鳯 還 巢

喜樂的心,乃是良葯。
个人资料
青白丹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对奢侈品牌的无感

(2021-10-29 09:06:22) 下一个

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人,对名牌奢侈用品常有明显的认知滞后。龙应台写自己十八岁走出渔村,对外面浮华世界的所谓名牌懵懂无知,毫无正是我的情况

我第一次注意到名牌,是到香港之后。有一天上学,一个同班女同学看了一眼我的脚,问:“你的鞋子是Adidas吗?”

我低头看了看,说是的。

她蹲下去验证,站起来纠正我:“哪里是Adidas!你看,多了一个d。”

我认真说:“多一个d, 不是差不多吗?一样的念法。

她一脸笑容,说:“多一个d, 差太多了!”

我无法忘记她脸上那种笑,不是瞧不起土包子的嘲笑,是一种因为理解而宽容的笑:你不懂我明白

我虽然对那个笑容不能忘记,却没有要发奋雪耻的心志因为我对名牌毫无感觉。电视广告中知道一些牌子,也无非是鳄鱼恤、铁达时这类大众名牌像荣智健文革后到香港时特意戴的柏达翡丽手表那类顶级名牌,即便到现在,我也是听到看到也不会留意的。物质世界,名牌之上有更名牌日常用品,闲闲地顶得过人家一年或几年的工资,在我这种人看来,这有什么大意思呢?昂贵餐具,不会令食物更美味;华衣美服,未必比纯棉粗布更舒适。这样的思维,探究根源,是因为从极端穷乏的物质世界里走过来的人,非必需品不必要的金钱,感觉是近乎于罪的浪费,生出一种自责和罪疚。后来开始Coach 这类大众名牌手袋,内心总会有不安,一是觉得浪费,二是警惕自己的物欲安慰自己:牌子,质量好,多用几年不怕坏,物有所值,不算浪费。一个包,用上三五年,磨损老旧了,换一个。多少年后,对Coach厌倦了,在几个店转了一阵,始终看不到喜欢的手袋,就一直在凑合中拖延。

前年去大峡谷旅游时,在沙漠城市拉斯维加斯的一个购物广场闲逛,一家包包店,透过玻璃墙看到摆设柜子里一个枣红手袋,就拐了进去。随即有店员迎上来,我请她把那个包拿下来给我看看。

斜篾纹的设计眼观绵密感觉沉稳,摸上去,指尖传送过来一点温暖和弹性。店员推销说,这是小羊皮的,手工制作,意大利品牌口碑极好听来价钱不会便宜,但还不知是什么牌子。包里包外看,不见标贴。环视店墙,原来是一个我从没听过的品牌,也不太能读出正确的发音:Bottega Veneta.。待店员报出价码心想:什么设计、用料、手感、颜色,通通见鬼去吧!

淡定地笑笑把包还给店员。

“喜欢就买吧。”我的丈夫在一旁说。

我深深看他一眼,说:“这样的价钱,买一个包?”我摇摇头,“没有必要这么浪费。”

“难得看到很喜欢的,买一个不算浪费。”他一副作了主的口气。

居然没有继续反对。这手袋设计大气,手感厚实柔软,似乎是准备着让你用上一辈子的。我买了,当天用了。

旅游回来,继续用这只手袋。没几日,仿佛忘了这是我半世人生中最贵的一个随身用品,进门常随手一扔,甚至经常丢在猫儿最喜欢爪的厨房岛椅上。我的儿子看到就调侃:”妈妈,你这个包多少钱买的?“ 还凑到我脸上追问:“多少?多少

就笑着走过去把它挪到猫儿抓不着的地方。

我对名牌无感,并且愿意继续保持这样的无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