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巴尔干半岛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前哨站,作为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的桥头堡,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是由无数帝国军队的刀剑与炮火建筑起来的。地中海东岸一向以古文明荟萃著称,如果要追朔伊斯坦布尔的文明的源头,这便要提到一个古称—拜占庭(Byzantium )。
拜占庭这个名字的历史,比更富盛名的拜占庭帝国要悠久得多。如同罗马(Roma)的名称渊源于其建造者罗慕路斯(Romulus)一样,拜占庭之名也来源于第一位统治者或者说是殖民者拜占斯(Byzas)。如果说罗慕路斯是古罗马文明中的开拓者,那拜占斯便是古希腊文明中的拓荒人。
拜占庭的创建者拜占斯(Byzas)来自希腊中部一个以财富闻名的城邦墨伽拉,并且是后者的国王尼索斯之子。尼索斯在德尔裴接受的阿波罗神谕中示拜占斯在“盲者之国”对岸定居。当拜占斯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时,他发现海峡东岸已经有人定居了,而西岸—最完美的天然良港竟然没有人。拜占斯悟出神谕所指,最终于公元前667年建立拜占庭,完成了神谕的任务。在神谕的指引下,公元前667年成为拜占庭的起点,在当时这个起点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拜占庭因扼守黑海出海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使这个城邦很快繁荣起来;团结的希腊城邦抵抗住了波斯帝国来自东方的侵略却在罗马帝国的进攻下乱了阵脚,随着整个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拜占庭也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东方行省。公元193年罗马皇帝佩蒂纳克斯遇刺,帝国呈现了塞维鲁、尼格尔、阿尔拜努斯三足鼎立的战况。拜占庭正夹在塞维鲁和尼格尔之间,可惜拜占庭站错了队,它所支持的尼格尔最终于伊苏斯河谷被塞维鲁击溃,战争中拜占庭几乎被夷为平地,一座古城的辉煌历史就此告一段落。
塞维鲁通过战争最终取得了皇权并且当然估量得出拜占庭的重要性,立刻在战后对其进行重建并很快使其恢复了昔日的荣光。一百多年后,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在拜占庭建立新罗马,后人们尊其名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 ,这座古城从此有了第二名字,这一用,便用了一千多年。
君士坦丁堡的教堂与城堡也在这个时代开始兴建,而且规模比起罗马有过之而无不及—大皇宫、竞技场、教堂、黄金城门、鳞次栉比的塔楼、角楼和碉堡……新罗马魄力如此,在那个时代,拜占庭帝国就是西方文化的火种,而君士坦丁堡就是西方文明的中心;这座城市在其1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攻击者和入侵者。哥特人、波斯人、阿瓦尔人、保加利亚人、俄罗斯人和阿拉伯人都曾一度与首都对峙,有些还取得了成功,但该城总是能被军队夺回。直到1453年5月29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围城战之后,君士坦丁堡终于陷落,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在新的主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伊斯坦布尔(Istanbul )。
从番红花城驱车5小时,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千年古都的美丽轮廓让人心颤动,拜占庭和奥斯曼的风情弥漫在空气,城市的每个角落好像都有故事,等待着人们探索;入住老城区旅馆后,便急不可待地要去看这朝思暮想的“一眼”。“一个人若只能看这世界一眼,这一眼应该看向伊斯坦布尔”(法国诗人拉马丁)。
今天的首站是竟技场(Hippodrome ) ,又称赛马场,今天也叫苏丹艾哈迈德广场(Sultanahmet Meydani)。公元203年,罗马帝国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重建了这座当时还叫拜占庭的城市,扩建了城墙,并修建了竞技场,用于战车比赛和其他娱乐活动。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将首都从罗马迁往拜占庭,并将该城更名为新罗马,很快又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大规模扩建城市,并修复竞技场。竞技场呈U型,长约450米,宽约130米,能够容纳10万人。在整个拜占庭时期,竞技场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
如今这个广场显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哗,但依然可以看到往昔竞技场的弯月型墙壁遗迹;竞技场见证了整个拜占庭历史上各个重要事件。拜占庭皇帝曾在竞技场热情的人群面前加冕,同时,推翻拜占庭统治者的叛乱也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竞技场呈东北—西南走向,当年的看台、画廊等诸多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往西南方向两座方尖碑的东侧,曾是观看比赛的皇家包厢,内有通道通往拜占庭帝国时代的大皇宫(Great Palace),如今这些都难觅踪影。所幸的是,今天的竞技场,还尚存三座建筑,依稀可见那个千年帝国的伟大与繁荣……
狄奥多西方尖碑(Obelisk of Theodorakis)。这座方尖碑由埃及帝国的缔造者、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在埃及雕刻完成,并竖立在卡纳克(Karnak)的阿蒙神庙(Amone-Re Temple )中。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将其从埃及带回,用以装点新都君士坦丁堡;而狄奥多西一世则将方尖碑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方尖碑主体高19.59米,很可能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二大小,碑体上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字,用以表达法老对其父亲的敬意;下方的大理石墩四壁则镌刻着狄奥多西及其妻儿、国家官员和护卫们一起在皇家包箱里观看战车比赛的情景;最下面的大理石基座则刻着古希腊文和拉丁文。
第二座是青铜蛇柱(Serpent Column):蛇柱原为德尔斐神庙的阿波罗神庙前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的支柱,祭坛于公元前5世纪为庆祝希腊人在对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Platea)战役中战胜波斯人而兴建,其顶端是由三个蛇头支撑的金碗。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将其从德尔斐神庙移到君士坦堡赛马场中间。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而蛇头一直保留至18世纪早期,许多奥斯曼绘画都描绘了这些蛇头。部分蛇头已被复原,其中一块从圣索非亚大教堂一处地下室中发现的上颚现存于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但是我们当时在博物馆没看到),。今天的蛇柱高约5.5米,而最初的高度估计有8米。
第三座是墙柱(Walled Obelisk/Walled Column)。这座方尖碑标志着赛马场南端赛道的终点。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士兵洗劫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之后,又将方尖碑上的所有装饰牌都扯下来了,使方尖碑露出石质的内核,成了如今的“墙柱”,因为他们误认为这些装饰都是纯金的(事实上,它们只是镀金的铜制品)。同时,十字军还劫走了著名的青铜铸造的四马二轮战车,其复制品如今放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o San Marco)主入口的顶端,原件则藏于教堂内部。
这座如今被称为“墙柱”的方尖碑,根据其大理石基座上的希腊铭文,最初可能位于希腊的罗德岛作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太阳神巨像的一部分,原本就镶嵌了镀金的青铜浮雕,毁于4-5世纪;10世纪,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和其子罗曼努斯二世对方尖碑进行了修复。
德国威廉喷泉位于竞技场的北端,是拜占庭式风格的八角拱顶喷泉,189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对奥斯曼进行国事访问,并在1901年将这座亭台作为礼物送给了当时的苏丹阿普杜勒·哈米德二世,象征着两国的友谊与政治联盟。
与竞技场仅一街之隔的另一处拜占庭奇迹—地下水宫(Yerebatan Samici/Basilica Cistern)。入口非常低调且不起眼。
地下水宫由查士丁尼大帝于公元532年下令修建。作为伊斯坦布尔现存最大的拜占庭时期蓄水池,地下水宫的水源通过20公里长的沟渠引自黑海附近的一座水库,水池长140米,宽70米,计9800平方米,可储存10万吨水,既满足大皇宫用水需要又兼作战时储备,其蓄水量足够当时君士坦丁堡全城使用一个月地下水宫的修建过程中使用了336根9米高的圆柱,呈矩形排列,共12排,每排28根,间隔4.8米。石柱造型与材质不一,不少上面饰有精美的雕刻,这是因为很多圆柱来自荒废的神庙。石柱的顶端部分,有98根采用拜占庭风格,剩下的则是多利安风格(Dorian)—古希腊最基本的两面三刀种柱式之一。此外,既使深建于地下,但罗马式拱廊设计依然保留。
两座美杜莎的头像石雕是地球下水宫的标志性建筑,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早在393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就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反对一切异教和异端,包括关闭多神教的神庙、废止奥运会。作为罗马帝国幸存的东方部分,拜占庭水宫始建于532年的地下水宫,却有两座美杜沙的雕像,至今也是未解之谜。这两座美杜莎雕像要么是侧放要么倒放,推测这是为了辟邪。
地下水宫的另一处标志性建筑:泪柱(Cring Column), 周身遍布眼睛似的雕刻,当时石柱因水汽而湿润时,就像在哭泣一样。一个在游客中广泛流传的传说是:将大姆指伸入泪柱的一个光滑小洞,旋转360度之后再拿出,就能梦想成真。不过现场的官方指示牌对泪柱的解释则是:这是为了纪念为修建地下水宫过程中死去的奴隶……
托普卡帕宫(Topkapi Sarahi )是座不可思议的建筑。它由一位年轻的征服者设计,在近四个世纪的时间里,它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皇宫。
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后,穆罕默德二世发现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已成废墟,当然也不适合这位被称为征服者的年轻苏丹居住。于是征服者四处寻找建造新宫殿的完美地点,并选中了Sarayburnu, 一个可以看到金角湾、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丘陵地带。在古希腊和拜占庭时代,Sarayburnu 是拜占庭古城的卫城所在地。无论是巧合还是设计,苏丹选择在最初城市建立的地方建立他的帝国。
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挑剔的目光下,建筑工程于1459年开始,大约六年后完工—这是伊斯坦布尔的一个适合苏丹的家。征服者设计了宫殿的基本布局,决定将该地的最高点作为他的私人住所。从这个核心出发,建筑和亭子向外延伸,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发展。该结构由高墙环绕,并纳入古代卫城的一些墙体。建成后,宫殿被5公里长的城墙包围,占地70万平方米。
几个世纪过去了,苏丹来了又走了,虽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对宫殿进行了各种改变。直到1853年,苏丹阿普杜勒一世放弃了托普卡普宫,迁入新皇宫。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托普卡帕宫成为共和国后的第一座博物馆。
整座皇宫由四座庭院与后宫等周边建筑构成。在还没进帝国门前的右侧,有一处精美的小建筑是艾哈迈德三世喷泉,这座喷泉不是想像中的许愿池款式喷泉,是一间小屋形式,四周有让穆斯林净身的洗手台。建于1728年,是土耳其版的洛可可风,是奥斯曼帝国郁金香时期的重要象征之一。
帝国之门(Saltanat Kapisi),隔开城市与宫殿,是1478年穆罕默德二世时期建造的,这巨大的石门突出了它的防御功能。门上可见铭文,大意写著这是受到真主的同意与恩典下建造,愿真主保佑征服海内四方,统治永恒。
走进帝王之门后,看到的就是第一庭院是宫中最大、最开阔的地方,是帝国时代唯一开放给老百姓的场所,绿意盎然,官员们可以骑马进入。除了用来集会和伊斯兰教礼拜日,这里也是各国使节、禁卫军、马夫稍作休息的地方。
庭院左侧是伊莲娜教堂,又称神圣和平教堂(Hagia Irene), 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教堂。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时,教堂用作仓库及军械库,因而得以保存下来。现在除了是博物馆之外也会是音乐表演场地。
神圣和平教堂是最先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是君士坦丁堡最早使用的一座教堂,直到第一座索菲亚大教堂建成后被取代,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就是在这座教堂里举行。现在这座建筑在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一世重建的。
顺着第一庭院的通道往前走,会看见托普卡帕宫的象征之一的崇敬之门(Selma Kapisi),1468年建造,塔式造型模仿当时欧洲的城堡入口。不管是官员或是使节都必须通过这扇门进宫,唯有苏丹才可直接骑马穿过,通往崇敬门后就是第二庭院。这里才是皇宫的检票口。
第二庭院是奥斯曼帝国的重要行政地点,会举行典礼、丧礼、节庆和加冕仪式,范围到通往第三庭院吉兆之门之前,统治帝国的重要机构都在这座庭院,庭院里有不少古木和挺拨的松树。
庭院右侧曾是宫廷厨房, 由帝国首席建筑师锡南所设计修建,烟囱是最大特色,规模很大,因为当时每天要膳养4-5千人,里面展示的除了廚具之外还有瓷器。
厨房的大烟筒依旧耸立着…
宫廷厨房现在则成了帝国时代从中国和日本运来的陶磁器和帝王使用的银器展馆。
帝国议会厅位于第二庭院的西北角,于苏莱曼大帝时期改建,共有三个会议厅。这里在18世纪前都是权力核心的象征,帝国重要的官员都会前来议事,大维奇尔、军事将领、外交大臣、财政大臣、宗教官员等。
整个帝国议会厅门窗都是金碧辉煌的,是老皇宫中装饰最奢靡的宫殿。
帝国议会大厅内高处安装了用黄金打造的“防刺窗”,害怕被人谋杀的苏丹就躲在窗后听政,透过这个金框窗跟进会议;当苏丹敲击窗框,或拉起红帷时,会议使暂停,苏丹逐传召维奇尔们逐一进入觐见大殿听取意见。
帝国议会厅旁的兵器馆,展示了来自奥斯曼帝国及欧洲的各种武器和盔甲藏品,值得一看。
正义之塔位于帝国议会与后宫之间,是皇宫内最高的建筑物,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都可以看见。根据以前的学者说法,之所以成为正义之塔,也是因为从这里可以看清下方议会内官员们的座位,能看清所有事情。这里也是接后宫的入口。
吉兆之门,是进入第三庭院的入口。区隔外朝与内宫,属于皇家私人区域,服侍苏丹的童仆在这里受教育也在这里生活起居。
位于吉兆之门后面的就是觐见厅。是苏丹执行国家行政相关事物的主要场所。除了接见外国使团,每周举行觐见会议,同时也是苏丹和一些政府官员私下协商的重要场所;远征军出发前,这里也会举行隆重的仪式苏丹将旗帜交给指挥官。
这方形的建筑物具有土耳其特色,由22支圆柱组成的柱廓环绕在外,支撑着有悬檐的大屋顶。内里有一圆顶状的房间,还有两个相接较小的房间。
觐见厅历史悠久,建于15世纪,苏丹会坐在铺上金布、镶有大量宝石的御座上接见大维奇尔、官员及外使,听取意见。
觐见厅装饰豪华,外观有镶嵌大理石的柱廊,厅的墙壁全是马赛克瓷砖,蔚蓝与金光争艳斗丽。
觐见厅的外墙上有一处泉眼,这不仅是用来洗手,最主要的功能是让水流的响声,阻隔外人偷听到觐见大厅里的君臣的谈话声。
穿过觐见厅,走过一座花园,便来到海边,山岗上有一座清真寺。
巴格达宫,是为了纪念穆拉德四世的巴格达战役而建,它是奥斯曼传统宫廷建筑的范例。
站在大理石露台上可欣赏海景,这里是老皇宫,视野最开阔的地方。
眺望对面的金角湾和加拉太塔(Galatea Tower)。
开斋节亭,苏丹常在斋戒月的日落后在亭下开斋,故得名。亭台的镀金屋顶有角、呈盔状,是奥斯曼特色的建筑。
从军事角度来看,皇宫坐落在金角湾、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交汇点,整座王宫由海墙及城墙包围起来,易守难攻,显然就是一座要塞。
奥斯曼帝国最强盛时期,其疆域曾达欧、亚、非三州,从维也纳到黑海、阿拉伯半岛、北非埃及、中东等地区,都曾在其掌控之下。奥斯曼苏丹们统治着占世界六分之一的广阔领土,500多年间皇帝的命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看完海景后回到第三庭院,这里一个翠绿的大花圆。分布着私人寝室、宝库、平楼等建筑。
苏丹艾哈迈德三世于1719年在原本是池亭地方盖了内庭图书馆,是皇宫内第一座图书馆。
后宫的土耳其文(Harem) 是指苏丹及其家人的居所。比起内宫的第三庭院,这里的进出规定更为严格,托普卡帕宫的后宫是苏丹、太后、皇后嫔妃、皇子皇女、苏丹的兄弟姐妹以及仆人和作为侍卫的黑人宦官(Kiziar Agassi)的起居空间。人口众多,光是女性就有400左右,有上百房间,后宫结构复杂而且随着时代不断改建。
由马车之门进入后,来到宦官庭院,共有三层楼的建筑,除了是宦官住所,还有皇子读书的空间。过了这里才能进入真正的后宫。
后宫是一座迂回婉转、高深莫测的建筑迷宫,进入到后宫要经过这些弯弯曲曲狭长的走道。
奥斯曼帝国同样使用宦官在宫庭服务,也是守卫,分黑人与白人;在后宫的则都是黑人(若与后宫女子有染可轻易得知), 宦官是后宫与外廷之间的通话桥梁,因此也存在着权力,黑人因为更能接近苏丹与太后,势力比白人宦宫要高。
由真正后宫之门进入后,先会碰到较大的太后庭院, 太后(Valide Siltan)在帝国的地位,尤其是在后宫有一定影响力,有自己的庭院与住所。相比起来后妃所用的庭院规模就很小了。
苏丹在后宫内的专属空间—帝王殿(Hunkar Sofasi)是苏莱曼大帝建造,上方是巨大的圆顶,有一宝座跟喷泉,一旁的沙发区是太后等女眷用。
穆拉德三世枢密室( III Murad Has Odasi)是后宫内保留最古老的建筑之一,1579年在苏丹的要求下由首席建筑师锡南设计打造,室内贴满了蓝白为主的磁砖,典型的奥斯曼风格。
走到后宫最深处,有一栋建筑就是宠妃庭院,这里视野开阔能俯视邻近的花园。
双子殿是王子住的地方,外形就像土耳其帐篷,呈现尖顶状,内部则是以伊兹尼克磁砖装饰,搭配金色门窗,这里被称为卡费斯,也就是鸟笼的意思。
结束了卡普托帕宫的行程。从皇宫出来,随着匆匆的人群走在伊斯坦布尔如果迷宫般的街头上……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