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龙门阵

影视艺术杂谈,健康养生闲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问西东
正文

如何解读新闻和互联网中的营养,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的有关报道

(2021-01-27 12:21:49) 下一个

现今社会人们处于一个信息过度的时代,传统的电视报纸新闻让位于互联网手机电脑,人们的手机在无时不刻地发送各种信息与新闻,每个人都在不停的接受与转发,这其中占最大比重的是与健康养生有关的各种饮食营养,维生素,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等的科研成果。在人们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现代人类面临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达到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自然而然地这方面的科研成果就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于是各种文章被推送到人们的手机和电脑上。信息多应该是好事,但是接踵而至的却是各种不一致的,甚至自相矛盾的科研成果报道,让许多人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报道和哪一种说法。究竟该如何解读饮食营养以及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各种不同报道呢?

第一,其实任何科学研究和发现的道路都不是直线型上升的,大多是迂回曲折呈螺旋型上升趋势。比如大家熟知的物理学科,17世纪牛顿力学建立以后对人们认识周围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世界有一个质的飞跃,但是之后科学家们逐渐发现牛顿力学的应用受到物体运动速率的限制,当物体运动越来越快接近光速时则不再适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则取而代之。而当人们把研究转向微观领域中,量子力学则产生了,被用来研究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的微观粒子。

流行病学研究也不例外,科学家在研究中一步步深入,不断有新的发现。比如营养流行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于是自然而然地开始研究饮食中的脂肪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初的研究对象是总膳食脂肪摄入量,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膳食脂肪又细分为饱和脂肪酸(主要是肉类)和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植物类),而不饱和脂肪酸又进一步分为单链不饱和脂肪酸和复式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植物油氢化加工后形成的)。每一次进一步的细分都有新的与疾病有关的不同发现,从而导致不同的健康膳食脂肪的推荐,由最初的减少总膳食脂肪含量,到减少动物饱和脂肪含量,到强烈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尤其是食品工业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反式脂肪酸,如在饼干糕点的制作中。

第二,则是流行病学研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发现。首先流行病学研究的是特定人群,那么毎个研究有特定的种族,文化,年龄段等等限制。比如哈佛大学的女护士健康追踪研究是针对美国的一群女护士而作的研究,那么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否能推广到中国的男性群体则需要谨慎小心。因为首先有性别差异,另外有种族差异,如白种人和亚州人,还有文化的差异以及东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虽然研究人员在用统计分析方法时分析某一类营养成分与某特定疾病的关系时,尽可能把能测试的各种相关变量放进模型加以控制,如年龄,婚姻,运动锻炼,吸烟,饮酒,各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各种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等,各种营养成分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维生素等等,可能仍然有一些潜在不可测因素无法控制,比如文化的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中还常常遇见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比如在调查问卷中男性常常向上虚报自己的身高,而女性常常向下虚报自己的体重,另外在饮食调查问卷中我们无法让人们记录下一年中每一天的所有吃过的东西,而只能让人们估计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周吃几次牛肉,猪肉,喝多少杯牛奶,咖啡等。这些测量误差在研究中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另外一些案例研究(case control study)中常见回忆偏差(recall bias),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回忆中,病例组常常会出现回忆偏差。比如在心脏病人与健康人对照组在回答他们过去五年的运动量时,心脏病人组会常常回忆起来更少量的运动,因为他们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为什么会得心脏病的原因。

另外在研究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的关系时,常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跟踪研究才能发现其中的关联,于是一些研究在前期几年的科研文章发表的结果可能会随着更长时间的数据收集而改变,因为有些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可能需要长时间如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比如即使像吸烟增加肺癌患病风险10倍甚至20倍,如果只跟踪人群两三年也许都不能发现这么强大的风险因素,因为从香烟里的致癌物质到肺部癌变需要足够长的生理过程。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同一种营养或食物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有好处,但是可能对癌症有增加风险,或者没有显著作用。比如适量饮酒对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一定作用,但是对女性来说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大量饮酒对肝脏也会造成严重损伤。

不同流行病学研究也有质量高低不同,比如群体样本的大小和多样化,研究设计是否合理,追踪时间长短,统计分析方法的釆用等等都可能导致有的研究结果比另一些研究结果更为可靠和可信。一般来说群体样本越大,多样化越高(比如年龄跨度大,人种多样,饮食在研究群体中存在足够大的多样化等),追踪时间越长,研究人员专业知识越多,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就更为可靠。

第三,文章发表存在偏差(publication bias),科研人员常常会把有显著发现的成果写成论文寄给学术期刊发表,如果没有显著发现或显著结果时则可能怀疑自己的设计或研究方法有问题而中途放弃研究或者不写论文。另外学术期刊也会对有显著发现的文章有一定偏爱,而媒体报道更加偏向于抓眼球的和异于常识的论文。

第四,不同资金来源资助的论文可能有其特殊目的,并不能保证最大程度的公正和科学。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都是各国政府科研基金资助的,如美国的国家健康研究院(NIH)每年有大量专项资金支持各种与健康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科研项目。这些由国家政府基金资助的项目比较客观和公正,以服务大众为目标。但是也有很多发表的论文是由一些特别行业出钱资助的,比如由一些大饮料公司的软饮料协会出钱发表的论文申明糖的吸入量和肥胖没有任何关系,或者由烟草公司资助的研究人员发现抽烟对健康没有任何风险等等。其实许多好的学术期刊和杂志在接受论文时都会要求所有作者申报他们的研究资金来源,并且会在论文的首页登出来。但是由于绝大部份公众并不会去找学术期刊的论文原著来读,他们只是看到新闻或互联网上的简短报道,完全不会得到这方面的资金来源信息。

第五,新闻或互联网上的有的作者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和训练,常常只是简单抓取论文的一两句话就发一篇新闻稿,他们根本没有读完一整篇文章,或者是不愿花时间,或者是读不懂,或者是误解和断章取义。论文作者常常用最重的篇幅讨论本研究的局限或者可能有的偏差,或者解释该如何理解科研结果和发现,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完全被忽略。另外由于新闻报道喜欢新鲜的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他们喜欢专注于有争议的科研成果的报道。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大众常常接受到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流行病学科研成果的报道和文章。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在大量信息中辨别真伪,好坏,有用和无用。首先我们自己要学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和常识,有一个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同时避免追求秘方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立足科学健康的常识认知,建立起良好的健康防病生活方式,如戒烟,不过量饮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粗面粗粮,豆类,尖果和鱼类以及适量肉类为主,坚持运动健身,保持健康体重,保持良好睡眠,减少精神压力,和定期体检。另外要找到一些可信任的机构与学术单位,比如美国的心脏病学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 美国癌症研究学院(AICR)等等。这些机构会定期召集本领域的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到一起,审查几百篇上千篇论文,综合所有已知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公众的疾病预防给出全面的建议和意见。

科研都是对群体的研究,我们作为个体又有自身特殊性,高矮胖瘦,家族疾病史,自身已经存在的一些疾病,正在服用的药物等等都对我们每一个人该如何达到健康与疾病预防有重要影响。同时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比如一个抽烟的人想要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促进健康,这并非是错的,但是他忽略了他可以作出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戒烟。所以与自己的医生进行交流咨询,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作出最佳选择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健康应负的责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