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关注收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文章分类
正文

中国的戏祖

(2022-05-06 08:51:50) 下一个

元代末期有一部著名的主要流传于中国南部地区的戏文,叫《琵琶记》,全称《忠孝蔡伯喈琵琶记》,又题《蔡中郎忠孝传》,由高明(字则诚)所著,被号称中国的“戏祖”。琵琶记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但在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在《琵琶记》里变成了忠孝两全。

在《琵琶记》(又称“蔡伯喈认像”)一剧中,故事情节是发生在东汉末年,陈留郡书生蔡伯喈进京赶考应试,得中状元,被当朝丞相牛氏赏识,丞相府招其为婿。蔡伯喈力辞不从,被迫与牛丞相女儿成婚。其妻赵五娘在家依旧侍奉翁姑,自食糟糠。后因陈留饥荒,其父母皆饿死。而家中的发妻赵五娘性情忠贞,身背琵琶,带公婆画像求乞来京寻夫。一天蔡伯喈去弥寺进香,拾到一幅画像,酷似自己双亲,并认出上有发妻的题字。他推断发妻一定在京城,于是就把此事禀告给丞相。牛丞相听后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叫其女牛小姐帮助寻找,始得团聚。故事最后以后经皇上奏准,蔡伯喈携二妻回乡祭扫父母坟墓、全忠全孝而作结。

历史上,蔡邕,字伯喈,陈留人,是汉末魏初重要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和历史学家。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他思想通脱,行为放达,超拔时代。高明的《琵琶记》(蔡伯喈认像)随后从元末始至整个明代被龙泉窑工匠们搬到了瓷器上。初期是通过在器面上作简单的刻画,后来是通过更细节化地模印技术把“蔡伯喈认像”的故事表现在龙泉窑瓷器上,使得《琵琶记》故事流传。之后,《琵琶记》就被誉为“南戏之祖”,在整个明代一直走红,无论是文人学士,还是民间百姓,无不喜爱《琵琶记》。甚至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琵琶记》亦给予了高度评价:“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这里,朱元璋将四书五经与《琵琶记》并称,显然是认为戏剧与儒家经典一样,可以起到“乐教”的功用。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在2018年发表的研究报道,在该博物院里收藏有三件模印的内壁主题纹饰为“蔡伯喈认像”的属于明代前期的龙泉窑青瓷碗。本人多年前亦有幸收藏了一件元末明初的龙泉窑青瓷碗(见下图)。在刚得到此碗时,虽然从其发色、碗形及底足知道这是一只元末明初的龙泉窑碗,但不能理解碗内面所刻画的图案,看见了几个人物和“牛氏”、“真女”等字样,不知所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数年的等待和追寻,终于通过故宫的研究结果而知道它原来是在讲“蔡伯喈认像”的戏文,是一件非常值得收藏的文物,它见证了元-明时期人文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元末明初的龙泉窑青瓷印“蔡伯喈认像”戏曲碗 (口径近15、足径6、高6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厚,整器外表施青釉,犹如葱绿。外底无青釉,但整个底面似乎涂过护胎釉,呈火石红色。碗内壁印有五个人物画面,一为一官员(应该就是新入状元蔡伯喈)骑在马上,后边有一马夫肩挑担子紧随其后;其后是一个女子女子,左手抬起,指向前方的主仆两人,并有“真女”二字;该女子左边也是一个女子,亦是左手抬起,指向刚才的第一个女子,其右边则有“牛氏”二字;而后就是一个戴官帽的男子,应该就是“牛丞相”;然后在牛丞相和骑马的蔡邕之间是一隔扇门,碗底有云形开光并内刻一个“孜”字。

元末明初的龙泉窑青瓷人物故事图碗,反映了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价值判断。就明代龙泉窑青瓷人物故事图碗而言,在明代社会生活中,似乎更多的是作为奢侈品为人所拥有,其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要大于物质方面的需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子,周末快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一只碗讲出一个故事,跟着收藏家长见识。祝周末愉快!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谢谢光临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周末快乐!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呵呵,谢谢梅花欣赏了!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问好晓晓,你是真正的写作高手呢!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学到好多知识,很棒的解读!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好故事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跟您学习,会发大财的啊,,,哈哈!祝发发,旺旺!!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候老师写的好看易懂,跟读学习,以后去博物馆也能够依样画葫芦自我陶冶。
非常自觉做学生了。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多谢京妞欣赏和谬赞了。俺只是喜爱收藏,对器物意欲“寻根”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真有意思。 好文好文。 每件古物都有一个故事啊。 息于目-好于心-候于手是老师。 敬佩。蔡伯喈认像的故事得益于“琵琶记”这个优美的名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