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争罪行未有清算、战犯和共犯未受惩罚,日本在二战后根本未有真正悔罪、改过自新、“转型正义”,而是在民主、自由、和平的外衣包裹下,保留了法西斯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排外主义的内核和躯干,混淆战争正邪、模糊历史责任、国民从侵略中获利并继续伤害中国人民、对世界公正和平造成损害和长久潜在威胁;日本内部的文明、富裕、法治、民主,也并不惠及中国人,而更衬托侵略者得利与受害者不公。
许多中国人尤其自由派反对派人士,以及其他对日本缺乏深入了解的中国人、西方人、各国人士,以为日本早已不是1945年之前那个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扩张国家,而是自由民主体制下高度文明和平的国家。日本的治安和公共卫生优良、经济文化发达,更让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这样人们也更不愿意追究日本历史问题,或认为历史问题早已解决,也不会警惕今日日本。
可事实与这些表象和假象完全不同。首先,日本法西斯在二战后并没有被清除,不仅最大战犯裕仁天皇逃脱审判,其他日本军政高层、直接参与作恶的基层军人,大多数都逃脱了审判和惩罚。只有东条英机等极少数人被判处死刑,而若干被判处终身监禁和有期徒刑的战犯,在1954年之前基本都被释放。而更多参与发动战争、杀戮平民、强奸妇女、人体实验等日本战犯、战争参与者,连审判都没有(如南京大屠杀首恶朝香宫鸠彦亲王、制造新加坡大屠杀的辻政信、731部队的石井四郎等人,以及许多杀人强奸的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
这些战犯和战争参与者,后来纷纷成为日本军事、政治、工商、文教、医疗等部门的骨干成员,上至天皇和首相,中层包括各机构高官、地方要人,下层也在经济腾飞中成为中产阶级。这些沾满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却在战后过得悠哉悠哉、健康长寿。而日本整个国家的繁荣、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也都有从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掠夺受益。尤其日本医疗发达、国民长寿,直接受益于“731部队”人体实验和“1644”部队”及其他类似部队的生化和细菌武器使用和“战果”采集研究的成果。日本大众之所以参拜靖国神社、祭奠战死日军,也正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且其认为的也确实是事实),正是日本军人的顽强奋战、从天皇和官僚到士农工商的日本国民团结一心支持战争,才有了战后的美好生活、得到尊重的国际地位。
而国际上,美国扶植日本对抗共产主义,苏联也拉拢日本策动其反美,中国的中共和国民党同样拉拢日本、朝韩和东南亚各国也有求于日本,日本也没有了国际上迫使其认罪的压力。
这样的共犯体系和国际环境下,日本当然不会像德国那样悔改,而是迅速走出东京审判时的服软和忏悔态度,全力淡化、粉饰、美化其从明治维新直至1945年的对外侵略扩张之路。对于灭掉韩国、吞并朝鲜半岛,日本称为“日韩合并”;对中日甲午战争和殖民台湾,称为“日清战争(虽这样称呼也有道理,但日方主观上也有美化日本、丑化中方的目的)”并美化殖民;对占领东南亚,称为“反抗白人殖民、解放亚洲”……
日本也未对中国做出正式、真挚、持续性的道歉。大多数日本人(包括天皇、首相、官员、平民)的疑似“道歉”言论都是非正式的、模糊责任的、淡化罪行的。如日本明仁天皇访华时以“遗憾”评价日本侵华给中国造成的损害。日本一些道歉和反省,也并不明确以中国为对象,而往往是“对(日本在内)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伤害”,混淆加害者和受害者、模糊道歉对象(如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岸田文雄、石破茂等人对侵华问题的态度),并以日中“和平”/“友好”/“不再战”等说辞模糊日本侵华和中国抵抗的正邪之别、逃避自身责任,还反过来借此规训中国不可报复。
而且日本之前一些时期哪怕模糊的道歉,之后继任者往往又将之冷藏、既不否认也不认可,也可见其道歉没有诚意。如1993年日本时任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就“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1995年日本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就侵略亚洲各国问题的“村山谈话”,相对诚恳(哪怕仍有保留、不够清晰)承认日本加害责任和对受害者歉意,以及反省责任、坚持和平的承诺。但之后日本的首相和外相,大都回避“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的内容和承诺。
而日本教科书对侵略中国问题,也充满狡辩和反复,没有真诚忏悔。1950-1970年代日本教科书一度称为“日华事变”并只字不提南京大屠杀等战争罪行,中国改革开放、中日交流密切下,日方才不得已正视和承认侵略,但仍淡化罪责、回避杀戮中国平民问题。虽然再后来不得已在教科书加上了南京大屠杀,但尽可能简略、少算死亡人数,避免提及大规模强奸妇女和杀害儿童等罪行,通过文字游戏淡化影响、推卸责任。
且在备受关注的教科书之外,日本官方和民间各界更加回避罪行和美化侵略。如日本各种历史博物馆、神社、历史文化遗迹、战争纪念设施,都竭力回避日本罪行、美化侵略战争和日军。如在冲绳(琉球)关于冲绳战役的纪念设施,回避日军迫使琉球平民充当人弹对抗美军、逼迫平民自杀、强奸琉球妇女等,反而强调守卫琉球日军的英勇。日本将二战期间通过奴役中国和朝韩劳工建设的军舰岛、佐渡金山,成功申请世界遗产,却规避强迫中韩劳工如奴隶般劳动、造成大量死亡伤残的事实。
对于二战遗留的“慰安妇(日本强征各国女性为性奴隶)”问题和强掳各国劳工问题,这两大重要历史遗留的、曾有相当多幸存者和维权者的问题,日本政府和参与罪恶的当事者都选择回避责任,日本法院也以“国家无答责”等理由驳回“慰安妇”和劳工要求道歉和索赔请求。虽然同时日本争取到美国政府为二战期间拘留日裔美国人而道歉并获得赔偿,却拒绝为自己更加残酷的罪行道歉和赔偿。
另外,日本各地国立和私人博物馆还有数十万至百万件数量级的中国文物,包括数万件极珍贵文物,如王羲之和朱熹等名家的书法真迹、殷商甲骨文、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是被日本从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期间(1895-1945)历次侵略中从中国暴力掠夺、偷窃、强购而来。其中全面侵华期间可证实的日本掠夺的中国文物就有超过10万件,以及更多民间保留的中国文物,从未打算归还中国,也同样是历史遗留、仍是现在进行时的问题。
备受关注的靖国神社问题,只是日本美化战争、否认罪行的其中一个案例。其供奉的死者,包括数百万死于二战的日军,且包括数十万在中国战场战死的日军。而根据各方的信息包括日本军人自己的回忆录和供词,起码在中国等地的日军普遍犯下杀人、强奸、放火、抢掠等罪行,如参与侵华的日本兵东史郎在日记中说“一个小队10个日军,10个人都参与强奸”。所以即便靖国神社并不供奉那12个甲级战犯和一千多个次级战犯,它仍然是供奉了至少上百万犯下杀害平民、强奸妇女、摧毁民用设施的犯下战争罪的日军、数百万参与法西斯侵略战争日军的罪恶之地。(其他一些没有杀戮平民、强奸妇女的日军,只是在军舰上、在太平洋无人岛屿等地,没有机会和时间杀人强奸,而非善良)
靖国神社的“游就馆(类似于各国烈士纪念馆的烈士事迹和历史背景展厅)”有对日本侵华、太平洋战争若干重大事件的很多描述以及日方观点展示。其中将9.18事变和7.7事变归咎于中国军队的挑衅,并否认南京大屠杀(将之称为“南京事件”,并描述为“严厉肃清(中国)残兵”),将二战中日本军人塑造为勇敢、有责任心、有牺牲精神的“英雄”。靖国神社门前和内部还有若干雕塑,将日军在中国东北、上海、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的军事行动刻成英雄形象展示。
靖国神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参拜,不仅成年男性,还有许多日本的妇女儿童也参拜靖国神社,每天都大排长龙。
而在靖国神社之外、东京和各地的街道,常常可以看到日本右翼穿着二战军装、携带二战中的枪支和道具进行游行、宣传,还有更多打着“旭日旗”的日本人招摇过市。许多日本人包括老人、妇女、学生、儿童还与这些右翼法西斯分子合影和表达支持鼓励。
当然,日本也并不是没有承认战争罪行和反省忏悔者,但一直是日本的极少数。如日本共产党一直坚持谴责日本二战期间战争罪行,但其支持率长期不超过5%。另一较愿意反省历史的社会党同样支持率极低。主流政党自由民主党就是右翼保守政党,一直淡化和美化日本侵略、回避战争罪行。在日本历任首相中,只有村山富市和鸠山由纪夫有限度的表达了悔过之意(且均非自民党籍),其他首相和大多数高官要么回避历史问题,要么还对日本侵略殖民行径加以美化,并反过来攻击中韩等国“煽动仇恨”、“破坏友好关系”。
至于有时媒体上看到的日本天皇、首相、官员、重要人物“反省”、“反思”二战,细看内容就明白,他们只是对日本民众“反省”,强调广岛长崎遭原子弹攻击、东京大轰炸、日裔人士在国际上被歧视等日本人受害情况,而非对中国、韩国、东南亚等受害国家做出“反省”。所谓“反战”、“和平”,往往也只是“反战败”,混淆是非、模糊正邪前提下的“和平”。
而日本右翼也并不是“一小撮”,根据日本民调、选举、舆论情况,大多数日本人都持有美化侵略屠杀、否认战争罪行的观点,以及和法西斯分子一体性的情况。如知名导演姜文在拍摄电影《鬼子来了》后接受采访时就说:“在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交往过程中我发现,日本右翼分子、反华势力、否认战争罪行大有人在,并不像我们常说那样是一小撮,只不过上蹿下跳的是一小撮。”
而一些人认为“日本战后是民主国家,不会是法西斯、早已放弃侵略扩张”,就更加荒谬。民主国家的日本,选举出参拜靖国神社、美化战争罪行、强烈反中(并不只是反共,甚至并不反中共而反中国和中国人)的首相和多数议员,更加反映日本多数民意就是否认罪行和反中的,而非“一小撮人”的把持和煽动。日本右翼法西斯分子中,在街头、集会、媒体上的活跃分子虽然是少数,但其背后是多数沉默的支持者。许多日本法西斯极端分子在日本各地的活跃,基本未受政府和大众积极阻止,反而是反法西斯和平人士处处受阻(如举办反映日本战争罪行的展览会被拒批、被右翼死亡威胁等),也能看到民意偏向哪边。
民主国家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对的,它确实比专制国家更加代表民意,但民意并不就意味着真善美,还能体现和发挥人的狂热、自私、排外、极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上台时也获得民意支持、纳粹党获得40%选票(只是后来改成一党独裁了)、墨索里尼的内外政策也获多数意大利人认可(其战后臭名昭著,只是最后战败被清算而已,若不战败仍然很受欢迎)。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侵略扩张,也都有民意的狂热支持,如甲午战争时日本民众捐款捐物、日俄战争时日人踊跃参军、侵华时同样日本大众狂热参军和参加后勤。南京被日本攻陷时,东京街头挂满“祝南京陷落”的条幅。
而近年全世界不少民主国家纷纷选出极右翼、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执政党和领导人(如美国、匈牙利、波兰、意大利、印度、土耳其),之前委内瑞拉等国也选出查韦斯等极左民粹领导人,也能反映出民主不意味着带来和平包容,还可能带来极端和暴戾。
民主国家也往往更在乎本国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这就意味着它往往比专制国家更加强硬和排外。为了满足本国选民的诉求,民主政府更不愿意牺牲和压制本国公民。反倒是专制国家往往把统治阶层利益作为核心利益,可以无视民意对内压迫、对外妥协,以换取统治的维系和特权的保障。日本政府之所以拒绝悔罪道歉,正是民意压力,即便高层政客相对明白事理,也不敢忤逆大众和狂热分子;而中共长期压制纪念抗战(尤其毛时代),也正是因为可以压制民意独断专行,让外交政策服务于政权而非国民。
正是日本民主体制下民意基础,以及日本政军商科文医等精英阶层广泛由1945年及之前战争罪犯后人充实其中,所以日本才拒绝真诚、实际、彻底的悔罪和赔偿,今日的日本是1945年及之前日本的继承者而非替代者,只是做了些打扮和伪装。日本民主政权确实对待国民很好、日本国民之间相互亲爱,但这反而是建立在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外族人更加蔑视、排斥基础上、以牺牲他国和异族人尊严和利益为前提的。即便不谈对他国损害问题,日本的自由民主、人权保障,也并不能惠及中国人,中国人可以学习日本的优点长处,但中国人出于利益并不必对民主的日本有什么感激和尊奉。
日本不仅在国内保留和弘扬法西斯与军国主义,还在国际上干预其他国家、阻止展示日本战争罪行。如韩国民间团体推动在世界多国树立纪念被日本强征为性奴隶“慰安妇”雕像,就遭到日本从官方到民间的强烈阻挠,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和岸田文雄等人都亲自干预和游说他国,安置雕像的美德澳等国日裔人士也进行诉讼干预“慰安妇”雕像树立,有些拟树立的雕像(如在德国弗莱堡)已失败、还有已树立的被拆除(如德国卡塞尔、台湾、菲律宾若干“慰安妇”雕像”),以及有些在拆除与不拆除中拉锯(如在德国柏林)。
而更早时,韩国联合中国及其他多国将“慰安妇”历史资料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也被日方阻挠而申遗失败。 中国民间团体和人士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如著名僧人星云大师在荷兰进行为南京大屠杀亡灵哀悼的佛法画作《屠·生·佛》等宗教与人道主义内容的展览,就遭到日本驻荷兰使馆的各种阻挠干预。日本还阻止加拿大等国华人申请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作为国家官方认可纪念日的努力。(而同时,日本却在全世界各地宣传广岛和长崎核爆,且基本未受阻拦。日本还拍摄更多美化、浪漫化侵略战争的影片,如《男人们的大和》、《永远的零》等,渲染日军的勇敢、悲壮)
而写下《The Rape of Nanking》、唤醒人们广泛关注南京大屠杀的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写下这部书和进行若干演讲宣传后,就遭到日本右翼势力、日本政府、美国日裔人士包括亲日美国人的攻击和骚扰,包括侮辱谩骂、寄递威胁信件、诋毁其道德、质疑其学术能力等。张纯如女士最终自杀身亡,有多种原因促成,而日本方面的骚扰攻击是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历史问题、侵略问题,日本当下还广泛存在针对外国人、外族人尤其中国人的种族歧视和排斥。许多赴日旅游的中国人都在小红书等处诉说过在日本被日本人种族歧视的事件。还有不少日本人借助所谓“规矩”,如不能在地铁打电话、阻止客人在店内吃外带食物、把在公共场所为手机充电称为“偷电”等,来特意欺负外国人的情况。
还有一些更加突出的案例,如日本一家名为“中华西太后”饭店,打着“反共”旗号行种族歧视之实。一个日本网红“原田将大”长期在奈良鹿园以“保护鹿不被踢打”等名义骚扰和攻击中国游客,包括欺凌中国妇女儿童。而此人不仅未被日本警察和市民阻止,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和现实中对其表达支持,今年7月他还选上了奈良市议员,可见其所作所为有深厚民意基础。
而日本媒体往往也选择性报道中国籍等外籍人士犯罪行为、鼓动反中情绪,日本议会排外政党日益崛起、民众抗议外国人得到“特权”、政府取消外国人留学生奖学金等。日本的警察、政府人员、机场管理人员等,也有不少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刁难、选择性执法、不作为等行为。这些都反映了日本的种族主义和排外的兴盛。
这一切都证明,日本并未与1945年及之前法西斯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军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真正切割,而是充分继承了1945年之前的邪恶。只是由于塑造国际形象、中韩美等国一些压力,用“和平”、“民主”、“人道”的表象掩盖住了其累累罪行和不悔改的立场。当日本不仅不切割、还公开继承1945年及之前历史遗产、主动将侵略时代与当代进行深度连接,中国及其他二战反法西斯国家更不应该将当今日本与历史上的日本当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对待,而应正视并明确二战及战前日本与战后至今日本存在的继承性,包括其体制、成员、价值观、利益、责任的多重继承性。
而日本的高度发达、文明、繁荣,既建立在1945年及之前数十年侵略和掠夺,又通过战后处于国力和经济的相对优势地位对弱势国家的剥削,才得到的,践踏、掠夺、剥削的是他国他族他人(虽然战后日本的对外经贸和援助,客观上对中国、韩国、东南亚经济发展也确有一些促进和贡献),发达、文明、繁荣,以及自由民主法治的得益者,是日本人自身。这样缘由促成的发达文明繁荣的日本,不仅不必赞美(当然可以就事论事技术性称赞,但不可从本质上崇拜尊奉之),还应当批判其殖民掠夺的罪恶、给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苦难。日本侵略造成的中国和朝鲜等长期动荡和内乱,日本也要承担责任。
虽然目前日本没有对外军事扩张,但未来是否重现当年侵略朝鲜半岛、中国、亚洲,甚至试图“八纮一宇”征服世界的侵略行径,是不确定的。日本本土狭小、地震灾害频发,让其一直有侵略他国、占领本土之外区域的强烈企图。而随着世界各国右翼民粹主义、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兴起,全球重新走向丛林化,以及气候危机破坏生存环境,各国间战争增多,日本再次成为侵略扩张的帝国可能性很大。而且由于朝韩和东南亚国力较弱,难以抵抗日本,中国内部矛盾剧烈且很多亲日派、俄罗斯也在衰败、美国在收缩力量,都给日本再次扩张的机遇,且多数国家难以抵挡。这样情况下,中国在内曾受日本侵略和伤害的国家,更应对日保持警惕。
《赵思乐:漂洋过海的妇女运动:日本战争性暴力反思在中国》--网易
https://m.163.com/lady/article/A7A70FOD002649P6.html?spss=adap_pc
《宋少鹏:媒体中的“慰安妇”话语 ——符号化的“慰安妇”和“慰安妇”叙事中的记忆/忘却机制》--“激流网”转自《开放时代》
https://jiliuwang.net/archives/63434
《几经风雨 美南首座慰安妇铜像雨中揭幕》--美国之音
https://www.voachinese.com/amp/voanews-20170701-la-confort-women/3924174.html
《菲律宾官方拆除“慰安妇”铜像引民众强烈抗议》--中国新闻网
https://wap.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sp/8502753.shtml
《中国劳工对日诉讼再遭败诉》--网易
http://news.163.com/special/z/zhonguo040527.html
《日本最高法院裁定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败诉》--凤凰网
https://news.ifeng.com/world/200912/1225_16_1487088.shtml
《【社论】在没有明确指出强征劳工的情况下,就让佐渡金山成为世界遗产的韩政府》--韩民族新闻
https://china.hani.co.kr/arti/PRINT/14313.html
《前日本七三一部队老兵: 讲述真相代价沉重》--美国之音
《731部队少年兵揭露日本细菌部队罪恶》--新华网
http://www.news.cn/world/2023-08/15/c_1212256427.htm
《东京审判75年后,亚洲“二战”历史仍余音回荡》--纽约时报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31222/tokyo-war-crimes-75-anniver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