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青丝为君留
谢老去世的时候,我去参加了告别仪式,他的手里,紧紧攥着一缕青丝。跳动的火焰,将他和这一缕青丝一起,化作了一缕青烟。
认识谢老,是在14年前。那一年,抗战胜利60周年,我去驻军某部干休所采访,干休所政工室的宋干事,推荐了谢老。
时年82岁的谢老,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离休后定居北方多年,却难改浓浓的吴音。一米八五的身材,并没有使他因为上了年纪而显得佝偻,宋干事说,谢老可是市老年模特队的主力队员,代表市里参加了许多场公益演出,我说,怪不得呢,如此精神矍铄,神采熠熠。
谢老向我讲述起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事故,讲到动情处,他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用手比划着,讲到一位牺牲战友的名字,谢老就哭出声来,声音越哭越大,像个孩子,我和宋干事正不知所措,里间的房门打开了,他的老伴急匆匆从里面出来,给谢老倒水,喂降压药,还给他用手捋背,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小声对谢老说了几句我们听不懂的方言,谢老听着就不住点头,也回了几句我们听不懂的方言,很乖的样子。
这位阿姨始终没和我们说一句话,等到谢老情绪稳定下来,就又回到了里屋,进屋时,还不忘关上门。
谢老讲完他的经历,朗声背诵起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一句不断,一字不差。
采访结束,我们从谢老家里出来,我对宋干事说:“谢老的老伴,刚刚照顾谢老的那位阿姨,可真是有些奇怪呢。”
“你说那位阿姨啊?她可是美籍华人呢。”宋干事说。
“哦?谢老是老革命,怎么会,怎么会?”我问。
“这个,这个……我建议你可以抽空再来采访一下。”宋干事说。
回来以后,我始终挂记着谢老的故事,关于谢老的专访发表以后,我带着几份报纸,拉上宋干事一起去送给谢老。谢老端着放大镜看了老半天,一边看一边点头,说:“就是这个样,就是这个样。”看完报,谢老兴致颇高,又拉了许多战争年代的事情,看看时近中午,谢老意犹未尽,说:“不要走了,中午留下一起吃饭。”
这正合我的意思,但我不知道谢老是诚心挽留,还是表面客气,就去看宋干事,宋干事明白了我的眼神,他对谢老说:“人家记者大老远来给咱们搞宣传,这是公事,应该由单位接待。”于是,宋干事给干休所王政委打电话请示,不一会,王政委就安排专车来到谢老家门前,谢老似乎有些犹豫,进到里屋去待了一会,当门被再次推开的时候,谢老和那位阿姨一起出现在我们面前。
夏末秋初,天气异常炎热,阿姨身着一身淡青色的旗袍,肩膀上搭着一条淡青色的丝绸披肩,她扶着谢老,两个人一起出了门,宋干事抢上前去,拉开面包车一侧车门,用手挡住门框,待两位老人都上了车,这才示意我上车。那位始终揽着谢老胳膊的阿姨,步态婀娜,颇有大家气度,一时间,我看得呆了。
谢老酒量很高,如果不是坐在一旁的阿姨多次劝止,一斤高度白酒大约不在话下。酒多了,话就多,经不住我几番试探,谢老就讲起自己青年时代的故事来。
谢老是苏州人,出身士绅家庭,青年时代,受进步思想影响,加入了左翼进步组织,因组织学生运动而被时局通辑。谢老——当年的小谢,同班同学筱筱与他志同道合,在小谢被抓捕后,为营救小谢,不得不恳求身为警察局长的父亲释放小谢,最终,筱筱与父亲达成妥协,只要放了小谢,就去美国读书,从此与小谢断绝往来。
小谢被监狱释放的那天,筱筱不顾警察阻拦,冲上前去与小谢紧紧相拥在一起,一对相恋三年的恋人,在黑暗潮湿的地牢里,不顾一切地吻着,吻着,时间仿佛已经凝固,他们知道,这将是他们最后的吻别,从此,他们将天各一方,也许,今生今世不能够再相见。临别,筱筱从怀里掏出一缕青丝,交到小谢手中:“你是我的初恋,也将是我最后的恋人,今后,你见到这缕头发,就是见到了我。别了,我挚爱的君!”
谢老讲述的时候,我特别留心坐在旁边的阿姨,起初,阿姨一脸平静,当谢老讲到了筱筱,讲到了他的初恋,阿姨的脸上竟然泛起了少女才会有的那般红晕。我心里猜想,这位阿姨,大约就是那位筱筱了。
谢老讲述到这里,却不肯再讲下去,我心里着急,却不好催促,只好站起来给谢老端酒。那位阿姨终于说了话,一口绵软的吴腔:“老谢不能再喝了。”
我坐下,问阿姨:“阿姨,您就是那位筱筱女士吧?”
阿姨望着我,半晌没有言语,谢老说:“筱,你就说说吧。”
“唉!”阿姨叹口气,眼眶竟突然间湿润了,紧跟着,眼泪就扑簌扑簌掉了下来。谢老赶忙掏出手帕去给她擦拭,安慰她:“筱,筱,不哭,不哭。”那样子,像是安慰一个婴儿。我心想,难怪人们常说“老小孩、老小孩”的,老了老了,真就成了小孩子。
获释当晚,小谢回家拿了些简单的衣物,就在组织的安排下去了延安,从此转战南北,九死一生,无论走到哪里,那一缕青丝从未离开过他。建国初,中美两国之间断绝了一切往来,此时的老谢,在寻找筱筱无望的情况下,经组织安排,与部队驻地的一位女干部组建了家庭。筱筱则是在被父亲关了三天之后,随着表哥一起去了美国。在美国,筱筱皈依了基督教,最终,和追求了自己七年的表哥结婚。
时光如梭,造化弄人。1979年,中美建交。离休后的谢老回故乡省亲,此时,家乡的老宅都已经被夷为平地,一座座钢筋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站在故乡的原址上,回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一幕幕情景,谢老久久不肯离去,他从怀里掏出一缕青丝,亲吻着,紧紧贴在自己的脸颊上。
又十年,谢老的老伴去世,谢老在孩子的陪伴下,再次回到故乡。谢老向堂弟询问起筱筱,堂弟告诉他,筱筱也曾经回来过……见面的那一天,谢老从怀里掏出那一缕青丝,对他的筱筱说:“筱,筱,我终于等到你了!”
筱筱说:“君,我老了。”
谢老说:“筱,你没老,你永远是我的女孩,我的女孩。”
两位老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相依相伴,不离不弃。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从相爱到相伴,他们从没有红过一次脸,一如一对清纯的少男少女。
于是,在这个干休所里,人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朝阳升,一对老人相伴着去买早餐;夕阳落,一对老人相伴着去小花园里散步。春天,他们去田野采风,他采下一朵鲜花,插在她头上,呵呵呵地傻笑着说:“筱,你真好看。”夏天,他们在小院子里伺候瓜果蔬菜,她会心疼地给他擦去额头上的汗水;秋天,他们跟随夕阳红旅行团去旅游,他专门买了一部单反相机,只给她一个人拍照;冬天,他会小心翼翼地给她围紧围脖,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但是,干休所每年评选模范老伴,都没有他俩的名字,因为,他们从来没领过结婚证。
双方家庭的一地鸡毛都没有写, 是我觉得不真实的第一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