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列举几个有追求的栗子吧。
1.我女儿的 Global 老师,六十多岁,女性。她本来是一家公司的雇员,干的工作是跟教书完全不搭界的。可是她从公司出来之后,重新回到学校,拿了一个Master degree, 考了教师资格,开始教书,开始是在一所比较普通的中学教了一年 Global, 第二年就被女儿的学校聘用。女儿的学校是纽约几所特殊重点高中之一。
2. 女儿的英语老师。英语老师还比较年轻,他本来是 IT 人士,在 Google 工作,可是他厌倦了IT 这个行业,据他自己说钱也挣的差不多了,然后他自己喜欢的是文学写作什么的,于是也是回到学校,被自己梦寐以求的一所大学录取,学习文学专业,一边上学一边在 New York Times 开始发表文章,最后成了专栏作家,于是受聘于女儿的学校。
其实,在美国很多人的一生都经历过职业的转行,有些人一生还不止转了一次,是好几次。
再列举几个反面的栗子。
1.有一个人移民来的美国,在这里上学毕业然后找到了一个有福利有保险的工作,算是混出来了吧。可是自从开始工作他就再也不看书不学习了,什么书都不看,包括自己干的那一行的专业书籍也不看。最后成了他就职的那家公司里最早被裁员的人之一,同时也早早的被他自己从事的那个行业无情抛弃,从那家公司出来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同性质的工作了。不过,这个人虽然不喜欢学习,他虽然在自己专业上没有追求,但是他失业之后到没有直接躺平,而是到处找零工做。
2. 还有就是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提过的那位日本银行的 VP 了,也是在这里上学赶上第一波IT 热潮,一毕业就进了日本最大银行在纽约的分行。四十多岁被银行裁出来,首先是靠着积蓄过了几年,最后日本美国来回跑。他在四十几岁被裁员的时候他朋友拉他一起学习新的热门的技术。可是他一听就摇头说 too late , 学不进去了。他日本美国来回跑了几年之后还是回到了美国,开始开出租车谋生。
我这段时间在如何老去的问题上有很多的思考,我觉得如果要我在追求还是没有追求之间选,我肯定是选追求,一直的追求,不懈的追求,永不放弃的追求,反正我就是不愿意过躺平的生活。
当然其实一切的基础还是要看有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来支撑你的追求了,如果你看书看两页就会晕过去,那即使是想过有追求的生活也过不了,哈哈,所以认真锻炼身体,过有规律严于律己的生活,让自己首先拥有健康的体魄,然后才可以开始谈别的。
今天加班,胡诌几句,祝福大家的周末健康平安开心!
运动,学习,创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