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 the Future

宇宙*人*历史*文学*科学*宗教*休闲
正文

北洋政府愚昧落后吗

(2022-09-26 13:24:45) 下一个
我们要抛开成王败寇的历史描述。
 
1.经济
1912-1920年,按总产值计,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6.5%。
 
颁布和贯彻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因而民族经济有了比较迅速的发
展。其具体措施为:1.提倡和保护民间兴办企业,鼓励提倡设立公司,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注重引用外资;2 疏通金融,改革币制,提倡新式银行;3.制定内容比较详尽、种类比较齐全的经济法规和工商、路矿、金融等条例、规则.
 
现在的“国酒茅台”、“金奖白兰地”就是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赢
得金奖扬名天下的,至今仍被子孙享用。袁世凯被“二十一条”纠缠中仍不忘组织各地
产品参会,在该次博览会上,中国展品获各等奖章1218枚,为各国获奖之冠。
 
比较骄人的工业成就是:1920年中国从棉纱的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1
919年福州船政局造出第一架水上飞机,到1931年共生产了11架。中国首批飞机设计师、
技师和飞行员在此时涌现出来。江南造船所1918年获得美国海军运输舰4艘建造订货,这
四艘万吨轮每艘排水量14750吨,1921年交付完毕。
 
2. 政治和文化
北洋政府领导人都是知书达理。冯国璋在天津武备学堂读书期间,回家参加科举考试还中了秀才。同时这些人基本都受过新式教育,对西方持开放态度。这点蒋介石也是一样的。
 
除了袁世凯短暂复辟外,基本所有人都支持共和。当时的政治制度和西方基本一样的。民主自由宽松。新文化运动发生于那个时期并非偶然。蔡元培的北大所采取的“兼容并包”的精神,后来跟着北洋一起消失了。
 
报刊杂志1921年统计数,仅报刊一项就达1134种,其中日报550种,1927年日报增至628种。中国首家无线电广播电台于1926年在哈尔滨开业,随即各类官、私营广播电
台纷纷出现;1915年颁布图书馆条例,规定“各省治、县治应设通俗图书馆,储集各种
通俗图书,供公众之阅览。”到1928年统计,全国已建立图书馆622所。
 
正是北洋时期,中国完成了从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向近现代文化教育制度转型与过渡,其
范围涉及思想、教育、文学、宗教、音乐、美术、戏剧、电影、体育、新闻出版、图书
馆、博物馆、医疗卫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方面。
 
3  外交
北洋所有首领,无论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冯国璋,曹锟,无一不是耿直的硬汉,对外都是铮铮铁骨。
 
北洋政府大胆任命一批欧美留学、熟知国际法律的年轻人担纲外交事务。如著名外交家哥伦比亚法学博士顾维钧,尚未毕业就被袁世凯聘用为秘书。正是这批职业外交人才的努力,北洋外交迅速扭转清廷妥协外交颓势,转变为强硬的国权平等外交。其外交方针是开放性的,相对于保守、闭关、排外而言,北洋外交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它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尤其是远东大国的地位彰显无余。
 
在一战结束的国际会议上,顾维钧以三十分钟的精彩发言,致使“全场鼎沸,掌声如雷”。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首,五强代表团纷纷离席,拥向前来与顾维钧握手致贺。甚至日本首席代表西园寺公爵也心服口服前来握手,并鞠躬致意。一时成为当地以及世界许多地方报纸的轰动新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事后评论道:“顾维钧之对付日本,有如猫之弄鼠,尽其擒纵之技能。”
 
顾维钧等签署了对奥和约,不仅成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之首创,而且因此成为国际联盟的会员国,后来还挫败日本的反对压力,被选为国联行政院六个非常任会员之一,首次进入就成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王宠惠还成为入选国际法庭的第一个中国人。此外,中国还签署了对匈(牙利)、对布加利(保加利亚)和约,第一次以战胜国姿态出现于国际社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