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袒”婚姻(幽默)。

(2024-10-11 04:03:46) 下一个


“两袒”婚姻(幽默)。
Zhiyan-Le  2009-05-02 09:24

周末休息乱翻书,才知道,在古代传统风俗里,所谓“婚姻”二字,不是说两口子自己,而是说他们的父母彼此怎么称呼的。请看:

•《尔雅》:女之夫曰婿,婿父母为姻,妇父母为婚。
•《释名》:婚,昏时成礼也。姻,女因为媒也。

说了半天,原来“婚姻”是别人的事,是父母的事,不是成家者自己的事。难怪中国社会长期有个“指腹为婚”的父母包办呢,那是男方父母对女方父母搞定为亲家。文史没有“指腹为姻”一说,反映的是重男轻女,即女孩子的父母不能对男孩子的父母做包办搞定为亲家。

看看当今影响。按照《尔雅》定义,所谓“结婚证”是针对男性父母而言的;若针对女性父母,应该是“结姻证”。还有,“你结婚了吗”问的是男性父母的状态;若问女性父母状态,应该是“你结姻了吗?”。而所谓“婚后,他们的日子……”而没有“姻后,他们的日子……”的说法,则是干脆连女性都不考虑了。可见,重男轻女至今如此、到处可见。


本人不懂的是:“婚,昏时成礼也”是个啥景象?照词典字义解释,有几个可能:

•天黑。那就是说,拜堂要在天黑的时候做,白天不行。
•无光。那就是说,女方无精打彩、生病不舒服、或屋子里灭了灯的时候,才能拜堂。
•昏迷。那就是说,女方昏昏沉沉和糊里糊涂的时候拜堂。

反正都是不见阳光而躲躲藏藏的。所以,本人估测,编制那拜堂礼节的人很可能是丑男女婿的父母,他们怕新娘在拜堂前看到而不想拜堂了,所以搞了“昏时成礼”的那些点子出来。至于有些词典说,“昏,同婚”,那就跟“反,同饭”一样,等于没解释,还搞了个歧义字的多余。

就组词来说,按照“夫妻”而不是“妻夫”的说法,“婚姻”是错误的组词、正确的应该是“姻婚”,--- 看看《尔雅》解释,是把“妻”放在前面的。可见,中国社会极缺法治,语言文字也是个反映,即汉语没什么规矩规范,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


尽管古代传统风俗把婚姻作为当事人父母之间关系称呼的事,但也有难办的时候,譬如父母“大权旁落”而不得不让子女自管。“两袒”婚姻就是个例子。

俗说,齐国某人有个女儿,有两个男人前往求婚:东家的男子丑,但富有;西家的男子是个帅哥,却贫穷。父母不知怎么办,问女儿自己的想法。女儿痛快地回答:“两袒。”父母问,那“两袒婚姻”是个啥婚姻?女儿解释说:到东家吃饭,到西家睡觉。故事原文是:

《风俗通》:两袒。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此为两袒者也。#

有人批评说:[Zhiyan-Le],你误解了,那个“东家吃饭,西家睡觉”的故事是讽刺又要财又要貌的贪婪女性的,不是说“两袒”婚姻。我要说:允许男性挑选女性的时候要对象是“才貌兼备”,为什么就不允许女性挑选男性的时候要对象是“财貌兼备”呢?所以,那故事还是个“两袒”婚姻的风俗故事,不关女性品格。然而,《风俗通》没说那个女儿是否真的那样做了,不然,看看“东家吃饭、西家睡觉”的“两袒”婚姻风俗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看看那个跟“一夫多妻”顶牛的“一妻多夫”的生活状态,一定很好玩儿吧。

# #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