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猎

冷眼观世界,静心坐井中
个人资料
正文

老迈画家再再再再当新郎官,大师们癖好采阴补阳?

(2024-04-20 20:51:42) 下一个

我不否认年龄悬殊之间的真正爱情。

不过,九旬岁老画家对20岁女孩穷追猛打,娶不到就闹绝食。我相信,这决不是爱情。

因为,不结婚就不能名正言顺地耍流氓。

有的人,一生始终如一,爱年轻漂亮的姑娘。连胡适先生都发出灵魂拷问:为啥老先生的精力如此旺盛?

4月10日,86岁的画家范曾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再婚。范曾透露自己的新婚妻子叫徐萌,据悉二人相差50岁。

范大师写道:爱妻楠莉故去近三载,最初缘悲痛孤寂,更由于轻微脑梗,致艺术生涯举步维艰。徐萌女士无微不至的关爱,使我身心全面康复。徐萌不唯关怀且鼓励我艺事长青,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更作贡献,情深谊笃,经我俩双方同研详究,愿永结连理,正式结婚登记,艺林佳话,此足徵矣。

范大师还晒出了手写的声明和徐萌在一旁看他作画的照片。

1957年,93岁的画家齐白石,又要当新郎官了。

家人给他物色一位44岁女子,他却嫌弃:“太老了。”并坚持要娶一位22岁的漂亮姑娘,家人强烈反对,表示这有辱家风,齐白石怒斥儿女,太不孝顺。

说起齐白石的感情,他一辈子坚持始终如一。

那就是只爱年轻姑娘,而且还都爱成了。

齐白石12岁的时候娶了15岁的陈春君,虽然是家里包办的,但丝毫不影响二人的感情,陈春君一共为齐白石生育了5个子女。

当时的齐白石并未出名,只是一个花匠,而且家境也不是很好,但陈春君一心一意地支持着丈夫的绘画,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来不让齐白石分心,齐白石对于原配打心里是既尊敬又感激。

齐白石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要去百里外的县城,当然这一来一回全靠两条腿,有时候时间来不及,他就寄宿于县城一家叫聚英客栈的旅馆,这家店的老板叫杨颦春,长得漂亮又有才情,她对才华横溢的齐白石一直心生仰慕。

后来,因为常住,这里便不再是旅馆,而是成了齐白石的另外一个家。

他每到县城都会小住,而杨颦春为她洗衣、做饭,画画时给他研磨,二人过得幸福而甜蜜。

但后来因为齐白石离开湘潭去了外地,二人之间慢慢断了联系。

齐白石在40岁的时候离开家。陈春君担心丈夫在外面没人照顾,就让自己的婢女胡宝珠跟随齐白石一起到北京,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胡宝珠当时不到18岁,小姑娘不但长得清秀而且特别聪慧,在齐白石的耳濡目染下,很快展露出绘画的天赋,她经常模仿齐白石的作品,有时经常让齐白石都难辨真假,所以齐白石对胡玉珠也是特别的宠爱。

为了不让齐白石分心,胡宝珠放弃了绘画,专门料理齐白石的生活。

原配夫人陈春君因病去世,齐白石就带着胡宝珠回到老家,把她扶为正室。

齐白石和胡宝珠生育了七个子女,在第七个孩子出生时,齐白石已经78岁了。

其实,齐白石70岁的时候,邂逅了他生命中第四个女人淑华。

淑华当年17岁,因为两人年龄的差距,胡宝珠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家里面闹得鸡飞狗跳,沸沸扬扬,齐白石没办法,让淑华嫁给了自己的儿子。

齐大师83岁那年,42岁的胡宝珠又怀孕了。结果,胡宝珠因为难产去世。

胡宝珠去世了,留下垂暮之年的齐白石孤独生活。

一次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齐白石认识了一位22岁的护士夏文珠。

年轻的夏文珠身上充满了活力,齐白石和她在一起,瞬间就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坚持要娶回家。

儿子不同意,认为二人年龄相差太大。但是齐白石坚决不放弃,三天两头闹腾。

儿女们拗不过,只能任由着他去。

齐白石对夏文珠是真的宠爱,夏文珠喜欢耍小性子,她要掌管齐白石的画,还干预齐白石的家务事。

齐白石的画要卖给谁,卖多少钱,都是夏文珠说了算,有次夏文珠和齐白石吵架回了娘家,齐白石为了哄她回家,甚至当众下跪。

但是两人的婚姻还是没能走到头,齐白石90岁的时候,夏文珠竟然不辞而别。

夏文珠一走,齐白石整天郁郁寡欢。

后来朋友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叫伍德萱,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但遗憾的是,不到两年伍德萱也离开了齐白石,身边没有了伴侣,齐白石又孤独了。

他每天都闹着要再娶,家人无奈,托人给老爷子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子。

老爷子连人都没见着,就连连摆手嫌弃:“年纪太大,人太老了。”

后来,齐白石遇到一位22岁的年轻姑娘,并展开热烈的追求,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女孩终于被打动,答应嫁给齐白石。

儿女们自然不同意,认为这有辱家风。

齐白石特别生气,怒斥儿女们不孝顺,后来没办法,儿女们只能答应,并开始给父亲筹备婚礼。

还好,在筹备婚礼期间,齐白石这个新郎官意外去世了,享年93岁。

回顾齐白石的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他一生的坚持始终如一,就是爱年轻漂亮的姑娘,连胡适先生都发出灵魂拷问:为啥老先生的精力如此旺盛?

人在任何年龄,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力,所谓人老心不老,人老是自然规律,而心可以永远保持年轻,正是有这份年轻的心态,齐白石才得以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经典画作。

看来,有些画家还是热衷于采阴补阳的癖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