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Oasisflyi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现身说法(3)--继续说,真实的我是个啥样子

(2025-11-21 05:47:29) 下一个

今天终于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刚送走来维修炉灶的工人。先生去送朋友的孩子上学,顺便办点其他事。我一个人,一盏灯,一杯茶,我享受这样的独处。

我不喜欢扎堆。人多不至于不自如,但肯定不享受。诸如,广场舞这样的活动,我这辈子下辈子都不会参与。我的妈妈很喜欢,good for her。但这不是我。

周四本来是我休息的日子。闺蜜这周有事,感恩节快到了么。我和先生二人世界,但主要是采购,中餐去了喜欢的中餐厅。因为下周感恩节,我想只工作二天,有些客户的需求,只好满足了。于是,本来悠闲的周四,变成,一大早两个诊疗。下午两个。晚上又两个。

觉得很累。尤其是最后一个。孩子焦虑度都已经 8 out of 10 了,还要求我和她保持一致,不能允许孩子这个那个的。这不是开玩笑吗?我累了,不想绕弯。直说,我做不到,但你有选择。即,炒了我。我的话让她意识到,尽管你的孩子你说了算,但我不能做我不想做的事情。

和先生说,我再不干这样的事情了。我一定要把我的需求放在第一。我需要休息。我需要悠闲时间。我需要无所事事的松弛。先生肯定是尊重我的,虽然心底深处,对他来说,钱一定是多多益善。其实,他的确是为了我,放弃了部分的“真实”自我。比如,来美国和我们团聚。估计,自此,他的一部分“真实”就缺失了。最近我一直在和他聊这个真实自我的话题。我的确以为,他的那个“真实”其实,有自小被 told, should should should 的成份。不然,咋可能那么完美呢,哈哈。

多年前,培训导师来分享,如何激励员工。12 个激励点,有财富、有地位、有名望,有权力,这个那个的,记不全了。的确,30 来个学员,五花八门的答案。我的激励点是,给我悠闲时间。倒不一定是和家人共处,哪怕自个呆着,都是很美。

即,职业生涯,我不可能为了头衔和职位,或是啥成就,放弃我的排序第一,我需要有悠闲时光。为此,我放弃了很多,在他人眼里,很好的机会。即,没有攀登到“人生顶峰”,是我咎由自取,哈哈。

我还喜欢什么,肯定是和家人相处。比如,今天午后,先生会去接小儿回家过感恩节。我一定会跟着去的,顺便蹭个他们的食堂。想着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在路上漂着,也是幸福的。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我放弃和家人共处的时光。当然,生活是一个平衡,即,这是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不会牺牲她。这个肯定是真实的我的真实需求。

继续,对,我一定是把我自己放第一的,但这和关爱他人不矛盾。比如,如果我的先生,我的孩子,包括我的闺蜜 P,遇到生命危险,我一定会倾我所有。我和先生那天聊,我是会为了救先生或是孩子,放弃自己生命的人,我会的。但这丝毫不妨碍我,日常生活,心安理得把自己放在首位。或许,正是因为我始终爱够了我自己,所以,我才有力气去爱他们吧,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也知道,我爱的人,或是,我培育长大的人,是不可能会依赖我的。我喜欢独立自主的人。但还是那句话,独立自主不代表,要做孤家寡人,两码事。

人在找寻自我的路上,始终有 togetherness, individuality,完全不矛盾。Autonomy within connection。很多女性,诸如,电影“好东西”里面的诠释,认为,女性独立,就是不需要男人,就是必须自己挣钱,甚至女强人,孩子和家都顾不上,必须这个那个,我的确是有保留意见的。其实,不仅是保留意见,还会以为,这是虚假自我。或是,伪命题自我。

嗯,真实的我,还有哪一部分?我执着于探知真理。我肯定不愿意稀里糊涂地活着,我有灵魂层面的需求。但这个探知,不需要在象牙塔里。每天醒来的时光,去阅读,去徜徉各类探寻知识和人性的海洋。比如,今天早上,我在华夏论坛,读到王书琴的文章(她写了“文革受难者”,这个藏书也跟着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她写了孙历生、于光远,还有王蒙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我不陌生,王蒙的蝴蝶啥的,我拜读过)。我真的是好想结识她啊,但我又不会这么去做。能在江湖上,知道有这样一个灵魂存在,已足够让我感知,这个世界值得!

我肯定做不到如王书琴的。为什么?我太热爱自己的生活了。我拿不出那么多的时间,去执着地求证一件事,但她的存在,非常珍贵。我非常感谢她。她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片领土的人性的认知。我不会有幻想。不要误会,我这里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但我知道,我不属于那里。我也不想成为,也很难成为,如,于光远,或是王蒙,那样的人。我更不想拥有孙历生的命运。她有着那么一双明亮的眼睛,我相信,她的心灵也如是。但正是因为,她那么美好,又不愿意身心不一,然后,活生生被毁灭。

我不要我的一生,那样度过。一个不允许生命自由做自己的人,或是家,或是土壤,是不值得我留恋的。

很多同学还在问,什么是真实的自己。我以为,在重大选择的时候,或是人生各类转折点的时候,我们不在意他人怎么想,不在意社会怎么看,但在意内心的感受,自己的喜欢或是不喜欢,自己的价值内核,如果有的话,这自然就是最大程度做了自己。

做自己是个博大的话题,也是一个 process, 谁也无法一蹴而就。我的人生才过半,大把时间去探寻呢。有同学问我,才过半?哈哈,是的,我是坚信,我会活过百岁以上的。我的妈妈那么艰难的一生,都活到了 90 多;我的婆婆也是。我没有理由不超越她们的,哈哈。

对,这也是真实的我,始终乐观,始终积极,始终正面。

Think it. See it. Live it.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