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中马前卒

中国历史时事和国际政治评论
个人资料
正文

部分中国人反对纪念抗日战争或态度冷淡,在于中国内部矛盾激烈、社会撕裂、国家与人民利益不一致、无真正可靠共同体、民族认同缺失和错位

(2025-08-10 02:39:22) 下一个

中国国内矛盾激烈、充满不公平,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惊人,许多国人遭受政权剥削压迫、蒙冤受屈,被国人同胞虐待、生活痛苦,国家政权利益与人民利益不一致且高度背离,国民身份认同混乱/缺失、民族意识淡漠或错位、价值观扭曲、思想迷惘、缺乏真实共同体和“共同底线”,不同身份、政治派别、立场、观念、利益取向者相互对立、社会高度撕裂,这些人发自内心抗拒纪念民族苦难与辉煌史,更多人缺乏自发、自觉、自主纪念抗战的意愿和勇气,尤其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普遍的非民族或逆民倾向,是纪念抗日战争及其他许多事情上遭遇阻力、破坏、扭曲,无法团结同心记忆民族历史、缅怀受难同胞的深层原因。

 

  前面七部分,已经基本对于那些反对纪念抗日战争、质疑抗战纪念必要性、阻止宣传南京大屠杀和731、淡化和回避抗战及日本侵华罪行的各种说辞进行了批驳。其实,前面就事论事的批驳,并不能改变如今许多中国人无视或反对纪念抗战的态度和行为。因为他们中起码一部分人,是并不在乎事实本身,也不是就事论事来评价抗日战争及对待抗战相关问题,而是因为自身的身份、人生境遇、价值观念、其他诉求,以及社会现实情况和种种抗战问题之外的因素,让其被外部驱动、自身也半主动的如此态度和行为的。

 

  中共建政以来,长期实行严酷统治,毛时代杀害和致死几千万人,让大多数中国人处于赤贫和难以温饱状态,国人相互残酷斗争、互信和道德荡然无存,还破坏了中国人尤其汉族人的身份认同、文化传承、共同体秩序。而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包括胡耀邦-赵紫阳时期和江泽民-胡锦涛时期),虽然发展了中国的经济,但也造成了贫富悬殊、腐败堕落。人们普遍丧失信仰、没了良知,一心为了利益和肉欲,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社会更加原子化,人民大众自私自利、相互内卷,互为寇仇,轻则对他人苦难冷漠和无动于衷,重则损人利己坑害他人,当然不能团结亲爱。

 
 
 
 

    同时,中国内部还有严重的贫富差距、阶级分化、等级制度。从1949年以来,中共统治阶层就逐渐从人民中脱离,成为享受优越地位和条件的特权阶级。而后来干部体系的完善、户籍制度的建立、不同行业待遇的差距,让中国形成了显著的阶级分化和系统性不公正。干部与群众、工人与农民、城市市民与乡村村民,有着截然不同的权力地位和物质待遇。这样的等级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非常鲜明,改革开放之后虽界限相对模糊,但不平等仍然广泛存在,贫富差距也更加明显。

 

   同样是中国人,却因为身份、地域、职业的不同,其拥有的权力、所获的收入、享有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是天差地别的。这甚至超过许多国家国民和外国人的权利与物质保障差距,与美国南非等国种族隔离时期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差距相似。受压迫阶级和弱势地域的中国人,与世界殖民时代殖民地人们处境相仿,而特权阶级和强势地域则是殖民者地位和优越条件。受压迫者当然对国家没有归属感、还有痛恨之心。而统治阶层也并非真正爱国,只是利用国家机器巧取豪夺。这意味着,中国内部严重分化、离心倾向严重,中国不是一个内部利益一致和团结的共同体,相反内部矛盾剧烈、社会撕裂、危机四伏。

 

   而最近十多年,即习近平统治以来,结束了之前政治有所宽松的状态,进一步扼杀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政治改革停滞、分配改革有名无实,阶层固化越发严重。这些年中国社会充满不公平,但人们又没有正常有效渠道反抗,乃至发声都被禁制。而2020-2022年三年新冠“清零”政策更是极大侵害人权、民生凋敝,中国从国力上升转为经济下行,更多人感受到痛苦甚至绝望。即便不谈自由民主问题,“衡水模式”高压教育、“996”式的辛苦工作、“月入3000”的微薄收入、高昂的教育医疗住房开支、上有老下有小的养育负担,就已让大多数中国人辛苦又痛苦的活着。底层赤贫者更加糟糕,农民基本养老金仅120元人民币左右,许多老人在贫病交加中自杀。而同时,中共权贵集团特权继续巩固、财富继续积累,也无改革权力和分配的任何真实意愿和行动。

 
 
 
 
 

  以上这些,都反映出代表中国国家的中共政权/中国政府,与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并不一致,甚至是相背离的。中共政权的强大,并不能为中国人民带来好处,只是为中共权贵更加巧取豪夺提供保障。中共权贵与人民当然也是对立状态,而不是正常民族国家那样上中下阶级相对团结互通、各尽其责的情况。人民没有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也对国家利益、民族叙事缺乏兴趣,连带对纪念抗日战争等有益事情也厌恶和否定(何况中共确实有利用纪念抗战为自身贴金的目的,更引发许多民众逆反)。

 

   而由于中共政权残酷统治,以及许多其他内外因素,中国国民之间(也包括海外国人和海外华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内部矛盾和互害,国人缺乏共同认可的道德准则和共同遵守的社会契约,在贫穷、无法治、残酷竞争中相互伤害,且往往不择手段、没有底线,到处是欺骗和背信。正常国家民族的同胞,本来应该互助大于冲突、爱大于恨、在共同体内感到家的温暖。但中国人之间则是冲突大于合作、仇恨超过亲爱、没有共同体或只有虚假共同体,饱受同胞的虐待。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国人当然不会对同胞有关爱,并发散到对所有中国人乃至历史上中国普通人的恨意,对外敌杀戮国人不仅不痛心疾首,还暗暗欢喜甚至公开拍手称快。

 

   中国许多民众都不满于中共政权、也痛恨既得利益者,那些过得幸福的国人不愿理解、更不关心不幸的那部分同胞,社会撕裂,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们相互仇恨和对立。许多中国人从同胞那里,经历的不是帮助而是坑害,感到的不是温暖而是冷漠,国人之间也没有共同遵循的公序良俗,为私利坑害别人且没有底线,恶性循环下同胞之间隔阂与仇恨越来越深。那些失意者、绝望者,以及不认同如今官方“主旋律”的中国人,无法推翻政权和改变现实,也不能精准报复伤害自己的具体人,就逐渐转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无差别仇恨、对民族历史的否定和虚无化、玩弄民族伤痛和嘲笑死难同胞,以及与中共和政府故意唱反调(敌人支持的就反对、敌人反对的就支持)。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也被普遍忽略的问题,即占中国人口90%的汉族人,大多数都没有清晰和坚定的身份认同,并没有与其他汉族同胞互相爱护、相互支援、同生共气,汉族人也没有真正的民族共同体。真正有民族认同和民族情感的人,一定会对民族历史与国家现实的大事格外关心,也一定为历史上受难的同胞哀戚,也一定为反侵略英雄肃然起敬。但如今的许多汉族人,不在乎抗日战争牺牲者,即在于其没有民族的归属和情感。当这些人不愿意站在自己民族的立场,甚至有意站在敌对族群一边,那么对于抗日战争议题的任何讨论,即便看似就事论事,也会以各种理由反对和淡化纪念、以各种借口为日本洗白。

 
 

  当今的汉族中国人普遍没有共同的信仰和默契,对于当下同胞的情感和利益都不能尊重和互助,更不在乎历史上汉族同胞的苦难。多数汉族人一盘散沙、自私自利,还为私利坑害同胞。还有一些汉族人成为逆向民族主义者,亲近欧美、日本、满蒙港台疆藏等其他各国各地各族。这就不仅不能共情同胞、记忆历史,还站在对立面一边仇恨汉族、嘲讽汉族人历史上遭受的苦难、屠杀、抵抗。

 

  而汉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除少部分民族(如朝鲜族)曾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大多数非汉少数民族并未有汉族在日本侵华中的牺牲烈度、抗战中的出力程度,其中有些族群当年更多倒向日本(如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有的族群还有很强反汉和对中国的离心倾向(如维藏族群),还有的曾在抗战中参与和贡献很大但当下处于被压迫状态(如回族),就更加不愿意纪念抗日战争,甚至有动机美化日本侵略。当然更多是对抗战无感,除被官方组织参与纪念抗战活动外,普遍没有自主积极的参与纪念抗战。

 

  至于“中华民族”,是基于国籍所构建的多民族联合体,缺乏真正的历史基础和共同体凝聚力,并不能让汉族及其他各民族有认同感、团结心、为此付出感情与血汗。而当今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并不是汉族及其他许多少数民族真正的家园,中国大多数民族的多数成员,大多数民族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有真正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中华民族”内部各族群,相当一部分之间都有根深蒂固的历史仇怨和现实矛盾,不仅不能真正团结(只能在中共高压下表面和谐),还相互斗争,让中国内部更加撕裂和不安。

 
 

  不仅民族认同问题,中国各种政治派别和社会势力,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如中共政权支持者和反对派、建制派和民粹派、左派和右派、激进派和保守派、自由派和威权派、体制内与体制外、精英与草根、男性与女性,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出身者,以及各派各行业各势力内部,都矛盾激烈、党同伐异、相互残酷斗争、你死我活,普遍将自身利益、派系立场、个人诉求,置于国家人民利益之上,并不惜勾结和依赖外敌、使用破坏性方式,损害和出卖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存在、尊严、利益。

 

  而话语权仅次于官方、在文化宣传、社会思潮方面甚至影响力胜过官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普遍缺乏汉族本位的中华的民族意识、甚至反汉反中、媚日亲外倾向,是抗日战争不能得到更有力和深刻纪念的重要原因。笔者这些年无论阅读各种言论,还是亲身接触人,都显著的发现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尤其自由派,严重缺乏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民族精神,还强烈排斥与汉族相关的精神文化,并对非汉族群尤其与汉族敌对的群体及其精神文化表现强烈赞美(甚至皈依)。这些占据话语权、决定思想和舆论风向的人如此立场,也就让整个中国社会、汉族大众难以表达与民族相关的情感与言论。

 

  而且因为中共政权的恶政,以及五毛粉红(中共支持者)无论是非的拥护,以及他们对西方/外国的无脑诋毁,也就催生了另一种与其立场相反、但本质相似的人,即凡是中共支持的就反对、凡是中共批判的就赞美,一切故意“反着来”。而事实本身则变得无关紧要。而随着中国社会矛盾激化、中共和五毛粉红越来越蛮横无理,反对派也越发极端化、“两个凡是”立场和言行的也越来越多。知乎上就有人评论到“如今中国,只有两种人,支持政府的,反对政府的”,而缺乏基于事实和是非本身评判事情、决定态度和如何对待的。而试图中立公允阐述事实、同时批判中共和日本的、基于事实调和争议的,越来越被排斥和边缘化。

 

  正是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许多中国人不愿纪念抗日战争,因为他们要么自身生活痛苦、贫困、周遭充满冷漠,愤慨于无人关怀他们、无人照拂他们的权利和关切,无心也无力关心纪念80年前的抗战、日本侵华的死难者;

 

   要么自身及家人更多经历文革、六四、新冠清零等中共统治带来的创伤,更在意这些历史而非更遥远的抗战(毕竟中共迫害人权的事件相对较近,还活着的亲历者、幸存者更多);

 

   要么没有民族认同(尤其汉族人缺乏汉民族认同)和身份立场,自身价值观是反民族的自由主义者、醉心于“民主对抗专制”逻辑而不关心国家民族历史者,排斥民族叙事,也不关心80多年前“与自己无关”的人,无论具体事件正义与否、价值如何,以“反对仇恨”、“反对极端民族主义”来行精致利己之实;

 

   要么遭受政府和同胞伤害、四处求告无门,还遭到“维稳”和报复,忍气吞声苟且存活,内心充满怨恨,不仅不痛心于同胞被外敌杀戮,还幸灾乐祸赞美屠杀、伤口撒盐,以抒发愤懑和怨毒

 

   要么因为反感中共统治、宣传、内外政策,干脆对中共一切行为都条件反射式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反对。既然中共纪念抗日战争、赞美抗战英烈、批判日本,那么就反对纪念抗战、诋毁抗战牺牲者、赞美日本……

 

   以及许多人同时有以上经历、价值观、立场,混合在一起更抗拒纪念抗日问题。

 

   所以说,许多中国人不愿纪念抗日战争,有着复杂和深层的原因/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也就没有民族凝聚力,无法对历史上同胞的苦难与抗争产生真心的感情和铭记意愿。

 

   而且,当从知识分子到普通民众,大多数都缺乏纪念抗战的兴趣,且即便有意愿纪念抗战也面对各种审查和阻挠(例如官方对纪念抗战国军设置限制、纪念抗战中压制仇日情绪等),只有官方组织的、形式主义的、缺乏内容和参与者自主性的抗战纪念活动,就严重削弱了抗战纪念的真实性、丰富性,也就无法与欧洲纪念二战、日本纪念太平洋战争等那样的有声有色、实实在在打动人心(无论其立场黑白)。而根本上,当官方与民间都缺乏纪念抗战的真实意愿和情感,也就难以避免的出现这样的结果。

 

  从一方面说,纪念抗日战争与当下人权民生问题是两码事,不应该因一者影响另一者,纪念民族英雄和罹难者也不应以绩效和功利态度看待。但另一方面,现实的种种不公义、生活的苦难、同胞带来的伤害,确实让许多国人丧失了记忆历史能力和同情抗战受难同胞的意愿。相对于日本人等外国人,当代中国人遭受的大多数伤害确实来自中国人。客观说,对于许多痛苦的尤其饱受迫害的中国人,也不应苛责。

 

  不过,许多中国人不积极参与纪念抗战尚可理解,但若背叛汉民族、仇恨同胞、洗白侵华、侮辱抗战牺牲者,那无论如何也是不可接受、不能原谅的。他们这种恨国和泼污抗战牺牲者的行为,也并不会换来对中国人权的促进,更不能推翻中共专制和带来民主幸福,更增加了民族的苦难与同胞的离心,更不利于中国走出困境和人民自由解放。当然,对于没有任何民族意识甚至对本民族/汉族充满仇恨的一些中国人,他们也不考虑这些利弊,只是借解构抗日战争、嘲笑死难者,来发泄自身愤懑、抒发其邪恶情感,并不能通过规劝改变。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