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我们 - 天大的生活

90年代学习生活在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日子
正文

90后天大往事: (第三十六章) 为开题来到清华北大

(2021-12-14 04:05:54) 下一个

90后天大往事第三十六章 为开题来到清华北大

寒假回家,爸妈一听我工作还没落实,都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们开始琢磨哪个熟人、同学能帮上忙,我可以去哪个城市找什么样的工作,还说实在不行回家找工作也可以,那样离家近。

我觉得根本不用着急,还没听说哪个北洋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呢!更何况我成绩优秀,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老是小看我。

一天妈妈说要带我去见见她一位在省城当大学老师的同学,我坚决拒绝了。我想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妈一看拗不过我,只好放弃了。不过她在电话里跟她的老同学唠叨了半天,也不管我在家,都能听见。

也许她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吧!只听她说什么,我这个儿子呀,就知道学习、看书,特老实啦,没有女朋友啦,大学也不知怎么上的啦,都学傻啦,当年志愿就是自己瞎报的,现在又不找工作,气死人啦……反正每次回家我都得准备好听到各种不满意,我都习惯了。她唠叨一假期,好像跟我苦大仇深似的,但我要走时,她又要哭哭啼啼。我只要对她的唠叨别较真,别往心里去,就能跟我妈和平相处。所以她说什么我也不着急,就当耳旁风,给她个耳朵,让她说够了,我还是她亲儿子。

开学了,我们要进实验室,做毕业设计。

我一直对复合材料比较感兴趣,报了一个复合材料的方向,跟着以前教我们《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的沈宁和老师做课题。沈老师大约五十岁,江南女子,说话细声细气,吴音袅袅。她把专业课讲得深入浅出,煞是好听。沈老师涵养极好,从来不着急,不生气。记性也好,我们这群同学,上不了几堂课,她就能叫出名字,深受同学爱戴。

那段日子差不多是我这一生中自由度最大的时光。

我的课题是“尼龙66增强PP机理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设计,我需要接一个任务,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己查资料,了解这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设计实验方案,写出一本论文。

那也是我出入北洋科技图书馆(简称科图)最多的一段时间。

科图是香港影业大亨邵逸夫捐的,命名“逸夫楼”。记得我刚进大学时,看到逸夫楼,很不以为然,觉得一个堂堂百年老校,竟然以一个拍红男绿女的电影的人命名图书馆,太有损形象了!宁可楼破旧一点,也不能让铜臭公然污染校园。可渐渐我觉得,也许有钱人很多,但是愿意把钱花在教育上的人不多。邵逸夫花的钱,是自己合法挣来的,他能想到用这些钱在内地捐赠图书馆,并不是捐赠免费的电影票,直接用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洗脑。他是无私和了不起的。

那时候查资料的方式,是从导师给的文献入手,看完后,针对自己有兴趣的方面,继续到图书馆检索,深入查找它的参考文献,这样就像拉渔网,关联的资料越来越深入,了解的进展越来越多。我用这种方式,几乎查遍了自己能查到的关于课题的所有资料和期刊,对自己的科研天分深信不疑。

为了更好地了解课题方向的最新进展,导师还派我去北京图书馆(简称“北图”,就是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出差查资料。

就是这段时间我想到了北大的大脑袋。再不去找她一趟,我们就都毕业了。

我终于去了北大。

事先我们已经写信联系过,她给了我她们宿舍的电话。

我到北大西门时,她已经等在门口了,把我带了进去。

她不是一个人等我的。和她在一起的,是一位个子比我还高、长得像影星一样的男生。这个举动导致我直到现在,一想到北大西门,就联想到一对俊男美女站在门口。

大脑袋介绍说:“这是我男朋友老李。”这让我心里顿时不舒服起来。也怪了,虽然我对大脑袋没什么别的意思,仍然觉得她是“我的”什么人,老李是多出来的外人。一看她和男朋友那情投意合的小样儿,怅然若失。另外老李会不会以为我在追求大脑袋呢?大脑袋直接让他见我,不就有点表忠心的意思?那把我往哪儿放呢?那小子明显比我帅,我不成了从天津专程赶来的大“灯泡”了?

不过老李虽然帅了点,但说话极风雅、谦和。俩人带着我在北大转了一圈,未名湖、博雅塔、荷塘,热情地给我引经据典介绍了一番,我那百般的不自在就消散得差不多了。

北大与北洋大学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北洋大学凡有路处,皆四平八稳,大道通天,带着让人一览无余的坦荡和质朴。北大可能由于面积小,宛然园林,曲径颇多。随步行来峰回路转处忽有楼台亭阁,显得小而有内秀,如果说北洋园阳刚之气盛,则燕园则阴柔有余了。

另外在我们学校,学子们往往步履匆匆,奔忙在上课或占座的路上。甚至有些同学为了节省时间,打完饭边走路边吃。而在北大却四处可见慢慢踱着步子的绅士淑女。仿佛他们是哲学家,正在深思熟虑着什么宇宙人生的哲理,又像是满腹经纶的诗人,正在酝酿着一个伟大的作品。

参观完北大,大脑袋说:“胖子是来北图查资料的。老李,你带他去你们学校图书馆上网查查吧!”老李说:“好啊!”我才知道老李不是北大的,他是清华机械系的研究生。他有本科同学毕业留校,在图书馆工作,可以带我进去。

也怪了,我认识的几个才子都是机械系的。真是物极必反,在最理工的地方,才有最美的风光。

听了大脑袋的吩咐,老李应声不迭,立马带我出北大东门,往东直行,从清华南门进了清华园。

一进清华园,立刻有了回家的感觉,一样大路朝天,一样行色匆匆的学子。不过清华园更大。我们没有自行车,从南门往图书馆走,差不多横穿了清华园。先沿着银杏树大道,拐到二校门,然后大草坪、日晷、大礼堂……大草坪上有人三三两两躺卧,有人抱着吉他唱歌。

老李边走边介绍说,他带我去的是清华图书馆的新馆。新馆由清华的一位院士主持设计,那古色古香的红色的砖墙是故意做旧的, 与老馆浑然一体。

巧的是,清华的新馆叫“逸夫馆”,也是邵逸夫捐款建造的。老李还告诉我,清华、北大和中科院是中国首批接入互联网的三家单位,国内其余有个别能上网的是通过这三家的接入点。上网按流量收费,价格不菲。

当时我们学校图书馆还没有公共机房,一个教研室或实验室可能有几台电脑、但是不能上网,只能编程处理试验数据和编辑文件、个人有电脑的极少。一进清华图书馆,我就被眼前的三四十台电脑镇住了,一下子明白了清华和北洋内在的区别:顶尖的名校资源多、信息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看得更远。

虽然外面天寒地冻,大厅里暖洋洋地,几乎每台电脑前都坐着人,静静地查资料。老李说这里面直接接入互联网的大约只有十台。

他径直走到前台,跟管理员说了几句什么。

那个人带着我们到一台电脑前,输入密码,就走了。

老李打开雅虎浏览器,教了一下我该如何输入关键词、如何组合检索,又告诉我另外一个浏览器,NADSCAP。说,用雅虎找不着,就用这个查找,两个的结果不太一样。老李走了,我一个人开始查资料。

这个过程太不可思议了!以前查资料是种体力劳动,一本一本期刊地翻阅,看到有兴趣的文献再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顺藤摸瓜。现在输入几个词,一下子出现成千上万条信息,即使看不到原文,也能看到期刊名称、摘要等,可以大大加快查找速度,并且时间上近,可以说,文献查阅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从清华逸夫馆出来的时候,我带着打印和摘抄的一大堆文献资料,兴奋不已,深深感到自己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信息共享越来越便利,中国和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我从科研的农耕时代一步跨入了信息社会。

我和聪明的大脑袋、帅得一塌糊涂的老李在清华西门外的小餐馆吃了晚饭,然后乘火车回了天津。

我的开题报告大获成功。评审委员会的老师们一致好评,评审过后沈老师很高兴,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一口气说了好多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