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s://mp.weixin.qq.com/s/ciijxwGrk__8hQqYljgLjg
很多人都知道忠犬八公的故事了,不过也许有人还想知道更详细的一些,我就给大家说说看。
八公生于1923年11月10日,卒于1935年3月8日,是一只秋田犬,以其对主人上野英三郎教授的忠诚而闻名于世。
八公的出生地是秋田县大馆市附近的一个农场,有七个兄弟姐妹同时诞生,八公大概是最小的,所以叫八公。它生下后两个月就被一个叫上野英三郎的教授收养,家在东京涩谷附近。每天八公都会在家门口目送上野教授上班,并且在傍晚的时候到涩谷站去迎接主人下班。1925年5月21日,教授因脑溢血在办公地去世,所以八公就没能接到他。但八公对主人很忠心,继续每天前往车站等待未归的上野,直到它自己十年后于1935年3月8日逝世。
八公的故事传开了之后,在日本被视为忠诚的典范。在它还活着的时候,也就是1934年初,日本犬保会发起了筹款活动,募集资金兴建八公的铜像。同年4月21日,忠犬八公像在涩谷站前落成。八公亲自出席了自己雕像的揭幕仪式。八公的故事也被拍成电影和书籍,有时换成不同的国家和情景,如理查·基尔演的一个电影,还有中国电影《忠犬八公 》,2023年3月上映,由徐昂执导,冯小刚、陈冲、白举纲等主演,翻拍自《八公犬物语》,可是我还没看过。因此可以说,八公的事迹持续影响着日本及海外流行文化,为人们所铭记。
八公与上野教授的缘分是这样开始的,上野是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的教授,他已经有了两只狗,但跟人说还想要养一只秋田幼犬,所以有人就告诉了一个叫“世间濑”的中介商,中介商正好知道八公的降生,就把八公送来给上野。八公的卖价当时是30日元 ,1924年(大正13年)1月14日,八公两个月刚出头,被世间濑装在米袋子里,从故乡大馆车站乘坐特快列车出发,经20小时车程后、送达上野英三郎住所。
上野家位于东京府丰多摩郡涉谷町中大向834号(现涩谷区松涛一丁目附近)。三只狗在一起,其乐融融。另外两个狗一个名叫“约翰(ジョン)”,一个叫“s(エス)”。约翰很关照刚到来的八公,让八公顿感家庭的温暖。八公对主人上野更深情,总是在大门前目送主人上班,在大一点的时候有时甚至送主人到涩谷站。
1925年5月21日,也就是来到上野家一年多后,上野在农学院教务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因脑溢血倒下,突然去世。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八公没吃任何东西,心事重重。上野的守灵仪式于25日举行,当天,八公、约翰和S都去了。
之后,三个狗就分开了。
八公被安置在上野夫人在八重的亲戚所经营的和服店内,但由于其性格格外亲切,因此只要有顾客光顾,就会扑向客人,进而影响和服店生意。八公就被移到位于浅草的友人高桥家里。可是八公因为缅怀上野教授的缘故,有时在散步时就会向涩谷车站方向奔跑。后因八公的事,高桥和邻居之间发生了纠纷,于是八公又被送回涩谷的上野家。
八公回到涩谷时,经常在附近跑来跑去,惹人烦,之前经常光顾上野家的园丁小林菊三郎在八公很小时就喜欢它,1927 年秋天,也就是上野去世两年多后,八公搬到了小林位于代代木富谷的家中。但从这个时候开始,八公会经常去涩谷站。也就是说,八公虽然受到小林的照顾,但他越发想念上野教授。它去涩谷车站,在那里看路过的行人,再回到小林家吃饭,有时会再返涩谷车站。八公在路上,总会在位于涩谷大向井的上野旧居前停下来,透过窗户往里看,看看主人是否还在。
八公是只白色的狗,但因为每天都来涩谷站,弄得很脏,因此被人嫌弃。而且,还经常被无良之人当作“野狗”偷走。也许心中有主人,八公逃跑的速度很慢,所以很容易被抓住。路人因为不知八公为什么总在涩谷站前,经常辱骂,它也是孩子们恶作剧的对象。
在八公后来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左耳下垂,但之前不是这样的,很可能是被流浪狗咬伤造成的,也许伤口未能及时缝合。
1932年(昭和7年),日本养狗协会第一任会长齐藤博吉知道了八公去涩谷站接上野先生的事情,就在报纸上写了这件事。故事在《东京朝日新闻》上以《伊东屋老狗物语》为题发表,内容感人至深。很快,八公被报纸报道,更加广为人知。
许多人开始给八公带来食物,由于人们知道了八公的身世,涩谷站开始允许它睡在车站。
1933 年 11 月,八公获得了世界犬类组织波奇俱乐部颁发的奖项。
1934年(昭和9年),八公出现在电影《飞天大将》(山本嘉二郎导演)中。这部电影有一段记录八公生前样子的视频。
来日本已经几年的德国建筑师布鲁诺·陶特在日记中写道,1934年10月31日,他在涩谷车站见到了八公。他看见一些人在轻轻抚摸它,它旁边已经放置了一个它的雕像。Taut也给八公拍了一张照片。
1935年3月8日早上6点左右,也就是上野去世近10年后,八公来到涉谷川稻荷桥附近的泷泽酒铺(现涉谷川停车场)北侧的小巷口。在那里它死在停车场入口附近。这在涩谷站的对面,是八公平时并不去的地方。
12日在涩谷站举行了八公的葬礼,上野夫人八重和曾收养过八公的小林夫妇、富之谷和周围的人等都参加了告别式。此外,涉谷宫益坂的妙佑寺僧人等16人为八公诵经,八公死后收到了25个花环、200个插花、装有帛金的信件和电报(180日元、200日元)。
八公的坟墓在青山灵园,与上野下葬在同一个地方,那是一个用4米见方的竹篱笆围起来的地块,有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东京帝国大学农学教授上野英三郎之墓”。.”右侧有一座小神社,那就是八公的坟墓了。
不过八公的尸体经过解刨,由坂本喜一和他的徒弟本田进制成了标本,目前存放在东京上野的国立科学博物馆,并多次出现在媒体上。他的遗体被制成骨骼标本,但在1945年5月25日的东京大空袭(山手空袭)中被毁。
2)https://mp.weixin.qq.com/s/fRjnctkF6mxBT_fqxFu2tg
3月29号,鲁豫观影团在北京做首映礼观影活动那天,两位提前看过片子的同事因为担心再次哭成狗,一直拒绝进去二刷,直到影片快结束时才进入影厅。
所以这一次,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纸巾
一些影迷说,电影放映期间,周围抽泣声不绝于耳,“做好了哭的准备,却没想到这么好哭。”
鲁豫在看完影片后说道:徐昂导演绝对是今年赚大家眼泪最多的一个人。
作为一部翻拍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外壳没有太大改动,影片讲述的仍然是一只狗一生等待一个人的故事,但加入了三峡移民的大背景,在本土化改编这一块完成得不错。
导演徐昂在拿到第一稿剧本时,狗是在港口等待,他觉得有点儿太过悠闲,感觉不太对。后来编剧又将这个故事发生地点搬到重庆——一座被江隔开的城市,南北两岸,人们穿梭其间,有些动物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跨过江水。
这个等待的环境终于让徐昂觉得可信。
影片中,陈敬修(冯小刚 饰)是一位从北京移民到重庆的水利教授,在一次外出考察中,他救下一只被困于车底的小狗,其他同事都不愿意收养,陈敬修只好将这只小狗抱回了自己家。
但他的妻子李佳珍(陈冲 饰),因为小时候被狗咬过,一开始并不同意养狗,陈敬修根据妻子爱打麻将的嗜好,特意为这只小狗取名为“八筒”,其实就是在讨好李佳珍,希望妻子可以接纳这只小狗。
八筒没出现之前,陈敬修孤独了大半生。
他是这座城市的异乡来客,在重庆生活几十年,却依然吃不了辣。
他的妻子李佳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每天喜欢和街坊邻里一起打麻将,而陈敬修从来都是这桌热闹之外的旁观者。
他的儿子陈新桥(白举纲 饰),天天坐在电脑前,忙着自己喜欢的事,父子俩极少交流沟通。
他的女儿陈晓舟(黄楚桐 饰),有自己喜欢的人,完全沉浸在个人情感中,并不在意父亲到底喜欢什么。
陈敬修的世界里,说到底,只有他一个人。
直到八筒出现,他的世界似乎才真正有了羁绊。
他们一起去江边跑步,一起在江边埋骨头,一起尝试各种方法捱过酷热的盛夏。
陈敬修每天坐缆车上下班,八筒就坐在索道站门口的花坛上等他。
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和八筒相知相伴的日子,让陈敬修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喜欢”和“在意”,他说:人只有活在自己的喜欢里,才叫真正地活着。
如果说,最初的相遇是陈敬修拯救了八筒,那么故事发展到后面,其实八筒也在拯救陈敬修,把他从一个巨大的孤独洞穴中拉到了阳光下,用自己的爱与忠诚填满了他内心的缺口。
在这场人与狗的关系中,他们是彼此救赎,互相续命。
导演徐昂自己也是养狗之人,他的狗年纪越来越大,离别成为早晚要面对的事,这种离别的情绪被投射到电影之中。
陈敬修死后,八筒最熟悉的家面临着老房拆迁、家人四散的处境。
对于人来说,时间或许可以消弭一些情感。
但在狗的世界里,时间是无效的。
所以在陈敬修死后十年,在人去楼空后,你依然在老房子的废墟里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报纸。
那是陈敬修生前教会八筒做的事,让它从索道站叼着报纸回家,将报纸交给李佳珍。
这个行为已经成为八筒的肌肉记忆,它似乎在传递一种信息:只要把报纸叼回家,我就可以继续回到车站,等到他。
影片中叼报纸这场戏,需要八筒的扮演者连续完成六个动作:一、陈敬修喊“坐”,它便坐下;二、陈敬修说“回家”,它便转身走;三、陈敬修回头看狗有没有回家,它要在远处偷看主人;四、陈敬修说“过来”时,它又跑回主人身边;五、陈敬修给它报纸,说“叼回家”,它要立马咬住报纸;六、咬住报纸后,他要转身叼着报纸回家。
这原本是一场很复杂的戏,没想到饰演八筒的中华田园犬一条就过,现场工作人员都感叹“太牛了”。
电影中的八筒,从幼年、成年到老年,扮演者一共有18只中华田园犬。
在鲁豫观影团的映后现场,训犬师李琛牵到台上的“黄逗”便是叼报纸这场戏的演员,拍摄时大概10个月大,正值青春年少,完美演绎了八筒的萌动和活泼。
当天到场的影迷中,还有来自专业宠物训导机构“六只脚”的学员,在看完电影后他们表示,影片中一些场景会让人想到现在一些流浪动物的处境,希望这样的电影可以提升大家对于流浪动物的保护意识。“好电影可以从银幕照进观众心里,感谢创作团队,希望他们以后可以拍出更多动物题材的作品,期待下一次相遇。”
电影中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影院好好体会,看完这版《忠犬八公》,相信你能够感受到创作团队对于狗的爱。
以下是来自鲁豫观影团影迷的无剧透影评
鲁豫观影团影迷
评价《忠犬八公》
@ 梅西西
故事本土化很成功,山城重庆的湿热和八筒的忠烈相互呼应,生活化的表演很接地气。近半个小时的狗狗独角戏,打动每个观众,推荐合家欢观影。
@ 黑豆虎妞
中式亲情的内敛通过小动物慢慢化解开来,索道、江边、老房子,狗狗的小脑袋里都装着什么呢?无非是跟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哭点太多了,为教授,为守护教授的八筒,也为同为异乡人的自己。
@ 橙子在跳舞
《忠犬八公》像是一首平凡日子里的散文诗,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最后一节看得人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感动于这些毛孩子在世界微尘里的真情陪伴和无私付出,祝愿每一个心怀爱心的人都能有自己的“八筒”,在需要慰藉的时刻看到它/他/她就会心生欢喜。
@ 高级动物
感谢鲁豫观影团组织的这次观影活动,现场看到八筒超开心。国产翻拍的超乎预期的成功,陈冲老师和冯小刚老师吵架的桥段太好笑了,四川话 yyds!
观影小贴士:催泪炸弹!带纸巾!带纸巾!带纸巾!
@ 寻寻72609
做好了哭的准备,却没想到这么好哭。一场电影看得百感交集,或许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给主创团队、黄逗以及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点赞。
@ 镜子镜子不简单
演员真挚,人物塑造质朴扎实,让一个温情故事更加贴近普罗大众内心里最柔软的角落。感谢鲁豫观影团的活动,让人没有错过这样一部诚意之作。
@ 嘻嘻ha
为《忠犬八公》又哭又笑,快结束的时候听到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好温暖的电影,不管从内容还是整个电影的色调,不管从狗狗的故事内容还是从父爱的角度,总能让你联想到身边的人和事的点滴,养狗狗的人感同身受。
@ Shadow旭旭
杀我别用小狗刀!哭成狗的一天,电影真是太好看了~没有煽情也没有强行催泪,想起了很久以前养过的雪纳瑞,现在的它已经在汪星球很多年了,它肯定很幸福地在过每一天吧!我的狗子,你走的每一天,都很想你。
@ Eddie
对于一个养狗人来说,简直就是重磅炸弹,八筒狠狠重击在我的泪点上,是我今年第一部哭得酣畅淋漓的电影。不能剧透,是好电影,快去看,带好纸巾!
鲁豫对话主创
《忠犬八公》
导演徐昂:
在影帝名单中找到了小刚老师
鲁豫:刚才在看电影时,我听到后排的人不停在抽泣,特别好奇导演你在做后期的时候自己哭过吗?
徐昂:我在做后期的时候没哭过,但拍摄前期在看到文本的时候会哭,之后就开始陷入一个漫长的“痛苦”之中,因为你要不断地去协调狗狗,包括要去挑选他们的表演,实在没有时间完全把自己放松下来,陷入一种情绪里。
鲁豫:他们是什么时候说服您拍这个电影的?
徐昂:实际上一开始跟我讲要拍《忠犬八公》中国版的时候,我是很开心的,但是我看到第一稿剧本就有点犹豫了,直到第二稿剧本出现的时候,我觉得OK,我建立信心了,然后就开始了一个漫长的准备拍摄和拍摄的过程。
鲁豫:什么时候想到让小刚老师来演这个角色的?
徐昂:我们先想找到一个演母亲会让我们觉得比较可信的角色,当时想到了陈冲老师,然后就把所有在中国能找到的年龄适配的男演员做了一个匹配,很快就在影帝名单当中找到了小刚老师(笑)。
鲁豫:这部戏拍摄过程当中最难的部分可能是牵涉到狗的部分。
徐昂:当然,这一定是最艰难的,我相信每一个拍过动物电影的人可能都知道,当你很喜欢动物,然后当它们有非常出色的表现的那一刻,你心里面会非常满足,但是那一刻在你漫长的拍摄过程当中可能是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所以你要为了那个“一”去不断地等待,所以像小刚老师,像所有今天的演员,包括陈冲老师,其实都为了让狗狗演得更出色而很大程度上“委屈”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
监制叶如芬:好电影可以抚慰人心
鲁豫:如芬老师,这部戏是怎么跟您结缘的?
叶如芬:其实也很巧,因为那个时候我刚好在跟爱奇艺谈另外一个案子,有一天亚总就跟我讲,说我给你看一个剧本,你看要不要考虑一下。我就说好,我看一下。结果一看,是《忠犬八公》。因为过去我一直觉得自己制作那么多电影,都是在讲述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或是事件,或是感情,但人跟狗之间这样一个情感我倒没有尝试过,所以就(答应了),因为它能打动人心。徐昂导演说他(拍)是因为看到剧本时很感动,我是因为拍狗对我来讲是挑战,想要试试看这样一个题材。我一直觉得做好看的电影可以抚慰人心,尤其是我们从筹备到拍摄一直到后期,刚好又在疫情这三年,这漫漫时光,让我觉得要做一个感动人心的电影真的很不容易,但我们今天可以上映了,能将这样温暖的电影故事传递给观众,大家都可以看到,我自己也很感动。
冯小刚:我是陈冲影迷
鲁豫:小刚老师,他们是怎么说服您来演陈敬修这个角色的?
冯小刚:一是说陈冲来演。因为我刚当兵的时候,那是1980年,我坐在军队操场上看露天电影,第一次看到陈冲,当时觉得这个演员太棒了,这么多年都是她的粉丝,看过她演的所有这些片子。我知道她还是一个导演,也看她导的戏,所以这一次他们说女主是陈冲,我说哎呀,我是她的影迷,能有机会跟陈冲一块来参加这个电影,特别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很爱狗。我自己也收留了流浪狗,它陪伴了我十六年,叫丢丢,今年大年初三走的。当时我在海南岛,说怎么办?后来人家说你不用着急,有宠物殡葬公司。他们把丢丢接走之后,算是做了一个丢丢的葬礼,整个过程都给你录下来,剪接好,配上音乐,我把丢丢冬天最常穿的那件衣服给它穿上了,最后火化,变成一个小青瓷坛,拿回来,把它埋在我们家后院了。一直不知道这电影什么时候能上映,结果丢丢去世没多久,徐昂说咱们这片子拿着上映许可了,所以这也是一个缘分,很感动。
鲁豫:您在看这部片的时候哭过吗?
冯小刚:对,因为最后成片我还没看,音乐是代替的阶段我看过一次,其实我就是特别关注(镜头),因为我知道在拍的时候非常困难,你想让这个狗去(配合剧情),又没法和它交流,它也听不懂怎么能够配合剧情,所以我在看的时候,所有注意力都是在想这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镜头最终是怎么被徐昂给捏鼓到一起的,能够让我们感觉到这只狗在等一个人,我在看的过程中都在想太难了这事儿,所以为徐昂感动。当然,狗的那些表现,尤其到最后“我”(陈敬修)去世以后,确实是让人动容。
白举纲:我和陈新桥的经历特别像
鲁豫:影片中八筒追车那段戏特别打动人心,你在火车上,想象当中家人应该会在,但是没有看到,有点失望,结果八筒出现了。小白跟我们分享一下当时拍这场戏的感受。
白举纲:对,从一定程度上,对陈新桥来讲,其实八筒已经在感情方面有了父亲的影子,父亲可能没到,但我只要一看到八筒,就能够想象父亲他到了。戏里面的陈新桥不知道父亲的那份爱,但他知道八筒来了,这份爱就替父亲传达到了。对于我来说,我心里面感触非常深的其实是一个开心的画面,就是我的父亲和八筒一起埋骨头。前面的时候水位还不高,他们还能够一起保留这个秘密,而且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父亲把对儿子的爱也给予了八筒,他们两个之间感知的连接也更加紧密,然后到后面再看到那棵树的时候,你就发现它(骨头)在水的中间,我看的时候其实是从那个地方开始就有点不行了。
鲁豫:每个人可能都有过离别的记忆,拍火车那段戏的时候,你有没有调动过自己的哪一段记忆?
白举纲:我和陈新桥的经历特别像,我是18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开老家四川,到长沙去参加比赛,刚好陈新桥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背井离乡,孤身一人,虽然他是带着母亲的鼓舞,带着父亲给他的卤肉离开的,但可能那份孤单会永远在他身上,他那一刻孤单的感受和我一个人坐上飞机去到外地的感受其实蛮像的。
黄楚桐:片场就是一家人的氛围
鲁豫:楚桐,我看你微博发过一个剧本的照片,封面上有所有主创的签名,我想那应该是杀青时签的?
黄楚桐:是的。
鲁豫:跟我们分享一下,杀青时你对主创们的内心感受和你第一天见到他们时的那种差别。
黄楚桐:一开始见到他们的时候我真的特别紧张,那种紧张的内心主要是因为我以前没有围读过剧本,没有演过大银幕电影,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去拿捏分寸,但因为我本身是摄影师,所以会习惯性地观察他们,后来在观察的过程中,大家的距离就拉近了。
鲁豫:告诉我们你观察到的一些特质,可能是我们没有看到的。
黄楚桐:在片场,我们几个(指白举纲、阳博等)就很爱打打闹闹,有的没的,但像小刚老师,他就很喜欢坐在门口外面的一个长凳上,往那儿一坐,低着头,听我们在玩在闹。陈冲老师开拍前是比较活跃的,会穿着她那双红色的鞋踩来踩去。我哥(白举纲)他本身是四川人,可能我们做妆化的时候,他上来跟我说话时直接就是“妹儿”。我觉得大家都是在环境和人物里面,就是一家人的氛围吧。
白举纲:我第一次见到所有主创时都没有尊称,全部都是“老汉儿”“妈”“妹儿”,我想让自己心里面(放轻松),因为我害怕万一先叫了老师之后,再回到戏里时自己心里面会紧张,演戏的时候怕有一些压力。
冯小刚:白举纲非常用心,而且对前辈特别的尊敬,每天你一去现场,他肯定马上站起来,现在年轻人里头有他这种作风的人还不是特别多。楚桐也很有意思,她的专业是平面摄影师,老给明星拍照片,按说她见的明星特别多,不该紧张。而且她是香港人,重庆话能学得这么好真是不容易,这一点你还真有当演员的潜质。
黄楚桐:花了点功夫(笑)。
阳博:第一次跟小刚老师对戏很紧张
鲁豫:阳博那场戏我觉得特别生动,就是女婿来见未来老丈人,那种紧张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当时是怎么调动自己的情绪,把紧张感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
阳博:我现在也是那个情绪……其实在围读剧本、第一次跟小刚老师对戏的时候更紧张,现在跟那个时候状态差不多。但是之前他们有问过那个汗是不是我自己流的,其实那个是有点喷的,我还没有达到那个能力。
薛旭春:今天的感受很奇妙
鲁豫:旭春,我看了一些你的介绍,你有一个工作特别有意思,叫“伴宠师”,这个工作是在你拍完这部戏之后找的?主要做什么?
薛旭春:对,今年过年的时候,没戏拍,我就去一个平台上应聘,他们会有考核,工作内容就是比如说有人出差了,可能家里边有猫咪,你可以上门去陪猫咪玩,照顾它们。也有遛狗狗的,但因为我之前没有养过狗狗的经验,只有养猫咪,所以我主要是做照顾猫咪(的工作)。
鲁豫:旭春之前做过很多工作,你以前是不是还做过很多观影团的活动?
薛旭春:对,所以今天感受很奇妙,因为过去一直在做观影团,从2016年到2019年底,主持过很多电影首映礼。我来北京做的第一场活动,小刚老师就在现场,那是叶京导演的片子,但当时我是在台下操持的,后来慢慢地走到台前去主持,所以今天这个感受很奇妙。
鲁豫观影团 · 推荐理由
作为一部翻拍作品,《忠犬八公》在本土化改编这一块完成得不错,并且看完这版《忠犬八公》,能够感受到创作团队对于狗的爱,确实是2023年重磅催泪弹,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去影院好好体会。
《忠犬八公》正在热映中
留言 · 抽奖
互动话题:
看过《忠犬八公》的朋友们来聊聊感受吧
留言区最走心的朋友送《忠犬八公》全国影院兑换券( 截止到 4 月 6日 18:00 )
在 这 里 也 能 找 到 我 们
weibo:@鲁豫观影团 @陈鲁豫的电影沙发
Bilibili :@陈鲁豫的电影沙发
豆瓣:鲁豫观影团
抖音:@陈鲁豫
小红书:鲁豫观影团
3) https://mp.weixin.qq.com/s/YV2Vu0MwlN3LpbRHV6vx0A
本文作者:闲人电影丨
首发公号:闲人电影丨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最近,改编自《忠犬八公物语》的国产片《忠犬八公》定档,引起了不少影迷的讨论。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出名的狗狗,八公肯定名列其中。
八公是一只出生于1923年的秋田犬,它的主人是东京大学的教授上野英三郎,教授很爱八公,而它也成了教授的尾巴。
它每天都会接送教授上下班,小日子过的其乐融融。直到1925年,教授因脑溢血去世,八公依旧坚持每天到涉谷车站等已经回不来的教授。
这一等就是九年,不论严寒酷暑,它从未缺席,后来它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先是传遍了全日本,后全世界的人民都被它的忠诚打动。
根据八公的故事改编的电影有很多,但口碑最好的当属豆瓣9.4分的美版《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是一部被完全剧透,但看后还是会哭成狗的电影。
今天,我们就来重温这部经典好片——
编剧:斯蒂芬·P·林赛 / 新藤兼人
八公和教授帕克的相遇是一场意外。
不知道来自哪里,也不晓得被送往哪里的八公,本来在狗笼里关着,悠闲的看着笼外的风景。
可是随着行李车的一阵颠簸,笼子掉在地上,八公也从中跑了出来,在火车站漫无目的的乱窜。
正巧走到教授的脚下,帕克将其抱起,以为是谁不小心把爱犬丢了。
他本想委托火车站的管理员看管一晚,然后次日等待它的主人来找,只不过,管理员执意要把八公送到动物收容站,不忍心的教授决定把八公带回家。
到了帕克家中,麻烦才刚刚开始。
久别重逢的夫妻俩,在卧室里享受着老夫老妻该有的甜蜜。
可不懂浪漫的八公却从一楼的房间跑到二楼,用舌头舔教授妻子的脚,吓了一跳的她,惊恐的要求帕克必须将其送走。
帕克深知妻子不喜欢养狗,再次把八公安顿好后,答应妻子天亮后就把它还回去,一大早,帕克带着八公在小镇到处走,试图找到它的主人。
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如贴寻狗启事,如大海捞针一般,根本不管用。
为了让它有个安稳的居所,帕克到收容站,可工作人员告诉他,站里已经满员,若要留下,两周后就会人道处理。
到朋友的书店,但店内的猫不欢迎它;找卖热狗的朋友帮忙,但他更爱钱,嫌养狗费时费力。
忙活了一圈都没有任何收获,教授只好将八公带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然而他的学生也没人愿意收养。
一天下来,八公又随着帕克回了家,祸也随之而来。
稍不留神,八公便溜达到其他房间,咬碎了教授妻子花了几个月心血设计而成的作品。
情绪大爆发的她,再也无法忍受八公的破坏力,强烈要求帕克立马把八公赶出去。
可是一天未过,教授妻子终究还是接纳了八公。
因为她看到八公给帕克带来了许多欢乐,也让他的生活不再枯燥。
白天,帕克在院子里教八公玩扔球、接球的游戏,玩的不亦乐乎;晚上,一人一狗,在沙发上一同看棒球比赛,吃同一碗爆米花。
长大后的八公几乎和教授形影不离,每时每刻都要在一起。
但教授需要去上班,而火车不允许狗上车,所以八公只能待在家里等教授下班。
然而,八公可不是一只安于现状的狗,它先是挖洞从院墙出去,后借助墙角的木板跳出院子,就是为了接送教授上下班。
后来,八公养成了一个习惯。
早上送教授到车站,下午卧在车站的花坛上,接教授下班,然后一起回家。
中间的时间,它会在小镇溜达,一会去面包店讨点面包吃,一会到书店逗逗猫。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八公从来没有迟到过,总是准时接送教授上下班,小镇上的居民几乎都认识了它。
同时,也羡慕教授有这么一只通人性的狗,八公成了帕克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就连女儿结婚照全家福时,教授都会带上八公。
一天,教授和八公迎来了生活中的小插曲。
八公没有如约到车站等教授下班,这让教授心急如焚,找遍了八公可能去的每一个地方,都不见它的踪影。
最后在家里的杂物间发现了它,原来它被臭鼬挡住,不敢前行,教授拿箱子逮臭鼬,反而被臭鼬的臭汁喷了一脸,他和八公满身臭气的在浴缸里清洗身上的味儿。
不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总是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
某年冬天,八公怎么也不肯陪教授上班,而且还在一旁不停地叫。
除了这个异常举动,八公还叼着球,一直追到车站,跟教授玩球,此前它从不会玩这种游戏,即使教授多次演练,这令教授特别高兴,
直至教授在工作的舞台下晕倒去世,才反应过来八公也许已经预知了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所以才会做出那些行为。
教授去了天堂后,八公依旧每天都会到车站的花坛上,等教授下班,望着人来人往,守着一个再也不可能兑现的诺言。
可八公没有想过放弃,就算大雪纷飞,就算别人告诉它,教授不可能再回来,它仍然痴痴地等着。
哪怕教授的女儿把它接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八公还是会顺着铁路回到小镇。
去曾经和教授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寻找教授的踪迹,无果后,继续坐在车站花坛等教授下班。
日复一日,八公白天在车站等,晚上在铁轨的杂草丛休息,饿了到教授朋友的面包店吃点东西,渴了到教授经常买咖啡的热狗摊老板那里喝点水。
没了教授,八公闷闷不乐,眼神没了从前的光亮,被失落和迷茫填满,但它一到车站就会打起精神,因为它知道自己不是去玩。
一年年过去,也许连八公自己都忘记了它等了教授多少个日夜。
直到教授的妻子重回故地祭奠丈夫,才意识到八公已经等了教授九年,此时八公早已是步履蹒跚的老狗,可它依旧没有忘记去车站等教授回来。
最终,八公没有等到教授,带着遗憾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但它肯定是快乐的,因为它终于能在天堂和教授相聚。
电影是用来造梦的,它为八公造了一个梦,一个能够让它等到教授的梦,在这个梦中,八公再也不用害怕离别。
现实中,八公不像电影中被所有人善待。
在涉谷车站等待教授时,它被候车室的工作人员撞到,被附近的小孩欺负,被店铺的老板驱赶,被流浪狗咬伤了左耳。
可是,八公却没有一次伤人事件,它是只温顺的大型犬,所做的就是在候车站用一生等主人归来。
其实,关于八公的故事还有一个细节,很少被人知道。
看过影片的观众都以为,八公每天和教授在车站分别,所以它才会在那里等候主人。
实际上,上野教授的家离他工作的地方并不远,只有出差或出远门的时候,才会去涉谷车站。
从地图上知,大学和车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而八公每天陪教授去的地方是大学。
那么,八公为什么不在大学门口等教授,反而去车站等呢?
那是因为八公在大学和家中都找不到教授,就觉得他肯定是出了远门,所以一直守候在涉谷车站,生怕错过教授回来的那一刻。
它始终相信,主人没有离世,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的等待,终会等来好消息。
这就是八公的故事,一个无论看过多少遍都会被感动到痛哭流涕的故事。
因为我们穷极一生都在寻找一个把自己视为唯一的人,等他来临的时候,希望我们做好了负责一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