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人生

数论是一门学科,也是我的人生。有人把酒论英雄,我用数字描天下。
个人资料
欧洲联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宇宙的三重结构

(2021-09-16 08:59:33) 下一个

一个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永恒。其中,各种物象相互作用、此消彼长、生生不息。没有大爆炸,也没有大坍塌。

一个宇宙包含三个层次的物质:一是底色,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二是实体,由生灵们能够感觉到的明物质和热能组成;三是各种波动,有引力波、电磁波、灵静波。第三种波,名字待定,尚无法检测,是我虚构的。我知道它的生成方法,而且是用来检测暗物质的唯一手段,正如人们用引力波检测明物质、用电磁波操控明能量一样。

物象与空间和时间三位一体,量的表现就是位移(距离+方向)、时刻间隔、速率。距离是绝对的,但是各物象的运动方向是相对的。时刻是绝对的,但相对于不同物象,它们感觉到的间隔是不相同的。速率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但并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也可以说,位移是速率与时间的乘积。一个物象存续的寿命是大致固定的,之后将转变为另外一种物象,永无止境。

物象的变化过程是可以量化的,但没有所谓的质变。宇宙里有十个基本量:能量、质量、温度、电量、光量、时间、距离、方向、速率,加上神识或者灵气,名字待定。一种量在时空中均匀分布着,其密度是天定的:有一个数值范围、有一个暂时的平衡中心;对于有意识的生物,这些分布中心是可以被感知的。我已经把它们数值化。

两个同类的量块相互作用。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已经被我数式化。其大小并不是通常认为的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只是其中的一项;我们还要考虑物体的转动,因为转动会在周围产生涟漪,进而影响彼此。力式的确定,要遵循平衡中心的定义,表现出来的形态就是矢量(有方向的量)的加法法则。

一种量在一个空间区域里的分布形成了一个场,一个同类或者更高级的观察者会感觉到一个力。力式的表示可以用成员的微元法推算,也可以按照平衡中心以点计算,两者结果一致。这也同时证明了量化的正确性。力量的实现,不需要虚构力子,因为它们其实就是波的载体。

物象在时空里有位移、有速率,自然对周围产生感应。物理学家们的电磁感应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示例,尽管该理论不太精确。我依照Biot-Sarvart的实验观测结果,推出了更一般的表达式;其结果,按中心点计算与按分布计算,是一致的。

场势与感应相互交织就显示了能量,这在数量上可以用矢量积来表示。并非在高维空间里不可以定义叉积,我定义了,得出的结果与按照三维空间的计算结果一致。我们并不需要人为定义的张量积,因为那没有自然基础。爱因斯坦用张量来表示引力场,完全是其数学老师Minkowski的误导。

物象的变化遵循牛顿第二定律。这不是实验或观察的结果,而是波动方程的一个推论。只要定义了动量和外力,自然就可以推出。波动方程,实际上就是量的守恒,用微元形式表示出来而已。薛定鄂的波方程,就是从能量守恒推出来的。

美中不足的是,牛顿没有考虑到观察者的相对性。当观察者相对于分布中心也有运动时,他的观测结果与静止观察者是有差异的。两者的速率不同,时间与距离当然不同,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伟大之处就在于,量化了时间与距离的差异:各伸缩一个因子以保持速率不变!这在普通人是想不到的。但是,这依然不太精确,要加上我推出的力式,理论才圆满。

理论有什么用?下面我就拿出点实际的东西让你瞧瞧。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