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患病四年半以来,喜欢清净的她,却不得不在家人的陪伴下,一直在喧闹的市医院、康复中心、眼科医院与家之间来回穿梭奔波。
只要她不在家,我就经常去那些地方探望她。这倒不是因为我要尽儒家提倡的“孝道”,而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念想,就是想看到她慈祥的脸庞,就是想听到她熟悉的乡音。
记得有一次,在康复中心,喂她吃完了午饭,她巴咂了一下瘪下去的嘴,忽然向我伸出了骨瘦如柴的手,带着乞求的口气和浓重的乡音,颤颤巍巍地说 “给根香蕉吃吧——” 听罢,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
妈妈,你一生都活得那么有尊严,有志气,恪守着“万事不求人”的信条,怎么这个时候,变得这样无助,这样可怜,可怜得让人心碎,无助得令人心酸。
还记得我握着你像“一把筷子”一样的手,伏在你的耳边对你说的话麽:妈,莫说一根香蕉,就是一车香蕉,只要医师同意,我也会给你拉来的。
那时,医师和护士曾对我说,你母亲有糖尿病,糖尿病人的饮食要严格控制,不能吃含糖多的水果,比如香蕉和葡萄。
后来,我告诉他们,我母亲早就喜欢吃香蕉,现在牙口不好了,吃别的水果嚼不动了,把水果磨成浆又失去了原来的风味……
打那以后,为了让母亲享上口福,我便开始耐心地与医务人员进行磋商,经过商讨以后,我为他们签了一份免责合同,这样,总算合理合法地让母亲每天吃上一根香蕉了。看着她微闭着眼睛,伸长着脖子,大口大口地吞咽着我为她“乞讨”来的香蕉,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母亲走后,我第一次去商店买果腹的食品,蓦然看到货架上摆放着一串串香蕉,不忍多看,一瞬间,那一串串金黄色的香蕉,化作了一串串晶莹的泪花从眼中奔涌而出,又像瀑布一样从脸上倾泻而下。
送上我悼念母亲大人的博文中的一段
“ 母亲大人以九旬高龄驾鹤西去,儿子除了痛心未能当面送她一程外,也为她和父亲获得高寿而欣慰!愿他们能在天堂继续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现在我又想起了以前英语课读过的《Helen Keller---From Darkness to Light》,书里海伦凯勒说过的那句富有哲理的名言,“Death is no more than passing from one room into another “,“死亡不过是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 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从一个房间进入另外一个房间,与父母在天堂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