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择校择的是匹配度

(2025-04-18 15:23:43) 下一个

美国的大学生活,我臆测,1/3是课堂学习,1/3是社交生活,1/3是职业准备,粗暴一点的三分法。这里面的配方,多一点少一点,就构成了各个大学的特色,无所谓优劣。申大学就是按自己的水平、德性,找一个相对匹配的地方,去努力寻求Thrive的可能性。

学府型的,课堂上精彩纷呈,小班制,讨论式,专业课与基础课,都令人兴奋地沉浸到理论与思想的海洋里,有名师的启迪,有同侪的鼓励,这四年简直在认知上飞跃得不要不要的;但是社交生活乏善可陈,估计连个好好洗澡的习惯都没有养成,女孩大概都好不到哪儿去;职业准备,马马虎虎,潦草完事,就要靠认基本功死理的咨询公司兜底了。

社交型的,课堂大概是马马虎虎,潦草完事的,连个Essay稍微好一点,居然会有老师怀疑学生找了外面顾问代笔,来一番令人沮丧的纠纷;社交生活那是精彩纷呈,各路party不全是围绕着女人和美酒,也有真挚的兄弟之情培养出一番未来创业或合作的大图景;职业准备嘛,trust里那么多零,准不准备都不要紧,况且party里和各种活动上认识了人,也不难有出路。

技校型的,课堂也是热火朝天的,都是实用的玩意儿,刷各种刷,考这种考,高大上的东西老师吆喝,学生未必买账;社交生活围绕着资源分配,同学关系恨不得就是未来的同事关系,串个门都要问有什么合作机会?(此处臆测太严重);职业准备那是杠杠的,Day1就为了offer那一天,此处省略几百字废话。

得罪一下中西部,反正也没人认识,芝大是学府,西北是社交,UIUC是技校?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