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兴起“中国风”(Chinoiserie)。随着和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展开,到18世纪的时候,“中国风”尤为盛行,这是因为欧洲人对亚洲产生了迷恋。虽然当时通过与东亚,特别是中国的贸易不断在增加,但毕竟还是有限。这使得欧洲人接触和进入东方新文化的机会受到限制。另外,欧洲人对中国的第一手经验数量有限,使其流通受到限制,这也造成了某种神秘感或者错误信息,助长了东亚文化的神秘性。 "China 或者Chine"一词所代表的"中国",在欧洲人心目中,似乎更代表着一个可以拥抱中国乃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度甚至波斯的更广阔的世界区域。在艺术中,东方的风格也被认为是灵感的源泉, 而来自中国的艺术品极具代表性; 其丰富的图像氛围和东方风格设计反映了一个理想世界的画面。因此,中国风被认为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成果。在19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风”(Chinoiserie)一词在法国文学中首次出现。这个术语并很快就获得了势头,开始更频繁地用于表示以模仿中国风格所产生的对象,但有时也用来表示尺寸小巧或者那些比较少有的经精细优美设计和制作的东西(Wikipedia)。1878年,"Chinoiserie"正式进入阿卡迪米词典(Dictionnaire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
表现在瓷器上,在18世纪以前,中国瓷器早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瓷”。而当时欧洲人的“瓷器”充其量也只能被称为“陶”,因为其烧制后的“瓷”不含玻璃相(陶土不同)。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区别是从光学的角度上看,中国生产的瓷器是透光的,而欧洲生产的“瓷器”不透光。故而当生产于中国明代的“克拉克瓷”在16世纪后期开始出口落地到欧洲后,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追捧(相关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多,什么“皇家愿意用军队来换取中国瓷器”,等等,这里不再赘叙)。
在18世纪的英国,Spode就开始根据中国清朝清三代时期出口的瓷器绘画风格而进行“中国风”仿制,虽然他们当时还没有可以生产真正的“瓷器”能力,即都是在“陶性”的餐具上绘制。最常见和著名的是具有青花“柳树图案”(willow tree pattern)的系列餐具是目前还可以在市场上经常看见或使用。因为直至现在,这种绘画风格的餐具还依然有生产和销售。本文所要介绍的是一件生产于18世纪末的Spode青花大盘,所绘制的是一个比较少见的被称为是“水牛背上的男孩”图案(Boy on a buffalo pattern),如下图所附,供大家欣赏。据本人查寻,类似的图案在中国应该是在乾隆早期有使用。
另外,我还附上最常见的中国风“柳树图案”在下面,供大家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