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留学的正式启动是在1909年,实际上大量的庚款留学生陆续进入美国大学始于1910年。这一年同时进入美国大学的,有从预科学校毕业的40余名1909年第一批庚款留学生,和到美国后直接进入各大学的70名1910年第二批庚款留学生。庚款留学不同于以往依靠个别省份、学校、甚至家庭资助的留学,而是在国家层面上每年有固定资金、有计划、有组织的派遣。全国范围内通过考试选拔出的留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前所未有,他们大多进入当时美国最有名的大学,学习工程、农业、医学、教育、法律、政治等现代学科。清华学校还通过庚款津贴的方式资助了大部分学习优秀的自费留美学生,这使得庚款留学生成为一个庞大的优秀人才群体。他们学成回国后,受到各方重视,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最早的一批专业人才,其中不乏人文大师和各现代学科的奠基人。
本文及以后的系列文章将重点介绍美国大学历年中国留学生合影中的庚款留学生,包括1909-1911年游美学务处所考选派遣的前三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11年清华学堂选派幼年生、1912年后清华学校历届毕业生、清华学校所选派的专科学生、清华学校的各类特别生、清华学校津贴生(庚款奖学金资助的优秀自费留学生)等。
这张照片是1910-1911学年在伊利诺伊大学的部分中国留学生的合影。伊利诺伊大学在1910年迎来了前两批庚款留学生共13名,其中有后人所熟知的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教育家竺可桢,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钱崇澍,著名建筑师庄俊,中国现代化学事业开拓人陆宝淦,近代电工教育先行者吴清度,教育家、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陈熀。合影中还有几位后来获得庚款奖学金资助的清华特别生和清华津贴生,其中最著名的是铁路管理专家王景春博士,农学教育家、中华农学会会长欧华清。

图1 伊利诺伊大学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学生
后排:林天吉,陈熀1909,吴维勋,邓广棠j,庄俊1910,许宗汉g,欧华清j,严炳炤,朱维杰1909;
第二排:陆宝淦1909,钱崇澍1910,唐荣祚t,邓家彦,沈文郁g,杨熙仲,黄荣辉,施蓥1910,竺可桢1910,司徒彼得g;
第三排:谢钺廷,杨永言1909,蒋柯亭j,任传榜g,杨熙仲夫人陈吉芬,严家驺1909,吴清度1909,吴家高1910,王景春t;
前排:周厚坤1910,唐虞杰,许翥世g,陈庆尧1909,张文廷g。
(注:1909, 1910 – 清华庚款留美生派遣年份,t – 清华学校特别生,j – 清华学校津贴生,g – 其他各类官费留学生)
林天吉,吴维勋,许宗汉,欧华清, 沈文郁,蒋柯亭,任传榜,王景春,许翥世,张文廷 的简介见“伊利诺伊大学1909-1910年的中国留学生(老照片13)”
- 陈熀,广东增城人。教育家、中山大学理工学院院长。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09-10年在卫斯理安学校补习,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化学工程,1913年获学士学位。又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生院,1915年获化工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州中山大学理科主任兼化学系教授、广东省建设厅技正、工业试验所所长兼化肥厂厂长、中山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新加坡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兼代校长。
- 邓广棠,广东南海人。清华学校津贴生。1907年北洋学堂官费留美,1910-14年在伊利诺伊大学文理学院学习,1914年获文科学士学位。
- 庄俊,上海人。著名建筑师。1910年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建筑工程,1914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清华学校讲师兼驻校建筑师。1925年创办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建国后任中央建筑设计总局总工程师、上海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
- 严炳炤,广东香山人。自费留学,1910-12年在伊利诺伊大学、1912-13年在斯坦福大学学习化工。
- 朱维杰,又作朱惟杰,江苏南汇人。中国近代化学工程先行者。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09-10年在劳伦斯学校补习,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化学工程,1913年获学士学位,又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1914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华实业界及大中华杂志编辑、交通部航政司技士。
- 陆宝淦,江苏常熟人。中国现代化学事业开拓人。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09-10年在劳伦斯学校补习,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农业,主修土化学,1913年获学士学位,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历任农商部佥事、技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沪宁和沪杭南铁路管理局化验工程师,交通大学教授、京沪铁路物料实验所所长。
- 钱崇澍,浙江海宁人。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1910年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入伊利诺伊大学学植物学,1914年获学士学位,1914-16年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回国后曾任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清华学校、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 唐荣祚,广东中山人。清华学校北洋学堂特别生。1903年自费留美,入中学学习,1910-13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卫生工程和土木工程,期间暑期曾在威斯康星大学修课,1914年获匹兹堡大学卫生工程学士学位。1915年回国后曾任北京市政公所卫生工程师。唐荣祚是唐绍仪的侄子,是个收藏家。
- 邓家彦,广西人。民国政治人物。曾在日本留学,早期参加同盟会。1908年赴美留学,入伊利诺伊大学,1908-09年学习理科,1909-12年学习铁路管理。曾任中国革命同盟会司法部长、国民党宣传部长、国民党广西支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南京临时总统府秘书、参议院议员、国民政府委员。
- 杨熙仲,四川人。1909年自费留学,1909-1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铁路管理,1911-12年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曾是聚兴诚银行的创办人和总经理。
- 黄荣辉,广州人。1905年自费留学,1905-08年在苏尔大学学习管理,1909年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文科,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13年获商科学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上海哈佛医学院庶务长、上海金星人寿保险公司保险技师及会计。
- 施蓥,江苏无锡人。1910年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10-1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化工,1911年入MIT学习造船工程,1914年获学士学位,191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京沪沪杭甬铁路闸口机厂副厂长、机务总段长、两路代理机务副处长、暨南大学讲师、两路机务处工程师、沪杭机务段段长。
- 竺可桢,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教育家。1910年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农业科学,主修森林学,1913年获农业学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气象、地理学,1915、1918年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中南大学地学系主任、南开大学地学和气象学教授、中国气象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司徒彼得,广东开平人。1896年自费留学,后获广西官费。1910年获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11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工务司技士、广东治河处工程师、粤汉铁路机务处长、广三铁路工务处长。
- 谢钺廷, 广东人。1908年赴美留学,1910-1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铁路工程。
- 杨永言,江苏嘉定人。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09-10年在劳伦斯学校补习,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普通农学,1913年获文科学士及理科学士学位,1914年获硕士学位。1915年病故。
- 严家驺,福建福州人。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13年获伊利诺伊大学理科学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学数学,1914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唐山路矿学校数学教授和系主任、福建盐务局督察。
- 吴清度,江苏镇江人。近代电工教育先行者。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09-10年在劳伦斯学校补习,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理科,1913年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和文科学士学位,1914年获联合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交通部技正、天津电话局工程师、铁道部技术标准委员会专任技术员。
- 吴家高,江苏苏州人。 1910年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08年曾自费留学,在加州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910-13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铁道工程,1913年获学士学位,又入哥伦比亚学数学物理。回国后曾任吴淞水产学校数学物理教员、上海靑年会日报及南洋公学英文教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员、江苏省教育会理科教授研究会会计及庶务。
- 周厚坤,江苏无锡人。中文打字机发明者。1910年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10-1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工学院学习铁路工程,1911年入MIT,1914年获机械工程师学位和造船工程师学位,1915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此后在柯蒂斯飞机公司任工程师。回国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试制了他发明的中文打字机。后曾任汉冶萍公司大冶矿厂总工程师和代理厂长、交通大学机械科教员、交通部上海航政局验船师、上海美孚洋行工程师、上海德士古洋行工程师、招商局船舶科长和船务课副主任。
- 唐虞杰,广东香山人。1905年自费留学,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1910-11年在理学院、1911-13年在工学院学习。
- 陈庆尧,浙江镇海人。中国现代化学事业开拓人。1909年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1909-10年在卫斯理安学校补习,1910年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化学,1913年获学士学位。又入MIT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15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员,又在上海铁路局化验所和物品试验所任职。
- 张文廷,江苏无锡人。1909年公费留学,入伊里诺伊大学学习农业,主修土质学,1912、1913年先后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参考资料:
1. 此系列文章所涉及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均取自所在大学当年的官方出版物,有些与如今流传的网络资料出入较大。
2. 庚款留学生姓名和籍贯取自 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处:《清华同学录》,1937年.
3. 清华学校编:《游美同学录》,1917年,
4. 系列文章中几位1909年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回国后的经历,参考了王天骏:《文明梦 -- 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1912年,
5. 系列文章中一些1912-1919年清华学校毕业生回国后的经历,参考了谭清华:“清华学校毕业生考(上):1912-1919级” (清华大学校史馆网站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3/132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