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美国人际关系太简单,以致于从小养成的”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习惯“。尽管表面上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子,内里其实和《水浒传》的李逵、《三国演义》里的张飞的性格差不多。有着这样性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必然会处处碰壁。将自己放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去历练好像有削趾适履的嫌疑;身为移民,人际关系根基浅,想让人际关系变复杂还不容易呢。
Michavelli在这些书中指出了很多社会遵循的法则,其中不少是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证明了的。譬如,我们从小被教育”书的好坏不能看书皮,要看内容”,而实际生活中“只看书皮不看内容”的事太多了。就拿和我的职业直接相关的科研来说事吧。如果读博士时导师给力(提供科研的电子,建模的思路,代笔写作,而学生只要推推公式之类的活儿),或是系里有学生们可以自由和各教授联手写文章的传统,那么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找好工作后评tenure基本不用担心,因为博士期间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了优厚的endowment。反之,如果导师因各种原因,如学生太多,行政杂事太多,或是导师秉承着学生应该完成科研的所有工作的原则,系里其他教授也没有与非自己名下的学生合作的传统,那该学生读博士期间就会辛苦上很多倍。毕业后,就算您很幸运找到了教职,endowment很少或是没有,博士期间的工作成果可能不得不扔掉,重新起炉灶。几年下来,后一种情况下毕业的人和前一种情况下毕业的人比,所谓的科研成绩就会逊色很多,尽实际上后者的科研能力强过前者。表象之所以比实质更有影响力是因为表象更直观,更容易被看见;毕竟“实质”要透过“表象”才能“看见,社会上又有多少人既有能力又有耐心“透过表象看实质”呢?“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也是社会运作的法则之一。尽管手段不是那么合理,但如果结局是好的,人们是不会太计较“手段不太合理的”。
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当属宫廷政治,看过诸多宫廷剧的都明白《武则天》就明白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的Miachevalli生活在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由很多城邦组成,比较有名的城邦佛罗伦萨、比萨等。欧洲的其它国家却大都已经统一成强大的国家,如法兰西、德意志、英国都已经统一。意大利城邦因为小,通常没有自己的军队,发生危机时,通常会招聘雇佣军或是引入外援--佛罗伦萨就引法国入境助其打仗。正因为如此,意大利的政坛风雨飘摇,纷争风起云涌,个人的命运因此如同怒海里的小舟,时刻都有被吞没的风险。后半生的Michavelli政治生涯跌入谷底,转而专心著述。他留下的几本关于政治的小书非常有名。独立日期间我一口气读了他最有名的两本著作《prince》和《discourses on livy》(《论李维》),这两本书互相呼应,看了前一本必看后一本。前一本是Michavellio献给当时佛罗伦萨最有势力的梅第奇家族继承人的书;后一本则是对Titus Livy所著的《罗马史》前十章的讨论。如果我必须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两本书,那就是Michavelli是现代政治学的鼻祖。
马基雅维利对人性的洞见和政治权利斗争的深刻理解对于现代人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如政治家,公司高管依然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毕竟,时代车轮虽滚滚向前,但人性几千年来依然没变,地球上的资源依然有限,人类群体社会集体和集体之间,集体之内的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性质的变化也微不住道。
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简称M)1469年5月3日出生于意大利城邦佛罗伦萨。当时佛罗伦萨处于美第奇家族的统治之下。到了马基雅维利19岁完成学业时,他的家乡不再是贵族统治而是由共和政府统治。这一时期的政府是共和制意味着佛罗伦萨由得到城市人民公认的公民组成的立法机构统治的,而不是由世袭贵族家族的首领统治的。马基雅维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为这个政府工作。让他闻名于世的的作品是在1512年共和党政府倒台后完成的。
马基雅维利通过博览他父亲图书馆里的许多书籍和参加公开讲座来教育自己。他精通拉丁语、历史、政治和哲学。他的教育和能力使他在1498年被选为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作为副总理,他负责佛罗伦萨与其他意大利城邦和欧洲强国外交事物。
当佛罗伦萨共和政府因美第奇家族重返城邦而解散时,马基雅维利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前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一些官员包括马基雅维利在内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猜忌。虽然一些曾为共和国工作的人在政府更迭后的工作没受影响,但马基雅维利没有此运气。事实上,他因涉嫌反对恢复的美第奇政权而遭受酷刑。马基雅维利最终被释放并流放。1513年,他搬到佛罗伦萨周围的农庄。
在流亡期间,马基雅维利创作了让他闻名于世的作品。《君主论》虽然出版于1532年,但定稿于1513年。此外,他至少还写了另外两部有关政治和历史的学术著作:《论李维》和《战争的艺术》。在《论李维》里,他对罗马共和政体进行了分析;在《战争的艺术》里,他分析了军事行为。其中,只有《战争的艺术》于1521年当他还在世时得以公开出版。
马基雅维利并不满足于流亡生活,他花了很长时间试图从他家乡的美第奇统治者那里重新得到重用。最后,他成功了虽然是一些无足轻重的位置。在1520年他受命撰写佛罗伦萨的官方历史,并在1525年代表佛罗伦萨著名的羊毛制造业行会行事。他撰写《君主论》是为了让美第奇相信其在政治和历史学上的才能。然而,马基雅维利全面回归的梦想由于美第奇家族于1527年5月再次被推翻戛然而止。 仅仅一个月后,在1527年6月21日,马基雅维利去世。
Niccolò Machiavelli 尼科尔马基雅维利(1469-1527)把历史看作一个学习的机会。他相信过去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性的宝贵教训。尽管因为恒常的变化要求人们做出调整,但马基雅维利坚信人性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他相信,一个有良知的历史学家有说教的任务,即教那些在他之后的人该期待什么。
君主政体(由一个人统治)和共和政体(由代表统治)是马基雅维利时代两种主要的政府形式。从1498年到1515年,法兰西王国由路易十二(1462-1515)统治,马基雅维利在此书中经常把他作为一个范例。在他统治的第二年,即1499年,路易十二开始征服意大利北部的米兰,还通过格拉纳达条约(1500年)赢得了那不勒斯王国的主权。然而,路易在米兰的胜利是短暂的。在1512年他被教皇神圣联盟成员、西班牙和威尼斯,赶出了米兰。路易统治末期,瑞士人从东方入侵了法国。主要是由于他的谈判技巧和好运,路易不用交出先前吞并的领土。
与16世纪初相对稳定的法国不同,马基雅维利生前的意大利共和国内焦外困,内外战事绵连不断。当时的主要城邦有米兰、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比萨、卢卡、那不勒斯和罗马的梵蒂冈。几十年来,佛罗伦萨一直由富有的金融家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Medici)和他的孙子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Medici,1449-1492)统治。最终,美第奇家族在1434年到1537年统治佛罗伦萨。
由于马基雅维利亲自参与了1499年与法国侵略者的谈判,他对佛罗伦萨的外交和军事事务有了第一手的了解。从他在论述中的评论来看,他发现佛罗伦萨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对佛罗伦萨人在战争中使用雇佣军或援引外国军队的做法持强烈的否定态度。总而言之,马基雅维利对同时代人策划和发动战争的能力极为怀疑。现代化的炮兵和堡垒也没能打动他。他在他处发现了政治和军事的伟大典范即利维(公元前59/64年—公元前17年)笔下的古罗马。
李维Livy的宏伟计划是记录从奠基时期开始的罗马历史到他生活的年代为止,即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63年的Augustus时期(公元前63年至公元前14年)的Livy时期。马基雅维利的灵感仅来自利维作品的一小部分:142本巨著的前十年(或10本书)。在这些开篇著作中,利维讲述了大约450年的罗马早期历史。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罗马经历过两种政体:君主制(公元前753-509年)和共和制(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1世纪)。
马基雅维利生活在(1469-1527)意大利文艺复兴(c。14-17世纪)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诞生了人文主义和政府对艺术的赞助之风。人文主义致力于古典主义及其文化,专注于深入学习和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修辞学、历史、诗歌和视觉艺术。早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包括诗人弗朗西斯科·彼得拉卡(Francesco Petrarca,彼得拉克)(1304-174年)和说书人乔瓦尼·博卡乔(Giovanni boccacio,1313-1315年)。到了1400年,佛罗伦萨已经成为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主要中心。马基雅维利的文本中大量引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典故正是秉承了当时文艺复兴的精神和风气。
15世纪后期,洛伦佐·德·美第奇积极拥抱人文主义,和诗人兼学者安吉洛·波利齐亚诺(Angelo Poliziano,1454-1994)建立了亲密友谊。他还是著名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年至1510年)和多梅尼科·吉尔兰代奥(1449年至1444年)的赞助人。洛伦佐·德·美第奇还欢迎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1475-1564)来到佛罗伦萨。明白艺术品在宣传上的价值,教皇尼古拉斯五世(1447年至1445年在位)和与人文主义建立了一个全面的联盟。
文艺复兴是一个重生的时代,因为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为当时的意大利提供了堪称典范的艺术和文学成就以及教训和训诫。尽管如此,马基雅维利在《论利维》的评论中说,他同时代人却对古代政治史所树立的榜样视而不见。马基雅维利常常感叹他的同时代人对过去的宝贵教训漠视和无动于衷。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基雅维利写下关于政治史和哲学的著作《论利维》和《王子》(1513)的目的正是是为了弥补或减轻这种无知、冷漠和疏忽。
提图斯·利维乌斯于公元前三世纪(约公元前59/64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塔维姆(现代帕多瓦)。他好像到罗马学习过哲学和修辞学,之后(约公元前27年)着手他的伟大工程,即撰写罗马的一段历史,从罗马城的建立起到李维同时代的奥古斯都皇帝在公元前14年的统治时期结束。
在李维撰写罗马史之前,罗马人在历史领域几乎没有著述。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罗马历史学家萨卢斯特(c86-35BCE)写了两本精辟的专著:一本是关于北非领导人朱古尔塔(公元前160年至公元前04年)在公元前40年完成,另一本书是关于罗马的阴谋家卡提琳(Catline 公元前108-62年),于公元前43年完成。
李维创造了一种写作历史的散文风格,对拉丁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很多早期罗马历史学家都用希腊语写作因为希腊语当时备受尊敬,是有文化的高级语言。李维发明了一种风格,即滚动和有周期性的节奏的语句,并偶尔穿插简短的格言短语。
李维所著的历史书在他有生之年就成为了被传颂的经典。对于许多罗马人来说,李维散文风格的创作和他同时代的罗马诗人和作家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19年)创作的史诗《埃涅伊德》(写于公元前30-19年)相得益彰。前者称颂过去,后者致敬黄金时代的到来。
《论李维》有一系列简短的评论文章组成。评论的内容基于Titus Livius 的《罗马史》的前十章。Michavelli挑衅性的推理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使得一些读者和学者把他列为第一位现代政治哲学家。他的政治远见如赞同由立法者统治的共和政府而非世袭贵族统治,相信人民智慧尤其让现代人钦佩。这本书涉及的历史人物主要有:Marcus Furius Camillus, Fabius Maximus, Hannibal, Titus Livius, Scipio Africanus.
在此书中,Michavelli(此后简称M )指出人性有缺陷。M主张人性本恶。在一卷第三章里,M指出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采取正确的行动。 在一卷第37章,他指出,人的野心,欲望和不知足的人性最基本因素。一代又一代,人们成为嫉妒、野心、贪婪和腐败的牺牲品。 因为这种普遍趋势的存在,我们只要使用和现代心理分析相对应的手段和技术就可以自信地做出一些关于王国或是共和国的走向的预测。
尽管一些读者和评论家认为M的人性观太愤世嫉俗,M在政治哲学史上却有许多同行。譬如,在古希腊,主要是因为人性的缺点,哲学家柏拉图Plato (c. 428–348 BCE) 对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成功持强的保留态度(见柏拉图的《共和国》的第八卷 c. 360 BCE)。英国的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将政府视为对人类本能或内在本性的必要约束。就连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1751-1836)也在联邦条例第51号(1788)中写道“如果人类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鉴于此,他主张批准年轻的美国共和国新宪法。
尽管M认为人性是普遍的和恒常不变的的,但流动和变化却是贯穿《论李维》的主题。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事物的自然循环,也可以归结为人类天生的求新欲望。马基雅维利断言,善恶交织在所有人类事务中。然而,善恶的分配却因地而异,因时而不同。在M看来,一个成功的统治者或共和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保持领导地位,甚至生存下去。
M在第三卷第九章中指出人们成功率之所以不同是可以追溯成因的。人们很难说服自己,一种方法或手段即使在过去取得了成功,因为情况的变化必须果断放弃,而采取其它方法和手段。不同的形势需要不同的策略。马基雅维利说罗马人很幸运。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早期阶段,当形势需要谨慎的时候,当时的领袖法比尤斯·马克西穆斯正是一位这样的人。他们也很幸运,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求立即采取果断行动结束战争,领袖Scipio Africanus正是这样一位果断决策快的人。
M(马基雅维利)对同时代人最严厉的批评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过去的教训。从《论李维》第一卷的导言开始,他一再指责现代领导人和政治家犯下了这个错误。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在一个在艺术和文学等其他方面模仿古代的时代,这个错误尤其严重。
例如,M在第1卷第10章中断言,对过去显赫人物的仔细研究将成为任何统治者获得荣耀(或耻辱)的指南。在第一卷第22章中,作者从赫拉提人和库里亚提人之间的战斗故事中吸取了广泛的教训。在第一卷第39章,M指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同样的规则支配着所有的城市。在第二卷第20章,M利用古代的例子来强调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军队,仰赖雇佣军和外援是徒劳有害的。在第三卷第24章,他认为罗马衰败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土地法和军事指挥链的拉长。这些观点值得仔细研究,因为它们提供了如何避免国家走向衰弱的重要教训。
尽管M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激情的愤世嫉俗者,在书中他通常使用理性的技巧来说服读者他的主要观点的有效性,即使这些观点一开始看起来很矛盾。马基雅维利的典型方法包括分类、因果、比较和对比。他还经常坚持用证据来支持论文或命题。在第一卷第58章的开头,他说:“用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论据来捍卫自己的观点是不会错的。”
在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理性法则有一个例外,他接受预兆的说法,即即将发生的事情往往有预兆。他在第一卷第56章表达了这种信仰。在这里很难理解马基雅维利对非理性迷信的接受。读者也许应该注意到这样的观点在他的时代并不是一个例外,古罗马作家的绝大多数也秉承这样的观点。
此书中的一些论述清楚地支持统治者使用伪装和欺骗的手段,以及狡猾和赤裸裸的欺诈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例如,事先了解敌人的计划是明智的,能够通过利诱和欺骗使敌人误入歧途则更好。因为改变很难,改革者应该充分利用人们容易被外表而不是现实说服的倾向在表面上维持传统习俗和政权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如此,变革才能成功。
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即使他是迫不得已才采取行动的也必需装出他的行为是自愿的。要想从底层往上爬,狡猾和欺骗比武力更有效。为了建立共和国,Lucius Junius Brutus (卢修斯·朱尼乌斯·布鲁图斯)装傻就装得很好。最后,M说,尽管欺骗通常是可憎的,在战争中它却值得称道。
《论李维》分三册142篇。 这 142篇评论和 李维的《自奠基起》的每一章相对应 (Ab Urbe Condita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City").
第一册,序,导言,第1-10章
马基雅维利首先遗憾地指出他的同时代人尽管高度赞扬古代(包括古希腊和罗马在内的几个世纪)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却不情愿学习研究或模仿古代的政治成就。接着,他讨论了城邦的建立并特别关注了早期罗马贵族(贵族)和平民(平民)之间的冲突, 并穿插来自古代和当代社会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和支持他的观点。
第1册,第11-20章
罗马的第二位国王努马·庞皮利乌斯(Numa Pompilius越公元前 715-673年)尤其值得注意。他将宗教作为促进政府和社会稳定的有力工具。作者将这种对宗教的建设性使用与他所处时代罗马天主教会对意大利的有害影响进行了对比。在提供了关于宗教和国家的更多观点之后,马基雅维利继续思考腐败的成因和后果。最后,他用一对论述继承问题的短文来结束这组章节。
第一册,第21-30章
对于组织良好的君主制或共和制国家来说,保持一支强大的国家军队是必不可少的。从罗马的霍拉提伊和阿尔巴的库里亚提伊之间众所周知的战斗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教训,国家不应在没有准备好动用全部兵力的情况下冒严重风险。另外,他认为现有政府的改革者应该保留既定的名称和习俗,只有这样新制度因为披上了既定的外衣,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第一册,第31-40章
在古罗马,军事指挥官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领导者想成功的话都必须努力争取人民的好感。古罗马共和国独裁者时期的成功提供了一个正面的典范,而为解决平民和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而设立的10人委员会的分权制制度的失败则提供了一个消极的反面例子。导致共和国晚期衰落的一个重要罪魁祸首是在公元前2世纪末通过的土地法(罗马法关于公共土地分割的法律)因为这项法律打破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权力平衡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第一册,第41-50章
马基雅维利指出,在军队中为自己的荣誉而战的士兵远比雇佣兵或外援更为可靠。他还指出冲突是人类社会的固有特征。
第一册,第51-60章
正如古罗马的法比尤斯·马克西穆斯(Fabius Maximus)和古雅典的阿尔西比亚斯和尼西亚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百姓常常会被误导,尤其是在涉及勇气的问题上。事实上,人民因急于获得一些所谓的优势往往会被蒙蔽和欺骗而遭受灭顶之灾。这时,只有一个有影响力和地位的领导者才有可能成功制服了一个易激动甚至暴力的乌合之众。
第2册,导言和第1-10章
在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之后,马基雅维利得出了不可能知道过去的全部真相这个结论。因此,人们对变革的看法往往是有偏差的,也因此会有怀旧情绪。接着,他开始分析罗马的对外关系。他断言,人口众多是共和国强盛的前提。马基雅维利主张借鉴古罗马用来确保其财富和国力增长的策略。他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强大的军队而不是金钱和财富。
第2册,第11-20章
马基雅维利在这组章节中的许多主题都与战争有关:如如何选择进攻时机,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犹豫不决时会面临的危险;当代军事价值观的恶化;炮兵,骑兵与步兵的之间的相对优劣势;以及雇佣兵的危险。
第2册,第21-33章
在这里,马基雅维利提出了一系列广泛的话题:人们有诸多做出错误判断的倾向;罗马在决策中如何避免首鼠两端而是采取极端策略;军事堡垒的无用论;轻视或虐待士兵的不可取;在一次成功或胜利之后过度行为的危险;以及信任流亡者的危险性。
第三册,第11-20章
马基雅维利说,尽早果断快速采取行动打击敌人至关重要。一支好军队和一个能干的将军是唇齿相依的。好将领必须用新颖的计谋来吓唬敌方,而且还必须防范对手的此类伎俩。一支军队应该只有一个领导,因为任何权力分割都会带来错误、拖延和其他不利战事的因素。在和平时期能人常常被忽视。人类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可能会产生持久恒远的影响。
第三册,第21-30章
为了说明领袖的个性风格和形势所需的策略是否相合是战争获胜的关键,马基雅维利将两对性格对立但赢得了同等声誉的人放在一起对比。第一组是汉尼拔和西皮奥·安富利肯斯(Hannibal and Scipio Africanus);第二组是曼柳斯·托夸图斯和瓦莱里乌斯·科维努斯(Manlius Torquatus and Valerius Corvinus)。然后,他接着讨论了为什么英雄战士政治家卡米卢(Camillus)在他的军队并不受欢迎。马基雅维利接着讨论了城市中的派系,对公民的监视,以及人民如何效仿君主。
第3册,第31-40章
强大的平民和共和国无论是在太平盛世还是在战乱纷争的年代都能保持他们的尊严和精神,因此共和制比君主制稳定,是更好的制度。M指出,一支军队只有士兵和指挥官都充满自信才可能胜利。M还认为那些推进一项艰难或特别任务的人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如果一旦失败,他们作为领头人会首当其冲地受到责罚。在这组章节中,马基雅维利还讨论了一个好的军队指挥官必需具备的特点。他还认为战争中的欺诈非但没有违背道德原则,而且是值得赞扬的。
第三册,第41-49章
保卫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好公民以热爱国家为荣。被迫许下的承诺无须坚守和兑现;胆大妄为远比因循守旧更可能达成目标。就像一家人彼此相似一样,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也会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共和国想要保卫国家主权,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时刻保持警惕。
1. 人只有在被逼无奈时才做对事(第一册第三章)
这句话说明了马基雅维利对人性持灰暗的悲观态度。嫉妒、贪婪、野心和不满是人类生存状况的基本要素,领导层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下的首领都需要认识到人类的这些本性和行为永远不变的客观现实。
马基雅维利认为所有形式的政府都有缺陷,所有情况都不理想。人们面临的挑战是尽量减少缺点,麻烦,同时要牢记,每一个“解决方案”都会有其消极不利的一面。
这一论点的背景是马基雅维利给改革者提供的建议。他建议为了让改革成果,改革者不妨保留传统的表象以掩盖改革的事实真相,因为即大多数人都满足于外表不屑也不会去探究外表下面的秘密。
这句话源于马基雅维利对君王有着清醒的看法,他认为君主制的政府形式不如共和制下有人民组成的政府有益。这句话显示了马基雅维利敏锐的心理洞察力。
5. 在罗马的所有机构中,独裁制是罗马之所以伟大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一册,第34章)
考虑到马基雅维利对人民意愿的高度评价,他对罗马独裁政权的认可似乎令人惊讶。然而他指出独裁者的任期有严格的年限,独裁者的权力仅限于临危受命的紧急关头。
6.通过对过去的努力研究不难看出任何一个共和国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第一册,第39章)
马基雅维利关于利维的论述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吸取过去的教训。因为人性恒常不变,历史是有用的,它提供了一把通向未来,处理当下的钥匙
7. 共和制比君主制好 (第一册,第58章)
尽管马基雅维利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人民,譬如他认为人民存有会导致他们毁灭的幻想,人民作为集体很坚强,但个体却很懦弱,但他坚定地支持共和民主制而不是独裁的君主制。
8. 尽管毫无道理,人们总是喜欢赞美过去,却对现在吹毛求疵 (第二册,导言)
尽管马基雅维利认为他的同时代人比不上古罗马人,但在这里他非常明智地指出,不可能知道关于过去的全部事实真相。正是因为过去不可追溯导致了人们在将现在和过去对比作出了误判。
9. 战争的力量不在财力,而是好士兵....好士兵千金难求;有了好士兵,千金自来(第2册,第10章)
马基雅维利从不害怕表达一种非传统的观点,他在这里展示了他的格言风格,这种格言风格利用了格言中容易记的平行和对立。
10. 缓慢而拖沓的审议所造成的危害不亚于犹豫不决,因为迟到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但却通常会伤害到你自己 (第2册,第15章)
在《论李维》的论述中,迟钝和优柔寡断在大多数情况下等同于软弱。然而,这些品质不能与小心谨慎混为一谈,小心谨慎可能是非常有益的,譬如法比尤斯·马克西姆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就才起来小心谨慎的策略。
11. 必须视步兵为一支军队的基础和神经中心 (第2册,第18章)
马基雅维利在关于利维的论述中用了大量篇幅来描述军队兵种的构成,宣传动员和指挥。他将步兵、炮兵和骑兵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认为在一支高效的武装部队中,炮兵和骑兵的重要性次于步兵。
12. 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取决于他的行为方式是否和时代潮流相吻合(第三册,第九章)
变化与变迁是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变化的周期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满和对新奇事物的热爱植根于人性之中。在本章的背景下,他讨论了法比尤斯·马克西穆(Fabius Maximus)和西皮奥·阿飞克努斯(Scipio Africanus)的不同性格。幸运的是,他们的性格正好各自适应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所需策略和行动的风格。因此,他得出了罗马帝国很幸运的论断。
13. 个人野心只要微微露出苗头,人们马上便会将皇恩在他们心中激起的感激之情抛之脑后。因此,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 (第三册,第21章)
这里的背景涉及到汉尼拔和西皮奥的不幸,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声誉。马基雅维利对忘恩负义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在此,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14. 贫穷比财富结出更好的果实 (第三册,第25章)
马基雅维利认为古罗马人尊崇贫穷。在这里,他写的是著名的独裁者辛辛那图斯。在共和国早期,辛辛那图斯为了服务罗马,离开他的小农场。功成名就后,又谦虚地回到他的农场为生。因为这些行为,辛辛那图斯成为了准传奇。
15 一个训练有素的指挥官应该极其小心地避免一切可能使他的军队气馁的事情 (第三册,第37章)
这里M讨论在一场大战之前的小规模热身战斗是否有用。马基雅维利的结论是微妙的:热身战有时会有帮助,但如果结果降低了军队的整体士气和信心,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了。
欢迎浏览我的自留地:http://1acreyard.com
Michavelli 的直言导致被冠上了“凶暴”的名声,英语Michavellian就是残暴的代名词。他的很多观点现在都被证实了的。如“失去比得到痛苦”。
1. 人只有在被逼无奈时才做对事
5. 在罗马的所有机构中,独裁制是罗马之所以伟大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两句值得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