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微信:面对邪恶,轻微的不配合也能迫使他收敛,能不做核酸就不做

(2023-06-17 16:49:01)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O9DFYGLP0BpaId-fyO99og

转载:《亡命33年;坚持的意义》

丰年多黍多稌 2023-06-02 04:32 Posted on 上海

Crespo注:本文为转载。爱沙尼亚人对共产主义恨之入骨,记得去那里玩时,塔林市(海峡对面就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中心有一座感谢叶利钦帮助爱沙尼亚独立的碑。塔林的导游悲痛地介绍前苏联杀害他们的总统和精英,并将很多当地人流放到西伯利亚。

 

文中的萨贝,和遗弃在太平洋孤岛上的日军小野田宽朗有点类似,但所效力的政权则完全不同。

 

其实面对邪恶,哪怕轻微的不配合也能迫使他收敛。不需要你特别勇敢,不需要你冒着死亡、坐牢的危险,只需要你的不配合和持续的不合作就好。就像在动态清零中,能不做核酸就不做、长期不戴口罩、尽量拒绝扫码和接听防疫电话,这都有它本来的意义。

 

《亡命33年;坚持的意义》

 

1978年9月27日,两个假扮成渔夫的苏俄克格勃特工在爱沙尼亚南部的密林中发现了独自一人正在钓鱼的奥古斯特•萨贝,一个已经69岁的老头。当克格勃特工亮明身份,准备实施抓捕的时候,垂垂老矣的萨贝拼死反抗,在逃脱无望的情况下,果断跳河自沉,誓死不当俘虏。
 

Image
?
图1 - 萨贝最后一张照片,旁边是克格勃


萨贝是当时已知的最后一个爱沙尼亚抵抗组织——森林兄弟成员,从1945年进入丛林开始,他和俄国人战斗了33年之久。萨贝的家乡位于爱沙尼亚佩德拉,原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爱沙尼亚因为痛恨苏俄,二战中两害相权取其轻,和德国人站在一起打苏俄,结果战后被清算,大量爱沙尼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很多都没有回来。不想死在西伯利亚的萨贝果断拿起了枪,加入了“森林兄弟”反抗苏俄。俄军曾用诱捕的手段抓住萨贝,要求他充当线人,抓捕其他抵抗人员。萨贝假装答应,逃脱后一个人躲进了家乡的深林开始了打游击。

即便在爱沙尼亚的“森林兄弟”已经在1953年溃散,1957年大部分走出森林投降之后,萨贝依然一个人坚持战斗,直到1978年被克格勃发现后自尽,他也是已知武装抗争苏俄时间最长的“森林兄弟”。

33年的单兵奋战,从壮年到老朽,单单从客观形势上来说,确实没有鸟用,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如今爱沙尼亚人的角度,那么萨贝坚持33年的意义,就很难衡量。如今在萨贝跳河自杀的地方,有一个纪念碑,是爱沙尼亚人对于萨贝的肯定和怀念。在爱沙尼亚的教科书中,萨贝作为国家反抗强权侵略,争取民族自由的象征,特别是作为“森林兄弟”这个抵抗组织的象征,远远大过了他实际取得的战绩。

 

Image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历史上找不到几个铮铮铁骨,那是不可能有东山再起的动力和希望的——因为仅仅有奴隶记忆的群体是无法建设国家的。

历史上很多小人物因为一点执念矢志不渝,抗争到底的故事,过程有悲有喜,但绝大数在最后的历史评价中,都不低。虽然大部分人做不了也没有必要做萨贝,但我们作为同样的小人物,是可以从中看到某些积极的因素的。

那就是不用特别去算计人生中某些行为的利益得失,如果我们已经为人生找到了方向,并且坚信这样的方向是有意义且能够自洽的,那么就坚持下去,不必回头。我们留下的故事和痕迹,会自然而然赋予了我们人生别样的意义和价值。

可能会有人会问,要是根本就没有人记得呢?还有意义吗。用一句熟悉的台词来说,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