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回沪足迹 - 静安寺的魅力

(2024-06-22 09:24:53) 下一个

回沪足迹 - 静安寺的魅力



静安寺,沪上名寺;又以寺得地名,静安寺乃沪西一大中心。

从静安寺向西公交二站路,是为中山公园,昔日上班之地,向南步行一站地,即为旧日居所所在,曾经踏足静安寺的次数不计其数,在人生中的地位不言而语。今旧地重游,感受自不同寻常。


闹市中的静安寺 - 古典与现代,佛界与人间和谐共存

静安寺早于上海建城,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静安寺夾于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和北京西路之间,华山路从南向北穿过。金璧輝煌的静安寺座落于华山路东侧,与四周近年拔地而起的大廈比肩而立,形成一幅古朴与现代共处,佛教净土与繁华人间以一墙一门相隔的和谐画卷。 我漫步在静安寺四周,只见游人,顾客,香客无数,尽显繁华景象。从正门口走过,高僧木鱼声,诵经声飘出大门外,门内香火缭绕,香客对佛像顶礼膜拜,这是信仰的力量,心灵的净化。 由于南京西路和华山路路口,比当年多出了四个地铁出口,人流量也比当年成倍增长。 匆匆走过的人群,是民众生活,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由于地铁的四通八达,地面交通相对不再起眼。 当年我在中山公园对面的高楼深院上班的时候, 20路无轨电车总是拖着长长的辫子奔驰于中山公园和外滩之间。 由于中山公园是起点站,一长溜辫子车一字排开,构成一道风景线。而如今,我注意多次,也没有发现她们的踪影。 我承认,怀旧阻止不了社会的进步。

静安寺庙周边很多拔地而起的玻璃高楼我已不知其名,也不想考证其建成年月,但在静安寺东侧与其比肩的久光大楼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专卖国內外高档名牌,经久不衰,但见钱包鼓鼓的顾客络绎不绝。夾在寺庙与久光之间的一条人行地带则排列着鲜花,装饰等漂亮的小商品货摊,大概是托隔墙的佛佑,生意颇为兴隆。

静安寺西北角的百乐门,年愈百年,曾经的静安寺的繁华象征之一,在如今现代气派的建筑包围已显得落伍了。不过笔者注意到,在静安寺对面的一幢摩天大楼,挂起了百乐门大都会的巨幅招牌,揭示历史的魅力和传承。在老上海人的眼中,中百九店和许多老字号店家依然在大楼的底层一字排开,既是商业行为,不失为一种传承和对老上海人的慰藉。


百年的百乐门

 

静安寺的老字号

静安寺的对面,即为静安公园,多彩风景与悠散的游人编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公园里到处是跳舞的,唱歌的,打牌的,闲坐的,一片祥和的气氛,特别是早晨新疆舞群格外引人注目,不知起于何时,新疆舞成了各大公园热门舞种,而且到了专业化的水准。

静安公园的舞者

回沪之后,我已多次踏足静安寺,独自或与友人同行,有怀旧之心,更多的是享受,欣赏,是赞叹时代的进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安然0203 回复 悄悄话 呵呵 六十年代的静安寺如今的闹腾寺,且铜钱味十足,居然还有人夸,服了。。。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江夏堂人的文章让人感受到了沪上名寺静安寺的历史和现代魅力,让我也想去静安寺感受一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