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代价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思考人性,展望未来
正文

染疫随感(下)

(2021-12-28 22:56:32) 下一个

五、强推疫苗为哪般?

mRNA疫苗研发的时间不到一年,测试的周期更短。即便这么短时间的测试数据,还要等75年之后公布:FDA Says It'll Take 75 Years to Fully Release Pfizer Vaccine Data

关于专家对疫苗的负面评价,这里再补充两条。病毒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Luc Montagnier教授认为,新冠疫苗会产生新的变种:Covid vaccines creating new variants, says Nobel winning scientist Luc Montganier。最近世界卫生委员会呼吁立即停止Covid-19实验性疫苗:World Council for Health Statement on Covid-19 Vaccines。理事会还声明,任何直接或间接参与这些注射剂的制造、分销、管理和推广都违反了普通法、宪法和自然正义的基本原则,以及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和其他国际条约。

另外,补充两条疫苗与心肌炎关系的最近发现。1. 香港的研究发现,心肌炎的发病率明显与新冠疫苗正相关:New Hong Kong study finds a 1-in-3000 adolescents developed myocarditis following Comirnaty vaccinat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acute myocarditis/pericarditis following Comirnaty vaccination among Chinese male adolescents, especially after the second dose.”;2. 美国疫苗心肌炎的数据分析(数据见图二):

“那篇nature medicine文献作者,在大家要求区分性别和年龄的呼声下,终于公布了针对40岁以下男性的疫苗心肌炎副作用数据分析。结果很直观,辉瑞2针及3针,莫多纳第1针开始,对该人群引发心肌炎的概率都比直接感染病毒还厉害。说疫苗心肌炎只有“百万分之二”的,仔细看看这个分析吧。https://youtu.be/NR_ZVzrTeYk ” ――MoshangUSA on Twitter

CDC为了让疫苗看上去有效而无害,居然把接种疫苗后14天之内死亡的人算作未接种疫苗:CDC Counts People Who Died Within 14 Days of Jab as “Unvaccinated”,甚至修改Florida的数据:CDC amends Florida’s COVID-19 numbers after pushback from state officials

丹麦最近的数据则表明,Pfizer和Moderna疫苗对新变种的抗疫力减退得非常快:VE against Omicron was 55.2% initially following primary BNT162b2 vaccination, but waned quickly thereafter

关于病毒的致命性,根据CDC的数据,去年死于新冠病毒的接近38.3万,今年超过50万。鉴于最近CDC宣布PCR测试不准(CDC withdraws support for PCR tests),实际死亡人数应该比这个数字少。同样根据CDC的数据(Number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deaths in the U.S. as of December 15, 2021, by ageRates of COVID-19 Cases or Deaths by Age Group and Vaccination Status),0-17岁的死亡人数655,不到人口的10万分之一,低于流感与肺炎的死亡人数。对于18-29岁的人群,死于新冠的4781人,不到人口的万分之一,不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一半。如果以感染的人作基数,0-17岁的死亡率低于万分之三;18-29岁的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一;0-64岁的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五(也就是存活率高于99.5%)。

刚刚CDC修改了染疫人员的隔离天数,从10天缩短到5天:CDC Updates and Shortens Recommended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Period for General Population。这也说明病毒本身并不那么危险。一位名为Craige Lewis的网友10月9日在Twitter上写道:“Let me understand.  We are in a pandemic.  105,000 fans are in a stadium with no social distancing or masks to see AL vs A&M.  Nobody dropping dead or falling out.  No ambulance either.  This may be the first pandemic ever where people only die in the hospitals!”

纽约州更加离谱,打过疫苗而显阳性的医护人员可以回去上班,这表明病毒部致命。可另一方面却要开除不打疫苗的医护人员。这是什么逻辑?!

一个缺乏测试数据,有明显的副作用,如此仓促推出的疫苗,而且是为了对付存活率高于99.5%的病毒,被政府及一些组织强推,要所有人付上副作用反应(包括残疾与死亡)的代价,是史无前例的,是野蛮的暴政。如一位网友所说,“(对疫苗的后果)药厂不用负责,医生不用负责,政府不用负责。但如果我不打疫苗,就是我不负责任?”

如此强推疫苗的逻辑也是非常令人可疑的。比如,非法移民不需要接种疫苗,即使那些强制学生接种的学校,非法移民也被排除在外。而一直赞成强推疫苗的民主党,对强制非法移民接种全投反对票:Democrats Come Out Against COVID Vaccine Mandates for Illegal Migrants。国会议员也排除再拜登的疫苗强制令之外。有洗地的“fact check”等说国会不受总统令制约,但这是说不通的。国会的立法不受总统制约,但议员来自各个选区,他们作为个人并不能排除在总统令之外。如果病毒那么可怕,来自各地的非法移民为什么不需要隔离?如果疫苗真的那么有效,为什么打了疫苗的人还要怕没打疫苗的?

还有人问“为什么不mandate吃福利的?不打针就没资格吃福利?为什么有工作的纳税的,不打针就失去工作?”奋斗在一线的医生和护士,没有疫苗时冒着危险,救治病人。现在却因她们不打疫苗而失去工作,而不顾救治人员短缺,使更多的人处于危险之下。

强制疫苗不只限于一些公司、大学、医院,和旅行,有些地方也把魔爪伸向孩子。德国一所学校居然公然羞辱那些未打疫苗的孩子。有网友评论说,“不愧是出马克思,纳粹的德国”。

我不是想说疫苗毫无作用。但既然有不少专家对疫苗有负面的评价,而且也有数据说明疫苗的副作用不容忽视。一个设计上有缺陷,安全性与有效性都无法和传统疫苗相比的疫苗,即使允许被使用,也绝不应该是强制的。制造商也知道疫苗的副作用,所以他们不肯负任何责任。那些高危人群(年龄大或肥胖症患者等),他们可以选择接种疫苗,包括booster。

如何解决新冠危机?解决新冠的办法就是“无为而治”,也就是放手让民间医疗机构开发各种药物与治疗办法,让百姓自由选择。著名的外科医生Ben Carson(曾任川普政府的国土安全部部长)指出,如果抛开政治,疫情问题就能很快解决:Pandemic Could Be Solved Quickly If Politics Thrown Out: Dr. Ben Carson

比如印度,不禁止伊维菌素及羟氯喹的使用,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大大低于那些疫苗(booster)覆盖率更高的国家。西非也是如此。不过,Dr. Ben Carson没有说的,强推疫苗不只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Omicron变种一宣布,几个制药厂的老总就从股票上得利数亿美元。

得过新冠的人再次感染的几率大大低于接种疫苗的人,这不仅是常识,也被大量的数据证实。可他们照样逼得过新冠的人接种疫苗。上节曾经提到很多运动员接种疫苗后不得不退出比赛甚至死亡。Mubadala的网球赛又再次证实,如Pavvy G在12/27日推特上写的:“A reminder the ONLY players that survived the disaster of Mubadala and didn't test Covid positive were Murray, Evans and Fritz. The only players in the whole event that have previously had Covid. I'm sure it's just a cOInCIdENce.”

新冠疫苗之争,是青壮年人对短期和长期副作用质疑,与大权在握的老人政治对副作用淡化甚至无视,而只看到能保自己的命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该属于科学范畴的争论,但被民主党挟媒体、自媒体控制权在握之便,弄成了一次对右派的新的道德审判和胁迫压制运动。对疫苗有担心的主要是年轻人、非裔及中青年专业人士,跟教育水平关系不大。主旋律却给这些人扣上反科学的标签强推疫苗,为扩大政府权力暗渡陈仓。去年利用疫情,把与COVID有关的死亡都算在川普总统头上,并利用邮寄选票等一系列操作,让拜登窃取了总统的位置。拜登攻击川普总统时,说他有解决方案。今年有了去年的经验与教训,加上疫苗,死亡人数却比去年高出1/3!然后就说他没有解决办法。他们还想继续利用疫情,搞邮寄选票,利于作弊。左派媒体利用疫情,夸大其危害,制造恐惧,易于控制民众。大科技公司借此机会,打击小企业竞争者,击垮实体店。如果接种疫苗还有什么未知的长期后遗症,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这不是危言耸听,mRNA的发明者对孩子的父母就有这样的警告。

六、抗疫展望与病毒溯源

12月27日单日新增52万确诊,超过今年1月份创下24.7万人记录的2倍!这意味着美国(及其一些其它西方国家)的“唯疫苗是尊“的防疫政策的彻底失败。拜登也承认对疫情无能为力“There is no federal solution (to COVID)”,任由各州自主。是不是也该收回各项强制令?

几天前,FDA批准了辉瑞公司研发的口服抗新冠药物,Paxlovid。这个药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可以在药房买到。据辉瑞声称,已经有2万人试验服用,无一人死亡。有轻微反应者占19.8 %

再之前,WHO批准了Novavax和COVAXIN两种疫苗:WHO approves Novavax and COVAXIN。这两种疫苗都是不转染细胞的传统疫苗。与现有的mRNA疫苗相比,它们可能更安全性。

希望这几件事能为2022年开个好头,使人们能够再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的环境下更加有效地抗疫。

除了“以疫苗独尊“的全球抗疫,另一个更为奇怪的现象是对病毒的起源闭口不谈。对于这样一个波及全球的如此大的疫情,不去追寻病毒的起源,是空前并匪夷所思的。

病毒从两年前在武汉爆发,中国政府先是掩盖,照常举行大型聚会,并训诫泄露消息的医生。到了捂不住的时候,嫁祸于人,不少西方国家都成了其甩锅的对象。最流行当属美国在军运会期间散步病毒。与此同时,在学术界则把病毒来源归于农贸市场的蝙蝠。

我以前不知道武汉有西方援建的病毒所,也相信这种蝙蝠是源头的说法。2月15日收到一位朋友的信息,说是黄燕玲处理病毒样品时不小心致使容器破损,致病毒泄露。黄燕玲几天后死亡。对这些传言我大多不当真,但当我上网搜查时,只见官方“辟谣”,不见本人出面,这就令人生疑。虽然黄燕玲作为0号病人一直停留在民间,但武汉有现代化的病毒所,病毒从武汉爆发,中共一直极力掩盖(甩锅+阻扰调查)的行为,就足以令人看出端倪。

可是,2020年2月19日Lancet刊登了一份10来位病毒专家签名的声明,“强烈谴责COVID-19是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并在结尾处写道“我们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阻止了人们对病毒的进一步探源。后来发现《柳叶刀》这封声明信是由纽约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 of New York)主席彼得·达萨克(Peter Daszak)组织和起草的。而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冠状病毒研究是Daszak博士所属的机构资助了。这是明显的利益冲突!

今年五月初,Nicholas Wade发了一篇“Origin of Covid — Following the Clues“,给出了大量非直接的证据,表明病毒从武汉病毒所泄露的可能性最大。他的文章被一些志愿者译成中文,标题为”庚毒探源“分上、中、下。第三部分的链接在这里:庚毒探源(下)。从第三部分可以看到前两部分的链接。

自从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有另外一些专业人员继续深挖。综合所有的“非直接证据“,我吗可以对病毒的来源作这样的结论:病毒是从武汉病毒所泄露,但研究项目”功能获得(Gain of Function)实验室受到美国政府的资助。NIAID的负责人福奇博士(Anthony Fauci)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博士之一,或两人都援引了该脚注的例外,保证了资金流向石博士的GOF研究项目。

在Nicholas Wade的文章发表之后,拜登政府迫于压力,发了一个行政令,责令有关部门在150天内查清病毒来源。这装模做样的行政令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两个大国的参与,中共不让泄露数据,美国现任政府已经从中得益,病毒来源的真凭实据恐怕难以有见天日的时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YangLin6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ewGSDowner' 的评论 :
恰恰相反。根据专家的看法,只有人造的病毒才会这么厉害。
newGSDowner 回复 悄悄话 感谢你内容翔实的论据和论证。关于病毒的起源,我刚开始和你有同样的想法,后来我觉得这个病毒太厉害了,好像有灵性,不像是人造的,感觉人类根本没有造它出来的能力。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我目前挺你的黑字部分。感谢分享。
voiceofme 回复 悄悄话 染了一次疫,竟然随想出这么多的犄角旮旯的内容出来,真是无语。
YangLin64 回复 悄悄话 装睡的人就随他去吧!这主要是针对那些信息不完全但愿意面对现实的人。
石头村 回复 悄悄话 感谢这些详实的资料,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