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云月

江流天外,月涌云头。 扁舟一叶,酹祭悠悠。
个人资料
江天云月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自丧迂回天地——刘少奇之养蛊反噬

(2025-03-28 06:47:02) 下一个
 
在1964年末至1965年初,围绕四清问题的争论中,毛泽东与刘少奇孰是孰非?一般认为,刘少奇反对毛泽东提出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概念,乃是为了保护干部。然而事实上,刘少奇在1964年提出的一系列概念,其言辞之左,与1947年刘少奇主持老区土改的过左政策如出一辙。1964年在大陆各城巿普遍上映的电影《夺印》,和被四清工作队员视为「干部必读」的陈登科的小说《风雷》,均反映了刘少奇当时左的观点。刘少奇虽没有提出「走资派」的概念,但其左的精神与毛泽东并无二致。正是因为刘少奇的左调与毛的左调基本合拍,当时参加制订《二十三条》的各地负责人,对该文件中提出的「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无特别的感觉。
 
1964年,刘少奇意欲在毛的框架下搞出新花样,并试图抗衡林彪。然而,在毛划的小圈圈内做文章又谈何容易?刘少奇的迂回天地狭窄,注定跳不出毛的如来佛掌心。刘少奇本欲求神,却把灾难请下来,这也是刘少奇始料不及的。
 
在中共核心层领导中,刘少奇素有个性谨严、善于自制的名声,其实刘少奇的谦和多表现在他受毛泽东的指责以后。1953年高岗四处游说反刘,当毛拋弃高岗后,刘少奇仍坚持要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做自我批评。1965-1966年文革前夕,刘少奇更是表现得特别平和、低调,他知道毛泽东对其不满,但没有任何「抵抗」的举动,而是一有机会就进行检讨。
 
1966年5月,毛泽东依例让刘少奇主持清洗「彭、罗、陆、杨反党集团」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刘少奇在5月26日举行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将自己从1927-1965年所犯的「缺点错误」事无巨细通盘鞭挞一遍[25]。刘少奇几乎是默默忍受毛泽东对他的封锁和打压,而在1964年他的权力趋于高峰时,他可以从济南、合肥到南京,一路「发脾气」。
 
1966年10月,毛泽东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踌躇满志地在抖落他对刘少奇的怨恨。毛泽东口口声声说,他退居二线有意大权旁落,是为了树立刘少奇的威信[26],其意在表明,刘不堪造就,辜负了他的栽培。然而,毛泽东何时真正退至二线?大政方针、用人大权,毛泽东何尝一天松过手!当毛泽东看到刘少奇积累的威望和影响力在1964年有相当发展时,毛就决定要废黜刘少奇,什么「形左实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等等均是饰词。
 
毛泽东惦记着江渭清。1967年2月,毛命周恩来用专机将江渭清等几个华东地区省委第一书记接到北京的京西宾馆,使江渭清摆脱了被造反派批斗之苦。1975年,毛泽东又重新起用江渭清,任命江为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直至1982年,江渭清返回南京定居,转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江渭清早年投身革命洪流,中年后长期身任封疆大吏,在风云莫测的毛时代,练就了一套极为丰富、熟稔地应对北京的为官之道。在反右、反右倾的风暴中,巧妙地维护了地方的利益,又以不投机、不取巧而得以在60年代中期的毛、刘争执中避祸与身,终于渡过了文革的劫难。江渭清现已87岁(按:高华教授写此文时是1998年),如今细细检索当年旧事,虽在不少涉及敏感的地方多有避讳,但总体上仍不失客观和真实,其回忆录称得上是一部颇为珍贵的中共地方政治生态学的实录。它展现了地方与中央各种复杂的、起承转合的关系,不仅是可供研究的样本,亦是一部毛时代地方官员的「心灵史」。笔者读之,眼前浮现出50年代后在江苏大地上所发生的革命、改造、斗争的一幕幕景象,更生出无穷的慨叹!
 
(按:本文节选于高华教授所著:北京政争与地方——释读《江渭清回忆录》)
 
视频:许世友孟良崮战役摔粟裕电话真相还原//纵观许世友——解析“粟不离陈”之2(细说1958年整肃粟裕大将之谜32)

参考文献: 

[1]参见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页415。为避免注释过多的累赘,下文中凡因自该书处,借略去引文注释。

[2][3][4][5][12]参见惠浴宇口述,余黑子记录:《朋友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页220;220-21;214;214;215;223。

[7]陈野苹、韩劲草主编:《安子文传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页108。

[8]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963年2月12日。转引自黄峥:《刘少奇的一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页395。

[9]《江渭清回忆录》中称:刘少奇给的复信写于1964年9月30日。另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对刘少奇给江渭清复信的批语和修改>篇注释1所载,刘少奇给江渭清的复信写于1964年9月23日。本文取后一种日期。

[10]毛泽东:<对刘少奇给江渭清复信的批语和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页170,注释2。

[11]该指示以中发(64)672号文件发至县团级党委,同时附有经毛泽东修改过的刘少奇给江渭清的信,及江渭清1964年9月8日给刘少奇的信。

[13][21][25]同注书,页395;402;423。

[14]毛泽东在八届九中全会上的讲话,1961年1月。

[1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问题的指示>,1963年5月。

[16]毛泽东:<对刘少奇给江渭清复信的批语和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页169、168。另参见王首道:<坚定地站在正确路线一边>,《缅怀刘少奇》(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页28-29。

[17][23]刘振德:《我为少奇当秘书》(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页262;249。

[18][19][20]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页1120;1129;1131。

[22]朱仲丽:<内乱之中——王稼祥在“文化革命”中的遭遇>,载《革命史资料》,第5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页119。

[24][26]毛泽东在10月24日汇报会议上的讲话,1966年10月24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baladirk 回复 悄悄话 刚刚发现你的一系列博文。谢谢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文革对整个民族而言,那绝对是一场灾难,但对刘少奇来说,整他则一点都不冤,被他整肃死掉的人太多啦,政界和军界几乎就没人同情刘少奇,他老婆王光美对参与政治的愿望非常高,四清运动死在她手里的人也不少,文革结束后给刘少奇平反可以,但老邓就是(不安排她工作)不让她参与政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