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丰收的反思,解不开的心结
老渔民一行人在十二点半后忙乎了一阵子,上了不少鱼,但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数量;过了一个来时辰,鱼咬口慢下来,有时甩个半天也没有咬口,上鱼变得越来越困难,大伙都在努力尝试破解这个难题。到后半夜时,见各种招数不奏效,阿海狠下心来,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于是他从为数不多的鱼获中取出一条来,切成小段作饵,试图最后一搏,但咬口仍不见多。相形之下,旁边的那位垂钓的中年韩国人却时不时还上鱼,甚至在鱼情最差时也能时不时拉上几条来,久久未能上鱼的老渔民他们只能羡慕和嫉妒。
其实,老渔民当时也调整自己抛拉虎鲨鈎的手法,抖竿后尽管停顿時间放长些,因为从鱼的尺寸和数量上来看,带鱼咬口不积极,只有把饵悬浮在水中让胆小的带鱼主动去攻击,但收效甚微。而且他也尝试用另一根竿挂上浮标漂流垂钓,估计是因为所钓的水域不对,但也无果而终。最值得商榷的是他用虎鲨钩挂绿胖子垂钓,以往这样的钓组虽然别人和自己都曾用过有上过鱼,但是这次带鱼少且小,咬口不积极,这显然不是最合适的钓组;其实,他应该花点时间换成韩国人那样的钓组,他当时所备的钓组(小荧光棒和长柄钩)和饵(虾肉)都不缺,但他偏偏固执已见、没有及时改变自己的钓法,以至于少上了不少鱼,留下了些遗憾。但必须承认临场随机应变与坚持自己熟悉或擅长的方式这两者往往是一对矛盾,因为有时候不合时宜的改变会事得其反。真是山外有山,钓法必须得当。
到了下半夜,鱼情放慢,但时不时能看见桥下有带鱼飞出水面。细心的阿林发现,水下灯诱来不少饵鱼,由于饵鱼太多太密集,带鱼选择去吃饵鱼,而不是去咬诱饵,她只得把灯关了的时候进行施钓。由于他们过早把诱鱼灯打开,到下半夜电池告磬,诱鱼效果没了,只能作罢,只能在黑黑的水面上四处甩甩,碰碰运气。过早开灯、未能合理分配电能的使用,也是一个考虑不周全、没有全局观的表现。
待到天亮时,除了老渔民一伙人,就只有韩国人和另一后来了本地的一位华人长者,清点鱼获数量,老渔民一伙六人才20来条,而韩国人一人就有20来条,虽然老渔民一伙人当中有新手,但主要是由于老手没发挥好,鱼获比较差,与韩人相比,孰优孰劣,谁胜谁败,昭然若揭。这种差距,自然让老渔民陷入反思,捉摸着是不是他自己没有即时调整钓法,导致咬口少、上鱼不多。但让老渔民欣慰的是这次新手们都上了带鱼,得到充分的锻练,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带鱼旺季丰收做好了准备。
一行六人钓了个通宵,只在下半夜偶尔坐椅上打旽,休憩片刻,坚持到大天亮。清晨五六点钟,海天日出,景色怡人,恰克又开始他的摄影活动。而其他几人见天亮后带鱼不咬口,就又玩起了沉底钓,试图多上几条杂鱼,但咬口甚少。最后,众人见鱼没有咬口,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府,恋恋不舍地带着几丝遗憾离开了那彻夜鏖战切萨皮克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