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说起来一口气要回溯到农村土改以前,那时地主的土地钱财暂时还没有被分享给大众,穷人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个性还没有形成。乡风俚俗, 无产者仍不是社会所尚,这就让我们村里的一位赤贫青年, 一直娶不到媳妇。这一晃就过了35岁大关,大丈夫“皆”患无妻,为续烟火, 只好凑合娶了一个智障女过生活。
智障女天生有疾, 在生了一个儿子 后,没几年就撒手归西。更不幸的是, 大家很快就发现这个儿子遗传了母亲, 也是23三联体的智障。老“青年”叹一声苦命, 无奈何爷俩苦熬岁月,其中艰辛,不尽一一。
时光荏苒,老青年正式步入了早老年,他的傻儿子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接下来的故事没什么好猜的:傻儿子重复了老爹的故事。老爹是因为穷,儿子是因为痴。
但神秘的因果并没有就此结束,命运之轮又是一转。有一天,村里出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智障女,没有人知道她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善良的村民们每天轮流给她一些吃的,晚上她也可以随意睡在村里的某个角落。过了没多久,智障子的老爹就把这个流浪的智障女领回家,给他的傻儿子做了媳妇。
食色性也,孔“圣人”说过的这句话倒是一点不假,有普世性。这对智障小夫妻同样也懂得春风化雨,于是巫山一会,就暗结身孕,10个月后, 智障女生下第一个儿子。
搞不懂智障者的情感世界, 但他们无疑也有选择自己生活和家庭的权力,然而,智障婚姻对于儿女却注定是一种不幸。可怜那个男婴,无缘延续他本应拥有的希望和未来,没过几天, 就在暗夜中被沉睡的傻母亲活活压死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窝心的死吗?
小夫妻“踔厉奋发”,又是不到一年,这对傻夫妻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但故事并未翻新, 同样因疏于照顾,孩子没满月就再次夭折。
很快他们又生下了第三个儿子,为了杜绝悲剧重演, 没办法年逾60多岁的老爹担负起照顾孩子的全责,孩子也总算保住了生命。按此模式, 之后这对傻夫妻又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爹爹那时候已是蹒跚老者,难胜繁巨之劳, 就央告着村妇联会主任带傻女人做了绝育手术。几年后, 勤劳一生,艰辛倍尝的老爹重病不起,据说最后气若游丝时就是僵着双眼不咽那口气,直到村干部拍了胸脯赌咒发誓地说要照顾好他的后人, 老人才撒手西去。
从此, 这对傻夫妻和他们三个孩子一家人就成了村里的五保户。【注1】
接下来的日子,村干部会定期给他们送去米面,是否给钱, 给多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村里一直向乡、县民政部门为他们申请五保户福利和补助,但政府给的钱是否会到这对傻夫妻手中,就要看村干部的良心了。
经常看到傻妈妈带着三个脏兮兮、瘦弱不堪的孩子在村里闲逛,那是一道凄冷的风景,似在默默地诉说着另一种生命的苦痛,他们是风中的霜叶, 但也有另一种生命的韧性。
也许是因为这一对傻夫妻不会烹饪吧,用村里给他们的米面换熟食、豆腐,水果之类,是他们最常做的事情 。有些好心的零食小贩会无偿的给他们一些吃的,但大家生活都不易,更多的小贩选择公平交易。也有少数无良小贩,欺负他们呆傻,要刻意赚取他们更多的米面。
对于这样的生活方式来说, 一般家庭够用的米面对于他们就不太够,孩子们也就只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熬活。村民们经常看到他们用米面换完豆腐后,几个人窝儿都不挪,就狼吞虎咽地把豆腐吃掉,似乎那就是他们人生的最大奢侈。
贫困和失智遭遇的一定是冷漠的人间,唯一喜欢光顾那里的是病魔和死神。几年过去, 又有两个孩子因为极差的生存环境生病离世,只剩下一个10来岁的女孩坚强的活了下来,可惜这个女孩也遗传了父母的智障, 后来被一个40多岁的外乡男人领走了,只剩下这对傻夫妻一天天老去,我不知道他们的结局。
岁月悄然穿行在心中,人生有多少苍凉凄恻!愿都在猎猎红尘风中早日吹散…….
【注1】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出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提出要保障老弱孤寡残社员的吃、穿、烧(燃料)、教、葬。自此,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初具雏形
附视频:陈平真的曾“盗嫂”?—— 读史随说汉陈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