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今天上午,实验室的小师妹在实验室工作台上写报告,然后我看见她不停的左手在挠右手及小手臂,就随便问了一句:咋了,手?小师妹:手好痒,不知道是不是秋天到了,天气干燥的原因。我:秋天是干燥,可你应该也用用护手霜不是?小师妹:用了呀,可还是好痒。说着,把手伸出来给我看,我不看就算了,一看吓一跳,她的手上局部红肿,还有好几个疙瘩,在她那白皙粉嫩的手上显得格外明显,我说:你这样子八成是过敏了吧?小师妹一脸惊慌:不会吧,我也没用什么容易引起过敏的试剂呀?我说:你今天是不是用了DCC做缩合反应了?小师妹疑惑的点了点头,仿佛在问:这里难道还有什么容易引起过敏的试剂吗?
看着一脸呆萌的小师妹,我满心的恨铁不成钢,叹了一口气和她说到:真是无知者无畏呀。今天师兄我就给你上一课。DCC,中文名: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缩合剂,因为它价格低廉,形态良好,使用方便,一般反应较干净,收率较高。但是,反应生成的副产物尿素不能水洗除去,这是一个缺点;还有就是大概有40%左右的人对它过敏,如果皮肤接触(主要是手,不管是大量的还是飘起的少量和皮肤有接触),不仅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难以除去,还会引起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不仅仅是它,连它的类似物:DIC,EDCl都是一样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但是EDCl比DCC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反应副产物能够水洗除去。大家可能对实验室中常见常用的试剂有一种天然的放心,鉴于以上一个小小案例,各位合成的小伙伴有没有想过,如果您的手上,脖子上有小红点,瘙痒等,有没有可能是和实验室的试剂有关呢?下面,师兄接着给大家分享一些实验室常用试剂的过敏事件。加州大学的Kate J. McKnelly(DOI: J. Org. Chem. 2020, 85, 1764−1768)主要从事多肽合成工作,多肽的合成主要是肽键的合成,当然了,肽键和生物学中的叫法,如果大家不熟悉,我换成化学领域的叫法:酰胺键,大家就很熟悉了,同时合成酰胺的常用试剂HATU,HBTU,HCTU大家就更熟悉了。但是就是大家都熟悉到很平常的一类缩合剂,Kate J. McKnelly却对它产生差点致命的过敏反应。事情要从2015年,Kate开始从事多肽合成开始说起,到了2016年3月,她开始出现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等过敏症状,但是她都没有将这些和试剂过敏联系起来,直到2018年7月,她将HCTU洒到了手套上后立刻出现了打喷嚏和流鼻涕的症状,她才开始怀疑自己对缩合剂过敏,后来她和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觉呼吸不顺畅,以至于她不得不服用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来阻止这种反应。最后到了,2018年10月下旬,她的同事坐在她身边的实验桌前,她立刻就开始咳嗽,打喷嚏,感觉喉咙紧紧绷着,使劲的喘息,她试图把自己从实验室里接触到的东西移开,沿着走廊走到实验室外面的一间办公室。到了那里,她反应还在加大,气喘继续进行,直到她通过鼻子呼吸时能听到沙沙作响的喘息声。她立刻离开实验室去拿苯海拉明。当她离开大楼时,她的症状才减缓了。服用苯海拉明一小时后,喘息才完全消失。事后看来,她应该拨打911寻求紧急医疗救助,因为喉咙闭合性过敏反应会很快发生,有时如此之快以至于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避免死亡。
现在只要有人在同一栋楼里用这些化合物做实验,她就无法呆在楼里。她和她的研究导师James Nowick发现,类似于她对缩合剂的过敏事件并非个例。很多常见的化学试剂都是致敏物质,使用者应格外小心。目前,Kate已经无法从事研究工作了,她已经转行了。
过敏学家和临床免疫学家对Kate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20分钟内形成过敏性荨麻疹,HATU,HBTU和HCTU三种实验室常用缩合剂会引起测试者大面积过敏性荨麻疹,而Fmoc保护的氨基酸引起测试者过敏性荨麻疹的程度要低于对照组组胺的,而DCC几乎没有引起过敏性荨麻疹反应。除DCC外,其余试剂的受试者都是在工作中有过接触该试剂。HATU、HBTU和DCC已经被报道可引起人过敏反应,此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告诉大家:HCTU也会引起过敏反应。
实验室的各种试剂数以百计,但是我们对这方面的数据有时候却不甚了解。如何在实验室工作中避免这些风险显得至为重要。Kate在其文章中总结了一套标准操作,主要就是穿实验服,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必须防护品,还有就是在通风橱里面进行称量转移样品等操作。合成的小伙伴们在实验室里穿实验服,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能做到的,但是在通风橱里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能做到的应该不多,写到这里不仅想起以前一个师弟,称量氰化钠还在外面搞的心碎。通过这次的案例,小伙伴以后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时,一定要注意好保护措施,对一些常用的试剂也要先进行一些基本性质的了解,不能想当然的进行无防护的操作,实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漫游药化 2023-09-05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