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上海,谁在提供免费餐食?还有点餐暗号

(2025-01-26 16:24:54)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RpIW3U6Kvq__ZtAuXlmF5A

上海街头,谁在提供免费餐食?还有点餐暗号……

 吴越 三层阁 2025年01月18日 19:16

Image

 

岁末年初,网上频现暖闻:国内诸多城市涌现了一批爱心商家,为生活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餐食。有网友综合信息,制作了一份上海爱心餐清单,也有十几家在列。

循着这份清单,记者探访了其中3家位于内环内的商家。他们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只是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的想法,有一位店主甚至反复叮嘱,“本来就是个小店,不想出名……

文  |‍吴越

图文编辑 | 杜吃吃

 

 
 
 
 

 

点餐有“暗号”

工作日下午2点,忙碌的饭点过去,浦东新区崂山路、乳山路交界处稍稍安静了下来。这是一片颇有年代感的街区,老公房林立,因为距离世纪大道商圈和写字楼很近,沿街底商的生意都还不错,烟火气十足。宋凡祥的重庆凉拌菜就开在那里。

匆匆走过的行人,或许不会注意到这间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熟食店,但在这条街上,它还是有点名气的。一是因为口味,二是因为宋老板的爱心善举。“这个小伙子蛮好的,做善事已经几年了,我们都知道的。”在一旁开了十几年烟纸店的老板娘说。

重庆凉拌菜点餐窗口下方,一张醒目的招贴说明了一切。最上方是四个大字,“免费吃饭”,下方写着,“如果你在上海没有收入,遇到困难,您可以来小店,告诉服务人员来份随心餐,吃完直接走就行,不用付钱,不必客气!”

Image宋凡祥的小店。

随心餐里有什么?宋凡祥介绍,主要是招牌凉拌素菜加一份主食,包含十来种素菜,若看到点餐者是大小伙子,有时还会加点肉。

送出去几份了?对于这个问题,宋老板“卡壳”了。事实上,他从没记录过到底送出了几份随心餐,只记得小店开张不久就挂上了这个招贴。“有人点,肯定是遇到困难了,那我们就给一份,记这个干什么。”他说。

卞永爱也没有记录的习惯。以她名字命名的两家蛋饼店,一家开在陕西南路长乐路路口,一家开在威海路上,收银柜台前都摆着红底黄字的“免费吃饼”招贴。老店开了3年多,“免费吃饼”就持续了3年多,新店刚开几个月,也延续了这个行动。

说是免费吃饼,其实还赠送一杯店里自制的饮品,豆浆、绿豆汤、银耳羹三选一。“我们一般会让客人自己选,但他们也挺不好意思的,都说你们配吧。如果是年纪大的,一般会给热豆浆,喝起来暖暖的,如果是女性,就给银耳羹,里面还加了雪梨。”卞永爱的女儿潘君介绍。

常去蛋饼店的客人知道,“免费吃饼”招贴上的措辞其实修改过,以前写的是“告诉服务人员来份蛋饼,吃完直接走就行”,后来改成了“告诉服务人员来份随心餐,吃完直接走就行”。之所以改,是为了照顾“特殊客人”的自尊心。潘君解释:“这好比是一个我们和客人之间的‘暗号’,只要报出随心餐,收银员就懂了,哪怕旁边有人也不会觉得不自在。”

卞姐母女都是细心的人。除了使用“暗号”,她们还特别嘱咐收银员,要给点了随心餐的客人和其他客人一样打小票。小小的“形式账单”,在等候客人较多的时候,又为“特殊客人”保全了体面。

Image

为别人“撑把伞”

在南京西路商圈的一条背街小巷,还藏着一家提供免费餐食的面馆。面积只有10来个平方米,月租金却要2万多元,来自重庆大足的店主夫妇包揽了所有的活儿,每天从早忙到晚。

得知记者的来意,店主李师傅起初并不愿意“宣传”,直到记者答应“店名和地址保密”,他才开了口。“我不知道城里人什么样,但我们出生在农村的,都是过过苦日子的,实在。你要是到我们老家,不管走到哪家,只要说一声‘今天没吃饭,能不能上你家吃口饭’,大叔大妈也好,哥哥姐姐也好,都是愿意的。不稀奇。”

李师傅强调,尽管自己和妻子做的是小本买卖,但救个急、给人一碗面吃总能做到,祖祖辈辈也都是这么教育下一代的。

今年55岁的卞永爱,也一直记得儿时父亲对待陌生人的善举。除了无偿为别人添一双碗筷,父亲还会在乘坐人力车上坡时,教育她下来一起帮忙推车。“我爸爸说过,有能力帮助别人的,都是幸福的人。”

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卞永爱自认为“很幸福”。以前经营书报亭兼蛋饼摊,街坊邻居都来帮衬,女儿自制的双语菜单还吸引了外国顾客。后来在陕西南路长乐路口租了门面,旁边的铺子几经转手,蛋饼店却始终“岿然不动”, 不仅是周边的居民、白领来买,住在一妇婴保健院的孕妇也是“主力客群”。

“我们本分做生意,让客人吃到好的食材,大家信任,才会一直来光顾。现在开了两家店,生活状态也挺不错的,真心希望能够尽一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卞永爱说。

Image卞永爱做蛋饼。

宋凡祥之所以提供爱心餐食,则是因为“淋雨”时有人为自己“撑过伞”。2021年,他揣着2000元从老家齐齐哈尔来到上海,为了生存,开过网约车,送过外卖,还做过日结工,没地方住时就在网吧对付一宿。直到一个好心人改变了他的人生路径。

“当时这个好心人看到我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就问我是不是不睡觉。他说,你如果不怕辛苦,我教你做卤味,然后就把凉拌菜的配方免费教给我了。

凭借好心人传授的配方,加上借来的启动资金,宋凡祥开出了自己的小店。生意好起来的同时,他想起对方说过的话:不要光顾着挣钱,把味道做瞎了,有能力了记得帮助其他人。于是,便有了“免费吃饭”的故事。

“我也没有太大的能力,既然做了餐饮,提供一顿管饱的饭总没问题。”宋凡祥说。

这笔钱,收还是不收

来吃随心餐的人什么样?面对这个问题,几位店主给出了相似的回答:男的女的都有,年轻的、年长的都有,神情落寞的、神态自然的都有。他们很难绘出“特殊客人”的人物画像,只是信守“免费吃饭”的承诺,用行动给形形色色的人传递一份温暖。

对于小店的善意,大部分人都很珍惜。潘君记得,前不久有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青年点了随心餐,还不忘掏出失业证明。“当时我就告诉他,我们这里不用看证明,放心点就是了。”潘君知道,青年是想表明自己不是来“占便宜”的,而她也想告诉更多人,不必自证,随心餐里包含的还有一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还有一次,一位大爷看到随心餐招贴,询问能不能免费吃蛋饼。潘君没有犹豫,马上打了小票,但大爷随即表示,“我有退休金的,不用免费。”

Image卞永爱的蛋饼店。

令宋凡祥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青年,连续在店里吃了好几次随心餐,每次都会计数。后来,青年主动付了20元,说是当天打零工挣来的。宋凡祥退还了这笔钱,只收下了对方的感谢,临别前,还送了青年一句话,“当你有能力的时候,用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其他人就可以了”。

李师傅对此有不同看法。去年,一位姑娘一进店就掏出了15元,说是来还钱。原来,姑娘刚来上海时没找到工作,曾在店里免费吃过小面,这份情谊,她一直放在心上。“这笔钱我觉得应该收。”李师傅说:“人家过了这道坎,生活过好了,还能记得这一碗面,那我收下了这件事才圆满,人家也会觉得安心。”

提供爱心餐食的这几年,许多食客、路人都注意到了几家小店的善举,大家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支持。

李师傅记得,2022年,有位泰国女华侨在网上看到面馆的事迹,专门趁回国省亲的机会,带着两个孩子找过来。一方面是支持小店的生意,一方面也请李师傅讲述爱心餐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蛋饼店的故事,戏剧色彩更浓一些。有一次,一位男士来点随心餐,卞永爱照常招待,但很快发现相熟的酒吧老板娘走了过来,和这位男士有说有笑。其实,这位男士是书法家朱敬一,从酒吧老板娘那里听说随心餐的故事后,非要亲身体验一番。离开前,朱敬一留下了一幅写着店名“卞姐蛋饼”的书法作品。

去年底,还有人“假意”买蛋饼,实则扫码付了几百元献爱心,卞永爱得知后坚持把钱退了回去。“虽然人家是好意,但这个钱我们真的不能收。”卞永爱说:“想要支持我们的,常来买蛋饼就好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敞开大门,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吃到随心餐。”

Image网友的感慨。

记者手记

总有人说,上海是一座边界感很强的城市,但爱心餐食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从未淡去,所谓的正能量就藏在一碗面、一张小票、一次眼神交汇中。

平凡的店主,普通的小店,驻守在城市街头的他们,用自己的微光温暖着他人,也照亮了这座城市。

如果你细心留意,会发现身边其实还有许多这样的爱心小店,哪怕不被广大网友知晓,也默默坚持着,只因善意是发自内心,真诚无须多言。

采访中,也有些故事让人听了心里不是滋味。有衣着光鲜、戴着金链子、拿着苹果手机的人毫无顾忌地免费享用了爱心餐;有人狮子大开口,还要在爱心餐的基础上加肉加料;有人在午饭饭点占着本就紧张的位子将近40分钟,吃完也不走,让店主陷入为难……

哪怕只是极少数的存在,哪怕店主都表现得云淡风轻,终究是朝炽热的心泼了一盆冷水。尊重他人,善待善意,本应是每个社会人都懂得的基本道理。

(本文完)


【往期精选】
北外滩,大佬们来了!
巴黎顶级百货里唯一中国品牌,背后是位怎样的女性

上海市区,今年好几个零星地块要旧改了

 


 
「欢迎关注」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上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