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评论,对关于“自由和责任的权衡”的分析令我深思,征得TA的同意,在此全文转发。此网友的YouTube ID 是Croce。
1、美国的核心价值是 “自由主义”,并且已经把自由 “绝对化”。人人都有权利,但人人都不负责任,极其任性。所以,政客要甩锅,民众不肯居家、戴口罩、打疫苗。只索取,不付出,见到利益就上,遇到责任就躲。 看看华人社会就注重责任,自觉隔离,有人不隔离,会被群体痛骂。
2、“有自由,无责任” 的任性,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责任” 是什么? 责任就是公共利益。只强调 “自由”,那么公共利益一定受损,变得入不敷出。 美国死 52 万人,印 7 万亿美元来为政客和民众的 “自由任性” 纾困买单,贫富更加分化,政治更加对抗,社会更加撕裂,这些都是眼见的代价。 大水漫灌,印钱无度,则美元信用、美国霸权,将直线衰落,这是潜在的代价。
3、美国对内是小政府,一无权利,二无资源,有事不能找政府,找了也没用。政府没权利,没资源,没能力去救灾、抗疫、扶贫。 对社会最多就是给些福利,而且基本是 “授人以鱼”,而不是通过扶贫 “授人以渔”。 有多大权利,就要承担多大责任,权责对等,也必须对等。哪怕是言论自由,也一定有言论责任。 给政府权力很小,却要他承担高度的责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灾难时,政客要去度假,你把他骂死了,他也爱莫能助。对于经济、民生、改革,同样的,政府权利很小,阻力很大,有心无力,只能让市场自生自灭,让社会腐烂下去。你把政府骂死了,他也没办法,当然表面功夫要做,或者直接甩锅。
4、美国的 “绝对自由”,还表现于,强调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从中国改开后的市场自由竞争,我们即知道,农村干不过城市,内地干不过沿海,打工者干不过资本家。那么农村、内地、打工者是不是也要被淘汰呢? 可见,因为资源、机会不均等导致的淘汰,公平吗? 所以,“优胜劣汰” 实际上变成了 “资源劣汰”、“资本劣汰”,而且愈演愈烈。 大停电期间,德州一位市长,都把 “优胜劣汰” 讲得够露骨了。
5、邓小平说,“先富带动后富”,全民共同前进。而在美国,先富不管后来者,经济竞争的 “马拉松”,富人越跑越远,穷人掉队越来越多。 过去,我们吃大锅饭,平均分配,这调动不了积极性,肯定不行,于是开放自由竞争,允许一定的贫富差距,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最终目标将是 “命运一体”。14 亿原住民,你敢淘汰谁?
6、“直接发钱,授人以鱼” 的福利,真的好吗?对个人来说,多多益善;对国家长远来说,有百害无一利。 美国能印钱,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全世界,欧洲敢多印钱来纾困吗? 欧美愿意发钱吗?不,肯定不愿意,可这是他们不得不为 “绝对自由” 付出的代价。 美国才 3 亿人口,享有 22 万亿 GDP,居然不够花,还债台高筑,为什么?
7、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与责任,肯定要有强制力,靠个人自觉是不可能的。个人还要犯罪呢,法律就是强制力。 对于居家、隔离,那也要有强制力,有时靠道德,有时靠舆论,有时靠行政约束力。 至于强制力搞过头了,你可以批评,但不能否定 “强制约束力”,为你的个人自由、个人任性,进行开脱。
8、看似,我们牺牲了自由,封城、居家、隔离、戴口罩。 但长痛不如短痛,换回了几百万的生命,挽救了经济损失,GDP 继续增长,人民安居乐业。 而美国损失惨重,政治、经济、社会、生命,全面都遭受重创。 中国这一涨,美国这一跌,赶超美国指日可待。 美国日常的代价更高,依旧是政治高度对抗、经济脱实向虚、社会撕裂、生命损失的全面代价。 美国的价值里,没有道德、责任、公利、平等,连民主都没有,除了自由还是自由。选举那一刻是民主的,之后,政客依旧奉行 “自由竞争精神”。所以,美国造谣、撒谎、双标、甩锅、推责,脸不会红,心不会跳,更不会自省、自责。
9、人,不仅仅是个体,而是社会化的人,不可能把 “原始自然属性” 的自由,强调得太过极端。 康德说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生而自由”,那干嘛不废除政府,废除法律,彻底自由呢? 文人,总是理想化的,回到现实,现实就是:地球资源不够,竞争激烈,“高度自由” 需要高度的物质保障,如果物质丰富,我们就可以按需分配,完全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