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s://mp.weixin.qq.com/s/EWKfwkKjRXV3LKUKUfW17g
4月中下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公布了最新测算的2024年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均GDP。
本年度,中国人均GDP排世界第69位,同上一年相比不增不减。比中国人均高的68国,人口合计17.1亿;比中国人均低的119国,人口合计48.6亿。若再加上无数据的国家(除欧洲袖珍小国外,人均GDP都比中国低),人口则有49.2亿。
或者可以将中国和印度作为参考,把各国按人口平均分成5档:1.人均GDP高于中国的国家(17.1亿人);2.中国(14.1亿人);3.介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国家(16.9亿人);4.印度(14.4亿人);5.不如印度(17.2亿人)。
分国家看,各国差距巨大,层次分明。时至今日,想要踏入发达国家行列,门槛已经提升至人均至少2万美元。本年,世界第一的卢森堡人均GDP高达138634美元,而倒数第一的南苏丹(布隆迪多年来倒数第一的帽子今年终于丢给了南苏丹)仅为351美元,两者相差395倍。
2024年,世界共有16个人口上亿的国家。这16国的人均GDP排序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墨西哥、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埃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刚果(金)。
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本号:冲之星云,下方名片即是!
2) https://mp.weixin.qq.com/s/tBQ4gGhCnzf9YnIW1KcnDQ?
按照世界银行公开的消息,2024年的全球经济总规模为1113263.7亿美元,人口达到创纪录的81.42亿,人均GDP约为1.367万美元——这一基准线成为衡量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打开榜单细节:不均衡发展格局依然很严重。
由于缺失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的数据,当前榜单的首席位置被百慕大占据,人均GDP在2024年接近13.9万美元;第二名是卢森堡,人均GDP约为13.75万美元——两者都是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旅游热地。
其中,百慕大群岛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境外金融和商业中心之一”,与开曼群岛,BVI群岛并称为三大离岸避税天堂。高端旅游业贡献约5%的GDP,游客年均消费额是加勒比地区的3倍以上,主要客源为北美高净值人群。
但南生还是认为卢森堡、爱尔兰、瑞士、我国香港、新加坡、卡塔尔等兼具规模与产业多元化的经济体更具长期发展韧性和抗周期风险能力,其经济结构的多支柱有效缓冲了外部冲击,形成了更可持续的增长范式。
总之,这些中小型经济体的人口规模虽有限,但却能通过专业化发展模式创造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将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全球竞争力,创造了与其体量不匹配的经济价值。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
精准产业聚焦——如百慕大锁定离岸金融与再保险,卢森堡深耕欧盟跨境银行业务,新加坡打造亚太贸易枢纽,我国澳门博彩业呈现“双核主导、多元分化”格局,差异化战略形成独特护城河。
制度创新驱动——通过极具弹性的监管框架(如开曼群岛的基金注册制度)、税收优化设计(爱尔兰12.5%企业所得税率)和高效治理体系,吸引国际资本与人才超规模聚集……
价值链顶端卡位——避开低端产业竞争,专注高附加值环节:瑞士占据精密制造与私人银行,卡塔尔掌控LNG贸易定价,香港衔接中西方资本流动,使得中、小、微型经济体主导全球关键节点。
这种“小而强”的范式证明:在全球化分工体系中,战略聚焦比规模扩张更重要,制度质量比资源禀赋更关键。但同时也需警惕单一产业依赖的系统性风险——正如百慕大面临气候威胁与税务合规压力。
前十强中,美国是唯一的超大型经济体
世界银行给出的美国2024年GDP总额为29.18万亿美元,人口3.4亿,人均接近8.6万美元,第七名——在十强中是“孤例”地位,既彰显其系统竞争力,又揭示超大型经济体发展的艰巨性。
不得不再一次强调“孤例”,必须要认清这是其他大国(特别是后发国家)难以复制美国的基石——霸权是稀缺品,是霸权体系铸就的垄断性优势。
以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为例,后发国家再难获得“不受挑战的技术垄断期”——我国华为集团被制裁就是明证:当挑战者逼近技术制高点时,霸权体系将启动全方位绞杀。
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的2024年人均GDP为5.58万美元,第17名;韩国人均在3.6万美元左右,第34名;作为传统经济强国的日本,人均GDP已降至3.2万美元,全球排名第39名。
中国、俄罗斯、印度及其他部分国家的数据分享
俄罗斯人均GDP接近1.5万美元,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第66名。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能源出口和“向东转”战略调整。然而,俄罗斯经济结构性问题还是很突出——依赖能源,经济稳定性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世行给出的中国人均GDP为1.33万美元,排名降至第73名(被塞尔维亚赶超),大约是全球人均水平的97.3%。与我国人口相当的印度,人均GDP约为2700美元,在全球排第137名。
此外,英国人均GDP在全球排22名,法国第26名,西班牙第35名,土耳其第65名,阿根廷第70名,巴西第82名,泰国第98名,南非第108名,伊朗第117名,越南第118名,巴基斯坦第157名……
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24年进一步凸显——榜首百慕大(138930美元)与末位布隆迪(150美元)之间的人均GDP差额居然高达926倍,这种悬殊不仅体现在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各国内部。
例如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4,印度拥有全球最多的饥饿人口,即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各州间的收入差距同样显著,被多家机构批评“贫富差距在发达经济体中领跑”。
仔细浏览全球人均GDP榜单,南生还发现:这一指标不仅量化了各国经济产出的差异,更从侧面揭示了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加剧的发展不平衡本质——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国家间财富鸿沟的扩大。
也反映在各国依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所采取的差异化政策路径上,更是全球治理体系失衡的缩影——人均GDP榜单的深层隐喻在于“全球治理的本质是权力与生存权的分配”。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载、转发、评论、留言、分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