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人生

数论是一门学科,也是我的人生。有人把酒论英雄,我用数字描天下。
个人资料
欧洲联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学数学竞赛获胜秘诀

(2022-02-20 15:09:00) 下一个

一个学生是否参加竞赛,完全是自愿的、凭兴趣。结果却是,考不好没关系,考好了就大有关系,哪怕是凭运气得来的好成绩。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只要有机会,是竞赛就必定参加,成绩也是十二分的靓丽。有个获奖证书,你的履历就会很漂亮,也会有大学、机构免试录取你。对于指导者来说,也是一个双赢:我真行,能教出这么棒的学生!竞赛对师生双方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怎么才能拿到前几名呢?那可是有技巧的。

首先要熟悉考题的格式与时间限制;这只要事先做一、两套过去的考题就知道了。对于多项选择题的竞赛,一般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平均每题1.5到2、3分钟。题目的编排顺序大都是先易后难;大部分(80%)的人只能做出前面80%的题,最后20%的难题才是竞赛获胜的关键。很多人考AMC的目的,是为了拿到进入AIME的资格,以便申请大学之用;能做对前面80%的题,基本上也就过关了。

对于要写过程的竞赛,如CMC的Fryer、Galois、Hypatia、Euclid;CIMC、CSMC,AIME等,时间更充裕,但过程必须清晰,方法上最好有创新。没有过程、甚至表述不清的,答对了也得不到满分;有过程、答错了可得部分分数。写过程也不是连1 + 1 = 2都要写出来的(否则根本就没有时间做完),只要写出主要步骤即可,数值可以心算。在加拿大,除COMC外,什么竞赛都可用计算器(可编程、上网的除外),数值计算不必在意。在CIMC/CSMC中,要求保持准确答案,小数值四舍五入是要扣分的。对于CMO,5道题4.5小时,USAMO以及其它的什么XMO,3道题4.5小时,第二天再做3道;时间很多,缺的是解题思路。

其次是知识储备。整个中学阶段学的只是初等数学:算术、代数、几何,最终归结到函数(包括数列);微积分在中学数学竞赛中一般用不上,当然,如果有极限概念的话,肯定更胜他人一筹。在算术中,只要知道数的六种运算即可:从自然数、整数到有理数、实数。AMC12中,要求知道复数的运算及应用,CMC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复数。六种运算中的加、减、乘、除,大家都是无所不知的;但是,幂及其反运算、指数及对数,就让很多人头痛;第六种代入,甚至是无穷次的迭代,那就成了大多数人的噩梦:循环小数、连分数、嵌套的根式,普通的教学大纲里根本就没有。出题者要增加难度,正好从此处给你下套。

初等代数中,要做三件事情:变量(符号)的运算、构造表达式,写/解方程,还有不等式的求解与证明。人类能够想到的数学表达式,由易到难,依次是:多项式、有理式、根式、指数式、对数式、三角式、阶乘式。尽管可以定义任意的运算,但总得满足一些运算规律才有价值。最基本的是结合律,否则三个或以上的对象很难运算。然后是交换律;中学里学的不满足交换律的只有矢量积,当然有的人可能知道矩阵的乘法。如果同时定义了两种运算,人们还希望它们满足分配律;为了解方程,还得有消去律。遗憾的是,运算律这种名词,很多中学生听都没有听过,尽管他每天都在用。还有很多学生只知道运算运算,算到天昏地暗,却不知道变量代换,完全丧失了代数学的本意。把一个重复出现的式子、把一个多层嵌套的式子里的下一层,用单独一个字母来表示,那是多么的简单啊!

代数学的难点在于列方程,或者找到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人为构造出来的问题,关系式大多已在字里行间了;只要把数量词用字母代替就可以了。如若不然,就用两种不同方式,去计算同一个量即可。当然,这得需要记住相关的公式或定律。至于解方程呢,现在已知的、可解的方程,其解法基本是固定的,只要做过一、两道练习题,自然就清楚了。

中学几何学习图形的度量和基本性质。角度、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只对一些基本形状给出,如直角形、圆形;其它图形要用拆分或拼接的办法算出。当涉及到边与角的关系时,需要三角学的基本公式,如正、余弦定理,和/差角公式。如果找不到想要的方程,就引进坐标系,只需要五个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两点间的距离(能记住点到直线的距离便天下无敌)、斜率(及其与斜角的关系)、多边形面积的鞋带公式、点的平移/旋转公式,便可写出任何曲线的方程。如果能够把坐标与向量统一起来,直边形的问题都可以很快解决。涉及到圆与多边形的关系的证明题,需要知道圆内角与弦、切线的五个关系定理(这在加拿大的中学里是不教的)。

中学函数部分只学习五种函数(幂、指数、对数、三角、反三角)的初等性质,包括对称性、单调性、有界性、周期性、凹凸性;而且都是凭经验、没有解释,因为单调性与凹凸性要用到微积分。为了能够求出函数的值域(最大/最小值),最好能知道几个平均值不等式(如算术、几何、调和、平方平均值),还有凹/凸函数的Jensen不等式。普通大纲里还缺失隐函数及其参数表示、一般函数方程的求解方法、替推数列的求解方法,这些内容在竞赛中是常考的;也许正是因为出题者知道普通学校不教。

以上内容都是有目共睹、耳熟能详的,竞赛中是被用来充数凑分的,只出现在前面80%的问题中。要想竞赛得高分,还得知道一些大纲之外的内容。首先是初等数论,尽管可以把它归入到算术或代数中,它研究整数性质的特有方法,是需要专门体会的。Gauss引进的模运算、同余式的概念,是研究整除性、解不定方程的特定方法。勾股数、海伦数(Heronian triples)、Pell方程的解公式,是二次不定方程的三个最著名的例子,其解法是需要领会的。证明某类整数的存在性的构造性方法,更是值得仔细推敲。

还有计数(组合学),是我最不能理解加拿大中学数学大纲的地方:尽管每个老师都知道学生们都不会数数,大纲却是几百年不作改变!中国小学三、四年级就学计数的加法、乘法原理了,这里却是12年级在《数据管理》中才提起,结果却是一大半的学生把课程Drop掉。至于鹊巢原理、替归计数法、映射计数法、生成函数计数法,提都没人提起;让加拿大学生去做竞赛中的组合问题,比赶鸭子上树还难。还有逻辑推理题、几何证明题、游戏问题、找规律,做梦吧!至于什么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几乎无人能懂。

第三是解题的方法与技巧。题目是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把遇到过的题型都分门别类,再给出相应的解法,那就没有任何竞赛(考试)得不到90%的分数。如果能够自创某种更快捷的技巧,冠军非你莫属;不过先得知道已有的方法。一般的解题策略,不外乎就是:猜猜试试、倒着来、反证法,画个图、符号化,作个假设、引进未知量,简单化、找规律,回到定义去、给出个等价的表示方式。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有,(1)待定系数法,用于多项式、幂级数等任何具有固定形式的表达式的确定、运算和求根;(2)配方法;通过配平方、立方等,把式子化简。在微积分中,还要配全微分呢!(3)换元法,把一个复杂的式子换成别的变量;(4)类比法,把其它类似情形下的结论套用过来;(5)穷举法;(6)反演法;比如数列求和的反演、Mobius反演等;(7)分部求和法;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只是针对特定的题型。比如(1)数列求和的拆项法,(2)求最大公因式(数)的欧几里德算法,(3)解不定方程的最速下降法(Fermat),(4)图论中求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5)用图论中的关联矩阵表示状态,握手定理揭示关系;(6)平面上求最短路线的反射法、直纹面上的直线化方法,等等。

最重要的是大脑进行联想的能力,当然这与记忆的能力是相关的。解题就是搭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一座桥梁,材料就是个人的知识储备,手段即是解题方法与技巧,使用何种手段靠的是大脑的联想能力,这表现在三个方面:洞察力(insight)、独创性(ingenuity)、灵感(inspiration)。给定一个问题,你能看得多深入?能用一种等价的、确定的、更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吗?在代数、几何、函数中,这不难做到;可在数论、组合、逻辑中,问题往往没有一种确定的表示形式;你需要构造出一种形式(记号)去表示。可能是用数组/矩阵/数集去表示状态,然后找出一种计量的方式;也可能是作出一些辅助的东西,如几何图形的辅助线,再证明它具有某种性质。还可能是用鹊巢原理、中值定理等去证明某种东西的存在性,甚至是像数学建模那样,构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型。

方法上的创新就更具挑战性。我曾经遇到过一些计数问题,要求进行线对线的计数;要知道乘法原理只是点对点的。线对线能行吗?三维空间里还有面对面的呢,不推广肯定不行。在许多武侠神话中,必须要能融合已有战技,在功法上实现突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能够激发数学方法创新的,只有遇到了强敌—XMO中出现的超难问题。灵感是实现创新的唯一手段,可它却是触摸不定的、无法培养的;它可能是长期磨难的水到渠成,也可能是一时的天上掉馅饼。也许只有神灵才能控制人的灵感?幸运的是,普通竞赛中出现的问题,都是被人做过了的、有确定答案的,并不需要超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欧洲联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白钉' 的评论 : 不能。我只是应邀回复网友关于数学竞赛的疑问。
深度思考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分享。不过本文有两处小错误:1,在美国,学生进入JMO的的cutoff是AIME加上AMC10,所以AMC绝不是做80%就可以了的。2,AIME不写过程,只要答案(虽然不是选择题)。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我住大多地区,RICHMOND HILL, 如果可能希望和老兄交个朋友!
我已经发悄悄话给您。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这些搞熟了能当数学家吗?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smithmaella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学习了。最近开始在油管上学习代数解题。
枪迷球迷 回复 悄悄话 呵呵, 数学的“题型是有限的”?数学家笑了。
欧洲联盟 回复 悄悄话 哪位大侠有高招,请补充、指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