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微信评基督教与“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

(2025-11-10 19:10:31)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gIHX4zOoN8-plmnbs-n5gw

基督教与“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百年创建史

 

#医疗界四大天团会师武汉#这一话题在微博沸了。

——①——

“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堪称中国医疗界四大天团,它们都拥有百年历史。回顾这四所医院的百年创建史,我不禁为之动容!

 

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这个称号的来由源自上个世纪,也是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中国的发端史。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但是他们发现中国人似乎并不是特别信基督教的道。传教受阻的他们在摸索中发现,由于中国缺乏系统且科学的医学体系,在传教的过程中如果加以现代医学为支撑,寓教于医,则会更加顺利。

 

因此,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基督教会,甚至有些是国外教会或者耶鲁大学等名校校友,开始在中国创办现代医学大学或者医院诊所,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开端。而协和、湘雅齐鲁华西这几所医院正是基督教会最早的一批教会医院,也是当时就声名鹊起的著名医院,算是中国现代医学的开端也不为过。

 ——②——

北协和——北京协和医院

Image

人们常说,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中国医学史。如果说近代中国医学史上有什么人物对其影响巨大时,那一定离不开美国洛克菲勒家族

Image晚年的约翰·洛克菲勒

(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19世纪末期发迹,在20世纪初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这位美国富商除了是石油大王之外,还是一位基督徒。在他发迹以后,他身边的一位顾问建议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斥资捐助包括燕京大学在内的13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项目,也是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完成的。)

 

1914年,专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刚成立不久,便派出中国考察团,对中国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医院进行了细致考察。考察团成员都是美国顶尖的医学教育专家。三次考察的结果让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定决心,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高标准医学院——这就是后来的协和医学院。

Image

19156月,洛克菲勒家族出资成立的中华医学基金会购买了北京协和医学堂及原豫王府的全部财产,并由美国设计师柯立芝(Charles A. Coolidge)在王府原建筑的基础上修建协和的校园。新的医学院,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Image

1921916日,协和医院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典礼,当时的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要员都前来致辞庆贺。

Image1921年在协和西门拍摄的开院大合影

1921年,协和建筑群落成时共14座楼,雕梁画栋,气度非凡。各种室内配件大多从美国运来,原经费预算为100150万美元,实际耗资则达750万美元。(从19135月开始的十年内,洛克菲勒基金会花费了将近8000万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礼物是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截至19471月,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协和医院的总投资额高达4460万美元。)

 

从某种意义上讲,“协和”已经成了中国医学界的代名词。

Image

南湘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Image

1901年,湖南人顽固排洋的名声远播,竟然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耶鲁大学,激起了一群同样倔犟的美国年轻人的传教热情!他们属于此时刚刚成立的“雅礼中国协会 ”(Yale _China Association),一成立就积极筹集资金,争取教师支持,到1902年共募集一万七千美元,成立了“耶鲁外国传教团”,建立了“耶鲁中国计划 ”(Yale in China),决心在中国纵深地区推行基督教教育,要“为上帝,为远东的兄弟们的福祉,贡献名曰‘耶鲁精神’的那种力量”,他们发誓要将基督精神发扬光大于最保守排外的湖南!因而绝不愿意坐享其成,去诸如北京、上海那样看起来更适合开展工作的地方。他们奔的就是长沙这个“散布以暴力手段对付传教士的言论中心”。

 

1902年,雅礼会中最热心的积极分子罗伦斯·萨尔斯顿(Lawrence Thurston)携夫人前来中国考察。不幸的是,萨尔斯顿的健康迅速恶化,被诊断身患肺结核,不得不在确定校址之前返回美国。在返回美国的海船上,萨尔斯顿悲伤地写道:“离开中国折断了我的每一根心弦,返回中国是我们的决心。我在祈祷我的回国能激励一些耶鲁学子履行自己的责任和权利,而不是使他们灰心丧气。”他到达加里福尼亚后不久就病故,年仅29岁。

 

1903年初,雅礼协会派人到中国经过反复考察调研,最后根据湖南地理位置系华中腹地,可以影响全国而确定选址其省会长沙兴医办学,并邀请当时正在印度孟买行医的美国医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的爱德华·胡美博士来华。

 

胡美因其父亲和祖父均在印度工作多年,且父亲正任印度某中学校长,他自己也在孟买开了一家医院,要舍弃离开确很犹豫。但当获悉雅礼协会要在中国办医办学的计划,他为创办一所现代医院和新型医科大学的前景所动心,欣然接受了美国雅礼协会的派遣。

 

1905年夏,年仅29岁的胡美医师带着妻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长沙,开始了他崭新的事业。他为自己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否在表示“我是一个为湖南服务的美国人”?此种臆测已无从证实。

 

191412月,雅礼协会与湖南省政府合作举办医科大学并签订协议,雅礼更名为湘雅代表湖南,代表“雅礼”。“雅礼”是“耶鲁”(Yale)的谐音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湘雅医学院前身正式成立,从而在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开创了中美合办高等医学教育、联合办医院的先例。

Image

1915年协议确定迁址,双方共同兴建医院大楼及相关教学用房,并由时任湖南省主席谭延闿(其母患有肺炎几乎病死,被胡美医治痊愈,并与胡美结为好友)亲笔题写湘雅医院院名,聘请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墨菲设计医院大楼。

Image

1917年,湘雅医院大楼建成,为当时中国最漂亮的医院,也是现今国内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最具特色的现代医院建筑。

Image

1917年建成的湘雅医院大楼

Image如今,湘雅医院的医生们又是为肺炎奔走武汉,历史总是那么的巧合。

 

东齐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Image

1871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迈尔文到济南,建立了长老会在济南的第一个传教站。1878年,他在自己的传教所附近租房开了间诊所兼药房,时称文璧诊所,主要为周围老百姓诊病和提供日常用药。1890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医师尼尔·聂会东夫妇奉调来到济南,负责扩建了 “文璧诊所,在其基础上创办了当时济南首家分科最全的西医院——“华美医院,并开始医护分工,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前身。在聂会东等人的努力下,华美医院迅速发展成山东第一医院。

Image 穿着旗袍和连衣裙的华美医院职工

1908年,华美医院与省内三家教会医院联合,在现南新街85号院开设了济南共合医院。

 

1911年,共合医道学堂的医学大讲堂(现齐鲁医院办公二楼)和诊病所(现齐鲁医院办公一楼)、宿舍等建筑竣工,成为当时教会在华所办的全国四大学堂之一。4月17日,济南共合医道学堂正式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医科”,标志着齐鲁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

Image

(注意建筑上的英文名,译为“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医科”)

1917年,英、美、加等国教会在济南南圩子门购买600余亩地,建成新校舍。合并了多家院校的齐鲁大学成立,共合医院改成齐鲁大学医科附设医院,始称齐鲁医院。

Image200010月,新的山东大学成立,医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Image

Image

西华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Image

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于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起源于1914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是由美、加、英等国教会按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的医学院。

Image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

Image

华西协合大学校门

Image

如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在机场偶遇,结合两个医院曾在抗战时期联合办学,历史颇有些趣味性地重现,那些历史趣事儿再次被人记起,颇有些史诗色彩。不管怎样,东齐鲁和西华西在机场意外地会师,皆是因为同一个使命!

Image

1938年,有医学院的华大、中大、齐大组建联合医院。

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医院在现址全部建成,简称华西医院。

Image

1950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

2000年,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③—— 

不仅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这四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医院都是由美国人创办的。民国初年在广州被委任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卫生司司长(当时只设卫生司不设卫生部)的李树芬先生也是美国华侨,当然也是一位非常爱主的基督徒。

 

何止这四所医院,中国但凡有些名气的医院几乎都与基督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翻看教会医院史是中国近代医疗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现代医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后,这四大教会医院被新中国收编,曾经的教会组织也相应的回到国外。感谢上帝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怜悯,不惜献上传教士们的生命为代价,施以这份医护之爱于中国人。

 

绝大部分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离不开传教士们的奉献。如1948年中国的10大医院有9家是由教会发起建立的。今天影响最大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前身就是基督徒企业家洛克菲勒发起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医学部。

 

进入20世纪后,在华主要教会大学都先后设置医学院,多数教会医院都附设护士学校,中国大部分西医人才都出自教会医学院校。没有基督教,就没有中国现代医疗体系。

 

中国教会医院列表


1、1835年广州眼科医局后改为广州博济医院(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中国第一间西医医院)
2、1844年上海仁济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3、1866年上海同仁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4、1877年苏州公济医院(现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5、1883年苏州博习医院(中国最早使用X光机医院,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1883年济南共和医学校(现为齐鲁大学医学院又称齐鲁大学医科)
7、1885年北京道济医院(现为北京市第六医院)
8、1890年,济南华美医院与医校(现山东大学附属医院)
9、1898年,广州花地精神病医院(中国第一所西式疗法精神病 医院,现为广州市脑科医院)
10、1903年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为上海第二医学院)
11、1905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12、1906年,协和医学堂(北京协和医院,协和医学院前身,由5个教会合作开办,19 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解放军301医院前身)
13、1907年由传教士组织的中国红十字会救助中心 (上海华山医院)
14、1907年上海圣玛利亚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5、1900年普仁医院(现为北京市普仁医院、无锡市普仁医院)
16、1913年泸州福音医院(现川南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7、1914年湘雅医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18、1919年山西川至医学校(现为山西医科大学)
19、1926年宏恩医院(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20、1928年汉口协和医学堂(现为武汉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汉口协和医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