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荣格和理性的马可
文/紫若蓝
2025/9/28
我今年终于读完了马可·奥勒留的《冥想集》,花了很长的时间。现在我正在以蜗牛的速度读荣格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这两本书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读过最慢、最细嚼慢咽的两本书,也是最让我仰望星空般崇拜的经典。我做了不少的笔记,希望以后有机会整理记录下来。
可是,同时阅读卡尔·荣格和马可·奥勒留,却是一种让人近乎精神分裂的困惑体验。罗马皇帝哲学家的《冥想集》强调冷酷理性的必要性,而荣格的灵魂探索则着重人性中看似毫无理性的无意识部分。两种思想放在一起读,常让我有种细思极恐的不知所措感:我们究竟是该跟着感觉走,还是让理性牵着鼻子呢?
这种困惑在现代社会尤为强烈。在高度竞争的环境里,不甘平庸的压力甚至把“起跑线”提前到了胎儿阶段。芸芸众生拼命努力,自信的奋斗者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各种励志口号鼓励人们为了财富和成功追求高度自律,可是我的经验是:越是高度结构化和严格自律的生活,越可能在某个瞬间爆发出突如其来的放纵与冲动。于是我怀疑,那些冲动或许才是真正出自灵魂深处的渴望,而需要自律才能达成的目标,也许并非灵魂真正追求的。
那么,那些为成功而奋斗的人们真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吗?或者说,他们只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去渴望社会希望他们去渴望的东西?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能解释为什么焦虑在现代人身上如此普遍。理性本身没有错,前提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理性的社会。但在一个充满焦虑的社会中努力保持理性,反而会变成一种近乎分裂的体验。在这种“非理性的理性生活”里,焦虑几乎无处不在。而这种焦虑,或许正是源于社会所要求的,与灵魂所渴望的之间的矛盾。
到头来,我认为人们灵魂深处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一种平凡的生活。功成名就也许只是社会强加于我们的枷锁。如果有一天,成功和财富失去价值,我们也不必再和他人比较,那么我们就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许那时,马可·奥勒留的理性与荣格的无意识才能真正契合。
原来,理想国并不需要理想,也不需要“成功人士”。也许那才是灵魂真正的自由吧。灵魂的自由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成功啊!
****************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谢谢!
紫若蓝文学城若蓝小诗博客链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242/128198.html
赞你用心读书,认真思考!
再次握手!
当然也许有很多内容被现代人曲解、延伸过了。我觉得后者的一些理论可以用来PUA别人(我就考虑过要不要以此写一部PUA主题的中篇小说。)
无论如何吧,这俩人的好多理论跟咱们从小长大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大相径庭啊:)
半开半闭的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谢谢分享!
現實世界非必然,也非完全開放,那就只好按照半開半閉處理。拿理性或無意識去硬套,說起來一套一套地,是現代社會的常態,顯然不正常。以前我寫過篇《水手的西装》,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209/202303/8754.html。
半開半閉的方法和途徑在國學裡有。但好書如巨人肩,巨人,只因為能支持人看得更遠,並看到他們的局限,才算巨。這樣一坡一坡讀來,也能同歸。
再次感谢!
有的書,無法讓人心安住,那就破城取寶走下家。
“赞若蓝潜心读书。非理性的理性生活,这个说法有意思。说白了,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必须符合江湖规矩,但心里对江湖的自由潜藏着无限向往:)灵魂的自由与否,有时候就是一念之差。我觉得是天性使然。”,艾玛,可可把我要说的都说了!赞若蓝的深度文,我琢磨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