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背影

一个人的成长如此孤寂,有时,我们需要一个灵魂里的伙伴,来见证与分享所有快乐与忧愁……
正文

四十年前写的村史

(2023-12-07 01:05:12) 下一个

   下乡的头一年,带队干部要我们多了解一下村子的历史并记录下来,说他会检查的。认真的我有段时间真的在本子里记录了一些从村民那里了解到的“村史”,写完后才发觉不适合交给带队干部看,可又不知道怎么写才会让带队干部满意,便一直没有重新再写。好在带队干部没再提“村史”的事,心里就想到时候再说吧,也没敢问其他人写的“村史”交了没有。直到后来带队干部换新的了,才知道那份作业不需要再交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如今再次翻出自己当年写的那篇“村史”,一些就要遗忘的场景又变得清晰起来——

   石桥村南高北低,平整的耕地很少,沙化的土地适合种花生,不太利于种稻谷。村里只有一条较大一点的河流,由于地势的原因,河水流速很快,下大雨时河水会漫过河床,雨停后,水位立刻又下去了,存不下来多少水,水都流到邻村去了。平时河里的水很浅,趟着水就能过河。一直不清楚我们的村子为啥叫石桥村,问过几个村民,也都没说出啥来,只说是祖上传下来的村名。其实石桥村既没多少河流也没有桥,不理解祖上为何起了一个这么富有诗意的村名。

   村里很少看到整片的耕地,由于田地分散,地名也就很多:马蹄沟、兔窝岭、三亩半地......我们知青从来是记不住的,更搞不清在什么地方。虽然耕地很零散,村民却是很看重的,对自己小队的耕地分布情况更是了如指掌;而且不光大人,连一些小孩子都知道哪些地是自己队里的,哪些不是。记得第一次领着队里的小学生去地里捡花生,刚带领大家走入一片坡地,立刻就有个小女孩对我说:“这是二队的花生地,不是咱队上的,不能在这里捡,被人家看见可就麻烦了!”我便领着大家往回返。小女孩又说道:“往前走不太远有几片更大的坡地,全是咱队上的。”于是,小女孩走在前面,我让大家跟着她,我走在最后,心里佩服着小女孩的记忆力,而我作为“孩子王”,任务也更加简单了,只负责到时间喊句休息就可以了。

   说到记忆力,村里大人们的记忆力更是了得——不光本小队的地在哪儿很清楚,连入社前自己家的地在什么地方都清楚着呢!一次地头休息时,忽听到坐我身边的村民对我说:“这块地就是我们家的。”我听后一阵纳闷:你家的自留地咋跑这儿来了?然后才明白他说的是入社之前这块地是他们家的。后来发现,多数村民都知道当年自己家的地是在什么地方,有些地虽然合并了,但他们仍能记住原先的位置;有些人家的祖坟原先就是在自己家地里的,入社后祖坟仍没动,找起来就更容易了。

   石桥村解放前就不是富村,但村里人基本上还是有土地的,只是地多地少、地肥地薄的差别;虽找不到一处阔院落,但也都有几间盖在自己土地上的茅草屋。到土改时,村里的多数人家都划为了贫农和下中农,只有两户特别勤俭的富农和一户常常下地干活的地主,另外还有一个居无定所常年去外乡给人扛活的雇农。由于两极分化并不严重,土改进行的不是太激烈,毕竟地主家的粮食也不多,但从此损伤了村民间以往的和气,大家学会了一个新词——阶级,之前的邻里突然间变得陌生起来,亲不亲,阶级分。

   成立了高级社后,土地入股分红也取消了,土地变为集体所有,生活没有变好也没变坏,自己的土地更没指望要回来了。但生活还是有希望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大家都这么想。又过去了四、五年,村里人开始饿肚子了,大家又开始想念从前了:哪怕有自己的半亩薄地,也不至于这样啊!石桥村人从来就没享过福,这都是命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新中国的农民太可怜了。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看起来我下乡的大队土地状况不错。虽然北面是山,西边也是山,北山山上长满槐树,西山很陡。土地都是在山下及缓坡上岗上。土地看起来有点砂,松,但是队长告诉我亩产玉米800斤。
人少地多,不挨饿,就是钱少,每天4角多钱。

我每顿吃一斤半以上,女知青也能吃8两多,每个知青长得挺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