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塌糊涂,校长许云虎仍然一意孤行,要大张旗鼓地搞校庆,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名叫“校庆办”的临时机构,许云虎亲任校庆办主任,另外指派一名副校长担任校庆办执行主任,要求办公室每天向他汇报人员工作进展,有哪些级别、担任什么职务的人参加等等。
时光荏苒,转过年来,清河一中就将迎来建校六十年华诞。
这天上午,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县长于晓琳跟清河县教体局赵秀春局长约好,下午一起去一趟清河一中。距离高考满打满算还有三个来月的时间,可清河一中的许云虎校长这几天忙的就是两个事,一个是将于4月份举行的全校第六届孝文化演讲大赛,另一个是一直要从9月初延续到10月中旬的六十周年校庆。
按照于晓琳的想法,清河一中只是自己分管工作的一个点,只要大面上不出现问题,点上的工作,自有具体的负责人,自己应该让下面的同志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放心大胆地开展工作。但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进入了百日冲刺阶段,清河一中却还在忙着搞孝文化的推广,在忙着以六十校庆之名四处拉赞助,着实让她有些担忧。毕竟,清河一中是县里唯一的市级重点高中,清河一中的高考成绩代表着清河县的教育水平。为此,她认为有必要在这个时机,到几所学校里转一转,看一看,拉上唐旭一起去,能够增加说话的份量。
对于清河一中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唐旭已有所耳闻,但是县里自有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他不好插手。接到于晓琳的电话之后,唐旭想了想说:“好吧,下午我应该有点时间,就陪你去看看。不过,教育工作是你主抓,我只管着给你站台,不作任何表态,戏还是得你来唱。我的意思是,既然去一中了,也顺路去二中看看,距离高考还有一百天,咱们去给大家鼓鼓劲。”
接到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县长前来视察的通知,许云虎早早就来到学校门口迎接。
不得不说,清河一中的大门口、办公楼、教学大楼确实是宏伟气派,比起县委县政府两座办公大楼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硬件建设得像模像样的,不能不令人佩服许云虎筹钱的本事。唐旭此前与许云虎接触不多,了解也不多。不过,许云虎的个人履历颇使唐旭感到感慨。
许云虎的最初学历是县农技中专,文革后的中专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乡镇农机站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清河一中开设了劳动技能课,他借着这个机会调到县城,在清河一中初中部担任劳动技能课教师。因为是后来调入的,教的是初中班,又不是主课,许云虎在清河一中一直就不怎么受到待见。
九十年代中期教育制度改革,高中专门办高中,初中专门办初中,清河一中初中部的原班人马另行组建县实验中学,高中部的人马仍在留在一中。因为实验中学不再专门设置劳动技术课,整体转移的人员名单当中没有许云虎的名字。新组建的县实验中学不接收,留在清河一中又没有课可上,许云虎没了着落,就被学校领导暂时安排到总务处帮助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许云虎从此却走起了狗屎运。
一所学校分成两所,需要另选校址。县里的思路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的清河一中要建成一所现代化的大高中,要有大胸怀、大手笔、大气魄,起码要有六十个教学班的规模,这样的话,原有校址就严重制约了大高中的发展。基于这一思路,县里决定,实验中学(初中部)留在原址,清河一中(高中部)另选新址建新校区。于是,就由县府办牵头组建了清河一中建设工程指挥部,县长亲自担任指挥部的一把手,从县府办、县教体局、县住建局、清河一中等单位各抽调一部分工作人员组成,无事可做的许云虎就摇身一变,成了建设工程指挥部的一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搞教学不咋地,从来在学校里没啥地位的许云虎,到了建设工程指挥部以后却是如鱼得水。按照新建高中的整体规划,至少要建一座教学大楼、一座办公大楼、一座实验楼、一个学术报告厅、一个多功能厅、一座餐厅,及男女生宿舍楼各一栋,资金缺口很大。在一次指挥部的协调会上,县长正在为学校的建设资金发愁时,许云虎却早已胸有成竹,拿出了解决方案。
一是到市里去哭穷,向市里争取一块,能争取多少算多少,即使一分钱争取不来,也没什么损失,并且,将来大高中一旦建成,还要请市领导、市教育局领导来剪彩,叫他们知道,我们清河是在资金困难情况下,举全县之力办教育。
二是县里自筹一块,这块是大头,不过,尽管是大头,这一块资金可以暂时先不到位,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兑现。
三是全县13个乡镇、街道办,都要筹措资金各出一块,每周在县委机关主办的《清河通讯》上公布支持教育发展的排名,设立两张榜,一张红榜,一张黑榜。谁家出的钱多,谁就上红榜,招生政策就向谁家倾斜,清河一中每年给每个乡镇街道办一定的“保送生”指标。当然了,保送条件完全是由出钱单位说了算。谁家给的钱少,谁就上黑榜,并且,清河一中在这个乡镇的招生数量就要控制一下。
四是以支持教育事业的名义向企业化缘,企业每赞助十万元给一个特招指标,上不封顶,承诺长年有效,指标用完为止。
五是赞助超过一百万元的,建议县里给授予“支持家乡办教育优秀企业家”称号,发给荣誉证书,县里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们的事迹,鼓励优秀企业家为地方教育事业做贡献。
六是一中建成后,每年拿出一部分比例的“特招生”指标,录取分数线下的考生,可以以教育赞助的形式,或是择校费的形式特招入学,这一部分收入可用于改善教师待遇,偿还建校欠账。
许云虎提出的方案,当场就有人提出:“你说县里的资金可以先不到位,那么工程谁来给你干?即使是先拖欠着,到时候没法兑现怎么办?”
面对质疑,许云虎不慌不忙地说:“谋大事不拘小节。大高中的项目该上就得上,清河一中新校区该建就得建,施工合同该签就得签,空头支票该开的就得开,没有钱就先欠着。”
说到这里,许云虎抬头看了看在坐的各位,见县长和分管县长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并没有制止他的意思。此时,他就像是疯狂的一个赌徒,把自己后半辈子的前途全都押在了这个项目上。他相信,清河一中办六十个教学班的大高中,对地方政府来说这可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经天纬地的大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宏伟的政绩面子工程。他深信,书记和县长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不可能不动心。
想到这里,许云虎索性心里一横,继续说下去:“俗话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我们县本身就是全国闻名的建筑之乡,难不成还找不到几个干活的施工队吗?难不成他们还敢告政府吗?清河县有13个乡镇、街道办,多少挤一挤,就不信挤不出油水来?再说了,这是办教育,是百年大计,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以政治家的眼光办教育,才能真正办好教育。”
又有人提出反对:“这样的做法就是倒卖生源,虽然暂时解决了资金问题,但招生质量没有保障,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一定会大受影响,无异于涸泽而渔、饮鸩止渴。”
许云虎说:“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要我说,这绝对不是倒卖生源,而是整合优质资源。不错,好学生是教育资源,但资金也是教育资源,没有钱怎么办教育?没有钱办教育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再说了,你说这是倒卖生源,就算倒卖几个生源又怕什么?咱们算一笔账,高中三个年级,六十多个教学班呢,3600名学生的教学规模,就算拿出一半生源搞特招,收赞助费,我们也要按分数正式招1800个学生。我们可以按入学成绩搞分层次教学,把学生分成四个层次,分别设立火箭班,精英班、尖子班和快班。俗话说,一俊遮百丑,我们只要抓好前端的火箭班,精英班,每年出几个北大清华名校生,学校就脸上有光,大家不都还是挤破头想来一中上学,谁还能说啥?”
许云虎侃侃而谈,在坐的县长、分管副县长却始终没有明确表态。在许云虎看来,不表态是好事,说明领导的心里也在打着小算盘。见主要领导不表态,其他在坐的指挥部成员,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其实,时任县长的心里也在打着鼓。他心里十分清楚,许云虎提出的方案,说白了,就是倒卖生源,严重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对教育的危害极大。更重命的是,画大饼,拖欠施工队工程款会严重透支政府的信誉,农民工向政府讨债,闹起来多不好看!但摆在面前的巨大诱惑是,学校一旦建起来,是现任的事,是自己的政绩成就,至于会有多少历史遗留问题,那是留给后任的事。如此巨大的工程在自己的任内建成并投放使用,那该多么风光啊?这可是多大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啊?在自己的从政履历上,必定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到这里,县长发了话:“既然清河一中的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我看,许云虎同志提出的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当然了,还有一些具体细节,需要再斟酌斟酌。依我看,为了便于今后开展工作,可以给许云虎同志公布一个职务,解决级别的问题,特事特办嘛。”
许云虎嗓子一阵发甜,幸福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