袋里没有钱,谁会把你当皇帝?汉朝前代皇帝中就已经有过先例了,后世子孙不长记性的么?当然,也没办法长记性,这体系就是弊根种种的,时候到了总会发作,没有解药的。),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用起老祖宗宣帝的梗来了。)。今日在围场上身迎呼贺,无礼已极,早晚必有异谋。吾夫妇不知死所也!(那有没有什么和平的解决办法呢?譬如主动把皇位让了,不就可以不用死了么?是你先想让曹操死,那么就别怪别人了。没实力还非要赖着位子不走,这本身就是对黑社会规则的破坏。)【夹批:异日曹操行凶,先害董妃,后及伏后。此时献帝密谋,却因伏后,乃及董妃。】伏皇后曰:“满朝公卿俱食汉禄(再一次,汉禄从何而来?是皇帝皇后创造出来的么?),竟无一人能救国难乎?”言未毕,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帝,后休忧。吾举一人,可除国害。”帝视之,乃伏皇后之父伏完也。(老丈人可以在宫里随便溜达的么?进来也不需要通禀?皇帝皇后讲这么私密的话,随便就被第三人听去了?)【夹批:伏完之死在后,董承之死在先;今却于董承之前,先将伏完引线,叙事妙品。】帝掩泪问曰:“皇丈亦知操贼之专横乎?(没有操贼的专横,就得受傕、汜的专横,选哪一个?)”完曰:“许田射鹿之事,谁不见之?但满朝之中,非操宗族,则其门下。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老臣无权,难行此事。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可托也。(所以说汉室没得救了,千选万选,都是废物。)【夹批:因一国戚又引出一国戚。】帝曰:“董国舅多赴国难,朕躬素知。可宜入内,共议大事。”完曰:“陛下左右皆操贼心腹,倘事泄,为祸不浅。(此时有没有曹操心腹在左右?)”帝曰:“然则奈何?”完曰:“臣有一计。陛下可制衣一领,取玉带一条,密赐董承;却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到家见诏,可以昼夜画策,神鬼不觉矣。(既然可以对伏完当面说谋曹操的事,为什么就不可以对董承当面说,还要留下书面证据,多危险?)【夹批:衣带诏之谋出自伏完,而伏完偏不在董承等七人之内,却说在后文另作一事,读者所不能测也。(做饭的一定要是席间的正客么?)帝然之。

  伏完辞出。帝乃自作一密诏,咬破指尖(皇宫里没有小刀或绣针么?),以血写之(皇宫里没有朱砂和墨水么?)【夹批:臣有刺血上表者矣,未有天子而刺血下诏者也。】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贵为皇后,也得会针织女红。),却自穿锦袍,自系此带,令内史宣董承入。承见帝礼毕,帝曰:“朕夜来与后说霸河之苦,念国舅大功,故特宣入慰劳。”承顿首谢(伏完难道是住在宫中的么?不用内史宣就在的?)。帝引承出殿,到太庙,转上功臣阁内。帝焚香礼毕,引承观画像。中间画汉高祖容像。帝曰:“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夹批:将说自己,先问高皇。(末帝说太祖事。)承大惊曰:“陛下戏臣耳?圣祖之事,何为不知?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长,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亡秦的功劳都归了刘家,那项羽干了什么?),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大众所知的都是经过阉割修饰的版本,把个流氓混混描成了英雄。)【夹批:与首回起处遥遥相应。】帝曰:“祖宗如此英雄,子孙如此懦弱,岂不可叹!(祖宗也不是英雄,就是混黑社会比子孙更有手段而矣。祖宗很流氓,乃得天下,子孙挺窝囊,因此失之。)”因指左右二辅之像曰:“此二人,非留侯张良、酇侯萧何耶?”【夹批:将命董承,先说留侯、酇侯。】承曰:“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实赖二人之力(其他人都算是龙套么?)。”帝回顾左右较远,乃密谓承曰:“卿亦当如此二人立于朕侧。(错识人也。)【夹批:方入正意。】承曰:“臣无寸功,何以当此?”帝曰:“朕想卿西都救驾之功,未尝少忘,无可为赐。”因指所着袍带曰:“卿当衣朕此袍,系朕此带,常如在朕左右也。”承顿首谢。帝解袍、带赐承,【夹批:意只在带,特以袍陪之。】密语曰:“卿归可细观之,勿负朕意。”承会意,穿袍系带,辞帝下阁。早有人报知曹操曰:“帝与董承登功臣阁说话。”操即入朝来看。董承出阁,才过宫门,恰遇操来,急无躲避处,【夹批:急杀。】只得立于路侧施礼。操问曰:“国舅何来?”承曰:“适蒙天子宣召,赐以锦袍玉带。”操问曰:“何故见赐?”承曰:“因念某旧日西都救驾之功,故有此赐。(已有此地无银之嫌。)”操曰:“解带我看。”【夹批:急杀,急杀。】承心知衣带中必有密诏,恐操看破,迟延不解(智商情商都不够。)。操叱左右:“急解下来!”【夹批:急杀急杀,如何如何?(这么急,先去趟洗手间。)看了半晌,笑曰:“果然是条好玉带!再脱下锦袍来借看。”承心中畏惧(这一句,就已点出,董承非成事之人。),不敢不从,遂脱袍献上。【夹批:带不自解,袍却自脱,形容畏惧之态如画。(带不自解,已经惹得曹操性起,袍子再不识相,就没好果子吃了。)操亲自以手提起,对日影中细细详看。看毕,自己穿在身上,系了玉带,回顾左右曰:“长短如何?”【夹批:一边着急,一边故意卖弄,好看。】左右称美。操谓承曰:“国舅即以此袍带转赐与吾,何如?”【夹批:急杀急杀,如何如何!】承告曰:“君恩所赐,不敢转赠,容某别制奉献。”操曰:“国舅受此衣带,莫非其中有谋乎?(与其如此防着皇帝与他人相谋害己,不如作出点贤臣样来,不制造矛盾,自己不舒心么?)【夹批:吓杀。】承惊曰:“某焉敢?丞相如要,便当留下。”操曰:“公受君赐,吾何相夺?聊为戏耳。(只要有实力,什么事都可以“聊为戏”来圆场的。)”遂脱袍带还承。【夹批:董承不肯献,操却偏要;董承愿献,操便不要。奸雄真奸猾之极。(若是好官审贼用此招呢?就叫聪明了。同样的事,因为好恶而受不同的待见。)承辞操归家,至夜独坐书院中,将袍仔细反复看了,并无一物。【夹批:曹操细看袍,董承亦先看袍。】承思曰:“天子赐我袍带,命我细观,必非无意。今不见甚踪迹,何也?”随又取玉带检看,乃白玉玲珑,碾成小龙穿花,背用紫锦为衬,缝缀端整,亦并无一物。承心疑,放于桌上,反复寻之。【夹批:操见袍中无物(曹操不细究,因为需要让故事发展下去。),故不更疑及带。承正以袍中无物,故更猜及带。】良久倦甚。正欲伏几而寝(国舅爷也这么将就么?),忽然灯花落于带上,烧着背衬。承惊拭之,已烧破一处,微露素绢,隐见血迹。急取刀拆开视之,乃天子手书血字密诏也。【夹批:不用自己寻着,却用灯花烧出,曲折之甚。(若无此灯花,董承岂不是要愁杀了?)诏曰: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这是皇帝嫌自己的血太多么,还写这些屁话?)。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是不是一切大权由皇帝作主后,天下就太平繁荣了?所以本质就是黑社会为掌握收保护费权而进行的内斗。)。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天下不是已经危了很久了么?皇帝也不是第一天不作主了。)。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对谁忠义,怎么样鉴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奸党出了一个又一个,自从献帝登基,社稷什么时候安过?办事情应该是要找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光靠忠义就够的。),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董承览毕,涕泪交流,一夜寝不能寐。【夹批:为下文隐几而卧伏线。】晨起,复至书院中,将诏再三观看,无计可施(是不是说明董承根本没有过除曹操的念头,哪怕他做出僭越之事后?)。乃放诏于几上,沉思灭操之计。忖量未定,隐几而卧。【夹批:因一夜不寐之故。】忽侍郎王子服至,门吏知子服与董承交厚,不敢拦阻,竟入书院(这种时候,不应该特别吩咐下人,无论谁来都要先行通知的么?若再仔细些,还要提防曹操突然前来。)。见承伏几不醒,袖底压着素绢,微露“朕”字。【夹批:形容得妙,与董承于灯花烧破处窥见血迹,一样惊人。】子服疑之,默取看毕,藏于袖中。【夹批:又为董承吃一吓。】呼承曰:“国舅好自在!亏你如何睡得着!”【夹批:只因一夜睡不着,故此时睡着耳。(还是心事不够重啊。)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手脚慌乱。子服曰:“汝欲杀曹公!吾当出首。”【夹批:急杀。】承泣告曰:“若兄如此,汉室休矣!(从汉皇帝赏罚不由己时,汉室就已名存实亡了。)”子服曰:“吾戏耳。吾祖宗世食汉禄,岂无忠心(祖宗食禄与你有没有忠心没什么逻辑联系的吧?)?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之前诛董卓、李傕、郭汜这些国贼,有没有参与过?国贼一茬接一茬。)。”承曰:“兄有此心,国之大幸!”子服曰:“当于密室同立义状,【夹批:开口便要立盟书,颇觉书生气。是文官身分。(还没做事就要留下致命痕迹,如此蠢材参与,事能成才怪。)各舍三族(三族之人何其不幸,生死被蠢材代表了。),以报汉君。(如今尔等之俸禄,实皆出自曹操供给,为何还要报汉君?)【夹批:其言不祥。】承大喜,取白绢一幅,先书名画字;子服亦即书名画字(取个代号不行么,或者画个什么东西代替自己,没一点谍战安危意识。)。书毕,子服曰:“将军吴子兰(这将军手里有兵么?),与吾至厚,可与同谋。”【夹批:子服引出一人。】承曰:“满朝大臣,惟有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吾心腹(也是书中小龙套。),必能与我同事。”【夹批:董承又引出二人。】正商议间,家僮入报种辑、吴硕来探。【夹批:来得凑巧,省笔之极。】承曰:“此天助我也。(天若欲你灭亡,必先令尔自狂。)”教子服暂避于屏后。【夹批:避得妙。】承接二人入书院坐定,茶毕,辑曰:“许田射猎之事,君亦怀恨乎?”承曰:“虽怀恨,无可奈何。”硕曰:“吾誓杀此贼,恨无助我者耳!(这话说得,你若自己没能力,就不要怪客观资源不够;任何人都可以把难做成某件事归于“无助我者”。不要强把别人拖来垫背。)”辑曰:“为国除害,虽死无怨。(既然都死也不怕,那就独自偷偷谋划一场暗杀,大不了就是死吗,并且,那样即使没成,也不连累其他人。)【夹批:不用董承先说,却用二人自说,妙。】王子服从屏后出曰:“汝二人欲杀曹丞相!我当出首,董国舅便是证见。”【夹批:亦用逆挑,不用顺接,妙。】种辑怒曰:“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刚正的蠢材,依旧还是个废物。)【夹批:同一逆挑之话,而董承闻之着急,种辑闻之着恼,各各不同。】承笑曰:“吾等正为此事,欲见二公。王侍郎之言乃戏耳。”便于袖中取出诏来与二人看。二人读诏,挥泪不止(是不是不掉几滴眼泪就不能证明是忠臣?)。承遂请书名。子服曰:“二公在此少待,吾去请吴子兰来。”子服去不多时,即同子兰至(得赐袍带后一天内这么多人进出,不怕被曹操的人知道么?)【夹批:两人自来,一人请至,又各不同。】与众相见,亦书名毕。承邀于后堂会饮。

  忽报:“西凉太守马腾相探。”【夹批:又一个自来的。】承曰:“只推我病,不能接见。”门吏回报。腾大怒曰:“我夜来在东华门外(夜来不在家睡觉,跑到东华门外去做甚?),亲见他锦袍玉带而出,【夹批:又将袍带一提。】何故推病耶!吾非无事而来,奈何拒我!”门吏入报,备言腾怒。承起曰:“诸公少待,暂容承出。”随即出厅延接。礼毕坐定,腾曰:“腾入觐将还,故来相辞,何见拒也?”承曰:“贱躯暴疾,有失迎候,罪甚!”腾曰:“面带春色,未见病容。”承无言可答(编谎的水平低下,临场应变的能力又没有,这样的人能指望他干翻久混黑社会的人?笑话。)。腾拂袖便起,【夹批:自来的几乎又自去。】嗟叹下阶曰:“皆非救国之人也!(要救谁的国?)”承感其言,挽留之,【夹批:彼来则拒之,彼去则留之,俱用逆写。】问曰:“公谓何人非救国之人?”腾曰:“许田射猎之事,吾尚气满胸膛(你手里有兵有马,直接干不就行了?);公乃国之至戚,犹自耽于酒色,而不思讨贼,安得为皇家救难扶灾之人乎?”承恐其诈,佯惊曰:“曹丞相乃国之大臣,朝廷所倚赖,公何出此言?”【夹批:纯用逆挑,妙。】腾大怒曰:“汝尚以曹贼为好人耶!(只因为对虚名皇帝的不敬,就不是好人了?)”承曰:“耳目甚近,请公低声。”【夹批:前用王子服反说,董承正告;此用马腾正告,董承反说,又各不同。】腾曰:“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若不怕死,为何不直接兴兵讨贼?并且,能不能干成事跟怕不怕死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说罢,又欲起身。【夹批:写马腾与董承落落难合,又非若前四人之一说便是也,妙。】承知腾忠义(就不怕马腾演技出众?),乃曰:“公且息怒。某请公看一物。”遂邀腾入书院,取诏示之。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这样的文字夸张无度到让人好笑。)【夹批:写马腾又是马腾身份,与前五人不同。】谓承曰:“公若有举动,吾即统西凉兵为外应。(如果西凉兵有足够强的战力,即使没有内应也可以生吃的。)”承请腾与诸公相见,取出义状,教腾书名。腾乃取酒歃血为盟,【夹批:天子刺血,马腾嚼血,六人歃血。只因一纸血诏,引动一片血诚。(引动一片蠢诚。)曰:“吾等誓死不负所约!(做事不是先订计划,而是先打鸡血,结局大概率就已注定了。)【夹批:其言亦不详。】指坐上五人言曰:“若得十人,大事谐矣。(这种事也要凑人头么?不是得看能力与实力的么,与人数多少有什么关系?凑起来得若都是废物,一百个也不顶事。)”承曰:“忠义之士,不可多得(要做一件事,以忠义为驱导,跟以利益为驱导,哪个更符合人性?)。若所与非人,则反相害矣。”【夹批:人少做不得,人多亦做不得。(此是老施的名句。)腾教取〈鸳行鹭序簿〉来检看。检到刘氏宗族,乃拍手言曰:“何不共此人商议?”【夹批:因外戚荐出一外戚,又因一外戚引出一宗室。(这就是汉室衰微的根源吧,生殖器和血统集团内的一帮自以为正统的废物,容不下干实事有能力的外人。)众皆问何人。马腾不慌不忙,说出那人来。正是: 

  本因国舅承明诏,又见宗潢佐汉朝。

  毕竟马腾之言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窃以为 曹操以射猎观百官顺逆,不算是个好策略,用强意味太重;朝中这班文物,大部分都是墙头草,都只想苟且保住自己的虚位,根本还在于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因此,在内以所谓的礼去友善地挨个结交,在外蓄力扫除诸藩,如此政策贯彻两年,汉室江山或许就可以很得人心地易主。

如果曹操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尽心辅佐汉献帝,他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是被朝廷上下景仰尊重,还是仍会遭到其他势力的忌妒诋毁?曹操之所以会成为又一个专权之臣,这体系是根源,而一个懦弱无主见的皇帝,也是此种情况一再发生的动因。皇帝如果能力不够、没有实权,却还一心想除掉实际操盘的权臣,那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做事情首先得要有规划,然后再看手头的资源能否支持所定之规划,做这些,需要的是真实的办事能力,而不是具有了很虚泛的“忠义、刚正……”等等所谓德行就可以的,一个人的私德和品行,与他的实际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