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如菊

北美小张老师的生活随笔 烹雪饮茶琴棋书画 携幼扶老精耕细作 煮酒对诗谈吐春秋
个人资料
正文

中美建交45周年,有何感想?

(2024-01-03 15:51:07) 下一个

 

Image中美联合公报。(图片来源:公共领域)

2024年元旦。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公报》正式生效,所以,今天是两国建交45周年纪念日。

与往年给朋友拜年不同的是,我在朋友圈里随机选取了200位朋友,我的问候语是:中美建交45周年,有何感想?

Image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时与美国总统卡特一起向观众致意。(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些朋友绝大多数是华人,知识分子,年龄从25岁到85岁不等,地域以美国和中国居多,也有其他国家。

200份随机问卷中,回收100多份有效答案,在此向这200位朋友表示感谢,打扰你们了。就像几位朋友调侃:刚起床,小张老师突然来个灵魂拷问;感觉上课开小差,突然被小张老师点名了。哈哈哈,不过,看在增进中美友谊的份上,请大家见谅。 

问卷发出后...

5%几乎是秒回的:不敢想

5%的回复:真的有45年啦?中美关系时好时坏,懒得理会它了。

5%的回复:这跟我有关系吗?没感想

5%的回复:命题太大,感觉我拿这么些工资没有能力来回答这个问题。   

5%的回复:同意官方的说法:“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5%的回复:你问我吗?我不懂政治。

8%的回复:顾左右而言他,亦或我很忙/我要睡觉了,我没有时间想这个问题。

有4%打来电话,热切表达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感觉有些话没办法在微信上表达,太隐晦又怕小张老师看不懂,电话里讲讲比较清爽。我听明白了,鉴于两国的制度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至于实例,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有3%特地指正:

中美交流不止45年,美国曾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清政府派遣中国学生留美,美国人到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医院;美国飞虎队不顾生命安危通过驼峰航线为中国运送战略补给,帮助中国抗日,美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与中国并肩作战,最终使中国成为二战战胜国,美国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有2%非常形象地将中美关系比作夫妻关系:暗恋、恋爱、热恋、结婚、相互依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打打闹闹、冷战、分居...但是只要那张契约还在,婚姻还得维持下去。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不会糟透了。 

有2%详细表述了当时在大学里听到中美建交这一消息的情形,其中一位的回忆:

清楚地记得,1979年1月1日,在大学食堂里听到了中美《建交公报》的广播,很突然,很吃惊,但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个大事,会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大影响,但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影响不清楚,那时候的我们做梦也想不到后来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做梦也想不到我们现在的样子。

大学毕业后,我考入美国研究生,已在美国度过了将近四十年的求学、工作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亲身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巨变。感慨万分,深感庆幸并感激自己有幸生活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中美建交以及两国友好关系对中美双方带来的巨大利益,尤其是对中国的贡献,令我深感赞叹。

回首过去四十年,可以说除了邓公决定改变中国走向,启动改革开放之路之外,中美友好合作关系的恢复和发展,是中国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在这期间,美国的技术、资金、人才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给予中国最优惠的贸易待遇、协助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脱贫致富、高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有比美国更大或更接近的贡献。

超过半数(5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中美关系正常的受益者,那些来美国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人当然是受益人群,不过,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和拥抱世界的巨大红利,解决了温饱问题,教育、文化和经济领域的互动改变了几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位国内朋友的回复:

非常感激四十五年前卡特和邓公为我们敞开了那扇大门。透过门缝涌入的文明之光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身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和我的家庭是幸运且受益的。我深切希望这扇大门能够一直敞开,而且越来越大。期望美国先进的人文思想和领先的科学技术能够持续地造福更多中国人。四十五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仅仅是中年的起步,还有更多精彩的时光等待着我们。然而,有些人却已经选择忘记或遗忘那扇门和那道光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国内现状,我感到悲观,内心也有一份不甘。希望我们能够回顾历史,珍惜中美友好的成果,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便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一位美国朋友的回复:

感谢建交,让我能够办签证去看看长城,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我去过中国五次了。最近,听说办理去中国签证简化了,也许我会再去看看我在中国的朋友们。

有孩子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家长回复:

从务实的角度来说,中美建交突破了意识形态的壁垒,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石,也标志着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起点。我对美国的喜爱,最初是因为对美国教育的欣赏,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机会去美国上大学,以免其思考能力和才智被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育所束缚。

拥有涉外婚姻的朋友写道:

对中美建交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的祖父母辈都有海外关系,如果没有建交,我将错过见到那些亲人的机会。同时,建交也让我有幸结识了许多外教和曾经留学海外的教授,这为我的思想提供了更为开放的视野。建交为我的生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如果没有建交,我先生不可能带美国旅游团来中国。我将无法认识他,与他结婚,也不可能有现在可爱的女儿。因此,我个人深感感激,感谢当年那些放下两国差异,努力推动中美建交的领导人。他们绝对是高瞻远瞩的伟人。

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20%表示悲观:30年河东,30年河西,时过境迁,渐行渐远,回不去了,好日子到头了。下面是一些观点:

45年了,该变的不变,终于把人的耐心耗尽了。好不容易看到文明社会的曙光,转眼又去与野蛮人为伍。

感觉美国人民觉醒了,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前景堪忧,居安思危吧。

对于那句外交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目前中美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因为中国崛起后与美国的利益发生了更多的冲突,从而导致了两国关系上的疏远和敌对,这些冲突不容易调和。

中美建交以前,中国穷得叮当响,美国七十年代早已是发达国家。建交45年,中国从中得益远大于美国。可惜这几年又开始折腾了,悲哀的倒退,不知道要奔向何方。

在我看来,最近几年外商撤资与中方有关,例如,疫情期间的封控措施使人感觉政府干预过多,市场看不到的手被政治这只看得见的手替代,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30%的受访者对中美未来的走势充满了乐观,提出了自己希望:

在美国的华人更关心政治了,他们乐于为增进中美关系做出贡献。这批人中,他们的孩子出生在美国,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在中国,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加期望两国关系稳步发展。

中美两国的良好关系是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两国有很多共同利益,珍惜已经取得的巨大成果。两国需要交流而不是对抗,美式政治会选择对抗,中国需要用东方智慧寻求对抗大势下的交流与合作空间。

45周年了,这是一段充满曲折和变化的历史。建交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化,包括贸易、安全、人权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段时间内,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但在一些政治和安全问题上仍存在分歧。贸易战、技术竞争、地缘政治等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同时,两国在一些全球性挑战上也有合作的空间,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

公元前46年,当凯撒皇帝(Julius Caesar) 修改日历并将1月1日定为新年的第一天时,英文的“一月”(January)用双面神Janus(雅努斯)的名字命名的,罗马人相信双面神回顾着过去,展望着未来,能给人类带来智慧与希望,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Image梵蒂冈博物馆里的雅努斯胸像。(图片来源:公共领域)

建交45周年恰逢元旦正是一个回顾过去、思考未来的时刻。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时刻可能是对双方关系进行深入审视,寻找共同点和合作机会的时刻。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对于全球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因此,希望未来的中美关系能够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更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全球的繁荣、富强和发展。

于个人来说,相信中美关系的希望在民间,作为一名在美国的中文教师,我渴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两国的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听说弗吉尼亚大学将派遣12位大学生开启一月份的中国乒乓外交之旅,这着实是一则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尽管时代的格局不是由小人物的意志所转移,但滚滚长江东逝水,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聚成大江、大海。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中美关系的和谐发展,因为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会为这关系的长远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亲爱的读者,你的观点怎么样?欢迎留言。

--写于2024年元旦

尊重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Image

请扫二维码关注小张老师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3227 回复 悄悄话 古人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irisin2021 回复 悄悄话 建交前是无邦交国,建交45年是敌对国。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謝謝分享
秋萍 回复 悄悄话 农夫与蛇再现
WorkforwalI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irefox01' 的评论 : 这是事实,前几年台湾驻美外交官可以随时进入国务院。中方近一年门都不能进。这两年好些。
Firefox01 回复 悄悄话 感觉:建交45周年的PRC,在与美关系上,还不如断交45周年的ROC,这实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朵奇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