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原文│2009.10马英九在古宁头战役六十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

(2023-04-04 16:46:58)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W_lfftkwI9i0v_yq-oSGaA

 
人文观止 2016-08-28 18:56

Image

中华民族核心提示1949年10月17日汤恩伯弃守厦门之後,解放军叶飞将军将辖下的32军船只发给28军,决定进攻大金门,由于渡海船只不足,日期一再延后,于10月24日晚发动解放金门战役。解放军苦战三昼夜,结果全军覆没。这就是金门古宁头战役。

 

Image

 


2009年10月25日时任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前往金门参加古宁头战役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及出席古宁头和平纪念广场接牌剪彩典礼,随后在太武山公墓忠烈殿及千人冢参加古宁头战役阵亡将士公祭仪式并献花致意。

 

马英九在参加古宁头战役六十周年纪念大会致词内容为:

 

六十年前的今天,万余共军趁夜暗突袭金门,守军奋勇反击,双方激战三日,最后七千余名共军被俘,约三千名共军与一千二百名国军躺在金门岛西北角这个过去默默无闻的古宁头,再也回不到亲人的身边。

 

古宁头大捷放在二十世纪军阀割据、对日抗战、国共内战等死伤数千万人的历史大舞台上,往往被轻忽,但从今天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这场战役改写了现代中国历史关键的一页,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命运。

 

我们感谢国军弟兄,因为古宁头大捷在当年风雨飘摇、危如垒卵的局面中,扭转了内战颓势,振奋了民心士气,开启了两岸六十年隔海分治的历史格局;也让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与政经制度,在全球冷战的大环境及台海对峙的小环境中,各自进行划时代的大实验。

 

我们感谢国军弟兄,因为古宁头惊天一战是中华民国政府继「光复台湾」之后,成功「保卫台湾」的第一战,也为后来「建设台湾」提供了最宝贵的必要条件。

 

这一甲子间,台湾人民在这块天然资源不多、天然灾害不少的土地上,从贫困落后,先走向社会公平与经济起飞,再走向教育普及与思想自由,最后达成社会多元与政治民主。台湾努力在全球民主与极权两大板块撞击中求生存,在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的三大经济体竞合中求发展,并成功地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与开放进取的海洋文明,揉合成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台湾这一路走来,汗泪交织,走得艰辛,却充满自信。

 

同一段时间,中国大陆走过风貌与内涵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大陆用外来的马列震荡疗法,使中国在最短的时间脱离几千年的封建、几百年的落后与几十年的破坏,但却让整个国家社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几千万的生命、几代人的幸福,乃至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都受到严重的摧残。在第二个三十年,大陆改用折衷、温和、渐进的方式推动改革与开放,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号召,疏离马列教条,找回传统价值,走向现代化,拥抱全世界,终于崛起于东亚,受到举世瞩目。大陆这条路走得血泪斑斑,比台湾更曲折、更艰辛。

 

我们感谢当年古宁头的国军弟兄,因为他们带给台澎金马六十年安定发展的机会,创造了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奇迹。他们的浴血奋战,展现军人至高无上的武德。没有他们的坚持与牺牲,就没有往后台湾成功的经验。六十年来,古宁头大捷有如英雄的史诗,感人肺腑,广为流传,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站在古宁头,遥想当年厮杀的惨烈,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告慰于那些长眠斯土国军弟兄的,不仅是一声感谢,而是一个把「杀戮战场」变成「和平广场」的坚定誓言:我们建军备战、捍卫台澎金马的决心,绝不改变。面对两岸和解的曙光,我们则会以最大诚意,经由交流协商,化解仇恨对立,让杀戮走入历史,使和平成为永恒。

 

古宁头阵亡的国军弟兄并没有白白牺牲,他们保卫了国家,庇佑了人民,改变了历史!让我们向他们的英灵致敬!

 

马英九在出席古宁头和平纪念广场揭牌剪彩典礼致词内容为:

 

现在大家所在的古宁头和平广场,是个让人百感交集、感人肺腑的地方。六十年前,此地发生的战役,让台湾争取到长时间的和平、繁荣与发展,因为当时金门政府与人民的配合,才有如此漂亮的一役。古宁头和平广场以「鲤跃古宁」的意象,呈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民国38年,国家情势危急, 10月17日厦门才失守,福建省只剩金门,当时的中央政府从南京一路迁都广州、重庆、成都,已到最后阶段;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我方民心士气低落,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人心惶惶、危如累卵的情况。

 

当时台湾银行发出去的信用状,有的甚至于被拒绝,所以各位可以想象是一个多么危险的情况。而古宁头一战,国军大胜,掳获共军7000余人,共军阵亡3000余员,国军阵亡1200多员,受伤的也将近2000人。在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地方,56个小时之内就死伤了将近万人,其中死亡的就有5000多人,可以说平均每一分钟就有100多人伤亡。不要说丢手榴弹,刺刀都上了,在拉锯进退六趟后才将共军挡住,激烈的程度大家可以想见。也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对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对台湾带来的影响,深深地表达肯定与感谢之意。两岸也因而有机会在隔海分治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个政治、经济、制度,跨时代的大实验。

 

60年后我们回头来看,真的感觉到杀戮战场要变成和平广场,我们要用和解来取代对立、要用和平来取代战争。我们国军建军备战、保国卫民的决心绝不改变,面对和平的曙光,我们要以协商、和解的态度来面对,希望在未来两岸能发挥中华民族最大的智慧,找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问题,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必需是和平的方式,这是我们今天在这里为和平广场揭幕最重要的目的与原因。

 

古宁头战役中金厦人民都受到程度不一的损失,因此我们也希望两岸都能够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找出和平相处之道,我们也希望金门的建设能够在两岸和解之后大幅进步。

 

多年来,金门的乡亲都希望能够赶快兴建连接金门与小金门的「金烈大桥」,中央政府乐观其成,希望能够和地方政府尽快地进行合作,把大小金门连结起来,能够让金门有更好、更大、更多发展的机会。

 

最后,我要在这里再一次的感谢当年参战的前辈和先进,当年在这里作战的,现在都已80岁以上,各位的努力完全没有白费,如果没有各位的奋斗、坚持,把军人的武德发挥到极致,我们台澎金马不可能有这60年的成果,没有古宁头就没有中华民国,在这里我们要再一次地要向当年牺牲的国军弟兄,表达最大的敬意与谢意,我们要向他们的英灵致敬,祝福大家!

 

2014年10月22日,金门古宁头战役65周年之际,马英九出席金门“和平钟”撞钟仪式。

Image

2016年4月29日马英九卸任前再度来到金门,出席“两岸纪念碑揭牌仪式”。

Image

以下是两岸和平纪念碑全文:

 

民国38年古宁头战役,国军击败来犯共军,确立海峡两岸隔海分治67年历史格局。76年蒋经国总统开放大陆探亲,两岸开始解冻。81年(1992年),双方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之“九二共识。82年“辜汪会谈”在新加坡签署4项协议,开启两岸制度化协商新局。其后十五年,两岸关系起伏震荡,大陆军演频频,几乎兵戎相见。

 

民国97年5月以来,政府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双方已签订23项协议,每周航班从零增为890班。来台陆客及陆生分别成长13倍及50倍。两岸和解,全球肯定,亦有利改善我对每、日等国关系及参与国际组织,形成良性循环。

 

去年11月7日,在对等、尊严前提下,本人与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先生在新加坡会谈,为两岸分治67年后首次。双方为“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搭建跨海和平大桥,广受国际社会推崇。

 

金门昔为杀戮战场,今成观光胜地,见证两岸油站转合之历史进程。欣逢“辜汪会谈”23周年,爰铭记两岸和平繁荣现状,以志其事。

 

总统马英九 民国一O四年四月廿九日

 


 

以上“国军”、“总统”、“政府”等,请各位看官自觉在脑海中加上引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