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s://mp.weixin.qq.com/s/fw2AxGZBFhugbXRwEN7y0A
在北京大学风景秀丽的燕园,有一座麦风阁。麦风阁的名字,是以一位美国人麦美德的名字命名的。在《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19年,协和女子大学校长麦美德赴美募款,工作由费宾闺臣夫人代理一年。次年,协和女子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燕大女校。”这位麦美德是何许人也?
麦美德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立志献身教育事业。1887年,她来到中国,在河北保定接受汉语短期强化训练,继而来到北京。1888年,到潞河中学任教。在这段时间里,潞河中学经历了从中学升格为大学的发展。麦美德从中感受颇深,并学到了不少的经验,成为她后来推动女子教育事业的基础。
1903年,麦美德受聘为北京贝满女校的第三任校长,并着手建立女子高等学校。1905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高等学校,华北协和女子书院正式成立,麦美德同时兼任贝满女校和华北协和女子书院校长。
华北协和女子书院和贝满女校最初都在灯市口公理会大院内,1909年,第一批在中国培养的3名女大学生从书院毕业。随着书院的不断发展,学院与贝满女校在空间上的拥挤问题日益凸显,麦美德四处奔走募得款项,在校园东侧300米处的灯市口佟府夹道购得小院一处,1916年,书院迁到这个占地10多亩的小院落,并改名为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就在麦美德全心投入,摸索前行之时,又一个重要的契机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1919年,华北协和大学与汇文大学正式合并为燕京大学。1920年,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改名为燕京大学女校(校址仍在佟府),麦美德出任燕京大学女校第一任文理科科长。
1920年3月15日,灯市口日暖花香,原来的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门楣上,挂上了写着“燕京大学”金字的新匾额。在燕京大学的合并仪式上,麦美德说:“五四以后,中国民气的发达,是一日千里。可见中国并不是一个守旧的国,而且青年学生们,为国牺牲的热诚和勇气,更是可以惊世界泣鬼神的,……我想我们的成效总要过于我们所盼望的。”
麦美德在燕大女校工作了3年时间,1922年离开北京。1926年,燕大的男校和女校同时迁入海淀燕园,为了纪念她的贡献,将女校姊妹楼的北阁以麦美德的名字命名为麦风阁。
1923年,麦美德被山东齐鲁大学聘为女部主任,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35年逝世。今天无论是贝满女中历经风霜的旧址,还是燕园里秀雅方正的麦风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曾经那个婷婷女子,为教育事业的付出,那颗让女子受到教育的热忱之心,不分国别,始终赤诚。
来源:BRTV新闻
推荐阅读
一切发现都要有恰当的机缘。
当我在2023年广州漫长的雨季中,追寻216年前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传教办学的脚步,一路探寻,沿着传教士的脚步,沿着13所基督教新教教会大学,发现中国现代教育与文明的种子随着他们孕育和成长之后,我突然发现,有一群女性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而坚强有力,她们是谁?
是150年来,来自西方的女传教士,不仅传教办学办医院,为中国带来了信仰福音,带来了现代文明,而且也为解放中国妇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为难得的是,她们不仅注意到普遍的妇女教育落后,创办女学,还注意到聋哑人和盲人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创办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所聋哑和盲人的学校,开创了特殊教育的先河,还要指出的是,她们中的一些人舍生忘死进入中国更为边疆和荒蛮的西南等高山大川之中,为那里千百年来处于历史边缘的少数民族带去了福音和现代文明。这是更加难以估量的历史功德。
但她们的名字和事迹在主流的历史书写中几乎没有被提及,以至于如果不是在这个雨季,我追寻马礼逊来华传教的脚步去做历史的不断探寻,我也没有机会与她们相遇,更不要说了解她们,记录她们堪称伟大的帮助中国人进入现代文明的事迹。
为什么这样说?
我只要举一个例子,你就大概能明白其中的要害。
比如说中国妇女的解放。你要知道在100多年以前,中国的妇女史要按照所谓的传统要缠足裹脚的,即所谓的“裹小脚”,据说从宋朝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延续传承上千年。但这样的传统,实际是在残害妇女,让她们从小就将正常的双脚通过“缠足”,变为骨头严重变形的“小脚”,不仅在缠足时让女孩经受多么严重的痛苦,而且也造成了以后人生的困苦,不仅行走困难,实际在生理上也经常因此受到其他疾病的打击。这样残酷的“裹小脚”竟然成为上千年的传统,今天的人们浑然不觉,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或者不可能发生。
我自己是见证过这样的历史,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位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村庄里善良的女性,但她从小依据传统,裹了小脚。当她在20世纪70年代,来内蒙古阴山山脉下的山村照顾我的母亲时,在我的印象中就深深刻下一位用小脚颤颤巍巍走路的老太太的形象,很多时候都要借助一把拐杖去支撑前进。而她离开我们仅仅有42年,难以想象,她是如何走过这样漫长的人生(怀念她!)。
但是这样让人痛苦的残酷传统,最先站出来反对的并不是中国人,却是晚清以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尤其是女传教士。这距今已经150年以前,她们无法忍受这样的传统残害中国妇女,勇敢的站出来反对这种当时看似天经地义的传统,反对缠足,提倡天足,不仅在传福音中宣讲,也在自己创办的学校宣讲,甚至组织天足会等组织,向中国社会宣讲,向中国的上层宣讲,经过几十年的发动最终成为一种中国上下都认同的风潮,中国社会接受了妇女不缠足的变化,国家做出明确禁止妇女缠足的法令,中国妇女才从延续千年的陋俗中解放出来。
任何创造,实际最难的就是从“0”到“1”的突变。正如女传教士推动中国妇女从缠足的千年传统中解放一样,她们作为先行者曾经遭受中国传统社会的多么激烈的反对和攻击,才在坚定不移的推动与几十年的积累中,最终实现目标。这样的情况,可以放到她们来华创办事业的任何领域。
现代文明就是这样进入中国,并进一步演化成长的。
没有传教士传入现代文明从“0”到“1”的突破,我们无法收获现代文明的当代果实。
以上是为序曲,下面进入正章。那么,她们到底是谁?简要勾勒如下。
狄邦就烈(1837—1898)美国北长老会女传教士、女校长,1864年来华与丈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传教办学34年,创办登州蒙养学堂,后演变为登州文会馆,是著名教会大学齐鲁大学的前身。她来华服务34年,1898在登州去世,安息于此。
?艾迪绥(1797—1868)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女传教士,来自英国教会。1843年在浙江宁波创办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宁波女塾,一直工作到1868年回国。
裨爱利莎(1805—1871)美国来华教育传教士先锋,1844年来华与丈夫裨治文在广州传教,1864年在北京创办贝满女塾,该校后来发展为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后合并进入著名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她来华服务27年,安息于上海。
麦美德(1861—1935)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创办者。1887年来华,后任贝满女塾校长,在此基础上创办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后经司徒雷登劝说,合并进入著名教会大学燕京大学,麦美德也成为燕大的创始人之一,后来她又进入教会大学齐鲁大学任宗教学教授。来华服务48年,安息于山东济南。
程吕底亚(1863—1941)美国美以美会女传教士。1889年来华传教办学,在福建传教办学50多年,创办著名教会大学华南女子大学。来华服务50多年,安息于福州。
德本康(1875—1958)美国教育传教士。1902年来华传教办学27年,创办著名教会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也是首任校长。一直工作到1927年回国。
韦棣华(1861—1931)美国女传教士。1899年来华,1909创办文华公书林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图书馆,1920年创办文华大学图书科,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专业教育的开创者。来华服务32年,安息于武汉。
富马利(1854—1927)美国北长老会医疗传教士。1884年来华传教办学,在广州创办夏葛医学院,是中国第一所教会女医学院,创办柔济医院和端拿护士学校,是中国女子医院、女子医学院和女子护校的先驱。
道济女传教士(1835—1911)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1869年来华,目睹中国妇女生孩子之苦,1885年创办道济医院,是中国第一所妇婴专科医院。来华服务34年后,因义和团运动回国。
启希贤(1864—1942)加拿大女传教士。1894年来华与丈夫启尔德在成都传教,是第一位到四川医疗传教的女医生。1896年创办仁济女医院,是四川最早妇女儿童医院。参与1914年著名教会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创办。她反对缠足,是四川妇女解放事业先驱。来华服务40年,安息于多伦多。
慕拉蒂(1840—1912)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1873年来华在山东登州等地传教办学。她在当地创办女学,反对缠足,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先驱。1912年山东发生灾荒,她奉献所有赈灾,自己因饥饿生病,在回美国治病途中病逝。
立德夫人(1845—1926)1887到1906年在华,创立天足会,以宣导和推动中国妇女不再缠足。经过立德夫人上下奔走,加上来华传教士们在各地的合力推动,挑战中国延续千年的陋俗,反对缠足和倡导妇女天足成为中国社会风气,最终政府明令禁止缠足。她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
梅耐德(1853—1929)1884年来华与丈夫梅理士在山东传教。1887年创办登州启喑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聋哑儿童学校。1898创办烟台启喑学校,是第一所男女混读的全日制聋哑学校。她是中国聋哑教育事业的先驱。来华服务43年后,回美国安息。
赖马西(1854—1933)美国医学博士女传教士。1882年来广州,是广州第一个西医女医生,女教授。在当时的博济医院服务女病人,后发现盲人女童的悲惨遭遇。1891年创办明心书院为盲女童提供教育,是中国第一所为盲童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她来华服务46年,为中国和华南特殊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那夏理(1844—1924)美国来华传教士。广东首家女子学校真光书院创始人,开广东女学风气之先,对于广东打破女子教育的落后状态,推进女子教育现代化贡献巨大。其中真光书院后来演变为多所真光学校。她来华服务50多年,培育6000多名学生。
艾伟德(1902—1970)英国女传教士。1930年长途跋涉到达山西阳城,创办著名的八福客栈,收养孤儿,帮助当地妇女从缠足中解放出来。抗日战争中加入中国籍,帮助中国军民在山西抗战,遭到日军悬赏通缉。1940年带领100名孤儿步行穿越山岭,从山西护送到陕西西安。1949年后无法进入大陆,后在台湾创办艾伟德儿童之家,安息于台湾。
魏特琳(1886—1941)美国来华传教士。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教务主任。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无畏勇气留守金陵女子大学,以此作为国际安全区,在南京大屠杀中挺身而出,保护上万妇女儿童,被当时难民称为“活菩萨”,她的《魏特琳日记》成为大屠杀铁证。但南京大屠杀救护妇女儿童的经历让她受到严重创伤,后来在返回美国后自杀。
杨宓贵灵(1901—1957)加拿大来华传教士。1934年与传教士丈夫杨志英深入中国边疆云南怒江大峡谷传教,为少数民族傈僳族带去福音,被称为傈僳女使者。1949年被迫撤离云南,转泰国北部继续为僳僳族服务。后安息于加拿大。
简要勾勒这18位女传教士的伟大事迹,并不是说只有这18位女性值得我们了解和纪念,她们只是成百上千来华传教士的代表,而对于女传教士而言也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知晓的名字与伟大事迹。我们依旧需要追寻来华传教们的脚步,去重新发现那些将现代文明传播进入中国的人们。
我所做的追寻与发现,依旧不是做什么学术工作,还是在于发现被遮蔽的历史,还原真实的历史,恢复常识,让当代中国人明白,现代文明到底是如何传入中国的真相,明白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真正源头在哪里?!
永远怀念并纪念这些伟大的女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