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份,我第二次收到陪审合格性调查表(Mandatory Jury Eligibility Form)。三年前曾经收到过一次,上交后便没有了下文。这次有了传票(SUMMONS),有陪审团编号、陪审员编号。在规定时间到达规定地点后(听起来像是被双规了?),开始了陪审员的筛选。
进入法庭大楼时,要进行安全检查。手机、钥匙等金属物品要由警察用蓝子递过去,背包要打开检查。进入后,按照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排队出示传票、带本人照片的身份证。这个案件需要14名陪审员,法庭传召了150名侯选人。案件第二日开审,为时3周半。
法庭分两批、随机抽取了各20名侯选人,我在第一批被选中了。在抽取进行时,法官用最朴素的英语,详细解释了审判的全过程。她先是通报了案情(不得外泄),展示了被告,通告了与本案有关的人员姓名、办案警察姓名,与此案有牵连的任何人都不得进入陪审团。
法官说到最多的词是Impartial,要求不论种族、文化、教育、年龄、工作等等因素,一切只凭证据,必须做到公正。在成为正式陪审员的前一刻,一位法庭工作人员要你宣誓保证Impartiality,你说一句Yes或者I Swear即可。
被选中的人里,什么肤色、年龄、资历的都有。进入法官所在的大厅时,工作人员按照编号让选中的人坐下,法官逐一询问你有不有什么顾虑(Concern)。在校学生直接被免除了陪审的义务,有医生预约的、要出门旅行的、要照顾学生的,则被延期。我是自雇业者,每天课后要辅导学生。法官问,有大学生吗?我说有的;她说现在正是大学生们期末考试的时期,我把你推后吧(deferred)。
就这么过关了?那高高在上、让人瑟瑟发抖的大法官在哪里呢?没有想到陪审员平民化,法官更是平民化。我在法庭里见到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比我更加彬彬有礼,让我自愧不如;移民前还说要成为加拿大的活雷锋呢,在这里,我比那个声称《不是你撞的, 你为什么要扶》的中国法官,显得更加蛮狠无礼。
希望下次能够真正成为一名陪审员,等到假期不再忙碌的时候,尽到一个公民应有的义务。有了陪审的经历,你才能明白公平的含义,才能体会到民主的来之不易。我希望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全部贡献给这个国家,让她不害怕美国的吞并,也不害怕中国的关税。
我是对事不对人,就是特讨厌一种行为,为了表现自多厉害,知道的多多,总给人这个注意那个提示,表面看起来很为人着想为人好,其实是借机在满足自己的表演欲与虚荣心。
我自己碰到好多这样的人,我是文章主人又不能反呛回去,现在我不是当事人,是旁观者,我替博主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