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个人资料
梧桐之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们究竟是什么德行

(2025-01-07 06:39:54) 下一个

读《中国人的德行》

原著作者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是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出生于康乃狄克州,1867年毕业于博洛伊特学院。1872年,受美国公理会派遣来华,先后居住于天津、山东等地,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1880年在山东省西北部旧称“恩县”的庞庄开始传教工作。1905年辞去教职,留居通州写作。1926年返回美国。他在华生活54年,熟悉下层人民生活,热爱中国,是最早向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建议退还中国庚子赔款的人之一。著有多部关于中国的书籍,有《中国人的德行》(Chinese Characteristics)(1899年出版)、《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A Study in Sociology)、《今日的中国和美国》等。

中国人的德行~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 - YouTube

《中国人的德行》一书曾被鲁迅向国人郑重推荐。

世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一把刺向封建制度的锋利匕首,曾经写过赵老爷“瘌痢头上的疤”是不能说的,隐喻很多国人的心态: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哪怕事实也不能说。他们会说“家丑不外扬,骂人不揭短”,再狡辩“为什么不说我世界独有的绸布大褂,而只是恶意宣传我头上的瘌痢?”,最后演变成人们只能说他的大褂,精美绝伦,再不提那个丑陋的瘌痢。

然而,《中国人的德行》却正是一把匕首,解剖中国人的特性,好坏兼有。有些性格令中国的知识阶层自觉颜面丢失,百般批评该书的很多事实,辩称中国人是世上最文明的民族,无可挑剔。

常听人说,英语表达经常不准确,一词多义,含糊不清。例如书名中characteristics这个词。英语词义不存在准确不准确,因为你使用的英语不是母语,你用汉语去理解英语,自然会有词不达意的地方,那是你的英语水平问题,不是英语本身的问题。反过来说,汉语也然,一词多义。然而,国人却说那是汉语博大精深。

characteristics本身释义有特点、特征、特性、本质、德行、性格,性格等,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按照100年前汉译水平,再加上个人主观理解,翻译成“德行”好像挺合适。因为汉语里经常会说“瞧瞧他的德行。”如此说,有人认为这便有了些许蔑视的口吻。然而你说“以他那性格,”意味变得中性,则易于接受。译者本意就想刺痛麻木的国人,瞧他那德行!现在讲政治正确,于是改成性格,国人的性格,少得罪很多人。鲁迅在租界里,敢于投出匕首,所以他倾向用“德行”。

现在的大陆知识阶层不敢投出匕首,因为他们没有可以藏身的租界。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我是同情和理解的,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对身处民主国家的汉人学者依旧强烈支持专制制度就显得很费解,用奴性使然(servility)来形容他们不为过,这是一群立志要把奴才位置坐稳的人。这绝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简单,这是国人characteristics的一个标志。

明恩溥说“中國需要的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甚至可以说,两者是一个东西,因为良心既是人格。”振聋发聩!

如果你立马反击“外国人不见得比我们好,不要崇洋媚外。”那么请你对照100多年前的这本书的第一章“面子”,你是不是还是那个德行。不要激动,要耐心读,耐心分析,以史为鉴这句话是有其深刻意义的。

个人认为,100多年过去了,有些特质潜移默化改变了,改进了,但是还有很多依然如故,甚至更糟糕。如果,我们改掉坏毛病,剩下的不都是优良品质了吗?

本书有关性格共列27个特质,我每一章节选一段或者两、三段分别介绍如下。

  • 講究面子 (face)

”中國人的思考方式是戲劇性的,一旦尊嚴被激發出來,即使面對的是三、兩個人也覺得自己在大庭廣眾演說。他的麻煩一旦得到了解決,便在讚許聲中下了台。如果得不到解決就覺得自己無法下台。要是你搞明白了,就知道這一切原來與現實毫無關係,始終不是事實,事關形式而已。如果說歐洲的政客在調解過程中時刻考慮到力量平衡的問題,那麼,在中國調解鄉村無休止的爭端時,和事佬也要務必仔細考慮雙方面子平衡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調解的目的不是實現公正,儘管從理論上來說是為了公正。但對東方人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調解之舉只是為了平衡有關各方相應的面子,這原則在法律裁決中也常常會得到運用。其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不分勝負的遊戲。”

第2章 處處節儉 (economy)

”任何一個居住在中國的人,只要他能夠做到留心觀察,那麼他都可以為闡述這個國家的現實生活而補充一些例子,或許再沒有哪一個例子能比下面這件事情更能說明中國人的節儉了。 一位老婦人移動著痛苦而緩慢的步履,蹣跚地向前走去。問過之後,才知道他要去親戚家,只為了能夠死在離祖墳較近的地方,這樣就可以縮短抬棺材的距離,從而節省花費。”

第3章 勤勞刻苦 (industry)

"中國的商人和僱員更是勤勞的階級 。他們真可以用不知疲倦來形容 雖然西方店員的生活 也並不輕鬆。 然而拿他們來和中國的店員做比較的話,他們就清閒太多了。因為中國店員的,工作是永遠也沒有盡頭的。雖然規定在生意冷清的時候可以有一些休息日,他們卻幾乎從來也沒有休息過,任務反而會異常繁重。中國的店鋪開張很早,打樣卻很晚,記帳制度又是極為繁瑣的。因此帳房為了能夠算清一天的收支狀況,往往會忙碌到很晚。每當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店員們就會坐下來挑揀銅錢,以便能夠找出一個罕見的賣個好價錢。”

第4章 恪守禮節(politeness)

“宴请也是如此,那简直就是一种未曾经历的恐怖,一种过度施与而非罕见的恐怖,热情的主人特地在你的盘子上堆满了食物,他自以为你喜欢吃,其实你一点儿也不喜欢吃,一口也咽不下去。但是你若真地表现出来,主人似乎会说,那是你的不对。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这方面没有失礼,不会有任何人责备他没有在适当的时刻行适当的礼。倘若外国人不懂得这种游戏,那是他自己的事,与主人无关。

第5章 漠視時間 (the disregard of time)

“最令外國人生氣的是,中國人在社交訪問時就是不守時。在西方國家,訪問的時間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超過規定的時間。但是在中國就很隨意。如果主人沒有安排住宿,客人即使很累了還得一直陪他說下去。拜訪外國人時,中國人不會意識到人家的時間是很寶貴的。他 們會一小時一小時坐下去,很少甚至什麼有意義的話也沒說,也沒有主動告辭。然而有一點 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培養中國人變得有時間觀念必定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在中國還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一個裝滿外國郵件的郵包,在相距僅12英里的兩個城市之間耽誤了好幾天。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郵差的驢子生病,無法再繼續工作了。中國的電信系統也好不到哪去,它時常會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亂子。”

第6章 忽視精確 (the disregard of accuracy)

“任意兩個地區即使是相鄰的口音也不相同,這種差異很有意思,或許也是無法解釋的。這種細微的差異日積月累 直到演變為一種新的方言,常常有人會鄭重其事的告訴我們,在中國存在著大量不同的口頭語言,儘管書面語言是相同的。我們還常常被告知,各地的風俗習慣也同樣差異甚大。用一句中國人的俗語來說就是十里不同俗。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度量的不統一在這裡也很普遍。而在西方國家,度量絕對統一則是生活方便的一個重要前提。由此可見,中國人在數字上缺乏一種對精確性的追求,這也是中國人的普遍特性。”

第7章 容易誤解 (the talent for misunderstanding)

”有話講清楚事後不反悔,這是中國人的一句很有道理的格言。然而有些時候,在人們絞盡腦汁,好不容易達成協議之後,誤會仍然會發生。無論人們如何小心謹慎,對待各種協議。錢的問題給一個在中國的外國人所造成的麻煩之多,可能還是超過了其他 任何一個單獨的問題。您與之打交道的中國人,不論是受過教育的學者還是目不識丁的苦 力,在這一點上都很少有區別。每個中國人都天生具有利用誤解的本能,他們善於發現這些誤解並立即加以利用,就像一月的北風能夠發現門上的一道縫隙,就像河水能夠發現船上的 一個窟窿。”

第8章 拐彎抹角(the talent of redirection)

“假如某個人替你辦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你又無法及時拿出錢財來進行報答。那麼當你以後把自認為最能夠表達自己心意的東西給他時,他一定會禮貌而又堅定的拒絕。他會說,為了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接受你的禮物是有損道德的。假如你始終堅持讓他收下的話,那他就會說你看錯了人,還會說你這是在侮辱他。可他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道理其實很簡單,他看不上你的酬謝,價格實在是太低廉了。”

第9章 柔中帶剛(flexible inflexibility)

“中國人好比竹子,沒有比這更貼切的比喻了。竹子優雅用途廣泛柔軟易折且中空。東風吹來它彎向西,西風吹來,它便朝東。沒有風時,它挺立不動。竹子是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容易打結,竹子雖然柔軟卻難以打結。”

第10章 思緒含混 (intellectual turbidity)

“中國人會不知不覺間突然從一個話題 一個人一個時代跳到另一個話題,另一個人,另一個時代,這是極尋常的事。這種能耐比這樣的奇人還要強,他正在看玻璃窗上的昆蟲,同時用不著轉動目光,又能看到遠方山上的牛群。另外,中國人還有一個普遍性的習慣,那就是用事實本身來解釋事實 ,去追究其中的原委, 這也是證明其智力混沌的一個突出例子。當你問一位中國廚師,麵包裡為什麼不放鹽時,你會得到這樣的解釋,我們在麵包裡就不放鹽。”

第11章 麻木不仁 (the absence of nerves)

“中國學生的生活圈子也同樣狹窄,功課單調重複,沒有休息,沒有變化。換做是西方國家的學生 一定會很快被逼瘋。西方國家襁褓中的嬰兒出生之日起就好動,而中國的嬰兒整日安安靜靜地躺著,一動也不動,像泥菩薩。西方兒童長大了一點後,常常要放手讓他們像猴子一 樣做出種種滑稽的舉動。而中國的兒童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是立著便是坐著或蹲著。”

第12章 蔑視外國人 (contempt of foreigners)

“許多失望的承包商在來到中國之後才發現中國人極為輕視蒸汽機和電力創造的奇蹟。儘管中國人現在不得不模仿外國人,可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極不情願的。衛生設備和空氣流通的問題無法引起他們的關注,而生理學就更與他們不沾邊了。雖然一些西方進步的產物也是他們喜愛的,但他們並不是全部都喜歡,而且他們寧可把孩子和盆裡的水一起倒掉也不願意接受西方的方法,即便那些發明創造能使中國成為國人盼望已久的強國。”

第13章 缺乏公共精神 (the absence of public spirits)

“有一件事或許我們大家還記得,那就是英國軍隊在1860年進攻北京的時候,他們使用的是從山東人手裡買來的騾子。有些地方為了保住自身利益也相繼與外國人簽訂了投降條約。條約規定,只要英法聯軍不侵犯他們,他們就願意向英法聯軍提供所需的一切。就連英軍的苦力,也是從香港僱傭來的中國人。當這些苦力被中國軍隊俘虜之後,他們的辮子就被剪掉了。由此,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的結論,即便中國人具有愛國精神和公共意識,那也是不同於盎格魯撒克遜人的。”

第14章 因循守舊 (conservatism)

“為什麼別國所經歷的那些政變,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人造了一堵石牆厚6英尺,高卻只有4英尺。有人問他這牆為什麼造得這麼怪,他回答說,他的目的是要是日後牆被風吹倒,牆反而比原先的更高了。中國的政府說什麼也不會被吹倒,因為他是個立方體,即使翻到了也只是換了個面,其外貌和內容仍然如故,始終不變。”

第15章 不講究舒適和方便 (indifference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另外,枕頭的樣式也可以從某種角度反映出中國人和我們不同的舒適標準。西方的枕頭通常是一袋羽絨,頭部正好可以被撐住。在中國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枕頭是支在頸部的。 有些人用的是一個小竹凳,有些人用的是一截木頭,但最普遍的還是磚頭。假如西方人 以中國人的方式來枕中國的枕頭,恐怕沒有一個西方人會不感到難受的。當然有一點我們也可以確定,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夠在我們的枕頭上睡上10分鐘。”

第16章 生命力頑強 (physical vitality)

“中國底層民眾忍耐痛苦、屈辱甚至死亡的威脅的能力令世界驚愕。西方人不能想像自己像中國底層民眾那樣活著,那麼屈辱而缺乏人的尊嚴。那麼艱苦而缺乏應有的所得,那麼悲慘卻還能堅忍的生存,那麼貧困卻還能態度安然,中國民眾對生命的忍耐儼然已成為其生活的方式,處世的哲學,人生的智慧。”

第17章 忍耐與堅韌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忍耐兩字有三層完全不同的含義,一是一種能長期等待而不抱怨生氣和不滿的行為或品 質二是默默而泰然自若地忍受一切苦難的能力或行為三是執著的同義詞。顯而易見, 一個民族若具有上述這樣的品質,對其生活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18章知足常樂 (content and cheerfulness)

“希臘有個古老的說法,認為歷史用實例教人。我們已經看到中國歷史就是中國人自己的良師,他們從中學到的課程全都具有保守的特徵。但是沒有一個國家靠了解自己的歷史接受教育,正如一個只知道自己親身經歷的人就不能自稱見多識廣。正因為此,中國人的知識結構具有致命的缺陷 。我們稱之為文藝復興,16世紀歐洲基督教改革運動,美洲大陸的發現和現代科學的誕生等重大的現代歷史事件,中國人居然一無所知。”

第19章 孝行當先 (filial piety)

“禮是中國人一切心理的縮影。我認為禮記是中國人能為其他民族提供的關於中華民族最確切最完整的一本專著。中國人的情感是靠禮來滿足,中國人的責任也靠禮來完成。中國人的美德和不足是靠禮得出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禮來維繫的。總之,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礼是道德政治和宗教的化身,同家庭、社會和宗教有著多種多樣的聯繫。”

第20章 仁慈行善 (benevolence)

“說到中國慈善事業的不足,還要補充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件事不論有多好有多急都逃不過層層機構的壓榨盤剝。這些部門就像組織嚴密的衙門,中國正常的慈善機構不可能完全獨立行使自己的職責。經常看到遇到大饑荒的緊要關頭,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肯定也不足以阻止那些毫無廉恥的官員侵吞,原因由他們發下的救濟款。當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在災情和救災上,外界對救災款項的籌措和使用一無所知 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樣的醜事就不難想像了。”

第21章 缺乏同情 (the absence of sympathy)

“中國人缺乏同情心也表現在家庭生活中,不同的家庭情況大相徑。就其本質而言,總體 的關係是不好的。不難看出,大多數的中國家庭是不幸福的。之所以不幸福,究其原因是缺少感情上的和諧。在我們看來,感情的和諧恰恰是家庭現實生活最重要的。中國的家庭通常只是個體的聯合體,永遠不可分的聯繫在一起,其成員間既有許多相同的利益也有不少的不同之處。這不是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家庭,這種家庭裡缺乏同情心。

第22章 社會颱風 (social typhoons)

“中國人還有另外一個積習難改的壞毛病,那就是大聲喊叫的去命令別人或者批評別人。 對於中國人而言,用正常的聲音去勸說別人然後停頓下來傾聽對方的回答彷彿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們非要叫喊不可,非要插嘴,就像是狗在激動的時候非要亂吠一樣。這種情形總是無法避免的。在中國罵人的技巧已經被提高到了只有東方人才能達到的精湛程度,爭吵一旦開始,污言穢語就會像骯髒的溪流一樣傾瀉而出,這永遠令說英語的國家望塵莫及。 人與人之間最瑣碎的接觸像是一碰就會閃出電花一樣,往往會引來滔滔不絕的責罵和侮辱。不管是什麼階級也不管是什麼性別,那些人總是普遍性使用著罵人的詞彙,到處如此,永遠如此。原來,大清國的人也這麼暴躁。

第23章 連坐受法相互牽連 (mutual responsibility and respect for law)

“為了便於縣官和地堡了解當地的情況,每個城市和村莊里都有相同的劃分,就是每十戶被劃分為一甲, 告示或牌子懸掛在每家每戶的大門口,戶主的姓名和人口的數目也清晰地寫在上面,這就是中國實行的戶籍制度,類似昔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十戶區制和百戶區制,這是 一種非常有利於確定地方責任範圍的制度。在10戶保甲區內一旦出現了陌生人,第一個看見他的人就會立即向保甲長報告。保甲長又會立即把這一情況報告給地保,地保則上呈縣官。縣官知曉後會馬上採取行動,通常都是嚴密搜捕嚴厲懲處。在東方的國家裡,有一人犯罪殺光全家的做法。1873年有一個中國人被指控挖了一位皇親的墳墓,企圖盜走棺材中的金銀首飾。於是他被判有罪,罪犯四世同堂的全家因此受到株連,上至90多歲的老人下到幾個月的嬰孩,11個人無一倖免。沒有任何的證據能夠證明他們中的哪一個人是罪犯的同謀或者是知曉罪犯的計劃,然而這些人只能接受死亡的命運。”

第24章 相互猜疑缺乏誠信的社會 (mutual suspicion)

“中国所有城墙存在的坚固基础是政府对人民怀有一种不信任感。然而,在理论上,皇上是大众之父,其部属被称为“父母官”。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像加减法一样,这些仅仅是术语而已。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真正关系是孩子与继父的关系。”

第25章 缺乏信 (the absence of sincerity)

“作为一个整体,统治阶级在中国不是最优秀的分子,而是最腐败的坏蛋。。。中國人把不能相信他人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要問為什麼,他們心裡非常明白。正是這一心態使得中國的未來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一位明事理的道台對一位外國人說:大清國的所有官員都是壞人,都該死。但是殺了他們也於事無補。他們的繼任者也許跟他們一樣壞。中国不缺乏各种人才,然而缺乏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相互信任,缺乏这些要素,中国是不能复兴的。‘’

第26章 多神论、泛神论、无神论 (polytheism, pantheism, atheism)

中国人不仅仅把对众神的崇拜建立在纯粹的假设基础上:“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他们走得更远,到达西方人无法理解的地步。他们经常这样说,也这样想:“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说话方式(称之为思想方式)就像一个中国人可以说:“如果你信皇上,那就有一个;如果你不信皇上,那就没有什么皇上。”如果你对中国人这一类推衍下来的结果,他们也乐意承认,但他们不会透过什么途径去认识。

第27章 現實與實物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 and her present needs)

“中國人缺乏的不是智慧,也不是耐心,不是實際性,也不是樂觀精神。在他們的身上這些品質都是極為突出的。他们却少的是人格與良心。有很多中國的官員會禁不住金錢的誘惑,犯下一些不可原諒的錯誤。他们认为这些错误永远不会被人发现,因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幾個中國人可以頂得住壓力而不推薦那些顯然不稱職的親戚呢?這樣的做法究竟會在內部產生什麼樣的結果,請大家想像一下吧。面對結果,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懼怕。這難道有什麼奇怪的嗎? 。。。中國需要的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甚至可以说,两者是一个东西,因为良心既是人格。”

原版链接:https://archive.org/details/chinesecharacter00smitiala/page/16/mode/2up?view=theat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8)
评论
林凡_圣路易 回复 悄悄话 新年快乐!
多谢好文分享。明白人。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中國需要的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 49年以后人格和良心比100多年前更少了。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明恩薄还是很懂中国人的,这些确实是中国人特有的,很有可能是佛教道教的盛行,千年来在人们意识里就有这些特质,不是可不可以改,就没想过改,觉得人就应该这样。其他亚洲信佛国家经历了改革,有法制观念,一些陋习被抑制了,比如腐败、徇私枉法、没时间观念等。西方文化侵入亚洲,确实带来了文明的进步,尽管让人说这是崇洋媚外,可这是事实啊。梧桐介绍了一本好书!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赞梧桐深度好文!这本书从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人非常的客观。仔细读了这咱们中国人这27个德行,感觉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些德行基本没有变,最多是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德行有点异化而已,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哈哈~对照这些德行,我也有一些不离其中,比如“讲究面子”“知足常乐”:)谢谢梧桐好文分享!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古代的中国曾辉煌过,古代的文学家灿若星河,诸如像先秦时代的“诗经“,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魏晋时期的铮铮铁骨,还有后来的唐诗宋词,乃至民国时期的礼仪廉耻,无一不显示出这个民族的智慧与德行,只是到了后来的厉害国、、、
dhyang_wxc 回复 悄悄话 多年前讀過此書。明恩溥只見到了一個側面,這是他的見證。沒什麼。讀李宗吾的《迂老自述》,當會對那個時代中國人精神的深一點兒認識。當然也有地域差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現在歸類為諷刺小說,但作者本人在這樣的社會中如何生存,卻表現了一般中國人的真實想法,這部分在整部書只佔一點點,一眨眼就過去了,符合80/20定律。柏楊後人不再版他的書,大概有畏懼,柏楊和明恩溥還都有悲天憫人之心,贊他們的書的人,卻多有刻骨仇恨的人。柏楊後人大概不畏懼批評,而怕被利用,那樣柏楊就冤枉得很了。香港啥啥大學排擠錢穆,柏楊在報紙上抨擊其大學校長等人,稱之洋崽:在《倚梦闲话》或《西窗随笔》中。他大概不屬於很多人認為的同道。
河套人 回复 悄悄话 125年前的老外,竟能如把匕首般
刀刀见血地解剖中国人的诸多特性,
尤其是对那些恶劣秉性之剖析,
实在厉害滴狠啦!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人都有劣根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族群表现不一样。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乡不仕老了' 的评论 :明恩溥还是客气的,写成这样还是挨了不少骂。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对,目前的老人比起年轻人要差很多。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ingplace' 的评论 : 说实话,近几十年来变化很大,尤其2000后好很多。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lmonte' 的评论 : 哈哈哈,一百多年不算多,现在的人离那时候的人不算太远。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本性难改,不仅仅是中国人。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宋韵' 的评论 : 有些已经DNA啦,不过还是改了不少。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海风。
山乡不仕老了 回复 悄悄话 精心写就的好文。
赞!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德行”这个词的确自带贬义,其实是比较中性的,比柏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还是要中肯很多啦。外人看得清,不过缺乏深层理解;自省里带自嘲,却一针见血。不过,柏杨据说是伤了很多中国人民的感情:)
谢谢详尽的介绍。时代在前进,中国人的德行也在变化。我这些年回国,最大的感受是年轻一代人在很多方面有进步,比如排队、过马路等等。
goingplace 回复 悄悄话 作者的这本书1899年就出版了,他对中国人的观察和总结很客观,我觉得至今我们老中还是这样,至少很多方面还是那样,看来要改变还是很难的。
elmonte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这是说的上上个世纪的中国人吗?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的德行!估计下下个世纪也如此。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梧桐兄好文。
一百多年,最好的地方可能改变了三分之一,大部分地方可能保留了90%。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梧桐分享。第八到十章可是情商的精髓啊!需要好好研读呢:)。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吾每日三省吾身,有益也。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一百多年过去了,华人洒向世界,异化了。大陆本身也变化很大。问好。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梧桐分享好文。中国人的德行我们自己的德行,有时候真不敢面对呢!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1园姐的问题让人思考。


赞梧桐兄。听教会的牧师提起过Arthur Henderson Smith。梧桐兄提纲挈领,每段的标题也译得非常好,大作。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梧桐兄认真翻译。不知如今的西方人是不是认为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华人有着同样的德行。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篇幅虽然有点儿长,可是比读原著要短得不能再短。希望读者耐心读到底,知道外国人对国人的看法,多一层了解,非常有益。请不要别人在讲的时候,自己竟浑然不知,留下遗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