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镜水浮花色(十一 完结)

(2024-10-10 12:24:37) 下一个

到底也俄国人没有扔原子弹,佩玟最终结了婚。

佩玟的婚礼是两头凑,中西合壁。老辈人认为白色婚纱不喜庆,佩玟只有先穿中式的龙凤裙褂走一遭。一堆人围着佩玟,都是男方的长辈。佩玟也不去辨认,只是一味点头。长辈说夫唱妇随,长辈又说不离不弃,白头到老。佩玟想要是哪天男人提出离婚,自己该听哪句。这里一句,那里一句的,佩玟是一根大红蜡烛,无论哪里刮来一句话,一阵风,都要摇曳称是。老人们称赞佩玟,不同当下时髦女孩儿们胡闹,这个时代少见的贤良淑德,一个个都生出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的感慨。

佩玟脱下红裙,换上白色婚纱,和新郎两人对切口一样,连说几个我愿意。一堆年轻人簇着她玩笑,搞些捉弄人的项目。 使劲折腾的就那么几个人,没几张嘴,却生出这么多话,这么多事。佩玟想这些人真是个个三头六臂,一个顶的上三四个的。

佩玟筋疲力尽,看见远处一个孩子坐在那里打瞌睡,没人叨扰,分外香甜。佩玟希望分了身,附在这孩子身上,突然有人亲自己的脸,看见是新郎,现在叫丈夫,佩玟有些害怕,略微躲让,最后还是被新郎的嘴捉住。周围无数喊好的,拍手的,各种声音漫过来,逼的佩玟把头仰起,好像水下待久要换口气,恍惚中看见艾珍,这时候一定会捞起自己,跑到一个悠远的巷子,没人能找的到,只有两个人,佩玟想自己的脸上,无论是落下头发还是嘴唇,都是一样的好。

大家终于散场,佩玟瘫在椅子上,自己是条鱼,被潮水推来推去把玩,如今潮水折腾够了跑开,留自己在在沙滩上搁浅挣扎。从早到晚,这么多人佩玟没几个认识的。佩玟想也许人这辈子,很多亲朋好友不过是专门为婚礼和葬礼预备着,平时看不见,到时候出来吓你一跳,让你措手不及。佩玟转念想这是自己的婚礼,这么说话不讨喜。

晚上佩玟丈夫收拾礼物,拿过个纸盒子给佩玟,说这上面只有一张卡片,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送的。佩玟瞅了一眼,心和身子同时跳起来,是艾珍的字,短短一句话:A  gift for you to enjoy (hopefully!)。佩玟说这是哪里拿到的。丈夫说礼物都是妹妹在弄,也许是前两天寄过来的,也是是婚礼时送的,那么多人,我哪里记得住。

佩玟给艾珍寄过喜帖,不过不指望她能来,这喜帖倒是寄给过去的自己,如同火车总有的终点,写文章总要有个结尾。佩玟忘了是谁说的,有时候结婚喜帖不是请柬,倒是请勿打扰的留条,话是这么讲,佩玟想起那个晚上,A大的庭院,自己随艾珍擅闯禁忌,回头看No Trespassing一晃晃,那个请进的意味,总是记忆犹新。

丈夫说打开看看,佩玟说今天太累,明天再说。

晚上,佩玟看丈夫睡的沉,悄悄起身,到外屋,却不敢开灯,在黑暗中用手一点点认出盒子,抱在怀里,摸进到洗手间,锁上门,慢慢把盒子打开,一条酒红的裙子,正是那次发布会艾珍穿过的。佩玟对着镜子,一件件褪去自己的衣服,把这裙子压在身上,又凉又滑,如同浇了一片水。佩玟先把脚尖点进去,然后是腿,身子,裙子一点点提上来,裙子不是衣服,倒是一处泉眼。佩玟一步步走下去,水一处处浸上来,顺着肌肤,直没到胸口。佩玟仰头望见镜子,自己的脸还是艾珍的身子,分不清,只有红的白的分明,是又结了一次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苏桥西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出來看看' 的评论 : 谢谢出来鼓励,完结一篇后,一直没有开新篇,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题目来做。
出來看看 回复 悄悄话 2024北美文苑獎短篇小說第一名,獲獎作品為劉頌恩的「我不是個討人厭的人」。
蘇橋與劉君兩文中情節,舖陳,排比等大多迥異,但最終都是得不到對方完全認同而分手。但蘇文較為體恤天物,博遵人道。
文苑文學獎主辦單位為:世界日報與南加州作家協會,算是北美華文徵文獎金較高的賽事之一。
「我不是個討人厭」能獲首奬, 現在看來像是因為「Mr . 蘇橋西沒參加 比賽:)」

2019 年台灣先通過本國人同性通婚法,後至2023 全面通過(抱括兩岸三地及外國人)。自始,很多得獎文章皆偏向同性議題,比如2023 林榮三文散文獎首獎,潘柏霖/媽媽說我是假的(哈,幾千字,獲獎金約8 千美金)及新北市文藝????「我想和妳靠近」等等
恭喜完篇,希望短時間能再看到蘇橋西大作。
苏桥西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觉晓鼓励,写作很难说是愉快的,不过就像刘索拉说的你别无选择,我很希望能走出舒适区,去尝试新的题材。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当自己的风格。”,在勤勤勉勉之后。这样,你会最终感受更深的写的幸福感。:)共勉。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苏桥,你此小说题目不迎合姿态,包括以往的,是我很欣赏的。这篇你基本的年代感抓得紧紧的,特别还从服饰上提醒读者,古巴危机更是彩蛋。
读到过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句修改五十遍。
大概写作就需要“如琢如磨”。
我写随笔,虽是日常,但仍然想到什么立即去修改。一篇会前前后后修好多次(献给自己的点击率了)。其实修改也会有乐趣的。
我是懒得跟读小说的。幸好你的是短篇。
祝你继续愉快地写下去!
苏桥西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觉晓,学习了,我是个懒作者,有时多说一句都不肯,当自己的风格。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哦,谢谢。那么关于瓯江,你可以多补一两句。我记得有一种说法,现代作者给读者的………,我记不得原话,好像也是专业文学评论家写过的什么。我想如果你补加一两句,读者倒是学到一点额外的,不就很好吗。
另外我想起来照“镜子”的细节,在前面某篇,我当时想到张爱玲写过的短篇,也有这一节。女孩子与一个朋友什么什么,懒得去查。
我听最后的圣玛利亚女中学生八十多岁读者亲口讲过,那时学校里盛行的女同学间写情书。信里最后画箭,串两颗心……
苏桥西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觉晓正解,写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细节最考验作者。把握细节要查资料,做功课,我有时偷懒,自然马脚就露出来。写瓯江和张爱玲倒没有关系,纯碎是硬插一段和行舟联系起来。我先前读过一本浙江回忆录,解放前瓯江水域地形奇特,从温州出海口到温溪的水深,行大一些的船,而从温溪上溯到青田,丽水,松阳,龙泉多是浅水和急滩,常用蚱蜢船。短篇对细节还可以蒙混,长篇就不行,也许是我躲避长篇的一个理由。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我看过美国大概五十年代末的留学生婚礼,黑白照片,一本未出版的私家传记,民国黎总统的孙子英文写的。婚礼上那些人还是很有来头。也几乎门当户对。主要的是那种老民国过来人的风采,第三代照片上,风采无存了。
所以,读你这篇前面一段会诧异那来那么多规矩,对于白婚纱。上海二十年代蒋宋联姻就是白婚纱了。何况在美国。
这就是写小说的难,遇到鸡蛋里挑骨头的读者。
却也是我会跟读你短篇的动力了。
还有前面写到瓯江。你知道它的宽度,它的摆渡船是怎样的吗?我总觉得你前面写的感觉是江南采红菱的小舟。
今年读书俱乐部请了《归燕》作者张翎,她小说里写到瓯江,记得摆渡是小火轮机动船。而小火轮民国也有了。
我在想你写瓯江大概是为了暗示温州之行的张爱玲。
还有刘绍铭有书里写过张爱玲在大学那份闲职的收入,与当年的开销,我有印象。所以我读到半地下室时也会想,不至于住地下室。
但是,我仍然觉得你写小说还是有潜力。只是要多修改,多推敲。
我在读伍尔夫外甥写她的传记,她的天赋、家传之外,多么勤奋,不只是大量阅读,还有时刻笔记写信等。另外周遭有一批友人的提携。作家是付出极大精力的细活。

高建群书里有一句“细节是魔鬼”。

你最大的优势仍然是比喻修辞见长。几部小说下来,得心应手。
记得读书会里有修写作的女士发言说教授讲婚外情什么现在的人也不用写了,有些题材被写完了。反而叫学生磨练的是重写句子,用新的比喻。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先说,我估计快结束篇了。看见题目,果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