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中国人演奏交响乐不到100年?

(2023-06-19 13:59:09)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PY95_9rFQm8B2XUA5zAmDw

悠远的回声——上海交响乐团

上海老底子 2021-11-03 11:00
...

1928年6月,中国人被允许进入公园音乐会。而在此之前的1927年3月27日,小提琴家谭抒真成为加入工部局乐队演奏的第一个中国人,成为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70年后,谭先生写到此事,仿佛历历在目,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从乐师角度回忆市政厅音效的珍贵记录:

 

笫二天九点之前我到了市政厅,走进大厅右边的大房间, 那是乐师预备室, 已经有人早到......我走上台去, 帕器向笫二提琴最后的座位一指, 我就走到笫三谱台里面的空位坐下...…全体调音之后, 我还没来得及看一下谱子, 帕器已经举起指挥棒迅速开始。我真没想到坐在乐队之中和坐在听众席有那么大的差别, 声音会那么响, 真像是巨雷轰顶。自已是在拉琴, 却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Image

 

谭抒真参加排练的消息一经《申报》报道,那星期的音乐会立刻满座。四年后,帕器在指挥报告里说,看音乐会的中国入已经占到总人数的20%。更有趣的也许是舞会。谭抒真回忆说:“星期五下午五点常有交际舞会,由乐团成员七八人组成小乐队在台上演奏交际舞曲。观众大厅的座位全部搬开,仅在靠墙边放一排椅子……奇怪的是,我没有见到过外国人,全是中国人,男的穿长衫,女的穿旗袍。”

 

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动荡的政局也影响到演出。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连连战败,租界日趋败落。1942年5月,日本人领导的工部局决定取消作为市政机构的工部局乐队 ,转而由一个音乐协会接替。抗日战争的胜利宣告半殖民时代的结束。乐队被国民政府接管, 并命名为“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 。

 

 
 

菜场、老洋房、新厅——新时代的旗舰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交响乐团这个殖民主义的舶来品不得不融入后殖民时代的无产阶级叙事,提议解散乐团的人不在少数。幸而时任上海市长陈毅决定保留乐团,并加以改造。陈毅市长除了决定保留乐团,还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乐团的实际问题。

 

Image

 

大约自1929年市政厅出售、拆除后,乐团的驻地就一直是今福州路567号的菜场楼上。楼里还有广播间和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界和音乐界历来对这一选址颇有微词。“环境嘈杂,光线欠佳”“烟尘弥漫,市缠喧嚣”“同一楼面毗邻的是俗称‘喇叭间’的交响乐团用房;楼下菜场飘来的鱼腥肉臭和叫卖噪音,还有入门处那部老掉牙的电梯运行时的轰隆声,终日不绝于耳……图书馆门口有块木牌,用英文写着‘Silence’(安静),读者看了只会苦笑”。在这楼里排练自然不是什么乐事。据黄贻钧记载, “喇叭声、锣鼓声、喧叫声尤为突出。一年夏天, 菜场的鱼腥味,更是臭气熏天。我们因习惯了,尚能勉强对付,而外国指挥则不堪忍受。”终于,在1956年,陈毅市长出面,先让乐团搬迁到今延安东路陕西路路口的一幢房屋内;一年后又搬到位于淮海中路1708号的新址,从此尘埃落定,一待就是57年。这里原是古钱收藏家张叔驯旧居,建于1930年,当时的乐团副指挥陆洪恩曾用富有时代特色的语言对比福州路和淮海中路(乐团驻地)的天壤之别:

 

Image

 

当年,帝国主义者自诩为具有文明知识的人,却把交响乐团放在四马路小菜场楼上,而且一住就是三十年之久。现在,我们走到淮海路吴兴路,拐进大门,两旁梧槐萄郁,蔓藤绵连,松柏互倚,花蝶争辉。一条幽径通向草坪,前面来到一座洋楼,那里是我们乐团的行政办公室,中间是客厅。往西是乐谱图书馆,藏有两千余套古今中外大师们的巨著,和一于余套著名演奏家的唱片。往北走,穿过园篱,是新排练厅,在排练台下面,放着一对九尺半的音乐会用大钢琴, 两旁墙上,挂着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等名家的油画像。 

 

与此同时,乐团的演出生活也和解放前完全不同。黄贻钧在1950年被任命为副指挥,1956年成为团长和指挥。1958年,最后一位外籍乐师离去,乐团首次采用全国人阵容。1949—1959 年,乐团的演出足迹遍及解放剧场、兰心大戏院、美琪大戏院和文化广场(即逸园)等场馆。1959年,在黄贻钧等音乐家的提议下,北京电影院(原南京大戏院)改建为上海音乐厅,从此成为乐团演出院家的提议下,北京电影院(原南京大戏院)改建为上海音乐厅,从此成为乐团演出的主要场地,直到2002年9月上海音乐厅启动平移工程。

 

在1949年后的17年里,最富特色的或许是普通音乐会之外的演出任务。对乐团的社会主义改造带来了大量招待演出和基层演出。乐团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地为工农、学生和军人服务。期间,因探索综合性演出形式的需要,乐团还和管乐团、合唱团、民乐团、歌舞团等团体合并成 “上海乐团” ,交响乐团改称 “上海乐团交响乐队” ,至1957年才正式采用 “上海交响乐团” 这一名称。“文革” 十年,乐团自然无法躲过动乱。文化广场这个可以容纳一万多人的当年全国最大的舞台,作为 “上消群众性政治文化重要场所”,除了举办政策宣讲会和批斗会外,也见证了乐团参演的众多样板戏。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