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5)都江堰
既是历史古迹,又是现代奇观,都江堰,这项把成都平原从水旱交替变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赢得了古今中外多少人的惊叹?但再多的文字记载,再美的视频图片,都不如亲眼一见。去年秋天回国期间,决定要去亲眼见证这一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而就是这一见,让我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振撼。
还未进入景区,先迎来一大片草坪和其中心花坛上立起的醒目的红色大字"都江堰欢迎您",眼前一亮,早起的困倦一扫而光,虽然是阴天未见阳光灿烂,却已有了一个欢快愉悦的好心情。
进入景区,漫步在江边大道,见到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遥望四周,绿意盎然,参天大树高耸云端,低矮的深绿浅绿的灌木、草丛比比皆是。驻足观江可近看滔滔江水,细听哗哗流水声。往深处走,直觉蓝绿色江水汹涌不绝,声势颇为浩大。
来到都江堰是要边看边听的,不但要身临其境,还要耳闻其详。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川妹子,对她的家乡有如此伟大的工程充满了自豪,在现场满怀深情地给我们介绍了工程的细节和一个个小故事,一边看一边听,真切感受到了老祖宗的聪明、智慧,坚韧和勤勉。
都江堰这个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一个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它完全遵循了自然规律与河流自身的流动属性,崇尚人水和谐,而不是像今天那样通过外力修筑堤坝,通过阻碍河流前进的方式来达到防洪与排涝的作用。都江堰是一座自然造化与人工斧凿浑然天成的水利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模式的典范,处处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大智慧。站在岷江出山口处都江堰主体工程的观景台上,看到的是群山环抱,大江中流,气势恢宏,绝佳美景。"宝瓶口"、"鱼嘴"、"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那么和谐地嵌入青山绿水之中,与周边的山景水景混然一体,可谓是对自然美境的画龙点晴,与其说是在参观一项水利工程,不如说是在观赏群山怀抱的无敌水景。
索桥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桥己不是当年的桥,水泥结构和钢索,代替了以前的木柱和竹索。如今走在桥上,桥身依旧晃荡,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都江堰的修筑汇集了古人的超绝智慧。川妹子指着风景如画的宝瓶口美景告诉我们,当年李冰要在此处开凿一个引水口,而2000多年前的秦国还没有火药,铁器的使用也较落后,这玉垒山又属子母岩(砾岩沉积岩),结构十分坚固,要人工开凿缺口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们想到了用“火攻”的方法,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先用柴火焚烧石,使之炽热,然后用冷水浇石使之开裂,凿去一层,再烧一层,如此反复进行,终于在八年后,开出了—个宽20M、高40M、 80M的缺口,让水流可以顺利地流入成都平原,这就是著名的“宝瓶口”。
古时每年要清理江底的沙石,李冰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码作淘滩标志,挖到石马后就不再向下挖了,后来演变成由三个用木头绑成的三棱锥形的鼎状物再加外一圈儿三层石堆组成的"卧铁”来代替。
都江堰堪称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罕见奇迹,这个最古老水利工程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体,至今仍在发挥巨大作用。华夏儿女懂得感恩,四川的子孙后代,享受着天府之国带来的富足,他们把这种富足归功于2200多年前修筑了都江堰的秦太守李冰,也归功于历朝历代中继续与洪流做斗争,把工程变得更坚固的冶水先贤。他们修建了二王庙以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城区和景区立起了他们的大型雕塑。都江堰人还修建了一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大道左右林荫下立有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和碑记,以纪念从秦汉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他们大部分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兴修水利的专家。作为一方的执政者,他们在深刻认识到水利对于农业、民生和社会稳定意义的同时,更是领悟了都江堰“道法自然”的科学观和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靠他们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的加固维修,才使得都江堰至今青春常在。
堰功道中有一棵银杏树,这棵银杏树是三国时期的张松所栽,所以又名张松银杏,至今已有1500余年。这棵树的奇特并不是在于其年代长,而在于它是雌雄同体,与其它成双出现的银杏树不同。因为稀少,所以珍贵,被都江堰市列为镇市之宝。电视剧《西游记》中有诸多境头以张松银杏为背景,使其一时名噪 。
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说:"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来过了都江堰,对这句话颇有同感,因为都江堰的水与人相处愉快,不但供人观赏,还听人指挥,站在岷江边上,可以感觉这里的水与人很亲。
**************
都江堰工程简介
(一)背景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的岷山,是汇入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岷江口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岷江水流量大、流速湍急。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大约300万亩良田得以滋养,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亦成为世界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二)工程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再加内外金刚堤、人字堤等附属建筑的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满足了引水灌溉,防洪排沙、水运、城市供水等综合需要。
主体工程图
1)第一期工程:宝瓶口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进行实地勘察后,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再用水浇,使岩石爆裂(热胀冷缩的原理),然后将碎石推入江中, 形成水道,这样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宝瓶口因它形似瓶口而可起“节制闸”作用,成了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有了宝瓶口这个向东的分水口,岷江一分为二, 可以分一部分江水向东,灌溉成都平原了。人工开凿岩石留在江心的那一块山体,就叫做“离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2)第二期工程: 鱼嘴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开始进行二期工程,在江心的“离堆”向上游方向,修筑一个几百米长的大堤,这个大堤就叫做“金刚堤”,金刚堤迎着上游江水的头部,就叫做“鱼嘴”。从“鱼嘴”到“离堆”之间的金刚堤,就等于把岷江水进一步一分为二,西面的原有岷江河道,叫做“外江”;东面的河道,叫做“内江”。其中“内江”有人工导流渠的意思,每年到了枯水期,就组织人工,对“内江”进行掏挖,挖得比外江低,这样,就解决了枯水期江水不爱流入宝瓶口的问题。同时,内江在凹岸,由于弯道环流,江水的表层清水会抢进内江;而江水的底层浊水就会流入凸岸的外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又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分配洪、枯水流量。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外江位在西,又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行洪;内江位在东,是人工引水总干渠,主要用于灌溉,又称“灌江”。鱼嘴决定了内外江的分流比例,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关键。
内江取水口宽150米,外江取水口宽130米,利用地形、地势使江水在“鱼嘴”处按比例分流。春季水量小时,四成流入外江,六成流入内江,以保证春耕用水;春夏洪水期,水位抬高漫过“鱼嘴”,六成水流直奔外江,四成流入内江,使灌区免受水淹。这就是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此外,在古代还会使用杩槎(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来人工改变内外两江的分流比例。杩槎是一种以数根圆木为骨架,外覆竹席,内灌泥沙的截流物体。当需要时,只要在一侧的江面放置若干座杩槎,便能减少该侧的水量。一般在春季来水较少时使用这种方法截流外江,增大内江的水流供给,待春耕结束水位上涨后,再砍去杩槎,使水流恢复正常。1974年以后,在外江口建造了永久性水闸,从而取代了杩槎来实现围堰和泄洪。
目前的鱼嘴平面为半月形,由浆砌条石和混凝土筑成,长80米,最宽处39.1米,高6.6米。鱼嘴堤坝向下游延伸,形成金刚堤,内堤长650米,外堤长900米。金刚堤再往下, 分别是飞沙堰和人字堤。在鱼嘴上游东岸还有百丈堤,全长1950米,将洪水与泥沙逼向外江,并起到护岸的作用。鱼嘴、百丈堤、金刚堤,连同飞沙堰与宝瓶口协调作用,起着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3)第三期工程:飞沙堰
鱼嘴工程修建之后解决了枯水期问题和丰水期部分泥沙问题,但是在丰水期可能给内江造成径流过大以及泥沙对内江的淤积,于是修建飞沙堰。堰和堤的共同点都是挡水,但其不同在于:堤,必须保证水流不得漫过;堰,就是又档水还又让水能漫过去。
飞沙堰实际上是在金刚堤最靠近离堆的地方,故意留出一段凹槽,宝瓶口很狭窄,在丰水的季节,内江的水位必然涨得很高,那么,高出来的水,就全都从飞沙堰漫过去,流回到原来的水道,也就是外江了,这就保证丰水季节大水不至于淹了成都平原;另一个妙用在于,宝瓶口上游内江东岸是“S型”的,大水冲到这里,直接撞到半挡着的玉垒山体岩壁,就会翻滚,下层泥沙翻上来,翻过飞沙堰,翻到外江里。这又解决了剩余泥沙的淤积问题。据说几吨重的大石头都会翻滚过去。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自动泄洪,使多余的内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内江不受洪灾。
(三)都江堰的社会功效
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江堰的社会功效与日俱增。它使都江堰灌区成为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使成都成为"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是世界上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工程奇迹,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