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境

(2006-01-24 21:48:17) 下一个


我们适意时所见到的一切,无不是美妙圆满,充满着生机;但到心境不
愉快时,所见到的景像,都会觉得暗淡无光,不期然的产生凄凉感,所以在历代
诗词中,同样是歌咏秋天;在隐士的眼里,是那样的恬静、自然,给人以悠然自
得、安祥自在的感觉。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具有奋发向上的文人心中,却显得
生气勃勃,胜似春天,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
鹤排云上,,仅引诗情到碧霄。”在失意文人看来则是萧瑟、凄凉、清冷、孤独。
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样,通常我们同看一部书时,也往往所见不一,如鲁迅研究《红楼梦》时说:经
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者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
秘事。同样是佛教经典,无神论者看来,是迷信;是鸦片;佛弟子认为是真理,
是准则。良由认识不同,所见各异,说明了各人所缘境界,是各人自心所现的。

 

一溪风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