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写这篇文的中途,我读了好博友麦姐的博文《亲见一位活得久且活得好的典范》,她在文中讲述了一位名叫Stamatis美国人的故事:他66岁时被发现肺癌晚期,医生说他只有六个月的生命,于是,他和妻子搬回希腊老家等死。当然,他不是悲观的等死,而是快乐的在老家生活。当他活到102岁的时候,记者问他的秘密是什么,他耸了耸肩说:“我不知道,我猜我就是忘了死亡吧。” 这是博友麦子这篇文的链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644/202311/8488.html
我也是肺癌患者,手术三年了,现在一切安好,如果你听听我今天的歌声“Sailing ”,你就知道了我的肺活量还是不错的,因为,我也忘了自己是病人:)
我有超过十年没有进去香港了,以前几乎每年都会去一次。前几天,因为先生去香港办事,我当跟班,跟着去香港玩了几天,反正台湾去香港很方便,飞机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没有时差,连气候气温都一样。
十年过后再去香港,我不由得感叹几分,最大的感受是感觉香港没有以前那样人气旺盛,从机场到城市的街上,人流比以前少了很多,特别是外国游客明显减少,而周围总是能听到大陆的普通话和地方方言话,也就是说,国内的游客相对比以前大大增多。当然,也许眼下香港的冷清是疫情重创之后还没有恢复元气。
十年了,作为国际大都市,香港的市容变化不大,这一点跟台湾很像,十年来没有太多的城市建设。香港的街道依然是那样的狭窄,楼与楼之间间隔距离很小,尤其在九龙这边,房子老旧,街道的路面也很老旧。站在九龙半岛这边的维多利亚港,望着对面的香港岛,以前我觉得维多利亚港好壮观,好漂亮,如今感觉整个海港变小了,高楼大厦变矮了,除了增加了两栋超过400米高的大楼之外(环球贸易广场和国际金融中心),感觉香港岛的变化真的不大,这样的错觉也许是这些年看多了国内的变化,有了比较参照物。
这是香港维多利亚港
尽管市容变化不大,但香港整个城市还是保持很干净,新老城区都是一样的干净,依然表现出了港人的基本素质和国际大都市的规范管理。
以前的香港人有优越感,比较排外。我先生还在台湾生活、工作的时候就开始跟香港人打交道,他说,别说对大陆人,以前香港人对台湾人都是高高在上,优越感十足。这次香港之行我明显感觉到香港人说话普遍比以前的语气温和多了,看他们说话时,面部表情也多了一些。在我的印象里,以前的香港人说话比较生硬、直接,有时候还带点不耐烦的语气,记得以前去香港,有一次排队买一杯饮料,付钱的时候,我拿出一把硬币因为动作慢了一点,店员口气不耐烦的对我说“快一点啦”。而现在,他们说话客气了一些,面部也有了温和的表情,不像有人说的,香港是一个没有情绪的城市,跟他们打交道,看不出来他们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他们走在街上步伐匆匆,面无表情,更看不到笑容。我这次在街上有向香港人问路或询问其他的事,感觉得到他们都面带微笑,很nice的告诉我。当然,香港人还是那样走路来去匆匆,因为他们的生活节奏一直快,没有办法改变。
香港人做事认真,一板一眼,他们有职业素养,坚守规定,这些特征我感觉这十年还是没有变。比如这次在香港,我和先生去一家正宗的粤菜餐馆吃晚餐,接待生很礼貌地报出有几种座位选择,问我们选哪种?当我们坐下来之后,立刻来了一位男士服务生,也是很有礼貌的自我介绍之后,给我们菜单,并报出几种茶水,问我们选哪种?由于我晚上喝茶或咖啡都会影响睡眠,我对他说:“不用茶水,就来白水吧”,他一本正经地回复我:“喝白水也是按照茶水收费,这是规定,你确定不要茶水吗?” “收费就收费,还是来白水。” 我只能这样说:)
这时,我们看到餐桌上的餐具每人有两副筷子,一副深色,一副浅色,显然有一副属于公筷。我先生对那位服务生表示,我们就两个人,不必用公筷,请他收走一副,服务生不收,让我们就放在桌上吧,我想,这也是他们的规定,不能随便收客人的筷子。我们只好收起两副筷子放在桌子边。
这是当时的餐具摆放
这次香港之行还有一个感觉,香港很多服务行业的劳工年轻化,而且来自中国大陆,我们在酒店、商场、餐馆遇到好几位年轻的服务人员,他们告诉我们都来自国内,我只在一家吃早茶的餐馆里看到有年纪比较大的香港人。据说,现在很多大陆人来香港求职,除了服务行业,其他行业都是如此。
香港逐渐被大陆渗透,我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
香港毕竟是老牌的国际大都市,尽管现在感觉不太景气,有夕阳西下近黄昏的味道,但是,作为东方之珠,它还是有独特的魅力。总而言之,我还是喜欢香港,它跟台湾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些物价比台湾便宜,是消费和购物的好地方。
离开香港的前一天,我去了香港艺术馆,正好赶上有一个很棒的画展,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提香(Titian)的油画作品,不容错过,我有幸参观了画展,没想到参观费才30港币。
这是在香港艺术馆拍的
这是画展的宣传册,作品名称叫《花神》,是提香“美人肖像”系列的代表作。
据宣传册介绍,16世纪是文艺复兴与威尼斯画派的黄金时期,作为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提香是当时地位最崇高的艺术家,其描绘人类爱情、欲望、权力和灵性等强烈情感的非凡才华,令他在威尼斯以至欧洲各地备受追捧,赢得教皇、皇室和贵族的喜爱。他被誉为西方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我十几年前在威尼斯参观过他的作品,当时就被他的画深深吸引,这次在香港再次欣赏,令我喜出望外。
这几张照片是我翻拍的油画作品,我很喜欢(展览馆允许参观者拍照),画展展出了好几十幅画,我不好意思翻拍多了,就只拍了几张。你会注意到提香的每幅油画都有一种特别的红色,这就是人们称之为的“提香红”。
《花神》
《丽达与天鹅》
《耶稣受洗》
《沐浴中的巴特舍巴》
《试观此人》
《维纳斯、丘比特与伏尔甘》
《圣母、圣子》
《基督与圣者》
画展的最后,免费为参观者AI画肖像,AI给我画了两幅肖像:)我觉得一点不像,我的几位同学看后说,有点点那种韵味:)
这是AI给我画的肖像
上几张我在香港逛街时购买的休闲服,我配搭后拍了照片,只是拍出来好玩哈,不一定是你喜欢的风格:)
这首歌《星· Sailing 》是当今大陆很火的女歌星单依纯唱的,歌曲的后半部是英文歌“Sailing ”,一首非常著名的英文老歌,相信很多博友都喜欢Sailing这首歌。我翻唱了单依纯的版本,希望你喜欢。戴耳机听,非常有气势的歌声。
11/11 写于台北
香港,最亮的星星,我已看到……
祝福,愿你青春永驻,健康优雅,拥有美好的生活,凡事想到光明,光明就还在~~
香港,我去过无数次。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往我从深圳过去太容易了。前年是最近的一次,变化太大。外国人少了很多,其原因不止是疫情。你懂得的。令人遗憾之一,书店买不到好书了。
赶上沈香在首页上的末班车了,开心没有错过沈香的“三美”:美文,美照和美好的歌声。。。
“如果你听听我今天的歌声“Sailing ”,你就知道了我的肺活量还是不错的,因为,我也忘了自己是病人”——看完了这几句,眼里涨潮了,也想起尼采的那句话:那些杀不死我的,只能使我变得更坚强(用歌声自我治愈,又何尝不是一种坚强!)
新周快乐沈香!
相比台湾和香港,我更喜欢台湾,也许是语言相通,交流时没有被粗暴对待吧。十多年前我去香港,看到街市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虽然只能用英语沟通,但也因港人能安居一隅而为他们高兴,同时不无怜悯地想,愿50年不变的诺言能够兑现。
谢谢姐姐听歌缪赞!祝姐姐新周愉快!冬安!
香港剛剛調低了GDP增長率,從年初的4.2%,下調到目前的3.4%,理由是外圍經濟,尤其出口受到較大的影響,估計今年的財政赤字不低於1000億港元。
希望2024年經濟有大的改善。目前,特區政府也是卯足了勁要提振經濟,搞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活動,如香港夜繽紛。相信你感受到了。
據說,目前港府的財政盈餘家底,只能支撐一年的政府運轉,如果明年再沒有進賬,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香港希望外資不要走,香港還有賺錢效應。上週剛舉辦了國際投資峰會。也是很操心的。
希望2024台灣大選結束,香港在中央的支持下有大動作。中央政府明確說“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可見,香港應該好,應該發展和繁榮,市民生活有更大的飛躍,中國也希望通過香港,為“走出去”實現民族復興,提供示範性。
问好沈香,周末愉快。
我只在香港呆过一天,喜欢它的美味佳肴,点心很正宗,其他的知之甚少,在美国这里碰到的香港人,有更沈香差不多的感觉,他们的优越感强一些。现在接触得少了,不知他们的优越感有没有因内地化而有所改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再发生于华人的你我他。沈香妹新周快乐!
没有到过香港,但和非常典型的香港同事工作过11年,期间有矛盾有争持,但也有合作有理解,如今我们是知根知底的好朋友。
很赞沈香的择衣眼光-高级!
维多利亚港穿蓝裙子那张,我在同样的地方拍过一组照片,勾起了很多往事。
歌声好听,确实听不出曾经患过病。沉香姐现在的心态就是健康的保证。
沈香的歌声一如既往的耐听,一如既往的点赞。
香港可惜了,有眼光的政治家不会把香港内地化,毕竟要给中国这个特殊的体制,预留一条通向世界的道路,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没了,老政治家们的战略考量都在泡汤了。
沈香这首经典歌曲唱得很棒,大气醇美,好听!谢谢介绍香港真实现况。
欣赏你买的服装,搭配的好,很潇洒,舒适的感觉。祝周末愉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50年不变其实易变,港人治港原来是一场大戏?
祝禾儿亲周末愉快!冬安!
谢谢美菲儿听歌和美赞!祝美菲儿周末愉快!冬安!
沈香的这首歌我第一次听,你的音很饱满,根本听不出来肺活量有什么问题,声音也很浑厚!赞!
当年就是个小青年和cousin们疯玩,记得以前启德机场飞机起飞降落都比较惊心动魄。
似乎回归前生活味比较浓,后来正规化一点反而不好玩。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14.08% -15.46% -13.76%
香港已经好多年没去过了,原来在国内上班的时候,经常去香港出差。香港人的优越感确实很明显,对大陆人的傲慢轻视也是掩饰不了的,没办法,谁让人家各方面都比大陆强呢,当然除了地小。有时候想,他们这种对大陆的态度是不是犹如城市人对乡下人一样?但他们如此骄傲,却积极为大陆的洪灾捐款义演,忘不了年年为六四点蜡烛。可惜了,这颗当年熠熠生辉的东方明珠。
谢谢沈香介绍当下的香港,服务见好了,被大陆渗透了,和沈香一样感慨,这是好是坏呢?沈香这两张AI画像有些你的气质,但没你好看。《星· Sailing 》这个版本第一次听,沈香唱得真好。祝沈香周末愉快!
“步伐匆匆,面无表情,更看不到笑容”,是生活压力极大的表现。
“做事认真,一板一眼,他们有职业素养,坚守规定”,我相信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这是在英国管治时期训练出来的、应对英国法律条文的行为。据说当年邓小平就指示基本法起草小组,条文宜粗不宜细,因为香港人很会“捉字蚤”,鸡蛋里挑骨头。回归二十多年,大家都见识了有一群人如何玩弄法律条文。
虽然都是游客,但背景不同(住的酒店、接触的人)看到的人和事就不同。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过境香港住最普通的旅馆,在街边小食店解决一日3餐,每次都被多收钱。我是纯正老广,讲广东话(粤语)带乡下口音,而我这种乡下口音的人在香港的居民数量在当年足以推举一个立法局议员,我还是照样被宰,讲国语的游客可想而知。
:-
同意江歌亲,“心态健康给沈香带来身体健康,好好保养,一定会和麦子文中的Stamatis一样过百岁!”
香港是个给我复杂感情和印象的地方。相比那些高楼大厦,我更喜欢市井角落。可惜,很多都被冲淡了。
沈香这首Sailing唱得真有气势。我也很喜欢这首歌,曾经是贯穿我的小说《阿P正传》里的重要歌曲:)
周末愉快!
说话直 冲, 也是我对香港人的感觉, 连多伦多的香港人都有这个特色, 不过有交往的香港人多是同事,所以还好。
沈香买了不少衣服呢。
回复 '碼農學寫字' 的评论 :挤挤!
大赞沈香亲好文,香港90年代,老爸还在那里主持工作的时候我去过一次,印象很深,感觉不需要走出楼,就从一处乘地铁到了另一处,好奇妙啊。我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买一,送一的概念,刚开始还以为是不要钱的意思,艾玛。老爸带我去了海洋公园,吃了鲜美的石斑鱼,还给我买了人生第一个钻戒。往事不堪回首。。。。 ”
——— 周南?姜恩柱?
没有去过香港,知道那里买东西很不错,吃的都是广东风味。
有几个朋友在香港生活,好像挺喜欢的,他们都是回归之前去的。
我小姨婆从年轻一直生活在香港,回归前拿了英国公民,现在魂归故里,长眠在上海华侨公墓。
沈香周末愉快!
我记忆中的香港还停留在23年前,变化太大了。祝福这个城市。
提香的好几幅画在欧洲见到过,忘了哪个博物馆了。
来美国多年,接触过一些香港人,感觉不如大陆本土人热情,对金钱尤其计较, 绷着个脸,‘硬邦邦’,和你文中描写的一样,有些人对老中/黄皮的态度,和对白人的态度立刻两样,已经在他们骨子里了。也许有好的香港人,可惜没遇到。
AI画的真好。
大赞沈香亲好文,香港90年代,老爸还在那里主持工作的时候我去过一次,印象很深,感觉不需要走出楼,就从一处乘地铁到了另一处,好奇妙啊。我那个时候第一次知道买一,送一的概念,刚开始还以为是不要钱的意思,艾玛。老爸带我去了海洋公园,吃了鲜美的石斑鱼,还给我买了人生第一个钻戒。往事不堪回首。。。。
提香的作品我也很喜欢,很多博物馆都有。AI给你画的画还真是有韵味,能感受到。喜欢你的片片,路上和画展里面的都拍得好!你的时尚搭配也很有借鉴作用。
美人,美歌,美图!
祝沈香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